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光伏
icon
搜索文档
快讯 | 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助力TCL科技圆满完成重组交割和配套融资发行
交易概况 - TCL科技完成总对价115.62亿元的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项目 为2021年以来电子行业交易规模最大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项目 [2] - 配套融资发行规模43.59亿元 发行价格每股4.21元 [2] - 申万宏源承销保荐担任独立财务顾问和主承销商 此前2022年12月曾助力公司完成95.97亿元非公开发行 [2]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依托TCL华星、TCL中环布局半导体显示和新能源光伏两大核心主业 [4] - 半导体显示领域:TCL华星大尺寸TV产品市场份额全球前二 其中55吋、65吋、75吋份额全球第一 商显产品全球前三 [4] - 中小尺寸业务:显示器市场份额全球第二 电竞显示器及LTPS笔电、平板产品份额全球第一 [4] - 新能源光伏领域:TCL中环2024年硅片市占率18.9%居行业第一 G12及N型光伏材料技术领先 [4] 标的公司价值 - 标的公司深圳华星半导体拥有2条全球最高世代液晶显示面板生产线 是65吋、75吋面板最主要生产主体 [4] - 助力TCL华星2024年65吋、75吋面板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在能耗、画质等核心技术指标达行业领先水准 [4] - 与TCL电子、三星电子、小米等全球TV一线品牌建立长期合作 在全球大尺寸面板领域形成明显竞争优势 [5] 交易影响 - 提高上市公司对标的公司权益比例 强化核心竞争力并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5] - 申万宏源承销保荐推动项目高效执行 从受理到过会仅耗时两月 2025年7月完成资产交割 [7] - 配套融资发行受投资者广泛关注 认购报价踊跃且呈现多元化、国际化特点 [7]
金融科技、新能源板块联手上攻,带动创业板指数持续走强,创业板ETF博时(159908)上涨2.66%
搜狐财经· 2025-08-15 06:23
创业板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5日13:44,创业板指数强势上涨2.62% [3] - 成分股指南针上涨20.00%,同花顺上涨17.17%,菲利华上涨11.81%,东方财富和捷佳伟创等个股跟涨 [3] - 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8月14日,创业板ETF博时近1周累计上涨5.28% [3] 创业板ETF博时表现 - 创业板ETF博时上涨2.66%,最新价报2.35元 [3] - 流动性方面,盘中换手2.66%,成交4138.20万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2981.37万元 [3] - 规模方面,最新规模达15.28亿元 [4]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最新融资买入额达199.93万元,融资余额达792.75万元 [4] 板块驱动因素 - 创业板指强势上行主要受益于金融科技和新能源板块上涨带动 [4] - 相关政策消息叠加市场活跃催化,指南针和同花顺在上午休市前异动拉升,分别涨16.23%和14.39% [4] - 受8月光伏组件市场缺货与涨价现象影响,新能源光伏板块个股如捷佳伟创、菲利华、阳光电源涨幅靠前 [4] 创业板指数构成 - 创业板指数由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反映创业板市场运行情况 [5]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宁德时代、东方财富、中际旭创、新易盛、迈瑞医疗、汇川技术、胜宏科技、阳光电源、温氏股份、同花顺 [6]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52% [6] 创业板ETF博时产品特性 - 创业板ETF博时紧密跟踪创业板指数,涵盖金融科技、新能源、通信、电子、医药生物等多个热门板块 [4] - 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在可比基金中费率最低 [5] - 近10年跟踪误差为0.061%,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5] 历史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4日,创业板ETF博时近5年净值上涨0.04% [5]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7.39%,最长连涨月数为8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62.46% [5] - 涨跌月数比为87/82,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6.21%,年盈利百分比为61.54% [5] - 历史持有3年盈利概率为71.94%,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72% [5] - 近1年夏普比率为1.27 [5]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17%,回撤后修复天数为101天,在可比基金中回撤后修复较快 [5] 估值与配置价值 - 创业板当前估值仍处近10年26%的低分位,配置性价比较高 [4]
TCL科技:聚焦半导体显示业务、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业务的核心主业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09:46
公司业务聚焦 - 公司聚焦半导体显示业务、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业务的核心主业发展 [1]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产业集团 [1]
*ST云网:7月30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2:35
公司治理 - 公司第六届2025年第五次董事会临时会议于2025年7月30日以通讯会议方式召开 [2] - 会议审议《关于调整第六届董事会部分专门委员会委员的议案》等文件 [2] 业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份营业收入构成中新能源光伏业务占比51.59% [2] - 餐饮服务业务占比48.4% [2] - 其他业务占比0.01% [2]
*ST云网:李正全辞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等职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09:31
业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公司营业收入中新能源光伏业务占比51.59% [1] - 餐饮服务业务占比48.4% [1] - 其他业务占比0.01% [1] 管理层变动 - 非独立董事李正全因个人职业发展原因辞去董事会职务 [3] - 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职务 [3] - 辞职自辞职报告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3]
TCL2025年扩招 校园招聘超2500人,同比增26.8%
深圳商报· 2025-07-26 22:32
校园招聘规模与人才结构 - 2025届校园招聘应届毕业生总数超过2500人,同比增加26.8% [1] - 2022-2025年累计提供超1.2万个应届生岗位 [1] - 硕博占比达45.17%,同比增加53.8% [1] - 全球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占比59.52%,同比增加56%,其中2.25%来自C9院校 [1] 公司业务发展与人才需求 - 过去5年整体营收从1528亿元增长到3126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3% [1] - 海外营收年均增长率超19% [1] - 业务规模扩张推动人才需求持续增加 [1] 人才招聘方向与专业分布 - 就业岗位集中在技术研发与全球化两个方向 [2] - 引进70名博士和近200名海外顶尖院校毕业生 [2] - 技术研发方向专业集中在材料学、电子信息工程、光电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领域 [2] - 智能制造类、技术研发类岗位占比68.8% [2] 全球化人才布局 - 海外院校招聘雏鹰同比增加24.6% [2] - 全球化方向主要为海外营销、供应链本地化、国际法务、财务等岗位 [2] 人才培养体系 - 打造鹰系人才培养体系,包含"雏鹰""飞鹰""精鹰""雄鹰"四个阶段 [2] - 为"雏鹰"量身打造系统性培养项目"雏鹰计划" [2] - 校招储备人才参与TCL华星广州t9产线、TCL中环银川50GW光伏单晶智慧工厂等项目的关键技术攻关 [2]
【TCL科技(000100.SZ)】显示业务利润显著改善,新能源光伏业务仍承压——跟踪报告之九(刘凯/朱宇澍)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12 13:27
业绩预告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预计826亿-906亿元 同比增长3%-13% 归母净利润18亿-20亿元 同比增长81%-101%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亿-16.5亿元 同比增长168%-195% [2] - 半导体显示业务表现突出 预计实现净利润超46亿元 同比增速超70% [2] 半导体显示业务 - 大尺寸显示领域供给侧格局优化 高端化及大尺寸化趋势拉动面积需求增长 产品价格保持稳定 公司凭借产线布局和技术优势实现盈利能力提升 [3] - 中尺寸领域t9产能顺利爬坡 IT产品销售和收入大幅增长 业务盈利持续改善 [3] - 小尺寸领域OLED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多款差异化产品进入头部客户供应链 [3] - 通过收购乐金显示(中国)及华星光电半导体21.5311%股权 进一步强化显示业务竞争优势 [3] 新能源光伏业务 - 全球光伏装机保持韧性增长 国内分布式市场5月前出现抢装潮 但需求后续回落 [4] - 产业链产能供需失衡导致行业承压 产品价格下降及存货减值影响 TCL中环上半年预计亏损12-13.5亿元 [4] - TCL中环通过战略落地和降本控费措施 保持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为正 [4]
TCL科技(000100):跟踪报告之九:显示业务利润显著改善,新能源光伏业务仍承压
光大证券· 2025-07-12 07: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826亿 - 906亿元,同比增长3% - 13%;归母净利润18亿 - 20亿元,同比增长81% - 10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亿 - 16.5亿元,同比增长168% - 195%;半导体显示业务预计净利润超46亿元,同比超70% [1] - 显示业务利润显著改善,不断优化面板产品结构,大尺寸化进程带动业绩增长;新能源光伏业务仍承压,受产品价格下降及存货减值影响,TCL中环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为 - 12至 - 13.5亿元 [1][2][3] - 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对应25 - 27年PE分别为15/11/9X,考虑公司较低估值水平及面板业务盈利能力,维持“买入”评级 [3] 各部分总结 显示业务 - 大尺寸显示领域,供给侧格局优化,高端化及大尺寸化拉动面积需求增长,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公司发挥优势增强盈利能力 [2] - 中尺寸领域,t9产能顺利爬坡,IT产品销售和收入大幅增长,业务盈利持续改善 [2] - 小尺寸领域,OLED业务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多款差异化产品实现头部客户供应 [2] - 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起并入公司合并范围;公司对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21.5311%股权的收购于2025年7月1日完成工商变更,提升竞争优势 [2] 新能源光伏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光伏装机增长,国内分布式市场短期抢装潮后需求回落,产业链产能供需失衡,行业经营承压 [3] - 受产品价格下降及存货减值影响,预计TCL中环上半年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 12至 - 13.5亿元;TCL中环推进战略落地等工作,保持25年H1经营现金流为正 [3]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78.11亿/98.57亿元至59.58亿/83.35亿元,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3.39亿元,对应25 - 27年PE分别为15/11/9X [3] - 考虑公司较低估值水平以及面板业务的持续盈利能力,维持“买入”评级 [3] 财务数据 - 营收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1743.67亿、1648.23亿、1802.22亿、1999.72亿、2165.8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69%、 - 5.47%、9.34%、10.96%、8.31% [4] - 归母净利润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22.15亿、15.64亿、59.58亿、83.35亿、103.3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747.60%、 - 29.38%、280.94%、39.88%、24.05% [4] - 盈利能力指标如毛利率、ROE等呈现不同变化趋势,偿债能力指标如资产负债率等也有相应表现 [11] - 费用率方面,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等在不同年份有不同数值 [12] - 每股指标如每股红利、每股经营现金流等逐年变化,估值指标如PE、PB等也各有数值 [12]
净利润预计超46亿!TCL科技公布半导体显示业务最新营收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0 07:09
TCL科技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826亿元-906亿元 同比增长3%-1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亿元-20亿元 同比增长81%-101% [2] - 扣非净利润15亿元-16.5亿元 同比增长168%-195% [2] - 半导体显示业务预计净利润超46亿元 同比增长超70% [3] TCL科技业务表现 - 大尺寸显示领域供给侧格局优化 高端化及大尺寸化趋势拉动需求增长 [3] - 中尺寸领域t9产能顺利爬坡 IT产品销量和收入大幅增长 [3] - 小尺寸OLED业务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多款差异化产品实现头部客户供应 [3] - 新能源光伏业务受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减值影响 预计亏损12-13.5亿元 [6] TCL科技战略布局 - 完成收购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21.5311%股权 提升竞争优势 [6] - 广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t11)已于2025年Q2并入合并范围 [5] - 将继续完善显示业务布局和产品结构 巩固竞争优势 [5] 瑞联新材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8.06亿元 同比增长16.27% [7] - 归母净利润1.62亿元 同比增长69.93% [7] - 扣非归母净利润1.57亿元 同比增长80.12% [7] 瑞联新材业务表现 - 医药板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产品结构变化带动毛利率提升 [7] - 加强成本管控和降本增效 提升盈利能力 [7] - 主营业务为专用有机新材料 产品包括单体液晶/OLED材料/创新药中间体 [7]
TCL科技116亿收购落地强化显示业务 首季扣非增逾12倍研发投入超20亿
长江商报· 2025-07-09 22:25
收购事项 - 公司完成收购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交易金额达115.62亿元,其中现金对价72.03亿元,发行股份对价43.59亿元,发行价格为4.42元/股 [1][4]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制深圳华星半导体84.2105%的股份 [1][4] - 公司通过发行9.86亿股实施收购,新增股份于7月10日上市 [1][4] - 深圳重大产业发展基金成为公司主要股东之一,持股比例达4.99% [4] - 公司董事长李东生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由6.74%稀释至6.40%,仍为第一大股东 [4] 业务布局 - 公司聚焦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三大核心业务,半导体显示业务已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1] - 2024年9月,公司宣布拟以112亿元收购LGDCA80%股权,标的将于2025年二季度纳入合并报表 [1][6] - 2025年初,公司以26.15亿元受让LGDCA20%股权,进一步丰富半导体显示业务布局 [7] - 公司通过自建产线、并购产线建立全球大尺寸面板领先地位,累计投资超2600亿元,拥有9条高世代面板线和5座模组工厂 [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9.58亿元,同比增长1254.24% [2][1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649.63亿元,同比下降5.44%,其中半导体显示业务收入1043亿元,同比增长25% [1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01.19亿元,同比增长0.43%,归母净利润10.13亿元,同比增长321.96% [11] 市场地位 - 公司电视面板市场份额全球前二,55吋、65吋、75吋份额全球第一,98吋以上TV面板出货市占率全球第一 [11] - 公司在电竞MNT、LTPS笔电等细分品类市占率全球第一 [11] - 2024年MNT面板市占率全球第二 [11] 研发投入 -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21.41亿元 [1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09万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