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ecurities
icon
搜索文档
基建ETF领涨,机构建议关注重点工程项目丨ETF基金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02:32
证券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上涨0.72%收于3559.79点 深证成指上涨0.86%收于11007.49点 创业板指上涨0.87%收于2296.88点 [1] ETF市场收益率表现 - 股票型ETF收益率中位数为0.72% [2] - 规模指数ETF中鹏华中证800自由现金流ETF收益率最高达2.07% [2] - 行业指数ETF中富国中证全指建筑材料ETF收益率最高达10.05% [2] - 策略指数ETF中广发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收益率最高达2.65% [2] - 风格指数ETF中建信上证智选科创板创新价值ETF收益率最高达2.23% [2] - 主题指数ETF中华夏中证基建ETF收益率最高达7.27% [2] ETF涨跌幅排行 - 涨幅前三ETF均为建筑材料主题:富国中证全指建筑材料ETF(10.05%) 国泰中证全指建筑材料ETF(9.97%) 易方达中证全指建筑材料ETF(9.94%) [4][5] - 基建主题ETF表现突出:华夏中证基建ETF(7.27%) 国泰中证基建ETF(6.66%) 银华中证基建ETF(6.41%) [5] - 跌幅最大为创新药主题:摩根中证创新药产业ETF(-1.46%) 华宝中证制药ETF(-1.32%) 博时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1.1%) [5] ETF资金流向 - 资金流入前三:广发中证基建工程ETF(5.98亿元) 国泰中证全指建筑材料ETF(4.48亿元)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4.39亿元) [6][7] - 建筑材料与基建ETF占据流入前十中六席 [7] - 资金流出前三:景顺长城中证A500ETF(2.57亿元)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02亿元) 国泰中证军工ETF(1.95亿元) [7] ETF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买入额前三: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6.19亿元) 易方达创业板ETF(4.37亿元)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2.95亿元) [8][9] - 融券卖出额前三:南方中证500ETF(3518.75万元)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960.53万元) 华夏上证50ETF(1040.66万元) [9] 机构观点 - 东吴证券指出上半年基建投资平稳 关注城市更新及重点工程项目带来的基建龙头央企估值修复机会 [9] - 光大证券表示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 重大工程项目开工将有效拉动基建投资增速 [10][11]
券商寄语:科创板已成为中国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01:35
科创板发展成就 - 截至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89家 [1][14] - 截至2025年6月底累计IPO融资规模超9000亿元 [29][35] - 总市值突破8万亿元(截至2025年7月18日) [31] 行业分布特征 -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80% [30][31] -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形成创新矩阵 [14][35] -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超80% [31] 制度创新成果 - 设立科创成长层服务未盈利科技企业 [32][34][40] - 重启并扩大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 [32][35][40] - 引入做市商制度和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37][40] 企业融资表现 - 20家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通过第五套标准上市 融资429亿元 [35] - 中金公司保荐50余家科创板企业 融资规模超2000亿元 [29] - 中信证券完成138单科创板股权项目 募集资金超3200亿元 [39] 研发投入强度 - 2024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达1681亿元 [3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达12.6% [37] 市场功能定位 - 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 [3][27][42] - 服务588家企业发行上市 覆盖6大创新产业领域 [35] - 培育出8家千亿市值龙头公司 [35] 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 [25][30][40] - 吸引国际长线资本和耐心资本 [32][37] - 进一步聚焦硬科技定位 优化审核机制 [40][42]
广发证券基金二季报解读:主要加仓算力 大幅加仓银行
智通财经· 2025-07-22 00:54
市场整体观点 - 三季度市场将检验"牛市思维"成色,AI算力链条(光模块/PCB)成为机构共识加仓方向,TMT板块第六次成为单季公募加仓第一领域 [1][11] - 非银板块(保险/券商)Q2进入公募加仓前三,反映对下半年增量资金入市预期 [1][13] - 21年Q4以来单季增持最高行业下季度股价表现多居中下游,主因存量博弈环境下交易拥挤度敏感 [5][9] 行业配置动态 加仓方向 - **通信设备**:中际旭创(+1.01%)、新易盛(+0.62%)、天孚通信(+0.17%) [4] - **非银金融**:中国太保(+0.11%)、新华保险(+0.08%)、中信证券(+0.08%) [4] - **军工**:中航沈飞(+0.26%)、中航高科(+0.03%) [4] - **银行**:杭州银行(+0.22%)、南京银行(+0.10%),城商行配置创新高 [4][17] 减仓方向 - **食品饮料**:五粮液(-0.37%)、贵州茅台(-0.37%)、泸州老窖(-0.30%) [4] - **汽车**:比亚迪(-1.01%)、赛力斯(-0.12%),Q1加仓后Q2反遭减持 [4] - **电力设备**:德业股份(-0.18%)、横店东磁(-0.07%) [4] 港股配置 - 港股配置比例达19.7%创新高,加仓创新药(信达生物+0.32%),减仓汽车(小鹏汽车-0.11%) [16][22] - 腾讯控股(3.57%)、小米集团(1.29%)、阿里巴巴(1.26%)为前三大持仓 [22] 历史规律验证 - 21年Q4以来增持第一行业下季度平均超额收益-3.5%,减持第一行业超额收益-1.2% [7] - 19-21年产业趋势明确阶段(如茅指数、宁组合),增持扰动反而提供中期布局机会 [9][10] 机构赛道配置 - 科技链加仓算力(光模块/PCB/游戏),国产算力芯片筹码压力缓和 [17] - 出口链整体减仓,结构性增配对欧出口链(摩托车) [17] - 红利资产中银行获大幅加仓,城商行配置创新高 [17]
怎么看非银机构存款大增2.55万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7-21 19:58
◎记者 温婷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55万亿元,创近十年同期新高。 市场分析认为,随着存款利率下调,A股市场情绪改善,增量资金通过证券账户、资管产品进入非银存 款池,直接推动了非银机构存款再创新高,并将继续维持增长态势。 存款加速"非银化" 非银机构存款一般包括证券、信托、理财、基金等非银机构存放在银行的存款。今年以来,存款利率下 调、资本市场明显回暖,加速了居民存款"非银化"步伐。 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其中,非银机构存款增加2.55万亿元,同比多增3400亿元,增量 亦创近十年同期新高。 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这反映了存款利率连续下调之后,一般存款 的"脱媒"趋势。 在他看来,非银机构存款规模持续走高,是当前阶段一般存款"脱媒"、资本市场表现稳定向好、货币政 策保持流动性宽松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资金通过非银机构进行再配置,如购买债券、投资股票等方式发 挥了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于间接金融的依赖,契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方 向。 经过多次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后,大型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降至0.95% ...
汇划1180亿元!“跨境理财通”大湾区投资者已超16万人
快讯· 2025-07-21 10:26
金十数据7月21日讯,记者从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获悉,"跨境理财通"自2021年启动以来,极大地促进 了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便利化。 截至2025年6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个人投 资者共16.17万人,涉及相关资金跨境汇划超1180亿元。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共有34家试点银 行、14家证券公司参与试点。此外,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创新跨境医疗金融服务、完善跨境购房金融服务 以及跨境养老金融综合服务,构建湾区特色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人民银行广 东省分行辖区共办理港澳居民内地购房业务3341笔,产生跨境收入折合人民币30.8亿元。 (央视新闻) 汇划1180亿元!"跨境理财通"大湾区投资者已超16万人 ...
山西证券: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发行结果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1 10:21
债券发行概况 -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公开发行不超过人民币70亿元公司债券,注册文号为证监许可【2025】815号 [1] - 本期债券为2025年第二期,发行规模不超过10亿元,发行价格为每张100元,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询价配售 [1] - 实际发行规模为10亿元,票面利率1.83%,认购倍数达2.89倍,发行时间为2025年7月18日至7月21日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偿还公司债券 [1] 投资者及承销机构情况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持股超5%股东未参与本期债券认购 [1] - 承销机构中德证券及其关联方未参与认购,中信证券及其关联方认购并获配0.2亿元 [2] - 投资者均符合《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及深交所相关规则要求 [2]
中证协修订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 新增委员声誉风险解聘条款
快讯· 2025-07-21 02:37
中证协修订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 新增委员声誉风险解聘条款 智通财经7月21日电,从业内获悉,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期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国证券业协会专业委员 会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记者调研了解到,目前修订形成的征求意见稿正面向行业机构广泛征询意 见。据多方了解,此次修订进一步强化了专业委员会的研究职能,新增声誉与品牌维护相关的职责要 求,并首次明确了委员因声誉风险、廉洁从业违纪风险被解聘的具体条款。同时,修订稿还进一步细化 了对专业委员会工作成果的使用规范。 (中证金牛座) ...
中信证券:长久期利率债的性价比已经有所修复
快讯· 2025-07-21 00:45
债市表现分析 - 近期权益市场情绪升温导致债市进入窄幅震荡模式 [1] - 10年和30年国债难以突破前低 [1] - 信用债和地方债表现相对强势 [1] 利率债性价比 - 在基准利率方向不明朗阶段,压缩利差成为阻力更小的方向 [1] - 长久期利率债的性价比已经有所修复 [1]
再现“地板价”!350亿债券承销费低至700元,银河证券、兴业银行等6家主承销商被查
搜狐财经· 2025-07-19 09:03
债券承销低价竞争现象 - 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项目中6家主承销商报价异常低 中国银河证券和兴业银行报价仅700元 广发证券1050元 国泰海通证券4998元 中信建投证券3.5万元 中信证券2.1万元 平均每家机构服务费仅1万元左右 [1][3][4] - 银河证券和兴业银行中标费率低至亿分之二 中信建投中标费率仅百万分之一 若承销份额为50亿元 实际收费或仅100元左右 [5] - 广发银行2022年金融债承销中6家主承销商服务费率在0.000046%至0.0002%之间 服务费用在1.196万元至2.6万元之间 因报价过低受市场质疑 [6] 监管调查与行业规范 - 交易商协会对6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 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规则》处理违规行为 [1][6] - 交易商协会6月16日发布《通知》强调承销机构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率报价参与竞标 [10] 行业竞争格局与动因 - 债券承销机构为争夺市场份额和排名 不惜低价换取业务量 形成"规模-排名-更多规模"恶性循环 [7][9] - 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债券因属优质资产 主承销商愿低价包销 通过其他业务补偿损失 实现长期客户绑定 [7] - 银行债券承销前六名市场份额合计53.7% 中小券商被迫低价竞争以分得市场份额 [9] 市场影响与潜在风险 - 债券市场总存量超188万亿元 成为机构业务布局关键领域 单一业务结构机构将承销作为必争"现金流业务" [9] - 承销费过低可能导致尽职调查不细 债券违约风险加大 劣币驱逐良币 埋下市场风险隐患 [10] 行业发展趋势 - 专家建议监管和发行方协同推动竞争焦点从"报价"转向"价值创造" 重建以质量与合规为核心的竞争格局 [10]
有人清盘,有人延期4次!券商这一业务即将彻底退出
券商中国· 2025-07-18 23:14
券商大集合产品整改进展 - 券商大集合产品正加速转型为公募基金 多家券商资管产品近期申请变更为基金公司产品 如国信证券资管产品变更为鹏华基金 国投证券资管产品变更为安信基金 信达证券资管产品变更为信达澳亚基金 [2] - 整改始于2018年底 已持续近7年 原计划2020年底完成 但实际进度滞后 部分产品多次延期 目前仍有产品延期至2025年下半年 [2][16][17] - 未完成整改的产品主要采取三种处置方式:清盘 转私募 或延长存续期限 [4][5][9] 产品处置具体案例 - 清盘案例:信达证券"信达价值精选"计划于2025年6月30日到期清算 到期后直接进入财产清算程序 [4] - 转私募案例:国投证券"安信资管瑞元添利"计划2025年9月30日到期 拟转为私募资管计划 需经持有人大会审议 [5][6][7] - 延期案例:光大证券"光大阳光混合型"计划从2025年6月30日延期至11月30日 中信建投"价值增长混合型"计划从2025年6月30日延期至9月30日 [10] 管理人变更情况 - 无公募牌照券商普遍将产品管理人变更为旗下基金公司 如中信证券变更为华夏基金 光大证券变更为光大保德信基金 国投证券变更为安信基金 [12][18][21] - 管理人变更被视为最后选择 中信证券公告显示若能在期限内获得公募牌照将不进行变更 [13][14] - 目前仅13家券商或资管子公司取得公募牌照 4家仍在排队 招商资管2024年4月获批后已完成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 [19][20] 整改政策背景 - 2018年11月证监会发布操作指引 要求2020年底前完成公募化改造 无公募牌照券商产品合同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 [17] - 监管鼓励无公募牌照券商将产品管理人变更为控股/参股基金公司 有公募牌照券商可直接按公募法规运作 [17][20] - 实际执行中多次延期现象普遍 如光大证券某产品从2023年10月连续四次延期至2025年11月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