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流通

搜索文档
深圳跑出超千亿农企,龙头数量全国霸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3:58
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与规模 - 深圳共有20家企业上榜《2024年中国农业企业500强》,数量位居全国一线城市首位 [1] - 深圳拥有14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1][2] - 2024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600亿元 [1][3] - 3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超百亿元 [3] - 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226家,其中国家级14家、省级133家,分别位列全省第一、第三 [3] 龙头企业市场表现 - 优合集团、鑫荣懋、百果园等企业拉动全市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突破1500亿元,占全省近一半比重 [3] - 深农集团在全国22个城市布局33个批发市场和交易平台,场内年均交易2200亿元,交易3300万吨,成为全球体量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平台 [3] - 中农网平台商品交易总额超千亿元,年营收超400亿元,服务各类涉农企业超15万家 [3] - 优合集团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类进口企业,年进口冻肉和水产超75万吨 [3] - 大疆农业无人机全球保有量超过30万台,作业面积累计超75亿亩次 [3]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 - 深圳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推动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及48个创新载体落户 [4] - 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优薯计划"实现繁殖系数提高1000倍 [5] - 创世纪种业"转基因抗虫棉"累计推广9亿多亩,为国家棉农累计增收1800多亿元 [5] - 广东省数字农业企业前8名中深圳占6家,包括腾讯、华为、华大基因等 [8] - 腾讯云推出智慧农业数字终端,丰农控股"数智农服"平台服务1000多万农户 [8] - "天天学农"平台上线农技课程5万多节,注册用户700多万人 [8] 产业链与全球化布局 - 深农集团在深汕合作区等地建设21个供港标准种植基地,配套F.Q.T检测机构 [9] - 深圳企业在对口帮扶协作地区累计投入资金189多亿元,建设农产品示范基地28个 [10] - 深农集团搭建消费帮扶平台,直接销售帮扶产品超过2亿元,带动交易约100亿元 [10] - 深农集团与多个海外国家建立合作,去年实现进出口业务贸易总额35.1亿元 [11] - 中农网业务拓展至9个国家,香辛料产品已开拓南非、印尼等新兴市场,实现营收1106万元 [11] 品牌建设与认证 - 深圳在省内建设"深圳农场"25个、"菜篮子"基地17个 [12] - 累计认证"圳品"133个,通过"土特产+圳品认证+市场对接"模式推动农产品出圈 [12]
深圳跑出超千亿农企,龙头数量全国霸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2:00
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与排名 - 深圳共有20家企业入选《2024年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名单 数量位居全国一线城市首位 [1] - 深圳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 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3家 数量位列全省第三 [3] - 2024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600亿元 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营业收入超百亿元 [3] 企业具体业务与市场地位 - 优合集团成为全国最大肉类进口企业 年进口冻肉和水产超75万吨 [3] - 深农集团在全国22个城市布局33个批发市场和交易平台 场内年均交易额2200亿元 交易量3300万吨 成为全球体量最大农产品交易平台 [3] - 中农网平台商品交易总额超千亿元 年营收超400亿元 服务涉农企业超15万家 [3] - 大疆农业无人机全球保有量超30万台 累计作业面积超75亿亩次 [3] - 创世纪种业"转基因抗虫棉"累计推广9亿多亩 为国家棉农累计增收1800多亿元 [5]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赋能 - 深圳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吸引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及48个创新载体落户 [4] - 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优薯计划"实现繁殖系数提高1000倍 紫杉醇合成生物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 - 腾讯云推出智慧农业数字终端 丰农控股"数智农服"平台为超1000万农户提供智能决策 [7] - "天天学农"平台上线农技课程超5万节 注册用户超700万人 [7] - 中农网智慧养殖平台覆盖全国500家养殖场 保障100万头生猪供应 [6] 产业链整合与全球化布局 - 深农集团在深汕合作区等地建设21个供港标准种植基地 配套F Q T检测机构严格把控食安标准 [8] - 深农集团与中东 东盟 欧美等多国建立合作 去年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2 6亿元 国内贸易额22 5亿元 [10] - 中农网业务拓展至日本 巴基斯坦等9个国家 香辛料产品开拓南非 印尼市场 实现营收1106万元 [10] - 深圳企业累计在对口帮扶地区投入资金189亿元 建设农产品示范基地28个 采购农产品18 6万吨 [8] - 2024年深圳农业龙头企业采购消费帮扶产品超170亿元 [6] 总部经济与模式创新 - 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总部经济"模式将子公司布局全国 实现市场与农产品精准对接 [2][9] - 深农集团搭建"互联网+数字化"消费帮扶平台 直接销售帮扶产品超2亿元 带动县域农产品交易约100亿元 [9] - 深圳通过"土特产+圳品认证+市场对接"模式认证"圳品"133个 推动农特产品销往全球 [11] - 深圳在省内建设"深圳农场"25个 "菜篮子"基地17个 [11]
农产品(000061.SZ)发布上半年业绩,归母净利润1.9亿元,下降11.07%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4:5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4.91亿元,同比增长44.9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亿元,同比减少11.0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6亿元,同比增长10.50%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23元 [1] 业务发展 - 营业收入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主要由于下属企业积极拓展业务、挖掘新品类和拓宽渠道 [1] - 下属深农厨房、深圳海吉星进出口公司、天津海吉星以及振兴乡村产业公司等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同比增加 [1]
农产品: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约1.9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3:0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34.91亿元,同比增长44.98%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9亿元,同比下降11.07% [2] - 基本每股收益0.1123元,同比下降11.01% [2]
农产品: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9亿元,同比下降11.07%
新浪财经· 2025-08-19 12:3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91亿元,同比增长44.98% [1] - 净利润1.9亿元,同比下降11.07% [1]
证监会同意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
搜狐财经· 2025-08-06 09:25
公司融资动态 - 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 [1] - 本次发行需严格按照申报文件和发行方案实施 [1] - 注册批复有效期为12个月 自2025年8月4日起计算 [1] 监管要求 - 发行结束前若发生重大事项需及时向深交所报告 [1] - 审核依据包括《证券法》《公司法》及证监会第206号令等法规 [1]
流通体系标准化升级、生鲜损耗下降 标准化果蔬周转筐使用量611万
北京商报· 2025-08-03 07:37
农产品流通可持续发展项目 - 项目推广标准化果蔬周转筐,建立从产地到门店的可循环运营流程,相较于传统一次性包装,在运输距离1000公里内减少近50%碳排放 [1] - 累计推广周转筐使用量达611万 [1] - 项目覆盖60余家零售企业和120余家经销商,推动周转筐进入流通链条 [3] 行业标准与培训体系 - 制定并发布《果蔬类周转筐运营操作规范》等多项标准指南,涵盖载重、尺寸、物流兼容性等关键参数,并于2024年升级为行业标准 [4] - 搭建培训体系,在全国22个省市区开展赋能培训,覆盖2000多家中小农业经营主体和超10000名农户 [3] - 通过线上视频课程、企业试点和挂牌机制系统推进周转筐普及 [4] 供应链优化与绿色转型 - 周转筐应用解决行业痛点,包括包装成本高、果蔬保护不足、操作流程不统一、丢筐率高等问题 [4] - 推动周转筐在地标农产品中的协同应用,联合地方政府探索"以好筐带好品"推广路径 [4] - 连锁企业成为推动绿色农业转型重要力量,行业面临从效率驱动向责任驱动的转型 [3] 项目成果与未来方向 - 完成行业操作指南开发、环境效益评估、政策研究等系统工作 [3] - 构建可落地、可评估、可推广的绿色农产品流通路径,聚焦中小农业经营主体能力建设与果蔬流通体系优化 [4] - 未来将继续推动周转筐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普及应用 [4]
农林牧渔行业观察:产能预售创新赋能;生猪养殖降本增效
搜狐财经· 2025-08-03 04:33
政策扶持与行业结构优化 - 近期政策持续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及养殖产业的扶持力度 推动行业结构优化 [1] - 云南自贸区在产能预售 订单交易等创新模式上取得政策突破 为大宗商品市场注入活力 [1] - 生猪养殖领域通过严控产能 强化成本管理 行业竞争格局逐步向高质量发展倾斜 [1] 大宗商品交易模式创新 - 云南自贸区出台条例支持鲜切花 茶叶 咖啡等特色农产品开展产能预售与订单交易 标志着中远期交易模式在制度层面获得突破 [2] - 产能预售模式帮助生产者锁定远期产能与价格 减少市场波动风险 订单交易增强市场流动性 形成多方协同的供应链生态 [2] - 云南鲜切花产业2024年产量达206亿枝 占全国市场份额70% 构建年交易额超百亿元的流通网络 [2] - 咖啡产业通过"线上+线下"双轨交易模式 推动云南咖啡出口至29个国家和地区 吸引星巴克等品牌建立专属供应链 [2] - 期报传媒大宗商学院搭建课程体系 为现货企业转型培养复合型人才 加速传统贸易向数字化 平台化升级 [2] 生猪养殖行业转型 - 生猪养殖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成本竞争的转变 农业农村部要求严控新增产能 减少二次育肥 引导行业理性发展 [3] - 2025年二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3万头 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区间上限 牧原股份等龙头企业连续两季度调减能繁母猪存栏 [3] - 头部企业养殖成本降至12-12 2元/公斤 较行业平均水平更具竞争优势 [3] - 中小散户生存空间承压 部分养殖户头均亏损达200元 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 [3] - 规模企业通过低蛋白日粮技术 智能化养殖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 PSY提升至25-32头 生产效率优势放大 [3] - 环保政策趋严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多地明确不再新批建规模化养殖场 推动行业向绿色集约化转型 [3] - 下半年生猪市场或进入"微利平衡"阶段 猪价或围绕14元/公斤的成本线窄幅震荡 产能优化与成本管控能力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关键 [3]
济宁:7月肉禽蛋价格以降为主,蔬菜价格延续涨势
中国发展网· 2025-08-01 07:20
中国发展网讯 山东省济宁市价格事务服务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7月济宁市主要商品价格呈现以下特 点:粮油价格小幅变动;肉禽蛋价格以降为主;蔬菜价格延续涨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稳中有变。 蔬菜价格延续涨势。进入7月份以来,济宁市持续高温,蔬菜生长受限,保鲜成本增加,蔬菜价格持续 上涨。集贸市场重点监测的17种蔬菜价格呈现"13升1平3降"态势,综合均价为2.60元/斤,环比上涨 11.63%。其中涨幅居于前列的有青辣椒和西红柿等,环比分别上涨35.78%和35.5%。 7月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稳中有变。 化肥市场价格小幅变动。7月尿素、碳酸氢铵的平均零售价格为2.00元/公斤、1.23元/公斤,环比分别下 降0.40%、0.35%;磷酸二铵、氯化钾的平均零售价格为4.19元/公斤、3.33元/公斤,环比分别上涨 0.17%、0.60%。三元复合肥的平均零售价格为3.13元/公斤,环比持平。 农膜、农药价格运行平稳。7月棚膜、地膜的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13.25元/公斤和12.33元/公斤,环比均 持平。农药方面,氯氰菊酯的平均零售价格为38.67元/公斤,环比持平。(济宁市价格事务服务中心 黄 丽) 粮油价格小幅变动 ...
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 拓展农产品消费新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7-31 23:23
文章核心观点 - 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提出9方面23项举措 通过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三大路径提振农产品消费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1] 优化供给端 - 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数量达3.6万个 较"十三五"末增长70% 年提供实物总量超2亿吨 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突破6000亿元 [2] - 实施扩总量策略:绿色食品推行标准化生产 有机农产品开发多元化需求 名特优新产品挖掘营养特色 地理标志产品加强产地追溯 [2] - 推进促优质措施: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建立水果牛肉等产品分级标准 推动分级上市 [3] - 工信部推动食品工业升级:通过生物技术赋能 挖掘食用农产品资源 推进精深加工 首批重点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名单已发布 [3] 创新流通端 - 全国生鲜农产品年消费规模达10亿吨 支持建设冷链设施近2000万立方米 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超9800万立方米 较"十三五"末翻倍 [4][5] - 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产地完善冷链集配中心 销地改造菜市场与生鲜超市 推动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4][5] - 持续补强冷链物流:中央财政支持家庭农场等建设冷藏设施 聚焦"最先一公里"产地网络建设 [4][5] 激活市场端 - 创新消费场景:通过丰收市集 农业嘉年华等形式推进绿色农产品进商圈街区景区 结合体育赛事开展土特产展销 [6] -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推进农业与文旅体教融合 发展农事研学 非遗体验新业态 带动农产品地产地销 [7] - 强化品牌建设:培育区域公用品牌 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构建营销服务体系 运用数字化技术优化渠道 [7][8] - 推动营养健康消费:针对优质蛋白摄入不足问题 提升营养健康公共服务 开展特定人群健康宣传引导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