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

搜索文档
各地特色信贷稳住就业“基本盘”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9
金融机构支持就业创业举措 - 各地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和支持特色产业等多措并举加大对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 [1] 普惠金融与重点群体支持 - 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出台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方案和分领域实施方案 明确聚焦民营和普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及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 [2] - 人民银行阜新市分行要求金融机构运用央行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推出"再贷款+""再贴现+"系列产品 精准对接农民创业增收、青年就业创业等重点领域融资需求 [2] - 山东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推出大学生创业贷、青年创业贷、拥军贷、巾帼创业贷等20余款产品 主动对接人社局等部门获取创业就业主体清单 [2] - 华夏银行成都分行构建"消费+创业"双线服务体系 升级"商户贷"产品体系并创新推出"新市民菁英贷"消费金融产品以缓解新市民创业群体资金压力 [2] 文旅产业金融支持 - 金融机构针对本地文旅产业特色量身定制专属信贷产品 如四川雅安银行机构推出"乐家游""惠易贷""民宿贷"等专项信贷产品 [3] - 2025年雅安市累计发放"民宿贷"等信贷产品约3.7亿元 有力发挥民宿产业对就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3] 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效果 - 2024年山东临沂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72亿元 直接扶持创业10061人并带动就业3.52万人 [4] - 截至2024年3月末北京市创业担保贷款余额126亿元 同比增长71% [4] - 安徽黄山市金融部门将创业担保贷款范围拓宽至新市民群体 并对20万元及以下贷款免除反担保要求 [4] - 山东兰山农商银行设立独立审批人压缩业务环节 贷款审批效率提高50%以上并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 [4] 政策协同与覆盖面扩大 - 山东禹城农商银行加强与妇联、就业中心等部门对接 建立创业妇女信用档案实现融资需求与信贷资金无缝对接 [5] - 2024年2月人社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意见鼓励有条件地区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 [5] - 2024年3月人社部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会同中国银行分支机构实施稳岗扩岗专项贷款 进一步降低申请门槛、扩大对象范围并提高授信额度 [5] 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支持 - 中国银行肃宁支行推出"电商贷"支持电商300余家 投放金额1200余万元助力河北肃宁县西乾泊村形成电商产业链条 [7] - 安徽广德市银行贷款支持特色茶产业链延伸 因产能扩大吸纳更多采茶工和加工工人就业 [7] - 人民银行宁德市分行联合多部门加强金融支持林业产业链政策保障 推动金融机构与7家金融信用新农主体签订授信协议金额达3.39亿元 [7] - 福建天星山农林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信贷支持依靠"不断根松树蔸茯苓栽培"技术辐射带动100多名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7]
165万茶农人均增收1.83万元 浙江多元解锁茶产业“共富密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0 06:05
今后,浙江将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壮大茶产业整体规模,重点培育"专精特新"和"链主"茶企,在基地建 设、厂房改造、装备升级、产能提升、冷链储藏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 多当地农民就业,更好发挥带头作用。健全"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提高合作社、茶农的组织 化程度,建立稳定的茶叶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支持村企联营股份合作模式,鼓励以资产、资金等方式入 股与茶企开展合作,实现农村集体资产增值增收。"今年的目标是茶农的人均茶叶收入力争突破1.95万 元,2027年突破2.1万元大关。"杨大海强调。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当下,乡村咖啡馆成为网红打卡地,乡村茶馆同样具备成为热门景点 的潜力。"杨大海说,为此,浙江将建设一批功能丰富的茶叶特色镇和特色村,深入挖掘茶文旅资源, 开发茶园+创意加工、茶园+主题民宿、茶园+风景名胜等特色茶旅线路,培育"学茶、玩茶、用茶、识 茶"的"新茶人",形成功能多样、产品丰富、业态多彩的浙茶新格局,助推茶产业连年增效,促进农民 农村共同富裕。 健全标准 让新茶饮也能"走出去" 当前,新茶饮、新茶食已成为茶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和新增长点。 "去年,浙江从事茶叶一 ...
跻身全国前十 2025上半年湖北存款余额突破10万亿
长江商报· 2025-07-30 06:05
金融运行总体情况 - 湖北省社会融资规模余额13.58万亿元 同比增长9.6% 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 [1][2] - 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10万亿元 同比增长9.3% 成为全国第10个存款超10万亿元省份 [1][2] - 前6个月社融增量8041亿元 同比多增1274亿元 本外币贷款余额9.29万亿元 同比增长7.9% 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2] 信贷投放与结构优化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8%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8% 县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8% 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和全国平均水平 [3] - 科技人才贷和创新积分贷余额528亿元 覆盖创新主体1.2万户 [3] - 信贷在社融中占比降至71.9% 政府和企业债券净融资占比上升至30.7% 支持70家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1418亿元 规模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八 [2]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落实降准政策释放地方法人银行中长期资金约27.3亿元 全部投向科创和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 [4] - 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1997亿元 同比增长37% [4][5] - 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余额突破1000亿元 再贷款余额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30.6% [5]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金融机构向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119亿元 向设备更新项目主体发放贷款533亿元 发放金额居全国前列 [5]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下发放贷款58.5亿元 支持消费和养老领域民生需求 [5] - 绿色债发行137亿元 规模居中部第一 [3] 融资成本与金融服务效率 - 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2% 同比下降48个基点 新发放个人贷款利率3.09% 同比下降46个基点 [3] - 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同比下降73个基点 [4] - "301"线上信用贷款模式发放贷款超3000亿元 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发放贷款129亿元 [3] 区域金融与特色产业支持 - "一主两副"城市贷款增长稳中有进 10个市州贷款增速超过10% 14个市州贷款同比多增 [2] - 单列2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专用额度 其中100亿元支持武汉东湖高新区科技企业 100亿元支持"水经济""茶经济"等特色产业 [6] 资本市场与跨境金融服务 - 为39家上市企业或主要股东完成意向授信106.07亿元 累计发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24.04亿元 [3][5] - 涉外收支总额580亿美元 实现顺差"由降转升" 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1364亿元 [3]
夏日里,听一首乡村振兴“奋进曲”
新华社· 2025-07-26 01:18
在泰盛(贵州)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现代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这家年产竹浆36万吨的企业,每年可消化130万吨竹原 料,带动了70余家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相关产品还走向全球市场。 走进贵州省赤水市,满目苍翠的竹林随风摇曳。作为全国首批十大竹乡之一,这里132.8万亩的竹林不仅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更孕育 出一条生机勃勃的竹产业链。近年来,赤水市抢抓国家"以竹代塑"政策机遇,让这片竹海真正变成了富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随着"以竹代塑"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赤水市的竹产业迎来持续性增长。通过精准招商,一批优质企业相继落地。从福建引资到赤水成立的贵 州兴常美竹业发展有限公司规模化生产竹筷、餐盒等"以竹代塑"产品,同时将竹屑竹渣"变废为宝"制成竹炭,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在政策年复一年的浇灌以及当地茶农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下,如今湄潭县的茶园已连缀成60万亩浩瀚绿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 展动能。 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三家村的故事,因一位"95后"村党支部书记的返乡足迹而生动精彩。她叫张桂芳,是村民口中的"娃娃书记"。 如果说规模化种植是筋骨,那么精深加工便是湄潭茶产业跳动的心脏。位于湄潭县的贵州阳 ...
南农晨读丨铁岗红了
南方农村报· 2025-07-25 02:35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 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旨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能 [5][6][7][8] 油茶产业发展 - 广西三江仙池茶业董事长张国富深耕油茶、茶叶行业30多年,公司正在建设油茶精深加工新厂 [31][32][33] - 张国富目前担任三江县人大代表、柳州市茶业协会会长,曾获多项荣誉包括柳州市优秀乡村振兴人才等 [34][35][36] 水产养殖技术 - 广州市增城区农技特派员余明海深耕渔业二十余年,负责全区水产农技推广工作 [39][40][41] - 余明海通过互联网连接养殖户,从塘头问诊到云端授课,推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42][43][44] 代用茶加工职业 - "代用茶加工工"首次以独立职业身份跻身国家职业序列,此前常归类在"茶叶加工工"中 [46][47][48] 天气对农业影响 - 未来三天广东南部沿海市县将有雷阵雨局部暴雨,其余地区多云到晴局部有雷阵雨 [55][56] - 预计最高气温南部沿海32~34℃,其余地区34~37℃ [57]
普洱“碳”寻绿色发展密码
中国环境报· 2025-07-24 02:09
国家级林业碳汇试点与碳中和产品 -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成功创建国家级林业碳汇试点县 [1] - "一生一熟"普洱茶获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区域碳足迹标识旗舰产品"认证 [1] - 零碳咖啡品牌"宁小豆"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1] 绿色经济发展成效 - "十四五"期间普洱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73% [1] - 2024年以全省2.4%能耗贡献3.8%GDP 体现绿色GDP高效性 [1] - 绿电供给率达100% 建成2346个"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 [4] 碳达峰行动与能源体系 - 实施九大碳达峰行动 涵盖能源转型/节能降碳/产业提升等领域 [2] - 投产电站161座 总装机容量1072.86万千瓦 [2] - 新能源车辆推广使绿色出行比例达85.8% 满意度90.4% [2] 碳交易与碳管理创新 - "宁碳惠"平台完成63单交易 累计交易量超5300吨 [2] - 开发七大领域碳账户管理平台 覆盖林业/工业/交通等 [3] - 完成景迈山普洱茶碳足迹核算 首创文化遗产低碳融合模式 [3]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 - 形成"种植-养殖-沼气-有机肥"农业循环产业链 [6] - 建成国家级绿色园区2个 包括普洱工业园区/景谷林产园区 [4] - 有机认证企业335家 证书495张 基地面积77.7万亩全省第一 [4] 工业节能与技改成果 - MVR制盐技改项目使能耗降65% 年减碳3.5万吨 [5] - 安琪酵母等企业获1060万元省级资金支持绿色制造 [6] - 以旧换新补贴拉动零售额超5亿元 公共机构节能创建率100% [6]
满足聆讯条件!八马茶业已获证监会备案,或很快在港上市
南方都市报· 2025-07-22 10:26
上市进展 - 公司于7月17日获证监会备案通知书 满足港股上市聆讯前置条件 [2] - 拟发行不超过29,133,4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106名股东将43,986,875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 [2] - 2024年1月向港交所递表 2月28日备案材料获证监会接收 3月14日被要求补充材料 [2]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17.44亿元、18.18亿元、21.22亿元 归母净利分别为1.63亿元、1.66亿元、2.06亿元 [3]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6.47亿元 归母净利2.08亿元 [3] 上市历程 - 2013年曾谋求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未成功 2015年新三板挂牌 2018年摘牌 [4] - 2021年4月申请创业板上市 2022年5月撤回申请 2023年9月再次撤回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请 [4]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王文彬持股32.4665% 王文礼持股26.0703% 吴小宁持股6.7036% 王文彬与王文礼为兄弟关系 吴小宁为王文礼配偶 [5] - 与七匹狼、安踏体育、高力控股存在联姻关系 通过家族成员关联上述企业 [5]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 总部位于深圳 产品覆盖全品类茶叶及茶具、茶食等非茶产品 [3] 监管背景 - 2023年3月实施境外上市备案新规 取消递表前"小路条"要求 改为递表后3个工作日内备案 聆讯前置条件由"大路条"改为备案通知书 [3]
3家企业完成境外上市备案 附名单(截至2025年7月17日)
搜狐财经· 2025-07-18 06:21
中国证监会确认三家企业赴港上市备案 - 中国证监会于7月17日晚确认奥克斯、八马茶业、大行科工三家企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均为赴港上市 [1] - 截至目前共有174家赴港上市企业完成备案 [1] 奥克斯上市情况 - 奥克斯拟发行不超过5.17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1] - 该公司是全球前五大空调提供商之一,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2022至2023年及2024年前九个月营收分别为195.28亿元、248.32亿元、242.78亿元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4.42亿元、24.87亿元和27.16亿元 [3] - 曾于2024年1月15日和7月16日两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3] 八马茶业上市情况 - 八马茶业拟发行不超过2913.34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3] - 公司专注于高端茶市场,提供全品类茶叶及茶具等非茶叶产品 [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在中国拥有3498家门店,其中274家直营门店及3224家加盟店 [6] - 2022至2023年及2024年前九个月营收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16.47亿元 [6]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和2.08亿元 [6] - 曾三次冲刺A股,并于2024年1月17日向港交所递交申请 [6] 大行科工上市情况 - 大行科工拟发行不超过910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6]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折叠自行车公司,提供超过70款车型 [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中国内地拥有108项专利,美国、欧洲及日本22项专利 [7] - 2022至2023年及2024年前九个月营收分别为2.54亿元、3亿元、3.52亿元 [7]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143万元、3485万元和4584万元 [7] - 于2024年1月2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7] 已完成备案企业名单 - 截至2025年7月17日,已完成备案的赴港上市企业包括知行汽车科技、十月稻田集团、第四范式等174家企业 [7][8][9] - 名单中部分企业已上市,如美的集团、宁德时代、蜜雪冰城等 [9]
连南茶产业智慧化转型遇瓶颈 高校调研厘清三方诉求
中国发展网· 2025-07-17 13:22
县域特色产业升级 - 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推动连南茶产业智慧化转型,青年团队获得省级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支持[1] - 调研覆盖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3镇5企及十余农户,发现地形、技术适配和成本是制约智慧管理的三大症结[1] 山区茶园智慧化转型挑战 - 地形复杂性导致人工巡查耗时占全天劳作60%以上,病虫害识别滞后[2] - 现有智慧农业系统存在网络盲区、陡坡地形部署困难和亩均超2000元成本的问题[2] - 全县3万亩茶园中智慧化覆盖率不足5%,亟需经济性和可复制性解决方案[2] 轻量化技术研究框架 - 研究框架聚焦无人机山地巡航效能、弱网环境低功耗传感设备和轻量化系统成本阈值测算[3] - 技术可行性预研已完成,需实验室与野外双重验证[3] 校地协同机制 - 政校企三方达成协同研究共识,县农业农村局建立产业痛点动态反馈机制[4] - 本地龙头茶企参与校企联合课题组,共同细化技术参数[4]
第十四届财经峰会启幕 行业标杆大益茶斩获双奖
搜狐财经· 2025-07-17 10:19
峰会概况 - CFS2025第十四届财经峰会暨2025新质生产力企业家大会在上海举办,主题为"穿越变革浪潮,共筑经济韧性",汇聚1200位商界、政界、学界精英,聚焦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议题 [1] - 峰会设立13年来每年吸引超2000万人次关注,是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观察窗口 [3] 公司荣誉与领导力 - 大益茶业集团董事长张亚峰获"2025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家奖",公司获"2025(行业)影响力品牌奖",为茶行业唯一获奖企业 [3] - 公司因践行社会责任获多项认可:大益爱心基金会累计捐赠超1亿元,获评5A级基金会及"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 [8] - 近20年累计投入80亿元收购毛茶,带动超百万茶农增收,被云南省表彰为"社会扶贫模范" [10] 乡村振兴实践 - "大益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投入5000万元扶持西双版纳茶农,截至今年6月已投入2468万元,改善158户茶农居住环境 [12] - 未来将通过"茶文旅融合"开发新业态,如"茶旅+民宿"、"茶旅+研学",打造示范区 [12] 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 - "大益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及联合国人类非遗,勐海茶厂为全球最大单体茶厂(占地700亩) [14][15] - 微生物研发中心自主开发"第三代智能发酵技术",推出"益原素"系列,开辟茶产业大健康新赛道 [15] - 经典产品7542、7572被行业推崇,全球销售网络覆盖多国,国内设近2000家专营店 [15][17] 文化输出与行业地位 - 通过大益茶道院、文学院培养职业人才,文化输出书籍《大益八式》发行6国语言版本 [17] - 2025年《胡润中国茶叶领域典范企业榜》综合评估中位列榜首,体现品牌价值、产业链整合与科技创新实力 [17] 战略方向 - 公司提出以新质生产力锻造国茶品质,以民族企业责任心反哺社会,以茶文化智慧共筑经济韧性 [6][8] - 计划通过长期主义与创新发展实现从"中国特色"向"全球品牌"的蜕变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