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

搜索文档
《罗小黑战记2》首周票房破亿元 中文在线“决胜IP”战略价值凸显
证券时报网· 2025-07-21 10:02
电影票房与口碑表现 - 《罗小黑战记2》上映三天票房突破1亿元 成为暑期档动画电影票房黑马 [1] - 豆瓣平台近5万人评分达8.6分 显示优异口碑表现 [1] - 斩获当周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体现强大市场号召力 [2] IP内容生态与角色塑造 - 系列历经14年发展形成国民级原创动画IP 构建人妖共存的独特世界观 [1] - 新角色鹿野 池年上线即获大批粉丝 激发用户二创热潮 [1] - 以软萌形象 精彩作画和深刻内核吸引全年龄段粉丝群体 [2] 公司IP开发战略 - 中文在线2023年控股制作方寒木春华动画公司 实施精品化+长期主义策略 [1] - 深度整合IP开发链条 通过多线联动形成多元收入结构 [1] - 与必胜客 泡泡玛特 天猫精灵等品牌开展衍生品合作 [1] 行业地位与发展趋势 - 国产动画进入内容与市场双向提质阶段 成为艺术表达和产业话语主动者 [2] -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到《罗小黑战记2》 持续实现票房突破与破圈效应 [2] 国际化布局 - 电影确认11月7日登陆日本院线 由面白映画与Aniplex联合发行 [2] - 前作创日本市场华语动画电影票房纪录 新作海外表现值得期待 [2] - 公司执行国际优先战略 推动中国原创IP价值向全球市场跃迁 [2]
专访|制片人谈《聊斋:兰若寺》:6种方式打开东方志怪世界
新浪财经· 2025-07-19 11:06
电影表现与市场反馈 - 国产动画电影《聊斋:兰若寺》于7月12日上映 蝉联3日票房日冠 展现出长线放映潜力 [1][34] - 影片为追光动画"史上投入最大、规模最大、难度最高、主创最多"的动画巨制 [1] - 暑期档动画电影竞争激烈 但公司作品《长安三万里》曾实现票房逆跌 此次新作延续相似走势 [34] 内容创作与IP改编 - 从《聊斋志异》491篇故事中精选5个篇章 包含《画皮》《聂小倩》等经典及《莲花公主》等冷门故事 形成兼具亲切感与新鲜感的"故事集" [6] - 经典篇章创新改编:《聂小倩》背景设定民国 《崂山道士》采用非遗毛毡风格 《画皮》聚焦女性视角与原配婚姻困境 [6][20][21] - 冷门篇章深度开发:《莲花公主》融合唐代建筑与昆虫元素 测试多版本实现六棱形蜂房奇幻古韵 [7][8] 制作技术与工业化挑战 - 六个创作组并行推进 四年制作周期面临毛毡量产、黄泉视效等技术攻坚 资源分配需"定制化倾斜" [27][32][33] - 技术创新案例:《画皮》手动调整三维透视实现宋画散点透视 《莲花公主》重新设计飞行算法 《鲁公女》黄泉场景逐帧手绘记忆碎片 [32][33] - 会议驱动型管理模式:以半小时为单位安排会议 制片人需协调多导演跨单元协作 单日最高排期五个会议 [29] 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 追光动画构建独特人才培养体系 内部挖掘培育人才 《聊斋》多位导演均为公司长期培养成果 [28] - 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 年轻创作者带来新鲜锐气 女性导演加入增强对女性角色的细腻刻画 [16][21] - 导演背景多元:崔月梅为角色设计总监出身 谢君伟/邹靖有《长安三万里》经验 刘一林/刘源擅长故事板节奏把控 [28] 文化传承与行业影响 - 延续"中国团队讲中国故事"理念 通过《长安三万里》《聊斋》等作品建立"新文化"系列 [3][16] - 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李白诗句引发当代共鸣 《聊斋》探讨身份认同/婚姻困境等现代议题 [16][20] - 行业标准提升:《哪吒2》刷新票房纪录后 观众对动画期待提高 倒逼行业追求更高制作水准 [34][35] 海外拓展计划 - 已启动海外发行筹备 重点打磨英文字幕翻译 力求精准传递东方概念与情感内核 [35]
百度萝卜快跑牵手Uber出海;MiniMax入港上市;霸王茶姬重返越南;《哪吒2》阿联酋上映|一周大公司出海动态
钛媒体APP· 2025-07-18 22:29
自动驾驶与出行服务 - 百度旗下萝卜快跑与Uber达成全球战略合作,计划将无人驾驶服务拓展至美国和中国大陆以外的全球市场,首批服务预计今年年底前在亚洲和中东地区部署[1] - 数千辆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将接入Uber全球出行网络,未来将逐步扩展至全球更多市场[1] - 文远知行在新加坡开启自动驾驶小巴纯无人运营,成为东南亚首款纯无人自动驾驶车辆,单程约12分钟[3] - 新加坡政府计划2025年底前将自动驾驶车辆纳入全国公共交通系统,将在榜鹅等区域试点运营[3] AI与办公协作 - 钉钉推出海外首个独立AI应用"7Ding",融合AI、办公协作与电商采购功能于一体[2] - 7Ding自带AI商品选择助手和供应链集成功能,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2] 消费品牌出海 - 霸王茶姬重返越南市场,首店于7月16日在胡志明市开业,主打"鲜全叶奶茶"和"原味茶"系列[4] - 美的集团签约成为2025非洲国家杯官方赞助商,加速拓展非洲市场[5] - 美的在埃及新建洗衣机与冰箱工厂将于今年8月和11月投产,计划至2026年初追加投资至少5000万美元[5] - 奇瑞汽车将在英国市场推出两款全新SUV车型,截至6月两品牌合计新车注册量超1.5万辆,市场份额达2%[7] 文娱内容出海 -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阿联酋迪拜举行首映仪式,使用中文配音,阿拉伯语与英语双语字幕[8] - 《哪吒2》将于8月22日起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陆续上映,并以IMAX®与3D格式呈现[8] - 《哪吒2》已打破113项纪录,获得308项里程碑式亮眼成绩,包括全球影史动画片票房榜冠军[8] 海外建厂与产能布局 - 长安汽车进入欧洲工厂选址规划阶段,计划在挪威、丹麦、德国、英国和荷兰等10个欧洲国家销售电动车型[9] - 长安汽车计划到2027年在欧洲市场推出八款车型,已在德国、意大利设立研发与设计中心[9] - 首佳科技探讨在东欧建立制造基地的可行性,出口占比已达40%,预计今年将突破50%[10] 投融资与IPO动态 - 小鹏汇天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用于飞行汽车研发、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进程[11][12] - MiniMax已秘密提交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申请,最近一轮融资后估值约为40亿美元[13] - 智谱正考虑将IPO地点转移至香港,可能寻求融资约3亿美元[14] - 宇树科技已开启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15]
“希望给国产动画带来新鲜血液”
环球时报· 2025-07-14 02:35
图片说明: 《聊斋:兰若寺》剧照 本报记者 牛小曼 杨柳 "我们希望通过动画电影展现丰富多彩的聊斋世界,传递中华文化最根本的价值观和哲学思考。"由追光 动画出品的动画电影《聊斋:兰若寺》12日上映,截至13日9时,票房突破2600万元人民币。该片改编 自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蒲松龄夜探兰若寺为引,上演《崂山道士》《莲花公主》 《聂小倩》《画皮》《鲁公女》等经典故事。近日,《聊斋:兰若寺》制片人宋依依,导演崔月梅、刘 源、谢君伟、邹靖、黄鹤宇、刘一林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分享影片4年创作历程中的幕后故 事。 蒲松龄和五个故事 2023年暑期,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首部作品《长安三万里》用168分钟诠释盛唐文化,取得18.24亿元 票房,成为国产动画电影在文化表达与市场接受度上的双重标杆。该系列第二部作品《聊斋:兰若寺》 同样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创新,在上映前就引发观众期待。从文学到影视,《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早已深 入国人记忆。 面对多个故事、跨越时空的叙事挑战,主创团队设置了"兰若寺"这一空间锚点——兰若寺象征华夏大 地,不同年代的故事都发生在这片土地上,树和老井则相当于故事的见证者。刘一林进一 ...
中国动画电影这十年
虎嗅· 2025-07-08 04:35
中国动画电影工业化发展 - 过去十年是中国动画电影真正开始工业化的十年,从个别创作者的艺术尝试发展为稳定产出的大类型 [1] - 市场扩容使动画题材多元化,突破儿童特供标签,出现《哪吒2》等成人向作品,票房突破100亿 [1] - 技术、情怀与通俗性均衡的作品如《大圣归来》《哪吒2》成为票房标杆,验证了市场最大公约数 [11] 神话改编类作品特征 - 神话改写成为主流创作方向,需对传统故事进行现代化改造以适配当代价值观 [2] - 《大圣归来》重构西游人物关系,将传统师徒转化为双向精神救赎的励志故事 [3] - 《魔童降世》系列弱化反抗父权主题,聚焦亲情友情私密化表达,票房表现强劲 [4] - 《姜子牙》颠覆封神叙事,批判宏大历史叙事的激进改编路线 [6] 原创架空世界作品分析 - 《大鱼海棠》构建原创神话世界但设定与剧情割裂,世界观庞大却戏剧无效 [12] - 《大护法》以反乌托邦内核结合童稚画风,形成独特拼贴美学风格 [13] 现实题材作品突破 - 《长安三万里》以唐朝历史为背景,通过诗人命运展现史诗厚重感但回避人性深层缺陷 [14][15] - 《雄狮少年》融合周氏喜剧与现实主义,结局打破励志片常规凸显底层困境 [16][17] - 《深海》以抑郁症患者视角展开意识流叙事,视觉华丽但戏剧推进薄弱 [18] 行业创作趋势总结 - 作品普遍体现人本主义价值观,拒绝说教并平衡娱乐性与情怀表达 [19] - 现阶段仍处于外来方法论与中国审美融合阶段,尚未形成成熟本土风格体系 [19]
2025年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现状简析:内容产能不足与创新周期延长仍是问题核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0 01:44
动画电影产业发展概况 - 2022至2024年国产动画票房占比在60%区间震荡,体现头部作品推动市场热度但中腰部产能不足[1] - 2024年动画电影总票房达68.63亿元,其中国产占比41.89%[1] - 动画电影以数字技术驱动,产业链覆盖工具开发、制作生产及跨媒介IP运营,相比传统电影具有创意自由度和全年龄段覆盖优势[2] 动画电影与传统电影对比 - 传统电影依赖实拍与明星效应,动画电影通过虚拟角色构建非现实世界,视觉表现色彩饱和度高且可设计超现实场景[3] - 动画电影制作周期前期设计耗时久但数字资产可复用,特效成本随技术迭代降低[3] - 动画电影叙事天然突破时空限制,可构建完整幻想宇宙,文化传播通过普世化角色设计降低文化差异影响[3] 行业政策背景 - 政策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引导内容创作向传统文化挖掘与现代表达转型,鼓励构建国漫宇宙[4] - 技术层面倡导人工智能、虚拟制片应用提升效率,支持三维动画工业化流程建设[4] - 产业政策着力完善产业链条,培育头部企业并鼓励跨媒介IP开发及中外联合制作[4]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包括传统制作硬件与数字化技术设备,中游聚焦动画内容创作与工业化生产[6] - 产业链涵盖剧本开发、角色设计、三维建模等细分领域,整合制片管理、技术研发模块[6] - 内容生产体系涵盖二维手绘、三维数字、定格动画等多技术路径[6] 市场发展现状 - 2015至2017年国产动画票房占比持续下滑,2018年后通过技术升级与叙事突破占比回升至60%[8] - 2020年疫情冲击下国产动画通过线上发行维持热度,2021至2023年破亿作品数量回升至5部左右[10] - 2024年进口动画破亿作品数量创14部新高,国产回落至2部,反映中腰部内容产能不足[10] 企业竞争格局 - 光线传媒通过彩条屋影业构建神话宇宙系列,追光动画以技术驱动实现传统文化现代表达[12] - 方特动漫深耕《熊出没》系列IP形成家庭市场壁垒,玄机科技在原创国风IP领域建立差异化优势[12] - 新兴势力如艺画开天通过科幻题材拓展成人向市场,探索跨媒介开发协同效应[12]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驱动与工业化体系深度整合,依托人工智能、实时渲染革新制作流程[14] - 内容创作向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与现代表达创新双向延伸,打造东方美学特质国风动画[14] - 拓展现实题材与全年龄段叙事,通过短剧集、网络电影等多元形式适配碎片化需求[14]
皮克斯高管:不会像前老板乔布斯那样在凌晨3点给员工打电话
财富FORTUNE· 2025-06-16 12:33
乔布斯的领导风格 - 乔布斯以随时打电话闻名,包括凌晨三点和员工度假期间,体现对工作的极端热忱 [1] - 乔布斯对员工工作极为尊重,擅长说"这不归我管",赋予创意人员高度自主权 [2][5] - 乔布斯能快速理解问题并提供指导,五分钟内剖析复杂会议的核心意图 [6] 皮克斯的发展历程 - 乔布斯1986年从卢卡斯影业收购团队并共同创立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1] - 皮克斯首部电影《玩具总动员》(1995年)开启五部曲系列,随后15年推出《超人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等经典作品 [3] - 迪士尼2006年斥资74亿美元收购皮克斯,反映其在动画行业的领先地位 [4] 科技行业高管工作文化 - 特斯拉CEO马斯克常在凌晨2:30发邮件,要求员工匹配其高强度工作节奏 [6] - 马斯克2018年称"没人能靠每周40小时改变世界",体现其工作理念 [7] - 亚马逊要求员工午夜后仍需回复消息,未及时回应会收到短信询问 [7]
从《时间之子》开始,中国动画电影走上“云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10:10
国产动画电影制作模式转型 - 《哪吒之魔童闹海》采用传统分包协作模式,涉及上百家制作公司、上千位艺术家,导致流程断层、管理复杂、周期不稳定 [1] - 国际动画巨头如皮克斯、迪士尼拥有千人规模团队和本地化软硬件系统,而国内制作环节分工细、流程复杂 [1] - 基于云平台的集中式协作正成为提升效率的现实选择,推动行业从工业化走向智能化 [1] 全云制作技术应用案例 - 《时间之子》是国内首部全流程云制作动画电影,依托猫眼云制作平台实现云桌面、云存储、云渲染等全链条云端化 [2] - 该片包含2336个制作镜头、97234个制作任务,70%制作任务和100%渲染计算在云端完成,通过并行处理压缩周期 [2] - 云端协作使后期制作时间从传统5-6个月延长至1年以上,帮助团队提前锁定档期 [2] 云制作实施挑战与突破 - 全流程云制作面临数据安全、软硬件兼容性、网络时延、人员接受度等挑战 [3] - 团队通过现场示范、优化网络环境等方式推动艺术家适应新系统,强调综合效率提升 [3] - 云制作模式推动影视生产从"重资产硬件依赖"转向"轻资产服务订阅",尤其利好中小团队 [4] 本土云厂商技术布局 - 腾讯云通过《时间之子》项目实现从渲染到制片、协同、存储的全链条云服务突破 [4] - 阿里云与华策影视合作推出影视剧本智能创作辅助系统,应用于剧本生成、评估及智能剪辑 [5] - 华为云与中影集团联合开发影视译制大模型,实现AI多语种配音和口型匹配 [5]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猫眼云制作平台能力可复制到更多项目,未来可能形成标准化服务平台 [6] - 中国云厂商凭借服务深度、系统定制能力与落地速度,逐步形成本土化优势 [4] - 技术红利将吸引全球艺术家参与国产动画制作,类似特斯拉的普及路径 [3]
抛弃大铁笼“锁电脑”,《时间之子》国产动画电影的“全云制作”实践
钛媒体APP· 2025-06-12 02:49
全云制作模式创新 - 猫眼娱乐与腾讯云联合搭建云制作平台,实现从云桌面、云存储、云渲染到云制片管理的全流程集成,超70%制作工作量及100%渲染计算和数据存储均在云端完成[2] - 项目初期需现场解决合作方对云端延迟和安全性的顾虑,最终推动70多家团队上千名创作人员接受全云模式[2] - 云端统一环境标准化工具,供应商启动当天即可工作,提交首个镜头时间从传统模式1周缩短至3天[5] 传统动画制作痛点 - 环境割裂导致"版本地狱":参与制作的20多个城市团队操作系统及软件版本差异大,曾因版本问题耗费1周协调[3] - 数据传输低效:50GB模型文件通过U盘快递需2天且易丢失,关键素材延误可能影响定档[4] - 算力瓶颈突出:复杂镜头单机渲染需3天,全片97234个任务在传统模式下面临自建机房高成本或渲染农场排队问题[4] 全云制作技术优势 - 算力集中调度实现效率跃升:毛发特效计算从本地几小时缩短至云端半小时,万级文件批量修改耗时从人工操作变为集群半小时处理[5] - 画面迭代能力质变:云端支持单镜头近百次修改(如巨浪镜头),传统分包模式受限于传输成本仅能迭代1-2轮[5] - 并行工作流缩短周期:三维预演阶段同步启动灯光特效粗稿,使顺序环节转为并行推进[6] 成本与行业影响 - 弹性算力实现隐性降本:高峰期调用数万核算力,低谷期释放,资源利用率较传统机房显著提升[6] - 2024年中国动画电影市场规模达7425.38亿元(占全球28%),2030年预计增至35954.2亿元,全云制作有望推动技术接轨国际[8] - 模式可复制性强:未来项目仅需调整参数即可接入,猫眼计划在暑期档/春节档多团队协作项目中推广[7] 未来发展方向 - 多区域部署规划:当前北京单节点导致30%时延敏感环节未上云,未来将覆盖上海、广州及海外节点[7] - 推动行业工业化:中小团队可通过云端"公共技术底座"直接使用顶级算力,降低设备采购成本[7] - 重构生产流程:从重资产硬件依赖转向轻资产服务订阅,释放艺术家创作精力[8]
城市24小时 | 机器人版“武林大会”,为何落地这座万亿城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4 16:00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 - 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将于4月24日至26日在无锡举办,包括竞技赛和应用赛,已有100多家企业报名参加,展示项目涵盖竞速跑、越野跑、足球、篮球、舞蹈等 [1] - 无锡发布《市政府关于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的政策意见》,目标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4月下旬将举办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创新成果展、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等活动 [3] - 截至2024年底,无锡拥有人工智能产业列统规上企业356家,2024年营业收入2075.5亿元、同比增长12.6%,集聚50余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 [4] - 无锡将人工智能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头雁工程",目标推动产业加速成势集群,成为现代产业新支柱 [4] - 无锡具备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可平替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同时作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主要生产基地和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拥有显著优势 [5] - 2015-2024年无锡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申请总量572件,发明专利授权率57%,与南京并列江苏省第一 [5] - 无锡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目标三年内产业规模超300亿元、企业增至200家、打造不少于300个应用场景 [5] 区域经济发展 - 广东省成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省长挂帅,围绕科技创新、产业促进等强化布局和政策支持 [7] - "浙港合作会议"第一次会议举行,确立13项重点合作领域共51个项目,涵盖共建"一带一路"、商贸投资、金融、航空等领域 [8] - 上海印发《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目标到2027年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形成"箭星网端"联动发展格局 [9] - 金砖国家深海资源国际研究中心在杭州成立,聚焦深海矿产、油气、冷泉等重点领域,聚合金砖国家科研力量 [10] 产业数据 - 一季度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6752亿元,铁路、水路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2%和10.2% [11] - 2024年上海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23.7亿元,同比增长86.6%,约占全国48%,2024年一季度销售额7.6亿元,同比增长85% [12] - 光线传媒表示《哪吒2》上映后多地提出合作主题乐园设想,公司动画制作团队计划从150人扩充至300人以上,目标年产1.5-2部高质量动画电影 [10] 消费与旅游 - 五一假期北京、武汉、上海等城市成为TOP10热门目的地 [13] - 全国超23场音乐节将在五一期间举办,覆盖一线与新一线城市 [17] - 海口五一酒店预订量同比增3.4倍,二、三线城市如滁州、伊宁因音乐节带动酒店预订分别增2.4倍和1.3倍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