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

搜索文档
食用菌领域六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1 00:15
行业标准化进展 - 六项食用菌国家标准获批发布 包括《杏鲍菇》《猴头菇》《平菇》《双孢蘑菇》《羊肚菌菌种》《草菇菌种》 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 [1] - 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下属中国食用菌协会 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等机构联合起草 [1] - 标准涵盖质量要求 检验规则 包装运输等全流程规范 适用于鲜品 干品及菌种的生产检验销售 [2] 产业影响 - 新标将推动食用菌产业进入标准化 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提升质量控制水平 [1] - 杏鲍菇 猴头菇等工厂化栽培重点品种的市场秩序将得到进一步规范 [2] - 标准实施将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明确指引 涉及生产 流通 使用各环节 [2] 行业地位 - 食用菌是我国第五大农作物 仅次于粮 油 果 菜 [2] - 产业在乡村振兴 农民增收 粮食安全格局中具有战略地位 [2] - 作为大食物观的重要载体 行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据关键位置 [2]
避暑游、采菌游、入境游催热云南“夏日经济”
新华社· 2025-07-20 12:31
文旅融合发展 - 云南通过避暑游、采菌游和跨境游等业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吸引海内外游客 [1] - 旅居模式兴起,游客从短暂停留转向长期居住,丽江、香格里拉等地成为热门选择 [2] - 云南7月平均气温21.9摄氏度,71个县区人体舒适度达到舒适等级,55%区县适宜避暑旅游 [2] 旅居经济 - 上半年云南旅居人数达280.3万人次,同比增长45.4% [2] - 气候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创新产业融合培育旅居、夜游、入境游等新增长点 [2] 菌旅融合 - 野生菌上市带动美食旅游高峰,小众深度体验游、研学游、亲子游成为游客标配 [3] - 云南推出"吃菌地图"、"菌子节"等特色产品,打造"以食带游、以游促食"新模式 [5] - 部分民宿、餐厅推出野生菌主题菜肴和采摘体验,吸引大量游客打卡 [5] 食用菌产业 - 2024年云南食用菌产量119.41万吨,总产值472.5亿元,综合产值超1100亿元 [5] - 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开展菌子研学活动,结合野生菌资源进行现场教学 [5] 入境旅游 - 中老铁路成为出入境游客交通首选,免签政策提升通关效率 [6] - 上半年云南接待入境过夜游客251.03万人次,同比增长86% [8] - 越南游客通过河口口岸入境,乘坐高铁前往昆明、大理、丽江等地旅游 [8]
年产值43亿元,邹城蘑菇一口鲜里藏着“全链好功夫”
齐鲁晚报网· 2025-07-16 15:16
产能与供应链 - 邹城市食用菌产业园每日供应北京市场300吨鲜菇,占首都市场每日食用菌供应的三分之一 [1] - 友泓生物采用工厂化生产模式,日产金针菇160吨,年产值达2.8亿元,产品销往北京、山东、天津、郑州等地 [2] - 邹城市食用菌种植规模达2600万平方米,年产鲜菇45万吨,其中工厂化金针菇产量约占全国工厂化金针菇的14% [3] - 友和生物每日出口杏鲍菇超20吨,价格是传统袋栽产品的两倍 [3] 技术与智能化 - 友泓生物使用液体菌种制备技术加瓶栽工艺,实现全年不间断生产 [2] - 世纪智慧农业采用智能化恒温菇房,工厂化率达90%以上,选育的双孢菇新品种'SJ-001'达到即食标准 [4] - 友泓生物引入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达80%以上,200多个库房仅需12名员工操控 [5] - 邹城食用菌产业智慧化种植超八成,应用的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模拟生态环境智能化控制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5] 菌种研发与创新 - 邹城食用菌现有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菇、秀珍菇等20余个名优品种,"玉木耳"富含蛋白质和17种氨基酸 [6] - "友和03"金针菇菌种获农业农村部品种保护权,降低了菌种采购成本并提高规模化出菇能力 [6] - 液体菌种生产技术使杏鲍菇生长周期从70-80天缩短至55天,生物质转化率提高到120% [6] - 邹城与国际蘑菇学会、中国农科院等30余所高校院所合作,承担49项重点科技项目,研发56项新技术 [7] 产业链与品牌价值 - 光头李记每年通过互联网销售果蔬冻干品800余吨,产品进入欧美、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 邹城已培育一批深加工企业,开发冻干香菇脆、银耳羹等产品,正在建设7.5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和加工车间 [8] - "邹城蘑菇"品牌价值达50.38亿元,荣登2024中国食药用菌区域品牌榜首,跻身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强 [9] 未来发展规划 - 邹城市将围绕食用菌特色主导产业,实施五大行动,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步伐,孵化精深加工项目 [10]
科技赋能2025雅江松茸开山季开启“鲜”速度时代
中国经济网· 2025-07-11 15:21
产业升级与科技融合 - 雅江松茸产业从传统采撷向生态化、智能化转型 开山仪式展示机器人、无人机3D视觉体验等科技元素与传统藏族文化结合 [1] - 雅江县成立全省首个"松茸全产业链融合"县级产业功能区 承担空间统筹、政策集成、要素保障职能 [2] - 雅江创智先锋科技公司建设无人机研发测试基地 计划培训1000名飞手 申请5项专利 量产2款高原无人机 [2] 产业链闭环与商业合作 - 宜宾三江汇海科技、杭州松鲜鲜公司与雅江县签约 推动松茸产业链"闭环"升级 [2] - 顺丰启用首架松茸运输无人机 优化保鲜物流流程 实现从山林到市场的快速直达 [2] - 开发40余款松茸衍生产品 包括松鲜鲜自然调味品等 延伸价值链 [3] 产量规模与生态保护 - 雅江松茸年均产量超1000吨 占全国15% 拥有196种野生菌资源 [3] - 划定2453公顷核心保护区 实行"轮采、休采"制度 严打非法采挖 [3] - 设立专项资金培育加工企业 推动"数字松茸"技术升级 [3] 文旅融合与品牌推广 - 活动结合318国道风情、非遗技艺(藏靴制作、纺织)、特色美食(青稞酥、牦牛肉干)展示文旅吸引力 [1][3] - 通过"松茸王"征集、互动体验区(机器人扫码领礼、牦牛毛笔书画)增强公众参与度 [2][3] - 县委书记提出以松茸串联生态与民生 打造"富民增收的生态名片" [3]
从“食用菌之乡”到“零碳产业园” 武威多产业借兰洽会破圈
中国新闻网· 2025-07-05 12:10
新能源项目 - 武威市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签约新能源项目投资额占比超过60% [1] - 凉州区300万千瓦光伏项目将建设光伏发电阵列及配套升压站 同时开展生态修复治理 [3] - 天祝县智慧路灯分散式风力发电项目创新性地将新能源与基础设施建设结合 [3] - 远景能源与武威市签订零碳产业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 新材料产业 - 古浪县大有鑫磊活性纳米钙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年产20万吨纳米钙基材料 [3] - 高性能硅碳负极材料项目为新能源产业链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3] - 民勤县年产6万吨锂离子石墨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3] - 凉州区等静压石墨纯化项目进一步丰富新材料产业生态 [3] 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 - 天祝县食用菌智慧产业园项目融合智能化技术提升产业附加值 [3] - 凉州区马铃薯现代产业园项目注重科技赋能 [3] - 武威市被誉为中国食用菌 高原夏菜 肉羊 蜜瓜 人参果 茴香之乡 [5] - 构建了从一粒麦到一块面包 一株草到一杯牛奶的完整产业链 [5] 绿色环保领域 - 古浪县年处理4万吨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体现循环经济理念 [3] - 天祝印象生物研发基地建设项目展现绿色发展新路径 [3] 区域经济与基础设施 - 武威市风光电可开发容量达1.2亿千瓦 [5] - 拥有全国唯一的内陆木材口岸 甘肃唯一的B型保税物流中心 河西走廊唯一的肉类口岸 [5] - 开辟了中欧 中俄等国际货运线路 [5] 医疗产业 - 武威市拥有全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肿瘤治疗系统 已治疗患者2200例 [5] - 单月治疗能力提升到200例 正在加快建设重离子西北区域医疗中心 [5]
泰安税务:税助合规释放食用菌“蘑”力
齐鲁晚报网· 2025-07-04 15:04
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 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国继粮、油、菜、果之后的"第五大农作物",产值持续增长 [1] - 泰安市永乐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培育金耳新品种,并与韩国食用菌协会达成出口合作 [1] - 平菇国内售价每斤5-10元,出口美国可达30元以上,显示巨大市场潜力 [1] 企业出口与创新 - 泰安市永乐食用菌科技获得60多万元出口退税,补充现金流并支持国际竞争 [1] - 公司每周出口2万多个菌棒到海外市场 [1] - 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泰山学院合作科研项目,新上3000吨精深加工及自动化生产线项目 [2] 产业升级与带动效应 - 新生产线可实现年生产1000万袋菌包,年加工食用菌3000吨 [2] - 采用"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新模式,带动农户每亩纯收入超1万元 [2] - 新泰市谷里镇西朱村建成1500万棒菌棒生产线,正在建设深加工车间 [2] 深加工与就业带动 - 未来将生产食用菌休闲零食和酱制品,预计年产量1200吨 [2] - 项目将辐射带动周边7个村300多人就业 [2] - 西朱村成立经济合作社实现抱团发展 [3] 税务支持与合规经营 - 税务部门开展"点对点"上门辅导,帮助企业规范会计核算和出口退税申报 [2] - "小税滴"服务队深入合作社讲解涉农税收优惠政策 [3] - 建立立体式风险防范机制,采取差异化应对措施防范涉税风险 [3]
小蘑菇长成大产业,邹城食用菌产业的“智链跃迁”
齐鲁晚报网· 2025-07-04 14:37
行业概况 - 邹城是全国食药用菌十大主产区之一,种植规模达2600万平方米,鲜菇年产量45万吨,年产值43亿元,带动3万余名群众就业 [1] - 邹城食用菌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历经40余年发展,90%经营主体已实现工厂化、智能化、标准化周年生产 [3] - 邹城食用菌产业最初源于对采煤塌陷地治理利用的创新探索,利用食用菌"五不争"特性开辟可持续发展路径 [3] 产业集群与龙头企业 - 邹城已培育23家食用菌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产品涵盖金针菇、杏鲍菇等20余个品种及深加工产品 [2] - 龙头企业友泓生物日装瓶量32万瓶,日产金针菇160吨,年产值2.8亿元,占北京市场每日三分之一供应量 [1][2] - 友和生物等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从传统大棚种植到工厂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的升级 [2] 科技创新与研发 - 邹城食用菌产业在菌种研发上取得突破,自主研发"友和03"金针菇菌种替代进口,获得农业农村部品种保护权 [6] - 邹城与国际蘑菇学会、中国农科院等30余所高校院所合作,柔性引进33名领军人才,引育26个菌种 [6] - 常生源生物科技A级菇率达98%以上,其物联网平台入选农业农村部2021数字农业农村优秀案例 [7] 智能化与生产革新 - 友泓生物采用AIOT技术实现全流程追溯,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超80%,优品率比传统种植提升10%以上 [7] - 液体菌种制备技术与智能化生产模式实现全年不间断生产,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1年设施种植机械化典型案例 [7] - 友和生物"鲍小杏"瓶栽杏鲍菇95%用于出口,日出口量超20吨,销往20多个国家 [7] 品牌建设与产业链延伸 - "邹城蘑菇"品牌价值达50.38亿元,荣登2024中国食药用菌区域品牌榜首,跻身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强 [8] - 本土企业光头李记研发"香菇脆"休闲零食,年销售果蔬冻干品800余吨,通过电商实现价值倍增 [9] - 邹城正在建设7.5万平方米的食用菌智慧工厂及精深加工产业园,推动产业向二、三产深度融合 [9]
2025松茸产业发展大会在丽江举行 松茸国标正式发布 产业枢纽获多方授牌
中国发展网· 2025-07-03 13:34
产业标准化进程 - 松茸国家等级规格标准正式发布 直击市场等级混乱痛点 为产业提供科学统一规范 [2] - 丽江松茸交易中心同步展示国标等级实物样本 推动标准落地应用 标志着行业标准化进入新阶段 [2] 交易中心平台建设 - 丽江松茸交易中心获五项重量级授牌 包括"松茸产业推广示范企业"和"云品松茸交易中心"等 凸显其高原枢纽地位 [3] - 云南省品牌促进会将应用"AI防伪溯源系统"于云品松茸季 以科技手段保障产业诚信 [3] - 交易中心被定位为品牌建设核心平台 需深化"云品松茸"品牌内涵 目标打造国际化金字招牌 [3] 市场拓展与合作 - "2025松茸季"正式启动 交易中心与日本株式会社新生等四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拓展国内外市场 [4] - 合作范围覆盖松茸及高原特产 涉及产业链协同与国际渠道开发 [4] 产业融合发展 - 推出"松茸之旅"项目 整合采撷体验、美食与云南文旅资源 塑造特色生活方式 [5] - 发布"好松茸臻选指南" 建立五维评测标准 同步公布十大产区与美食指南 [5] - 顺丰速运发布专项寄递方案 保障松茸鲜品运输效率 [5] - 丽江食用菌产业协会筹备组成立 预示本地产业将进入组织化发展阶段 [5]
黑龙江省汤原县打通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证券日报· 2025-06-24 06:13
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产业化 - 黑龙江省汤原县金融机构采取"线上+线下"方式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1] - 汤原农商银行为亮子奔腾生物科技提供490万元贷款用于菌袋配方优化 单袋菌丝密度同比提高26% [2] - 金融机构创新无担保、无抵押、低利息的普惠贷款产品 精准匹配食用菌产业融资需求 [2] 农业企业技术升级与产能提升 - 亮子奔腾食用菌种植基地日产20万包菌包 拥有20栋标准化暖棚及智能化温湿度调控系统 [1] - 企业联合高校开展食用菌品种培育、标准化种植及深加工技术攻关 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 [1] - 通过贷款资金支持 企业实现菌丝质量与菌袋产量双重突破 为全年木耳丰产奠定基础 [2] 春耕信贷支持与农业生产扩张 - 汤原农商银行为种粮大户张乐胜提供290万元信贷资金 支持1000垧地种植 并降低贷款利率 [3] - 银行利用粮食生产贷款贴息政策 优先为征信良好农户建档放贷 深入村屯宣讲政策 [3] - 汤原农商银行计划2023年投入12亿元信贷资金 覆盖土地承包、农资农机采购等多样化需求 [3] 政银企协同机制成效 - 人民银行组织政银企对接会 协同政府部门梳理食用菌产业融资需求 实现信用信息共享 [2] - 金融机构通过上门服务、简化流程等方式 为农业企业及种植户提供高效资金支持 [2][3]
野生菌尝鲜季到啦 不想“躺板板”赶紧收藏这份指南
央视新闻· 2025-06-15 08:41
云南野生菌行业概况 - 云南野生菌资源占全国可食用种类的90%以上,种类超过1000种 [1] - 野生菌上市旺季为每年5月雨季开始后,7月中下旬达到价格低点 [9][12] - 全国最大交易市场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日供应量从50吨增至80吨,价格随供应量增加下降 [10][12] 野生菌餐饮市场 - 特色餐厅推出全菌宴,包含10种菌类制作的12道菜品,如傣味包烧鸡油菌、盐烧罐罐牛肝菌等 [2][4][8] - 经典菜品汽锅鸡采用松茸菌,通过特制汽锅蒸制保留原汁原味 [6] - 暑期将迎来野生菌全面上市期,餐饮消费需求预计增长 [8] 野生菌品种与加工 - 热门交易品种包括牛肝菌、鸡枞、松茸、青头菌等 [10] - 鸡枞被称为"菌中之王",是高端宴席常用食材 [8] - 加工方式注重保留本味,如芭蕉叶包烧、陶瓷罐盐烧等特色工艺 [2][4] 野生菌安全防控 - 云南有毒野生菌达200种,其中20余种剧毒,鹅膏类和亚稀褶红菇致死率超80% [14] - 创新风险分级机制,划定7个高风险地区和49个中风险地区 [15] - 鉴别毒蘑菇口诀:"头上戴帽子、腰间系裙子,脚上穿靴子" [17] - 烹饪需炒熟煮透,避免凉拌或饮酒同食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