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舶
icon
搜索文档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5月28日正式发布中证智选船舶产业指数。
快讯· 2025-05-27 08:50
中证智选船舶产业指数发布 -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5月28日正式发布中证智选船舶产业指数 [1]
微纳星空等取得卫星离轨控制相关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5-27 02:52
专利授权 -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宇星空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取得"一种卫星的离轨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9218444B,申请日期为2024年10月 [1]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北京市,从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6256.25万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8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8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18条,专利信息323条,行政许可5个 [1] 北京国宇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北京市,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1] - 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4次,拥有专利信息179条,行政许可3个 [1] 安徽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合肥市,从事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2] -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2] - 拥有专利信息177条,行政许可1个 [2] 海南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三亚市,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2] - 注册资本6500万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1家企业,拥有专利信息178条,行政许可1个 [2]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继续把制造业搞好
制造业发展现状 - 2025年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1% [2] - 中国已成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5]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1年32.1%降至2024年24.9% [8] - 中国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种产量全球第一 [10] 制造业战略意义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4] - 工业空心化会对生产力布局和全球产业链产生深远负面影响 [6] - 制造业创造了就业机会并提升了国家科技水平和创新活力 [5] - 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工业化历程 [6] 技术创新与自主发展 - 现代制造业必须加强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 [4] - 新能源汽车国产化率突破75%较进口成本降低40% [8] - 高档数控系统和工业机器人仍大量依赖进口 [7] - 华为5G专利全球占比达20%主导3GPP标准制定 [9] 产业升级趋势 - 制造业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11] - 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超过8000万台套设备 [11] - AI质检等智能化应用场景渗透率超过40% [11] - 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总量80%以上 [11] 数字化转型 - 数字化转型催生无人化生产体系等新型产业形态 [13] - 数字孪生技术使产品研发周期压缩一半以上 [13] - 区块链溯源体系让供应链透明度提升90% [13] - 企业组织架构向网状结构转变 [13] 政策规划 - 到2025年突破百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 [14] - 2027年关键核心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 [14] - 推动制造业从"全球工厂"向"创新策源地"转型 [14] -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 [15] 三化协同发展 - 高端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技术竞争力 [16] - 智能化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16] - 绿色化通过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17] - 新能源汽车是"三化"协同发展的典范 [18]
央国企并购重组 “提速”!国资布局重塑背后的 “利益版图” 与 “终极野心”
中国证券报· 2025-05-26 08:36
随着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深入实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持续向纵深推进。近期,船舶、 能源以及资源等领域央企并购重组迎来新进展,新兴领域央企新军加速组建;多省市陆续出台举措,加 大对辖区内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支持力度。业内人士认为,在国企改革政策支持、产业转型升级、集团 资产证券化与市值管理考核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央国企有望成为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的主导力量。 央企重组整合纵深推进 从传统领域的存量优化到新兴赛道的增量开拓,一场深层次的国有资本布局调整正在上演。 资源、能源等板块重组动作频频。5月14日,中国稀土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国稀土表示,现 阶段,公司正积极配合中国稀土集团开展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的相关工作,择机开展并购重组。 近期,国家电投旗下电投能源拟收购内蒙古白音华煤电100%股权,电投产融、远达环保和中国电力3 家上市公司也正在实施资产重组。此外,华电国际拟收购华电集团控股的8家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 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五大电力央企已启动超千亿元规模的重组项目,涉及核电、新能源、 煤电等核心资产优化配置。 "两船"合并迎来重要进展。中国船舶5月8日晚间公告,对于公司拟向中国重 ...
新股发行跟踪(20250526)
东莞证券· 2025-05-26 07:59
上周新股表现 - 2只新股上市,上市首日涨跌幅均值为137.37%,1只涨幅超100%,无首日破发[2] 周度新股上市走势 - 上周较上上周首发募资金额多2.87亿元[3] 月度新股上市走势 - 5月1 - 23日,5只新股上市,首发募资28.17亿元,首日涨跌幅均值177.73%[8] 本周新股情况 - 本周无新股上市,创业板、科创板、北证共3只新股网上申购[13][14] 风险提示 - 新股发行受市场行情、业绩、流动性影响,存在股价大幅波动风险[16]
央国企强化市值管理加速估值重塑
中国证券报· 2025-05-25 21:08
央企市值管理动态 - 国家电网、中国华能、中船集团等央企密集召开控股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重点宣导"市值管理"与"公司价值",并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及《估值提升计划》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1] - 中国华能近两年4次增持控股上市公司股份,旗下3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3000亿元,计划提高分红比例和频次以维护市值稳定[2] - 中国电建以解决"破净问题"为核心目标,围绕《估值提升计划》系统性推进市值管理,中国西电、中远海发等企业已公告制定市值管理制度[2] 地方政策支持 - 上海、福建、吉林等地将国企市值管理纳入地方发展战略,上海市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完善市值管理制度,福建省将市值管理纳入国有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考核体系[3] - 吉林省要求加强市值管理跟踪指导与正向激励,安徽省系统性部署"市值管理十条",构建全链条赋能体系[3] - 安徽合力、武商集团等地方国企已通过现金分红、增持等方式落实市值管理行动[3] 行业影响与机构观点 - 央企市值管理从政策倡导转向实质性落地,增持、回购、分红等举措常态化,体现"价值创造-治理优化-战略升级"的改革逻辑[2][4] - 机构认为央国企价值重估空间显著,破净央企料加快市值管理举措,分化可能加剧,积极行动的企业将更受市场青睐[4][5] - 重资产行业及低估值企业可通过盘活资产、改善现金流、提升分红等手段提升估值,国有上市公司在ESG评级、媒体关系等领域仍有改进空间[5]
行进中国 | 走近全国劳模沈飞:用匠心 守初心
人民网· 2025-05-24 07:04
行业技术发展 - 车轮精加工精度从0 01毫米提升至0 001毫米 体现行业技术升级[3] - 基准二次建立法 联合组产模式等创新工艺推动生产效率提升[8] - 静平衡调试目标数值达到15克每米 显示行业对精密制造的高标准[8] 公司人才培育 - 近五年主导40余项创新成果 创造数千万元经济效益[5] - 10年培养1000多名数控技能人才 其中50人晋升为技师/高级技师[5] - 徒弟章峰从普通工人成长为区域工程师 体现人才培养体系成效[8] 企业生产管理 - 车轮安装制动盘需100%检测孔径精度 反映严格质量控制流程[3] - 精品作业区采用高精度测量工具 突显生产环节标准化建设[3][8] - 联合组产模式优化精镗孔工序 显示生产组织方式创新[8] 产品竞争力 - 工匠精神推动车轮"极致完美" 产品对标工艺品级别[8] - 国产高铁车轮实现自主制造 强化产业链本土化能力[9] - 技术创新使中国制造具备"有力回响" 提升国际竞争力[9]
黄奇帆:解读当下中国经济形势
和讯· 2025-05-23 09:36
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变化 - 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从2010年的20%提升至2024年的34%,增加值是美国的2倍,日本、德国的4倍 [3] - 中国成为全球唯一覆盖联合国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全产业链的国家,40%类别生产总量全球第一 [3] - 出口结构从2010年70%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变为2024年90%技术密集型产品,汽车出口超600万辆全球第一,光伏装备占全球50%以上份额 [3] - 集成电路产业从2016年进口3000亿美元到2024年自产2500亿美元并出口1500亿美元,成熟制程芯片成本比欧美日低50% [4][5] - 加工贸易占比从50%降至20%,一般贸易提升至60%-70%,与东盟贸易额从6000亿增至1万亿美元 [5][6] 新质生产力的三大赛道 - 战略新兴产业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AI数字技术、高端装备五大板块,涵盖15个细分领域 [9] - 传统产业升级包括绿色化改造(源头减量、节能减排、废品回收、工艺流程革新、捕碳固碳)和数字化升级(全产业链互联网平台) [10][11][13] - 生产性服务业GDP占比仅27%,需发展为九大战略产业基础,华为模式显示轻资产强研发路径潜力 [12][14] 开放与竞争策略 - 外资引进规模持续增长:2010-2020年平均每年1200亿美元,外资制造业贡献15%税收和30%高端出口 [6][7] - 应对国际竞争的五张牌:超大规模市场、全产业链集群、资本管制/国有资本/国防三盾牌、科技创新、持续开放 [15]
1—4月辽宁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9%
证券时报网· 2025-05-22 07:36
工业增加值 -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 0%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 9% [1] - 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 0% 制造业增长0 5%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 1% [1] - 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 3% 股份制企业增长6 6%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6 2% 私营企业增长6 6% [1]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34 4%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7 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7 6% [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 4%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 6% 医药制造业增长11 1% [1] - 汽车制造业下降7 1% [1] 产品产量 - 变压器产量同比增长1 0倍 矿山专用设备产量增长25 0%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19 1% [2] -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长5 5% 粗钢产量下降0 9% 汽车产量下降17 3% [2] 固定资产投资 -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 2%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 9% 制造业投资增长10 8% [2] - 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1 1%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 9% 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 9% [2] - 亿元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增长18 7% [2] 消费品零售 -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3 8亿元 同比增长6 8% [3] - 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66 4% 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增长50 6% 新能源汽车增长23 9% [3] 进出口贸易 - 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2409 3亿元 同比下降3 2% 出口增长7 7% 进口下降12 8% [3] - 机电产品出口604 8亿元 同比下降2 5% 电工器材产品出口增长11 8% [3] 价格指数 -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 2% 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 1% 衣着价格上涨1 4% [4]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 9%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 9% [4]
以国内大循环更好牵引国际循环
经济日报· 2025-05-21 22:41
经济运行态势 - 国民经济开局良好 4月份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基础 [2] - 内需的"稳定锚"作用明显 消费仍是第一动力 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 [2] - 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型消费占比扩大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2] 投资与制造业 - 1月份至4月份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 制造业投资增速接近9% [2] - 工业经济增势良好 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利润、投资增速均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接近20% [2] - 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产量同比增速接近或超过40% [2] 经营主体与政策支持 - 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 规范涉企执法行为 [3] - 推动内外贸一体联动 延续实施更多惠企政策 及时回应企业诉求 [3] - 跨国公司加码投资中国 对我国市场潜力、创新效率、制度效能、要素保障等综合优势投下信任票 [3] 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推动中国制造加速迈向"中国智造" 增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4] - 跨国公司将在华研发中心升级为亚太数字创新中心 瞄准我国消费者对智能化定制产品的旺盛需求 [4] - 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市场和数据市场 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产业提供更多融合创新机会 [4] 绿色转型 - 坚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5] - 做好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5] - 积极参与引领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 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