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医疗保健:7 月医院设备中标同比增速仍为正,国内品牌表现好于外国品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15:15
医院设备市场趋势 - 7月份医院设备中标金额环比下降11%,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下降,但同比仍增长23% [1] - 剔除政策影响后,202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同比增速预计维持在20-25%区间 [1] - 8月份同比增速预计保持正值,9月或10月可能出现环比改善 [1] - 2025年设备更新刺激政策效果可能不如2024年显著 [1] 国产替代趋势 - 7月份四家中国公司均实现同比增长,五家外国公司均同比下降 [3] - 国产替代趋势明显,可能受全球贸易摩擦和低端设备需求集中驱动 [3] 集采影响 - 超声设备价格因集采大幅下降,CT扫描仪价格在政策刺激减弱后回升 [7] - 7月份无CT扫描仪集采,但超声设备在河北、山西、福建等多省持续集采 [7] - 截至7月底,10个省级行政区完成超声设备集采,占全国总量30% [10] - 集采覆盖约9%的超声设备采购量,终端市场平均降价50%-60%,出厂价下降10%-20% [10] 联影医疗 - 管理层对2025年设备更新政策规模和进度持乐观态度 [11] - 收入确认周期延长,2024年四季度中标数据可能延迟至2025年二季度体现 [11] - 预计2025年二/三/四季度中国区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0%/+45%/+26.8% [11] - DSA产品市场份额快速增长,经常性收入(维护和软件)将保持增长 [11] - 当前市盈率接近上市中值水平,长期增长潜力显著 [21] 迈瑞医疗 - 7月份监护仪同比增长21%(6月为50%),超声设备同比增长24%(6月为48%) [14] - 超声设备均价受集采压力,预计其余省份将进一步开展集采 [14] - 预计2025年二季度库存周转率恢复正常,三季度中国业务恢复同比正增长 [14] - 国内医疗新基建和国产替代势头强劲,海外收入预计上升 [20] - 当前股价隐含预期市盈率低于五年均值,主要受政策风险影响 [20] 投资观点 - 迈瑞医疗受益于采购活动复苏、设备更新政策进展及新产品上市,评级为买入 [20] - 联影医疗受益于国内采购数据回暖及超声产品线推出,评级为买入 [21]
Lucid Diagnostics Inc. (LUCD) Reports Q2 Loss, Tops Revenue Estimates
ZACKS· 2025-08-13 14:15
公司财务表现 - 季度每股亏损0.1美元 低于Zacks共识预期的0.09美元亏损 但较去年同期0.2美元亏损有所改善 [1] - 本季度业绩意外率为-11.11% 上一季度实际亏损0.16美元 远差于预期的0.09美元 意外率达-77.78% [1] - 过去四个季度均未达到每股收益共识预期 [2] - 季度营收116万美元 超出共识预期29.22% 去年同期为98万美元 过去四个季度有两次超营收预期 [2] 股价与市场表现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上涨21.8% 同期标普500指数涨幅为9.6% [3] - 当前Zacks评级为3(持有) 预计短期内表现与市场同步 [6] 未来业绩展望 - 下季度共识预期为营收100万美元 每股亏损0.09美元 本财年预期营收500万美元 每股亏损0.41美元 [7] - 业绩电话会议中管理层评论将影响股价短期走势 [3] - 近期盈利预测修订趋势呈现混合状态 [6] 行业比较 - 所属医疗仪器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处于后39%分位 [8] - 同业公司Electromed预计下季度每股收益0.22美元 同比增长10% 过去30天预测上调5% [9] - Electromed预计季度营收1651万美元 同比增长11.3% [9]
超研股份跌0.70%,成交额2.24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4787.67万
新浪财经· 2025-08-13 08:19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8月13日股价下跌0.70% 成交额2.24亿元 换手率13.61% 总市值120.8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57.66万元 占成交额0.09% 行业排名109/131 连续3日遭主力减仓 [4] - 近5日主力净流出4787.67万元 近10日净流出6321.49万元 近20日净流出5632.66万元 [4]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主营业务为医学影像设备与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研发生产销售 产品包括掌上式无线彩超、便携式彩超、推车式彩超、全容积乳腺超声系统、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等 [2] - 收入构成:医用超声50.32% 工业超声19.04% X射线16.30% 配附件12.52% 其他1.82% [7] - 公司系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2025年1月22日上市 成立日期1982年11月15日 [3][7] 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 - 开发"宏云"系统依托5G网络实现远程图像传输及交互功能 "麦粒医生"平台提供在线诊断指导与远程服务 [2] - 2025年3月参展WVC年会 展示宠物、马匹和家畜领域的兽用医学影像创新成果 [2] 财务业绩与股东结构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843.24万元 同比增长28.69% 归母净利润3932.20万元 同比增长47.70% [8]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4368.96万元 [8] - 海外营收占比55.26% 受益人民币贬值 [3] - 股东户数2.68万户 较上期减少46.67% 人均流通股2047股 较上期增加87.50% [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44.84万股 系新进股东 [8] 市场定位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 [7] - 概念板块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概念、专精特新、次新股、中盘股 [7] - 具有宠物经济、医疗器械、智能医疗、人民币贬值受益、注册制次新股等多重概念 [2] 筹码与技术分析 - 主力未控盘 筹码分布分散 主力成交额7419.23万元 占总成交额4.98% [5]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28.01元 近期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 股价靠近28.08元支撑位 [6]
医疗设备板块短线走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02:14
医疗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医疗设备板块短线走低 [1] - 麦澜德股价下跌超过7% [1] - 翔宇医疗 澳华内镜 鹿得医疗 伟思医疗等公司股价跟跌 [1]
医疗设备板块短线走低 麦澜德跌超7%
新浪财经· 2025-08-13 02:00
医疗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医疗设备板块出现短线下跌趋势 [1] - 麦澜德股价跌幅超过7% [1] - 翔宇医疗、澳华内镜、鹿得医疗、伟思医疗等公司股价跟随下跌 [1]
Spectral AI(MDAI)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12 22: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二季度研发收入降至51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750万美元,主要由于BARDA项目BioShield合同下的预期报销减少[12]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6.6%小幅下降至45.2%,主要由于BARDA合同下报销费用比例降低[12] - 2025年第二季度一般行政费用从去年同期的580万美元降至440万美元,反映运营效率提升[12] - 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79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90万美元,主要由于公开交易认股权证负债公允价值增加540万美元[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等价物为1050万美元,较2024年底的520万美元显著增加,主要得益于融资活动[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DeepView系统在烧伤适应症的FDA申请已于2025年6月提交,标志着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9] - 公司正在开发手持式设备,计划利用现有推车式设备作为监管路径的参考,并利用军事资金开发商业版本[36][3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英国市场已获批准,医生反馈积极,但销售贡献预计2025年不显著[30][31] - 澳大利亚市场同样已获批准,公司更关注使用经验而非短期销售[30] - 美国市场预计2026年上半年获得DeepView系统批准,商业化计划正在制定中[18][2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围绕"财务、专注、完成"三大原则,目前重点转向商业化阶段[6][48] - 计划利用BARDA合同支持DeepView系统在美国的初步推广,包括设备采购支持[22] - 正在探索DeepView系统在烧伤以外的伤口护理应用,如区分愈合与非愈合组织[25][26] - 知识产权子公司Spectral IP正在进行SEC注册流程,准备首次公开募股,但不占用公司核心资源[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对FDA审批流程表示乐观,预计2026年上半年获得DeepView系统批准[18][21] - 重申2025年收入指引约为2150万美元,不包括英国和澳大利亚市场的潜在贡献[15] - 强调现有资金足以支持可预见的未来运营需求,包括1050万美元现金和潜在的650万美元债务及700万美元股权融资[14] 其他重要信息 - 2025年3月完成与Avenue Capital Group的债务融资协议,初始提取850万美元,总融资额度1500万美元[8] - 同时完成270万美元股权融资,来自机构及现有投资者[8]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DeepView系统审批时间及商业化准备 - 预计2026年上半年获得FDA批准,正在制定全面的商业化计划,BARDA将协助初期设备推广[18][21][22] 问题: DeepView系统在烧伤外的潜在应用 - 系统可区分愈合与非愈合组织,潜在应用于其他伤口护理场景,如创伤性、缺血性或感染性伤口[25][26] 问题: 英国和澳大利亚市场的发展计划 - 更关注使用经验而非短期销售,英国市场反馈积极,将用于支持美国市场推广[30][31][33] 问题: 手持式设备的监管路径 - 计划利用推车式设备作为510(k)路径的参考,同时利用军事资金开发商业版本[36][37][38] 问题: BARDA对系统推广的支持 - 合同包含设备推广支持条款,但具体细节受政府政策影响不便预测[42][43]
Apyx Medical (APYX)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8-12 21:0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医疗美容设备行业,专注于微创美容和外科手术的氦等离子体能量解决方案[2][3] - 公司:Apex Medical(Apics Medical),核心产品为Renuvion(皮肤紧致设备)和AON(身体轮廓手术平台)[2][3][4]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市场趋势与GLP-1药物的影响** - GLP-1药物(如减肥药)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达$1000亿,近一半使用者会接受美容治疗,63%为美容新用户[5] - 皮肤紧致成为减肥后第一需求(72%的GLP-1使用者关注),推动手术需求(57%在达到理想体重后6个月内寻求治疗)[7][8][9] - 手术类型变化:抽脂手术下降10%,外科提升手术增长20%[6] **2 公司技术与产品优势** - **Renuvion**:唯一FDA批准的皮肤紧致设备,通过加热胶原蛋白实现紧致,已发表90+临床论文证明安全性[4][13] - 2024年销售93,000个一次性手件(ASP约$500),美国市场增长14%[12] - 60%收入来自耗材(一次性手件),与外科医生形成深度合作[12] - **AON系统**:2024年5月获批,整合超声吸脂(LIFT技术)等多项技术,比现有设备更高效、安全[17][19][20] - 预订单推动2024年收入指引上调$270万(总营收$50-52M)[19][27] **3 战略与财务表现** - **成本控制**:2024年运营成本降至<$40M(2023年为$53M),董事会成员从8减至5,现金补偿转为股权[25][26] - **盈利目标**:2026年前实现EBITDA为正,现金储备$30M,债务$37.5M[26][27] - **全球化布局**:美国(研发/制造)、保加利亚(欧洲/中东)、中国合资企业(本地化生产)[23][24] **其他重要细节** - **直接消费者营销(DTC)**:通过网站引流提升医生查找量,强化消费者教育[21][22] - **中国市场**:2024年获中国批准,计划本地化生产Renuvion以享受政策优惠[24] - **行业认可**:Renuvion获New Beauty“最佳微创皮肤紧致设备”奖[22] **潜在风险与挑战** - 依赖外科医生合作(非护士或PA),市场拓展可能受限[31][32] - GLP-1药物全球普及度不均(如巴西无需处方),可能影响需求节奏[33] **数据引用** - GLP-1市场规模:$100B by 2030[5] - 2024年营收指引:$50-52M(原$42-44M)[27] - 一次性手件ASP:$500,销量93,000(2024)[12] - 运营成本:2024<$40M(2023:$53M)[25]
DarioHealth Corp. (DRIO) Reports Q2 Loss, Misses Revenue Estimates
ZACKS· 2025-08-12 20:01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每股亏损0.12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的亏损0.11美元 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0.06美元大幅恶化 [1] - 季度营收537万美元 低于市场预期22.19% 较去年同期626万美元下降14.2% [2] - 过去四个季度中 有三季度每股收益超预期 但营收仅两季度超预期 [2] 股价表现与市场对比 - 年初至今股价下跌36% 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8.4% 表现显著弱于大盘 [3] - 短期股价走势将取决于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中的指引 [3] 行业环境与同业对比 - 所属医疗仪器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处于后41%分位 行业前景对个股表现有重要影响 [8] - 同业公司Hyperfine预计季度每股亏损0.12美元 同比改善14.3% 营收预计290万美元同比下降20.1% [9] 未来业绩预期 - 当前市场预期下季度每股亏损0.07美元 营收852万美元 本财年每股亏损0.32美元 营收3224万美元 [7] - 业绩预测修正趋势呈现混合状态 目前Zacks评级为3级(持有) 预计短期表现与市场同步 [6]
医疗设备集采如何实现三方共赢
搜狐财经· 2025-08-12 14:44
医疗设备集采政策调整 - 国家医保局明确集采不再以最低价作为唯一标准,要求报价最低企业公开说明合理性 [1] - 财政部赋予评审委员会对异常低价进行"合理性判断"的权力,中央财经委员会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7] - 政策转向推动集采向更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确立"优质优价"导向 [1][7] 超低价中标现象及影响 - 某地集采设备总预算过亿但最终使用资金仅1000多万,表面"节省"引发行业关注 [1] - 超低价迫使企业缩减核心配置、采用低等级元器件、牺牲品控,导致设备"采购即报废" [3] - 部分基层医院医疗器械使用率不足40%,因设备性能不佳或操作复杂被弃用 [3] - 某地公立医院购买医疗设备长期闲置造成连年亏损 [3] 行业生态与高端化发展 - 极端低价策略破坏行业价格体系,削弱高质量企业创新能力 [5] - 低价竞争消耗产业爬坡能量,削弱行业创新投入能力 [5] - 可能导致"技术断路",使产业丧失高端跃升能力和未来竞争力 [5] - 行业正处于向高端化发展的关键爬坡期,需要利润支撑和市场培育 [5] 设备质量与患者影响 - 低价设备图像质量不佳、诊断精度不足、功能缺失,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7] - 设备频繁故障迫使患者重复检查,增加经济成本 [7] - 医疗资源匮乏地区因设备问题延误诊疗或被迫转院情况常见 [7] 集采"好设备"标准 - 品质性能:技术先进性、成像质量、稳定耐用性及升级潜力 [9] - 临床适配性:匹配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实际需求 [9] - 售后服务体系:5年以上质保、快速响应维修、充足备件及专业培训 [9] - 浙江省提高技术参数权重拦截"低价低质"产品 [9] - 河北、山西将关键临床实用功能列为实质性响应条款 [9] 行业领先企业动向 - 某医疗品牌影像设备制造基地利用AI优化智能制造流程 [10] - 通过国产创新和供应链建设提升设备质量和响应速度 [10] - 为长期服务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10]
永和智控易主事项突然告吹 实际控制人称交易对方迟迟不付钱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13:53
控制权变更终止 - 控股股东曹德莅与杭州润锋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委托协议因买方未支付首期股份转让款2000.15万元而自动失效,交易终止 [1][2] - 原计划转让3566.03万股(占总股本8%),转让价格每股8.97元,总价款3.2亿元 [1] - 交易终止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仍为曹德莅,其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4673.20万股(占总股本10.49%) [2] 交易对方背景 - 杭州润锋承诺不开展工业机器人制造、销售及研发等业务,并计划在10个工作日内变更经营范围 [1] - 交易明确不会导致公司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创立于2003年,2016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初始业务为水暖管件、阀门等流体控制设备及配件的研发制造 [2] - 2019年拓展肿瘤精准放射治疗医疗业务,2022年12月通过控股普乐新能源科技涉足光伏产业 [2] - 当前形成阀门、医疗、光伏三大产业布局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亏损3000万元至5600万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