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千元票价与零适航证:低空“元年”的资本疑虑
搜狐财经·2025-08-18 05:55

政策推动与政府行动 - 低空经济被30个省区市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 [2] - 地方政府通过设立示范区、划拨专项资金和成立产业基金推动发展 [2] - 2024年中国eVTOL相关融资约43起 2025年1-7月超50起 主力出资方以地方政府引导基金为主 [3] - 多地成立低空经济发展领导小组 推进示范区挂牌和招商计划 [5] 资本参与与投资现状 - 社会资金缺口达30% 市场化PE/VC多处于调研阶段 [4] - 地方国资基金常作为首批或唯一投资方参与示范项目 [4] - 资本观望情绪浓厚 更倾向分层布局而非单点押注 [10][12] - 投资机构难以建立清晰盈利模型 因缺乏可验证商业化案例 [4] 技术发展与商业化挑战 - eVTOL仍处于适航取证阶段 全国尚无任何机型取得适航证 [7] - 电池技术需突破400Wh/kg能量密度并实现量产 [13] - 基础设施严重缺位 全国通用机场仅451个 多集中在偏远地区 [8] - 深圳2024年建成起降点仅10个 覆盖半径不足10公里 [8] 市场需求与应用场景 - 传统通航市场增速缓慢 最大客户仍是政府部门 [4] - eVTOL单次城市飞行价格可能达1500元以上 跨城需数千元 [9] - 无人机物流受限于噪声扰民和航路审批 只能用于特定场景 [9] - 农业植保、巡检等B2B应用已跑通商业模式 现金流可预期 [11] 产业链与市场规模 - eVTOL零部件70%-80%与新能源汽车重合 [5] - 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测达2万亿元 采用全产业链口径 [5] - 产业链制造环节与无人机、汽车零部件高度重合 [2] 运营成本与商业模式 - 通用机场缺乏独立现金流 投资回报依赖政府补贴 [4] - 国内通用航空运营成本长期高企 远高于地面交通工具 [8] - 运营商需在无补贴条件下实现连续一年载客盈利 [13] - 第三方专业运营商将提供更多轻资产投资标的 [12] 监管与空域管理 - 空域使用不确定性使运营商难以规划稳定航线 [8] - 监管审批流程需显著简化 [7] - 需建成可跨城市互通的UTM系统并稳定运行 [13] - 监管与安全体系建设同步趋严 不会压缩取证时间表 [10] 文化基础与公众接受度 - 公众飞行认同度不足 民间飞行文化急剧萎缩 [9] - 低空经济高度依赖补贴驱动 难以依托C端自然扩张 [9] -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被大疆垄断 工业级竞争激烈利润有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