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市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永辉超市: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约-2.41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2: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99.48亿元 同比减少20.7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2.41亿元 [2]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3元 [2] 市场数据 - 公司股票代码SH 601933 [2] - 报告发布日收盘价4.97元 [2]
永辉超市(601933.SH):上半年净亏损2.41亿元
格隆汇APP· 2025-08-20 12:12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299.48亿元 同比下降20.7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1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 [1] 收入变动原因 - 收入下滑主要由于2024年下半年开启整体战略与经营的深度转型工作 [1] - 关闭长期经营亏损门店以及门店调改期歇业等因素导致收入下降 [1] - 调改门店收入较同期有大幅度增加 但无法弥补因关店产生的收入下降 [1]
永辉超市:上半年归母净亏损2.4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新浪财经· 2025-08-20 12:05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41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2.75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 [1]
永辉超市:上半年亏损2.41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1:56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2.7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1] 经营策略 - 收入下滑主要原因是公司2024年下半年开启整体战略与经营的深度转型工作 [1] - 关闭长期经营亏损门店以及门店调改期歇业等 [1] - 调改门店收入较同期有大幅度增加,但无法弥补因关店产生的收入下降 [1]
永辉超市(601933.SH)上半年归母净亏损2.41亿元,期内关闭227家亏损门店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1:5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99 48亿元 同比减少20 7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 41亿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扩大至8 02亿元 [1] - 基本每股亏损为0 03元 [1] - 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为20 80% 较上年同期下降0 78个百分点 [1] 经营策略调整 - 收入下滑主因2024年下半年启动战略转型 关闭长期亏损门店及调改期歇业影响 [1] - 调改门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但未能抵消关店导致的收入下降 [1] - 商品供应链改革完成供应商及商品升级汰换 短期内导致毛利承压 [1] 门店优化措施 - 报告期内关闭227家亏损门店 [1] - 闭店过程产生租赁赔偿 人员安置 商品出清及资产报废等成本费用 [1] 投资损益 - 持有的Advantage Solutions股票公允价值变动带来1 84亿元亏损 [1]
永辉超市上半年归母净亏损2.41亿元,期内关闭227家亏损门店
智通财经· 2025-08-20 11:5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9948亿元 同比减少207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41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802亿元 [1] - 基本每股亏损为003元 [1] - 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为2080% 较上年同期下降078% [1] 收入下滑原因 - 收入下滑主要由于2024年下半年开启战略转型 关闭长期亏损门店及门店调改期歇业 [1] - 调改门店收入较同期大幅增加 但无法弥补关店导致的收入下降 [1] 亏损原因分析 - 整体销售规模减少导致利润下滑 [1] - 商品供应链改革完成供应商及商品升级汰换 短期内承受毛利下降压力 [1] - 报告期内关闭227家亏损门店 产生租赁赔偿、人员赔偿、商品出清及资产报废等成本 [1] - 持有的Advantage Solutions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84亿元 [1]
“政银企”携手激活京郊农产品产业链,共筑乡村振兴新路径
金融界· 2025-08-20 09:16
战略合作框架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美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京郊农产品产销对接 共同拓宽本地农产品销售渠道 提升本地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带动农民增收 [1] -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深度参与合作 为项目提供金融支持 [1] 合作具体内容 - 合作拓宽本地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 共同搭建产销对接平台 提升京郊优质农产品在物美市场渠道占有率 推进在京建设物美自营基地或开展订单种植 促进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 [2] - 合作推广本地特色农产品 加强特色农产品选品和新品种培育合作 共同选育推介北京老口味新品种绿色有机地标等特色优质农产品 [2] - 合作推广"京郊产·本地鲜"标识 依托物美旗下在京商超和电商平台 突出本地农产品更新鲜优势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集中展示销售 目前已在北京物美甘露园店设置销售专区 [2] - 合作加强京蒙对口协作 推动深化京蒙协作 在产业对接采销对接宣传促销等方面加强对接 [2] 企业背景与实施基础 - 物美集团1994年在京创办 连续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和新经济企业500强 全渠道网络覆盖全国27个省区市的1500余家多业态商场 在京有400多家门店 [3] - 物美集团通过产地直采农超对接模式 70%以上生鲜农产品实现源头直采 [3] - 物美集团将发挥供应链管理销售网络数字技术和市场影响力优势 [3]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将从生产端持续发力 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实施品牌强农战略 [3] 金融支持方案 -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作为唯一参与项目的金融机构 提供三个"全力"支持:贯通金融活水 激活消费动能 构筑长效平台 [4] - 针对京郊特色农产品季节性与供应链痛点 研究提供助农贷款额度 解决产业流动资金难题 [4] - 依托北京区域庞大持卡用户基础 与物美集团联合推出京郊鲜品消费专属权益 实现拓客与惠农双向赋能 [4] - 计划在物美全市重点门店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 派驻专业团队提供金融咨询服务 [4] 合作模式价值 - 构建政企银协同创新模式 通过零售渠道重构金融服务创新与数字技术赋能三重驱动 破解农产品上行难题 [4] - 探索特大消费城市反哺农业农村发展新路径 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可复制的首都方案 [4]
“热搜”上的非凡“十四五”|“十四五”即将收官 民营经济发展成绩斐然
搜狐财经· 2025-08-20 08:43
胖东来案例分析 - 公司因提供极致服务体验和高性价比商品、严格把控质量、注重员工福利而多次登上热搜,实现“一家民企带火一座城” [7] - 公司董事长于东来在《人民日报》刊发的文章中分享了成功关键 [1] - 公司不仅自身成功,还主动帮助同行进行调改 [7] 民营经济发展宏观态势 - “十四五”期间民营企业数量增加到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40% [7] - 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我国外贸总值比重由2020年的46.6%提高到2025年上半年的57.3%,已连续6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 [7]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达92%以上 [9] 政策支持体系 - “十四五”期间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红利密集释放,包括提出8个方面31条举措、出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 [10] - 2025年5月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共9章78条,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 [1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让民间资本有更大发展空间” [10] 金融支持举措 - 截至2025年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5.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15] - 2025年6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48%,比3月下降12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下降66个基点 [15] - 2025年3月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全国工商联发布倡议书,号召以更大力度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12] 科技创新驱动 - 民营企业创新动力强,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科技型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17] - 2025年5月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政策举措,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 [17] - 阿里巴巴投入“云+AI”全栈技术创新,传化集团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多家高科技民营企业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18]
ALDI奥乐齐对手Lidl新店型亮相
36氪· 2025-08-20 07:51
全球零售行业格局 - 德国施瓦茨集团以营收1820亿美元和14244家门店位列2025年全球零售50强第3名 [1] - 德国Aldi以营收1550亿美元和13877家门店位列同一榜单第4名 [1] - 施瓦茨集团旗下拥有Lidl和Kaufland两大零售品牌 [1] 折扣零售模式发展历程 - Aldi起源于1913年德国埃森市的小型杂货店 采用极简主义经营模式专注于高性价比商品 [2] - Lidl于1973年开设首家折扣店 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且仅500种SKU 效仿Aldi的精简化商品策略 [3][4] - Lidl通过自有品牌策略提升利润空间 到1977年已扩张至33家门店 [4] 国际化扩张战略 - Lidl1990年代进入法国市场 SKU削减至1500种且以自有品牌为主 [5] - 1994年进军英国时采用本地化采购策略 三分之二商品为英国本地生产 [5] - 截至2020年 Lidl在英国门店达900家并占据7%市场份额 [5] - 2017年进入美国市场后调整商品策略 降低自有品牌占比并强化生鲜品类 [6]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1997-2006年间Lidl与Aldi共同迫使沃尔玛退出德国市场 沃尔玛亏损达10亿美元 [6] - 施瓦茨集团创始人Dieter Schwarz以2500亿身价位列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第42名 [7] - Lidl自有品牌占比超80% 形成多层次品牌体系包括Freeway和Milbona等 [7] 零售业态结构性变化 - 2024年中国大型连锁超市门店数量同比减少8.7% 关店1263家创十年新高 [9] - 全球大型超市数量显著下降:北美减12.6% 欧洲减9.8% 亚太减11.2% [9] - 消费者实体店购物频次从每月4.3次降至2.8次 平均停留时间从78分钟减至46分钟 [10] - 2025年第一季度便利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1.3% 大型超市销售额同比下降6.8% [10] 新兴商业模式创新 - Lidl在德国开设首家纯非食品门店Lidl Home&Living 面积500平方米展示六个自有品牌 [12] - 门店商品结构:五金工具占28% 家具家饰24% 厨房电器15% 运动户外与时尚各12% 儿童用品9% [12] - 同步改造传统门店为生鲜专卖店 实现生鲜与非食品类双店分流 [12] - 荷兰Action以6000种商品覆盖12个国家 拥有2685家门店且1500种商品价格低于1欧元 [13] - 德国Tedi在15国拥有超3500家门店 多数商品售价在1欧元上下 [13] 行业转型方向 - 30岁以下消费者月均到访大型超市频次不足2次 远低于40岁以上人群的4.5次 [11] - 63.7%中国城市居民更关注商品质量而非价格 较2020年上升15.2个百分点 [11] - 零售业态从大而全向小而美转变 社区小型超市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6家 [10] - 非食品类专业折扣连锁的崛起直接挤压传统超市在非食品类的份额 [13][14]
FDA发现放射性污染,沃尔玛(WMT.US)在13个州召回虾类商品
智通财经· 2025-08-20 07:00
公司事件 - 沃尔玛因海鲜产品检测出放射性污染 在美国13个州召回部分虾类商品 [1] - 召回涉及阿拉巴马 阿肯色 佛罗里达 佐治亚 肯塔基 路易斯安那 密苏里 密西西比 俄亥俄 俄克拉荷马 宾夕法尼亚 德克萨斯和西弗吉尼亚等州的沃尔玛门店 [1] - 召回产品为惠宜品牌特定批次冷冻生虾 可能受到放射性同位素铯-137污染 [1] 监管措施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一批面包虾样本检测呈阳性 但该批次问题产品未进入美国流通领域 [1] - FDA将印尼水产企业PT Bahari Makmur Sejati列入化学污染进口警示名单 要求该企业在违规问题未解决前暂停向美国出口产品 [1] - 这是FDA针对此次事件采取的额外管控措施 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