商业航天

搜索文档
华为将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成果;8天3连发!中国商业航天“爆单”,继续加码!——《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0 23:48
重要市场新闻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新规征求意见稿,取消个人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 [1] - 7月CPI环比上涨0.4%(上月为下降0.1%),同比持平,暑期出游带动飞机票(+17.9%)、旅游(+9.1%)、宾馆住宿(+6.9%)和交通工具租赁费(+4.4%)价格环比上涨,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 [1] - 7月PPI环比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至-0.2%,同比下降3.6%,降幅与上月相同 [1] 行业掘金 华为AI推理技术 - 华为将于8月12日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技术成果,可能降低中国AI推理对HBM技术的依赖,提升国内AI大模型推理性能 [2] - 华为宣布CANN全面开源开放,Mind系列应用使能套件及工具链全面开源,支持用户自主深度挖潜和自定义开发,CANN是华为昇腾AI编程语言,对标CUDA和ROCm [2] - CANN已有近3000个算子(与CUDA数量相当),开源旨在激励开发者丰富生态,提升开发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 [3] - 相关概念股包括东方国信、软通动力、云从科技 [3] 卫星互联网与商业航天 - 中国星网9天内完成三次低轨卫星互联网卫星发射任务,创下中国航天最短发射间隔纪录,标志中国卫星互联网建设进入加速期 [4] - 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从2020年92亿元暴增至2024年31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0%,增速为全球5倍 [5] - 相关概念股包括天银机电、上海瀚讯、华力创通 [5] 具身智能机器人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及专项支持政策,十条措施聚焦软硬技术协同攻关、数据要素先行先试、应用场景牵引推广等 [5] - 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从0到1的关键时点,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突破万亿 [6] - 相关概念股包括东土科技、汉宇集团、汉威科技 [6] 避雷针(股东减持) - 佛燃能源:股东海南众城拟减持不超过0.37%股份 [7] - 慧智微:股东GZPA Holding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7] - 银宝山新:股东淮安布拉德拟减持不超过1.54%股份 [7] - 龙利得:股东滁州浚源拟减持不超过1.9%股份 [7] - 路维光电:控股股东杜武兵及股东肖青承诺6个月内不减持 [7] - 和达科技:股东上海建元等拟减持不超过1.1%股份 [8] - 兴瑞科技:股东宁波瑞智拟减持不超过0.67%股份,股东宁波和之瑞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8]
【早报】美俄首脑会晤将于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北京出台楼市新政
财联社· 2025-08-10 23:13
宏观新闻 - 7月CPI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4% [2] - 1-7月平均CPI同比下降0.1%,食品价格下降1.6%,非食品价格上涨0.3% [2] - 中俄领导人通话强调全面战略协作,中方坚持劝和促谈立场 [2] - 外交部回应特朗普可能对华征收次级关税,强调中俄能源合作正当合法 [2] 行业新闻 - 北京五环外商品住房取消限购,符合条件家庭可无限套数购买 [4][5] - 证监会强调严把IPO入口关,避免大规模扩容,推动长期资本入市 [5][6] -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外国人出入境量同比上升30.2%,免签入境人次增长53.9% [6] - 低空经济融资案例同比增长48.6%,融资金额超17亿元,多地推动立法促进发展 [17][18] 科技与创新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预测未来2-5年智能机器人技术重心为大模型、低成本硬件和算力,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或每年翻番 [1][6] - 北京经开区发布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推出十条专项政策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 [6] - 华为即将发布AI推理突破性技术,或降低对HBM依赖,提升国内大模型推理性能 [7] - 闪迪与SK海力士合作推进HBF高带宽闪存标准化,计划2026年推出首款样品 [15] 航天与低空经济 - 中国完成首次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商业航天进入高景气周期 [16] - 吉利星座04组卫星成功发射,捷龙三号火箭完成第6次飞行任务 [7] -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低空物流和旅游成为先行领域 [17][18] 公司动态 - 工业富联上半年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39% [11] - 万通发展拟投资8.54亿元取得数渡科技62.98%股权,注入芯片设计业务资产 [11] - 豪尔赛及前董事长因涉嫌单位行贿罪被提起公诉 [9] - 世运电路股东新豪国际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9] 市场与投资 - 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创历史新高,达9.1%,因税收抵免政策即将取消 [10]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苹果涨超4%,英伟达涨超1% [10] - 全球首个L4级企业智能体工厂发布,AI智能体被视为数万亿美元商业机会 [14] - 存储芯片行业进入涨价周期,AI带动HBM、DDR5需求上升 [15]
为卫星插上轻柔的翅膀(科技视点·一线探创新)
人民日报· 2025-08-10 22:20
柔性太阳翼技术突破 - 银河航天成功发射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卫星灵犀03星,柔性太阳翼减少对卫星体积和重量的占用,满足大功率能源需求,适用于多星堆叠发射模式,有助于全行业降本增效 [2] - 柔性太阳翼单层厚度约1毫米,折叠状态厚度约5厘米,展开后长度约9米、宽度超过2.5米,相比刚性太阳翼大幅减小体积 [3][5] - 柔性太阳翼采用面对面、背对背压叠方式,10层板厚度仅约1厘米,加上保护层总厚度约5厘米,而同样层数的刚性太阳翼厚度可达47厘米 [6] 柔性太阳翼制造工艺 - 银河航天方舟实验室采用自动焊机以毫伏级电压精度焊接柔性电池片,自动贴片机以0.05毫米微距精度将电池片安放到柔性基板上 [4] - 柔性太阳翼由基板、电池片和电缆组成,基板采用柔性材料,使整个太阳翼可紧密折叠 [5] - 柔性太阳翼电池片采用三结砷化镓材料,转换效率与刚性太阳翼相当,但更轻薄,同样质量下能容纳更多折叠层,提供更大电池面积 [6] 技术攻关过程 - 柔性太阳翼研发历时三年,从零起步自主攻关,仅方案设计就耗时数月 [7] - 团队曾遇到太阳翼展开故障问题,经过3个月日夜攻关,通过理论计算和参数调整解决 [8] - 折叠压力控制是最大难题,需平衡抵抗发射冲击力和保护太阳板完整性,团队通过多学科集智攻关找到解决方案 [9][10] 商业航天应用前景 - 柔性太阳翼与平板堆叠式卫星完美契合,使卫星更轻巧同时保证大功率输出,节约制造和发射成本,提高卫星星座组网效率 [10] - 未来全柔性太阳翼展开面积可达20平方米,卷起后直径仅如保温杯大小,将进一步减少对卫星体积和重量的占用 [12] - 柔性太阳翼技术有望应用于太空能源传输,为其他航天器或地外行星基地提供能源保障 [11]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经济日报· 2025-08-10 21:59
资本市场改革核心方向 - 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作为两大核心任务 [1] - 吸引力建设聚焦投资回报提升和上市公司质量优化 [1] - 包容性建设侧重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2] 市场吸引力建设举措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且主要股指震荡上行 [1] - 新"国九条"及"1+N"政策体系推动上市公司分红回馈投资者 [1] - 通过并购重组、回购增持等工具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1] 市场包容性建设进展 - 科创板实施"1+6"政策并设置科创成长层 [2] - 为未盈利但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打开资本市场通道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近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2.5% [2] - 新材料行业近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7.9% [2] 吸引力和包容性协同效应 - 高质量上市公司为市场提供价值投资标的并吸引中长期资金 [3] - 前沿科技企业上市增强市场价值发现功能并扩大资金流入 [3] - 形成"投资有回报 融资有渠道"的良性循环机制 [3] 资本市场结构转型 - 硬科技企业推动资本市场向高质量结构转型 [2] - 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差异化上市标准提升包容性 [2] - 资金形成机制创新服务于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体系 [3]
我国海上发射入轨卫星突破百颗大关
齐鲁晚报· 2025-08-10 21:27
火箭发射技术 -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采用四级固体发动机串联布局,全箭总长约31米,总重约140吨,箭体最大直径2.64米,整流罩直径3.35米,四级主动力均采用固体推进剂 [3] - 火箭采用"三平一垂"的热发射方式,即水平对接、水平测试、水平运输、整体起竖后垂直热发射 [3] - 发射团队针对高温高湿环境完成全面分析与改进,有效提升火箭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 [3] - 本次任务体现捷龙三号面向商业发射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高效执行能力,未来能更好满足商业发射市场的时效性需求 [3] 卫星星座布局 - "吉利星座04组"11颗卫星主要用于物联试验、遥感观测以及星间通信试验验证 [4] - 吉利星座由时空道宇自主研发,一期规划部署72颗卫星,面向全球提供商业卫星物联通信服务 [5] - 时空道宇旗下上合航天布局全球星座运营中心、测运控中心、AI数据运营中心,建设并运营吉利星座 [5] - 本次发射在十颗组网星基础上搭配一颗新研试验卫星,为星座组网提供精准高效的发射服务 [6] 海上发射效率 - 本次发射船准备时间缩短至往常的二分之一,仅用时约12小时完成火箭发射 [7] - 时间缩短证明发射程序越来越精准,效率越来越高,同时降低经济成本 [8][9] - 东方航天港累计发射卫星数量达104颗,我国通过海上发射入轨的卫星数量突破百颗 [9] - 年内预计实施捷龙三号、引力一号、长征十一号等多型号火箭海上发射任务,力争年度发射次数突破两位数 [9] 国际市场拓展 - 上合示范区主动发挥平台策源作用,通过经贸交流及海外推介活动重点推介"吉利星座",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6] - 上合示范区建立定期访企机制和专班小组,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和支持 [6]
重视建筑+新质生产力投资机会
长江证券· 2025-08-10 11:13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 [12] 核心观点 - 洁净室工程受益于功率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订单外溢效应显现,重点关注亚翔集成、圣晖集成、柏诚股份 [2][8] - 商业航天领域一级市场活跃带动二级市场情绪,上海港湾凭借钙钛矿电池专利切入第二增长曲线 [2][9] - 低空经济政策密集落地,进入订单兑现期,关注全产业链机会 [2][10] 洁净室领域 - 功率半导体板块表现强势,斯达半导周涨幅6.6%,芯导科技周涨幅16.88% [8] - 特朗普宣布对芯片及半导体征收约100%关税,加速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化进程 [8] - 晶圆制造等环节的百级无尘环境需求直接拉动洁净室EPC订单,高等级过滤器等设备交期已拉长 [8] - 亚翔集成2025年半年度未完工项目总金额61.05亿元人民币,海外业务可持续性强 [9] - 圣晖集成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12.95亿元同比+39.0%,期末在手订单28.13亿元同比+69.2% [9] - 柏诚股份中标多个洁净工程项目,在面板+半导体领域有望突破 [9] 商业航天领域 - 蓝箭航天启动科创板IPO辅导,屹信航天正式启动上市 [9] - 商业航天产业链涵盖火箭及卫星制造、发射与地面测控、通信应用等环节 [9] - 钙钛矿电池具备高吸光能力、低成本等优点,有望在卫星领域落地应用 [9] - 上海港湾子公司布局四项核心专利,随着星座组网落地将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9] 低空经济领域 - 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写入国家规划,2023年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10] - 政策密集落地推动行业从主题催化进入订单兑现期 [10] - 上游关注华阳国际、华设集团的基础设施选址和设计咨询业务 [10] - 中游关注中交设计的飞行器产业园EPC总承包 [10] - 下游关注隧道股份的低空航线投运和空管数据服务 [10] 行业数据 - 2025年7月建筑业PMI为52.8%,环比增长1.8% [52] - 2025年6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7亿元同比+0.1%,制造业投资4.5亿元同比+5.6% [55] - 2025年6月狭义基建投资2.5亿元同比+2.0%,广义基建投资3.4亿元同比+5.8% [60] - 2025Q1建筑业总产值5.8万亿元同比+2.5%,建筑工程5.1万亿元同比+2.1% [80]
吴世春:越抠的创业者,反而越容易成功
创业家· 2025-08-10 10:44
创业理念与投资策略 - 强调创业需注重"三抠"原则:抠成本、抠现金流、抠人效,认为在低净利时代节俭是成功关键[5][6] - 以理想汽车为例,说明创始人李想因极致节俭获得投资青睐,股东访问时仅提供不加鸡蛋的盒饭[6][7] - 指出创业者未盈利前花费的是投资人资金,市场环境下不节俭等同于"罪过"[8] 投资计划与活动 - 宣布2025年9月21-23日将带队100家企业家赴四川泸州游学,探索下沉市场创新与增长机会[9][16] - 下半年预计投资金额不低于15亿元,表明资金储备充足[12][13] - 活动聚焦硬科技领域,包括机器人、智能制造、低空经济、卫星通信等万亿赛道[16][24] 活动内容与资源 - 行程包含产业深度链接、沉浸式学习、创业方法论分享及百位创业者同行[17] - 设置导师授课(吴世春主讲科技创新)、案例课堂(星移联信创始人分享卫星商业化)及路演PK赛[25] - 覆盖泛机器人、工业4.0、无人机应用、卫星通信、AI+消费等五大行业领域[24] 投资案例与行业覆盖 - 明星案例包括理想汽车、小牛电动、赤子城等,涉及硬科技、智能制造、消费品牌等赛道[18][27] - 星移联信作为商业航天代表,已完成五轮融资,聚焦卫星互联网与天地一体化业务[20] - 梅花创投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100亿,投资企业600+家,13家已上市[22]
一箭11星!商业航天“国家队”再出手 专家解读:为何这次在日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0 06:18
捷龙三号火箭发射情况 -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于8月9日在山东省日照市近海海域点火升空 采用"一箭11星"方式将吉利星座04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捷龙三号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 主要面向大型星座组网市场提供高频次海上发射能力 [1] - 自2022年12月首飞成功以来 捷龙三号已执行六次发射任务 发射地点包括黄海海域、广东省阳江市附近海域和山东省海阳市近海海域 [1] 海上发射优势 - 海上发射点位选择灵活 可根据载荷特点和客户要求自由选择发射位置 在低纬度地区发射可节省燃料并提升运载能力 [2] - 海上发射安全性高 可灵活规划火箭飞行航迹 让火箭残骸落入海中 远离陆地建筑物和人口稠密区 [2] - 海上发射成本较低 只需通知船只和航空器避开相关区域 比疏散人群成本低得多 [3] - 海上发射平台能迅速抵达发射海域 火箭总装测试厂房可建在岸边 利用海运转运火箭 减少陆地运输时间与成本 [4] 海上发射挑战 - 海上环境潮湿 盐雾对电子元件和金属有较强腐蚀性 火箭和发射平台需适应海上环境 [3] - 海上发射平台晃动 对航天器的姿态和位置测量系统造成一定挑战 [3] 捷龙三号商业价值 - 捷龙三号通过发挥固体火箭生产制造及海上发射一体化优势 单发火箭从星箭对接到发射不超过一周 可实现一周一发的高频次发射能力 [4] - 捷龙三号01批批产的首发火箭标志着商业火箭正式迈入高效批量化生产时代 [4] - 公司将持续优化发射流程 依托海上机动发射点位的灵活布局 为客户提供更高性价比、更快履约的组网服务 [4] 日照近海海域发射条件 - 日照临近我国首个海上发射母港海阳东方航天港 火箭总装测试厂房选址在海阳 运输距离短 可节约海运成本 [4] - 黄海和渤海海域发射窗口期超过四分之三 每年有75%时间适合发射 日照近海海域具备较长的发射窗口期 [5] - 山东沿海遍布岩基海岸 日照拥有良好的港口条件 便于大型火箭及相关设备的运输和装卸 [5]
商业航天催化不断,最牛股佳缘科技周涨超63%丨透视一周牛熊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0 00:37
A股市场表现 - 过去一周(8月4日—8月8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上证指数周涨2.11%至3635.13点,深成指周涨1.25%至11128.67点,创业板指周涨0.49%至2333.96点 [1] - 超74%个股周内上涨,213股周涨超15%,42股周涨超30%,15股周跌超15% [1] - 申万一级行业中27个板块上涨,国防军工、有色金属、机械设备领涨,医药生物等4个板块下跌 [1] 领涨个股分析 - 佳缘科技(301117.SZ)以63.29%周涨幅居首,国机精工(002046.SZ)涨61.05%,科创新源等4股周涨幅超49%,牛股榜十只个股涨幅均超46% [2] - 佳缘科技属国防军工板块,受商业航天利好推动,股价周涨61.05%至41.15元/股,总市值53亿元 [3] - 公司主营编码理论、人工智能及商用密码产品,业务覆盖航空航天安全终端、国防军工信息化等领域 [5] 商业航天行业动态 - 我国卫星互联网进入快速组网期,GW星座发射间隔从1-2月缩短至3-5天,千帆星座招标启动,民营火箭企业开启IPO辅导 [7] - 海南发布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培育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建设文昌航天产业集群,推进卫星超级工厂和火箭制造中心项目 [8]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实现双工位连续发射,长征十二号成功发射低轨07组卫星,捷龙三号火箭计划搭载"吉利星座04组"11颗卫星升空 [8] 领跌个股分析 - *ST广道(839680.BJ)周跌22.31%成最熊股,华蓝集团跌22.18%,熊股榜十只个股跌幅均超16% [10] - *ST广道因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2018-2024年上半年虚增营收14.65亿元,存在双重退市风险,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674万元,营收同比下滑59.06% [13][14] - 公司主营大数据智能化产品,6月25日至7月31日股价累计涨356.72%,但8月后震荡走低 [11]
今秋山东海上首次火箭发射看点多
大众日报· 2025-08-10 00:30
火箭发射技术 -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采用四级固体发动机串联布局,全箭总长约31m,总重约140t,箭体最大直径2.64m、整流罩直径3.35m,四级主动力均采用固体推进剂 [2] - 火箭采用"三平一垂"的热发射方式,即水平对接、水平测试、水平运输、整体起竖后垂直热发射 [2] - 发射团队针对高温高湿环境完成全面分析与改进,提升火箭适应性 [2] 商业发射能力 -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展示面向商业发射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高效执行能力 [2] - 本次发射是捷龙三号发射点位的灵活拓展,提高任务适应性 [2] 卫星星座布局 - "吉利星座04组"11颗卫星用于物联试验、遥感观测及星间通信实验验证 [3] - 吉利星座一期规划部署72颗卫星,由时空道宇自主研发运营,提供全球商业卫星物联通信服务 [3] - 上合航天是时空道宇旗下公司,布局全球星座运营中心、测运控中心、AI数据运营中心等 [3] 海上发射效率 - 本次发射船准备时间较往常缩短一半,通过流程优化实现 [4] - "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完成第8次海上发射,东方航天港累计保障我国第17次海上发射 [4] 国际合作拓展 - 上合示范区助力上合航天打造世界领先卫星物联网,通过经贸交流及海外推介活动拓展应用场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