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航空
icon
搜索文档
万丰奥威“双引擎”战略显成效 低空领域产品布局基本形成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29 10:38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6264亿元同比增长035归母净利润65亿元较上年同期略有下滑主要原因为计提资产减值减少合并利润总额262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57亿元同比增长075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213 [1] - 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业务2024年营收1345亿元同比增长009其中汽车铝合金轮毂销量223401万件同比增长1727 [1] - 通航飞机创新制造业务2024年营收2814亿元同比增长162 [1] 业务发展 - 公司产业定位"大交通"领域实施"双引擎"发展战略目标成为全球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推动者和通用飞机创新制造全球领跑者 [1] - 通航飞机订单充足MPP特种用途高附加值机型订单取得突破生产工艺持续改进并开发新供应链配套以克服产能和交付问题 [1] - 2025年将加快电动固定翼飞机DART系列和eDA40机型eVTOL新机型的研发和型号合格证取证进度争取尽快推向市场 [3] 低空经济布局 -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未来增长新引擎eVTOL成为各国厂商研发重点 [2] - 2025年3月通过控股子公司万丰飞机完成对全球eVTOL先驱企业Volocopter核心资产的并购重组构建"飞行器制造+智能系统与起降设施"的城市空中交通系统 [2] - 制造端已形成"固定翼+无人机+垂直起降"多引擎驱动的全场景出行矩阵 [2] - 万丰飞机通过Volocopter整合在北美南美欧洲非洲中东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布局全球业务 [3] - 万丰飞机在北美欧洲亚洲设有工厂具备先进制造技术和设备支持Volocopter系列机型规模化生产 [3] - 万丰飞机全球拥有192个服务中心为Volocopter提供广泛售后服务 [3]
院士“带队”,世界首款四座电动飞机今年将在延庆生产
新京报· 2025-04-29 10:14
新能源通航飞机生产进展 - 氢航院新能源四座全复材飞机中试线厂房正式交付,建筑面积9708平方米,标志着延庆区在新能源通航飞机整机生产领域实现阶段性新突破 [1] - 北京锐翔通用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将专注于氢能通航飞机、地效飞行器、无人机等领域的研发与生产 [1] - 预计5月底完成中试线设备安装及调试,6月初启动RX4E四座电动飞机投产工作,9月底实现首架飞机正式下线 [1] - 计划2025年在该生产线生产世界首款四座电动飞机,并同步开展氢能四座飞机、氢通勤运输类等机型的试制 [1] 新能源通用飞机技术优势 - 氢航院研发团队在新能源通用飞机设计、复合材料成型、氢能测试等领域优势显著 [2] - RX4E四座电动飞机是我国乃至全球首个申请CCAR-23部正常类飞机适航审定的电动机型 [2] - RX4E四座电动飞机具备高效率电推进系统、高升阻比气动布局及轻质复材结构设计,具有节能、环保、低成本等特性 [2] - RX4E四座电动飞机可广泛应用于飞行培训、旅游观光等场景 [2]
万丰奥威: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62.64亿元 “双引擎”驱动战略加速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0:1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62.64亿元,同比增长0.35%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下降10.14%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5.67亿元,同比增长0.75% [7]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21.29% [7] 业务结构 - 公司形成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产业和通航飞机创新制造产业"双引擎"驱动发展格局 [2] - 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业务2024年营收134.50亿元 [2] - 通航飞机创新制造业务2024年营收28.14亿元,同比增长1.62% [4] 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业务 - 产品聚焦铝/镁合金,主要产品为铝合金轮毂和轻量化镁合金部件 [2] - 轻量化镁合金产品年产能1800多万套 [3] - 轻量化铝合金产品年产能4200多万套 [3] - 客户包括国际知名汽车主机厂、新能源汽车及航空航天、高铁、5G等行业客户 [2] - 已与比亚迪、奇瑞、赛力斯、大众等主流新能源车企开展战略合作 [3] - 摩托车铝合金车轮业务正在构建以中国市场为基础,印度市场为核心的发展布局 [3] 通航飞机创新制造业务 - 旗下钻石飞机在整机设计研发、发动机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领域具备领先优势 [4] - 拥有奥地利、加拿大、捷克三大飞机设计研发中心及国内一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4] - 拥有奥地利、加拿大、中国(青岛、新昌)四大飞机制造基地 [4] - 已实现发动机、飞机机身机翼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 [4] 低空经济布局 - 持续加大固定翼纯电动飞机、eVTOL等新型航空器的研发 [5] - 首款电动固定翼飞机eDA40正处于适航审定阶段 [5] - 通过收购Volocopter核心资产实现城市内和城际空中交通解决方案布局 [5] - 构建"固定翼+无人机+垂直起降飞行器"全场景出行产品矩阵 [5] - 正推进部分eVTOL机型适航取证,力争满足EASA最严格航空标准 [5] 发展战略 - 致力于成为全球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推动者和通航飞机创新制造全球领跑者 [6] - 以提升经营绩效为核心,提高净现金流为目标,重点落实数字化转型 [6] - 继续深入实施"双引擎"驱动发展战略 [6] - 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市场和业务结构 [7] - 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积极推进eVTOL机型研发与业务整合 [7]
万丰奥威2024年业绩稳中有进,轻量化与低空经济双轮驱动未来增长
全景网· 2025-04-29 06:49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万丰奥威在复杂环境下交出稳健成绩单,虽净利润承压但有抗风险和长期增长潜力,2025年一季度业绩回暖,公司“双引擎”业务各有亮点,通航飞机业务逆势增长、低空经济前景好,轻量化业务稳扎稳打、新能源与全球化双线突破 [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总营业收入162.64亿元,同比增长0.35%,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下滑10.14%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0.75%至35.6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1.29%至2.75亿元 [1] 公司业务布局 - 形成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产业和通航飞机创新制造产业“双引擎”驱动发展格局,在全球10个国家设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在中国6个省市建14个生产基地 [1] 通航飞机业务 - 2024年营收28.14亿元,同比增长1.62%,成为公司第二大增长引擎 [2] - 子公司钻石飞机订单充足,MPP特种用途机型销售突破,明星产品获奖,公司优化供应链和生产工艺提升交付能力 [2] - 加大新型航空器研发TC取证,构建低空经济新制造、新模式、新业态 [2][3] - 抓住eVTOL发展机遇,开展技术合作、收购核心资产,构建城市空中交通系统和全场景出行矩阵,2025年加快推进TC取证和产品入市 [3] - 子公司飞机工业优势明显,实现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 [3] 轻量化业务 - 2024年营收134.50亿元,同比增长0.09%,占公司总营收的82.7% [4] - 以铝/镁合金技术为核心,构建全球主流车企供应链体系,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赛道领跑 [4] - 凭借规模优势和大型一体化压铸技术,居全球镁合金深加工领域头部地位,推动大型压铸件在国内中高端新能源车普及 [4] - 客户拓展上服务国际车企同时加速渗透国内新能源客户 [5] - 铝合金轮毂年产能4200万套,通过升级和创新提升新能源市场份额,深化与战略客户合作提高单车配套价值量 [5] - 摩托车轮毂业务以“中国+印度”为双核心市场,拓展欧美高端市场巩固领先地位 [5] - 环保达克罗无铬涂覆业务年产能近7万吨,向新兴行业延伸成新增长点 [5] 公司分红情况 - 2024年保持稳健现金流管理,全年现金分红2.12亿元,分红率达32.5% [5]
低空经济落地过程中的难点、卡点有哪些?
2025-04-27 15:11
纪要涉及的行业 低空经济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规模与前景** - 2024 年是中国低空经济元年,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形成约 9 万亿美元市场,中国和亚太地区占 55%,中国占比约 77%,国内市场规模超万亿[1][4] 2. **发展差距** - 美国拥有约 20.3 万架飞机,中国大型无人机仅 3000 - 4000 架,通用航空机场及飞行员数量也落后美国,中国航空市场发展处于初步阶段[5] 3. **发展体系构建** - 坚持全国统筹,平衡安全与发展,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培育应用场景,如云南旅游、深圳制造,完善立法、环境及运行体系[1][6] 4. **基础设施问题与解决** - 城市低空气域基础设施不完善,需依托地方政府提升通信、气象及机载设备能力,建立完整管理系统,解决高吞吐量等需求[1][6] 5. **智慧城市建设** - 构建大临近、大数据、大协同模式,提升监视范围、通信网络覆盖率及信息整合水平,实现空域资源协同管理和高效利用[1][8] 6. **低空运营核心** - 保障起降场安全及运营管理平台与职能单位有效协作,关键环节有航空器载体、监管系统、航路规划和无人机反制系统等[1][9] 7. **商业模式发展** - 分阶段进行,先区域基础设施支撑应用需求、细化法规,再支撑更多应用场景实现批量生产,最后与现有运营同步交互,实现市场化运营[11] 8. **地方政府作用** - 起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合作企业和高校,打造创新示范基地,制定行动方案推动产业落地[1][12] 9. **eVTOL 技术影响** - 目前续航 20 分钟至 30 公里、速度约 130 公里每小时,未来续航增至 300 - 500 公里,拓展商业应用场景,提高补充保障接驳效率[2][13] 10. **政策与系统接口问题** - 标准化认证要求,参照民航标准统一接口与标准,如合肥与南京联动[14] 11. **引领部门** - 交通部门应引领低空气运建设,因其具备统筹能力,可从国家层面规划[15] 12. **通航机场问题与解决** - 存在飞不起来、落不了地、飞不远问题,根源是缺乏空域航线和完善报备机制,建设标准参照民航致成本高、效益低;可推广远程塔台概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6][17] 13. **低空飞行安全** - 主要依赖目视飞行,地面指挥能力有限,雷达在 900 米以下是盲区;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安装 5G 等设备[18] 14. **空域管理** - 现阶段军方最终审批,部分地区已开放 120 米以下低空域,未来需进一步开放政策,实现军民地三方协同管理[19] 15. **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参差不齐,按民航要求需形成主用、备用加应急三套系统,多厂家合作竞争有助于市场发展[20] 16. **起降场建设** - 涉及基础设施和房屋安全,需配备导航灯等设备,航路建设与空域监管重要,未来无人机入网需加载多频段设备[21] 17. **反无人机技术** - 主要应用于民航机场,现有技术单一有缺陷,三者结合形成 MSDF 数据融合技术可实现合理化监管,民航尚未制定标准[23] 18. **民航标准影响** - 低空领域发展将参照民航标准建设基础设施,2025 年 eVTOL 领域进展大,预计 2026 - 2027 年取得认证[24] 19. **eVTOL 发展前景** - 前景广阔,将成为低空交通重要载体,预计 2027 年中国低空经济进入核心发展阶段[25] 20. **发展阶段预期** - 2025 - 2027 年中国低空领域处于井喷期,各行业与低空经济结合潜力大[27] 21. **军方与地方合作及特种行业应用** - 军方希望地方提升反制能力,协同模式有助于提升反制设备能力和运营场景监管;无人机及其反制设备在军事需求大,EVTO 在军事有广阔应用场景[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低空经济主要分为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低空服务四大板块,深圳低空制造有特色,各地大力发展低空服务应用场景如快递、外卖等[3] 2. 安徽省建设 33 个通航机场,以通航加无人机方向发展低空经济;湖南定位于通航飞行、低空旅游及应急救援试点方向[8] 3. 美团和顺丰在深圳基于航线进行人员标定,南京长江流域 98 公里长条形空域配备 5G 基站及 S - B 应答机制[21] 4. 2024 年天津无人机事件导致机场停航两天,引发对反制技术关注[23] 5. 合肥计划建设 30 个通航机场,南京鼓楼区基于应急救援打造全省低空应急中心[26]
低空经济 最新研判
证券时报· 2025-04-27 06:54
文章核心观点 第二届全球低空经济论坛春季会提出低空经济六大趋势,包括空域管理下放、eVTOL普及等,同时指出行业标准缺失问题并建议制定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标准 [1][3] 空域管理 - 未来两年内千米以下空域或将逐步下放至地级城市,3000米以下通用航空空域也将逐步下放,实现自行申请、即申即飞 [1][3] - 《报告》建议进一步细化E类空域划分,明确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专用空域 [1][3] eVTOL发展 - eVTOL将从2025年下半年起陆续获得适航认证并频繁试飞,2027年部分特大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能实现商业化、打“空中出租车”目标 [1][5] - 预计到2030年,大城市基本进入低空经济时代,可能有10万架eVTOL成为空中的士或进入家庭 [5] 低空应用场景 - 低空应用场景应在完善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下有序推进,物流快递将最先受益 [6] - 今年计划建成500座通用航空机场,为低空物流快递提供基础保障,之后逐步开展载人飞行 [6] 行业标准问题 - 各地建设的空中交通指挥平台和地面飞行服务平台因缺乏统一标准,难以满足未来需求且无法互联互通,造成浪费 [1][8] - 建议加快制定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标准,全国两会期间相关专家也围绕此建言献策 [8] 低空经济与通用航空关系 - 低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重要产物,对一二三产业有显著带动作用,未来十年是黄金发展期 [9] - 低空经济将推动城市空中交通变革,促进通用航空在城市中长途物流运输等领域的缓慢增长 [9]
低空经济2025年一季度投融市场报告
Wind万得· 2025-04-24 22:23
文章核心观点 -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广阔发展前景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重点强调低空经济的安全与健康并行发展,超过25个省市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超过20个省级行政区发布发展规划或扶持政策 [1][9] - 低空经济产业基础已初具雏形,企业数量进入爆发阶段,2025年一季度注册企业5934家,同比增长224% [1][8] - 民航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1][8] 行业概览 低空经济产业概览 - 低空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空域,核心载体包括eVTOL、无人机等,经济活动覆盖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等环节 [7][11] - 2025年一季度国内现存低空经济相关企业8.24万家,注册无人机超220万架,通用机场达475个,同比增长5.8% [8] - 低空经济规模2023年达5059.5亿元,增速33.8%,预计2026年突破万亿元 [8] 政策支持 - 中央层面形成多层级政策体系,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安全健康发展,发改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工信部印发创新应用方案 [9] - 地方层面超过20个省级行政区设立超24支产业基金,规模从10亿至200亿元不等,覆盖基础设施、应用场景等领域 [10][13]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研发制造,中游涵盖运营服务,下游应用场景包括物流、旅游、农业等近20个行业超300个场景 [26][27] - 产业链高度复杂且相互依赖,随着技术进步持续扩展深化 [27] 投融动态 融资规模与趋势 - 2024Q1-2025Q1低空经济赛道融资案例101起,金额超60亿元,2025Q1案例24起,同比增加9起 [2][30] - 融资轮次前移特点突出,天使轮案例11起,占比45.8%,融资金额占比40% [32][40] - 细分赛道中eVTOL最受关注,融资案例8起,占比33.3%,无人机赛道融资案例9起,金额1.3亿元 [31] 地域分布 - 融资地域集中度高,前五省市为广东、上海、江苏、山东、湖南,案例合计占比83.3%,金额占比98.2% [41] - 珠三角、长三角等产业基础雄厚地区为投资热点,集群效应明显 [42] 活跃投资机构 - 2024年以来194家机构投资227次,北京国管、达晨财智等机构投资次数超3次,主要聚焦eVTOL和无人机系统 [45][46] 行业趋势 低空物流 - 低空物流作为创新模式,具备快速响应、高效灵活等优势,2023年市场规模157.75亿元,2024年预计达330.47亿元,同比增长109.5% [50][53] - 政策支持明确,2025年城市无人机配送渗透率有望超15%,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超40% [50][60] - 头部企业如顺丰、京东、美团已实现规模化运营,顺丰累计开通超500条航线,飞行超100万架次 [55][58] 技术驱动与基础设施 - 氢燃料电池、eVTOL降本迭代推动市场扩张,AI数字孪生平台实现百万级设备协同调度 [60] - 基础设施加速建设,深圳规划2026年建成超1200个低空起降点,产学研合作深化 [60] 代表企业案例 - 迅蚁科技作为全球首家获批城市无人机物流商业运行的企业,累计飞行超50万公里,牵头制定3项行业标准 [64][65] - 竞争优势包括先发优势、技术产品矩阵、运营经验及合作伙伴资源,总融资超6000万元 [66][67]
低空交通助力低空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 交通战略研究
搜狐财经· 2025-04-22 09:59
低空经济政策与定义 - 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纳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政策加速导向显著 [1] -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的新兴综合性经济形态 涵盖制造、飞行、保障及综合服务 具有辐射范围广、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特征 [3] - 低空交通是低空经济的主要空间载体和关键依托 凭借点到点直线运输优势可大幅缩短运输路径与时间成本 是传统运输体系的有机替代或有效补充 [2][3] 低空交通的战略价值与产业关联 - 低空交通是低空空域中实现空间位移的必要手段 推动生产要素跨维度高效配置与价值重构 [5] - 低空交通系统发展带动航空器制造、维护、运营及配套基础设施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形成复合型产业生态 [5] - 低空交通是低空与地面经济生态高水平融合联动的战略性基础设施 催生智慧物流、城市通勤等创新业态 [5] 低空客运市场发展现状 - 低空客运分为城郊环境低空客运和城市环境低空客运 城郊主要采用固定翼通用航空器 城市主要依赖直升机 [7][9] - 2024年成渝地区形成东南、西南、北部三片航路网 使用皮拉图斯PC-12、阿若拉SA60L等机型执飞 航路网日趋复杂相互交织 [9] - 珠三角地区直升机运营发展早 2015年开通广州、深圳、珠海跨城航线 2024年新增广州/深圳至香港国际机场航线 城市内部航线数量激增 [11] - 2024年长三角开通苏州昆山-上海浦东机场等空空联运航线 成都开通洛带机场-青城山机场专线 重庆开通至四川广安航线 [13] - 新型eVTOL飞行器处于试航阶段 2024年峰飞"盛世龙"eVTOL深圳至珠海耗时20分钟 亿航EH216S在合肥单次续航48分钟 [14] 低空货运市场发展现状 - 低空货运分为低空中端物流(100-500公里)和低空末端物流(10-50公里) 中端物流依托通用机场 末端物流依赖无人机机场 [7][16][18] - 2024年成渝开展全链路低空物流探索 大棕熊Kodiak100固定翼飞机贵阳至成都耗时2.2小时 重庆巫山使用20架无人机和1架无人直升机转运农产品 [16] - 长三角建立8条常态化无人机物流航线 覆盖上海金山区与舟山岛礁 形成特色近岸配送场景 [18] - 珠三角核心城市无人机末端物流需求高 2024年深圳推出跨城急送4小时达服务(体验价40元)和同城即时送2小时达服务(体验价12元) [20] - 2024年9月深圳推出无人机+无人车+轨道交通空铁联运末端物流 利用地铁富余空间运送快递 [20] 低空交通发展关键方向 - 需完善空域分级分类管理实施细则 强化顶层设计推动专项立法 构建有人机与无人机融合的低空交通系统 [22] - 需突破航空器制造成本、电池续航、降噪技术等瓶颈 完善起降点+充电站+通信网三位一体基础设施网络 [24] - 需针对eVTOL等技术特征构建技术-场景适配性创新 开发交通+、物流+复合产品 建立市场化定价机制 [26] - 需构建政企协同产业生态系统 提升公众认知度 建立完善保险体系和应急预案确保安全稳定 [29] 发展前景总结 - 低空经济正从蓝图规划加速迈向现实落地 低空交通将推动城市从平面扩张转向立体生长 重塑城市空间格局 [31]
航空ETF:筑基低空经济,布局战略新兴产业
低空经济概述 -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以有人及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主要产品包括无人机、eVTOL、直升机及固定翼飞机等 [1][3] - 行业概念源自美国,中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14年亿航智能成立为首家中国企业,2023-2024年多家企业完成融资及获得国际认证 [3]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突破5000亿元,预计2030年达2万亿元,七年复合增长率22% [1][5]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 -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近30个省份出台相关政策 [1][5] - 产业链以飞行器为核心,上游涵盖研发设计/原材料/零部件,中游为总装集成/基础设施,下游应用包括交通/农业/物流/救援等六大领域 [6] - eVTOL成为核心增量,具备垂直起降优势,覆盖1000米以下空域多场景,相比传统固定翼飞机更适合城市应用 [8] 国证通用航空产业指数 - 指数选取50只通用航空产业相关股票,覆盖航材/飞行器制造/运营服务全产业链,国防军工权重占比近60% [9][14] - 成分股市值以中小盘为主,400亿以上权重仅4%,200-400亿占48%;板块分布主板占55%,科创板21%,创业板24% [18][22] - 自2012年基日以来累计涨幅213.03%,跑赢创业板指17.79个百分点,2024年反弹期弹性显著优于军工指数 [26][28] 富国航空ETF产品 - 航空ETF(159392)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国证通用航空产业指数,管理费0.5%,托管费0.1% [33][34] - 富国基金已布局宽基/行业/跨境等多元ETF产品线,包括中证A500ETF、创业板ETF等旗舰产品 [34][35]
【电新】亿航OC取证落地,低空运营商业化开启——低空经济行业系列报告九(殷中枢/陈无忌)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31 08:36
低空商业化进程开启 - 广东亿航通用航空和合肥合翼航空于3月28日获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2] - 亿航EH216-S是全球首个且中国唯一"三证齐全"的载人eVTOL航空器(含TC、AC、PC),累计完成超6万架次安全飞行[3] - OC取证标志着低空商业化正式启动,政策窗口期内先发企业将形成优势[3] 旅游观光场景商业化模型 - 合翼航空在合肥骆岗公园推出"空中的士"观光服务,单次票价预计300-500元(补贴后或降至百元级)[4] - 按EH216-S售价200万元、单座票价400元、日飞行20次、上座率80%、年飞行250天测算,单机年收入达320万元,回收期2.7年[4] - 设备成本占比23%,轻资产运营模式降低初始投入压力[4] 地方国资合作与产业链布局 - 合翼航空由合肥国资与亿航智能合资成立,政企合作在低空基建招标、航线审批中更具优势[5] - 骆岗空中交通枢纽港采用"政府出地+企业运营+收益分成"模式,解决基建高投入难题[5] - 地方政府将低空经济视为"新基建",企业通过绑定政府快速卡位产业链关键环节[5] 技术升级与产能规划 - 亿航智能计划扩建云浮二期产线2.4万平方米,2025年底实现年产1,000架EH216-S[7] - 与英搏尔合资升级产线,与欣界能源合作固态电池技术使EH216-S续航提升90%至超48分钟[7][8] - 与江淮汽车、国先控股合资建eVTOL生产基地,与长安汽车合作开发飞行汽车产品[8] 行业后续发展重点 - 需关注亿航在其他地区的OC取证进展,以及峰飞、沃飞长空等企业的TC适航取证进度[6] - 当前应用聚焦景区观光,城市/城际通勤场景需等待中长距离机型适航突破[6] - 2025年载人观光和载货级eVTOL适航进展可能加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