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交易所

搜索文档
港交所:上半年共有8家A股公司来港上市,总集资额达101亿美元
快讯· 2025-07-23 10:54
7月23日,香港交易所发布香港股权融资市场2025年上半年回顾。2025年上半年,共有8家A股公司来港 上市,总集资额达101亿美元。这些公司来港上市的目的多为拓展国际布局。上市后,这些公司的H股 相对于A股的折价幅度普遍较小,宁德时代(300750)的H股较A股甚至出现了溢价,反映出国际投资 者需求强劲。与此同时,国际发行人来港上市的兴趣也显著提升,IFBH、觅瑞集团和南山铝业 (600219)这三家国际公司今年上半年成功登陆港股市场,进一步提升了香港作为国际融资中心的吸引 力和竞争力。 ...
北交所IPO公司的募资金额不应超过5亿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7-22 09:39
北交所设置较低上市标准的主要考量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其核心定位本就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战 略目标和制度设计均体现出对"更早、更小、更新"企业的倾斜。因此,在业绩要求上自然不能与面向成 熟企业的沪深市场等同。 作为在北交所挂牌上市的"更早、更小、更新"企业,虽然享受了较低的上市门槛,但其募资需求普遍不 高。数据显示,2024年北交所新股平均募资金额约为2亿元,其中65%的公司募资额不足2亿元。这种小 额募资特征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高度匹配。 近期市场主体对北交所上市标准是否调整的疑问,源于市场结构的变化。随着越来越多公司选择北交所 上市,包括部分从沪深市场撤回的企业,甚至一些原本符合沪深上市条件的公司,市场开始关注这些企 业与北交所"更早、更小、更新"定位的契合度。 北交所的回应表明,尽管新增IPO公司中出现了符合沪深标准的企业,但上市门槛并未提高。这些公司 选择北交所,正是看中其较低的上市标准。这一现象类似于部分达到一本线的考生选择高职院校,旨在 提高录取把握并获得更稳妥的就业选择。 然而,部分符合沪深上市条件的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后,在享受低门槛标准的同时,却提出了与沪深市场 相当的募资规模,动辄6亿至10亿 ...
24小时不间断交易?伦敦证交所考虑延长交易时间
财联社· 2025-07-21 13:25
交易所延长交易时间趋势 - 全球交易所竞相延长股票交易时间以满足散户投资者需求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正在研究延长交易时间可行性 甚至可能推出24小时交易机制[1] - LSEG考虑的技术升级 监管问题 对双重上市公司影响及流动性潜在影响是延长交易时间的关键考量因素[1] - 年轻投资者使用智能手机交易及加密货币市场24小时交易特性推动交易所延长交易时间讨论[1] 交易所收入结构 - LSEG第一季度收入中仅2 7%来自股票交易手续费 大部分收入来自向银行 经纪商等机构出售金融数据[1] - 伦敦证券交易所(LSE)作为LSEG旗舰平台 成立于1773年 是全球四大证券交易所之一 交易时间为当地时间上午8点至下午4点半[1] 美国市场动态 - 美国交易所率先兴起延长交易时间风潮 纽约证券交易所 纳斯达克交易所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合计占美国场内股票交易的五分之二 均已向SEC申请延长交易时间[2] - SEC于去年11月批准24 Exchange运营"5×23小时"交易的全国证券交易所 该交易所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运营[2] 全球其他市场动向 - 印尼证券交易所考虑延长交易时间以提高投资者灵活性和市场流动性[2] 市场参与者态度 - 散户投资者通过Robinhood等经纪商热衷非正常交易时段交易 但专业基金经理对延长交易时间持谨慎态度 担心额外成本和监管风险[3] - 欧洲证券交易所联合会(EFSE)认为延长交易窗口期可能吸引散户交易 但可持续性和长期益处仍需观察[3]
港交所:下调香港证券市场股票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将于8月4日推出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11:02
港交所下调股票最低上落价位第一阶段安排 - 港交所宣布下调香港证券市场股票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将于2025年8月4日推出 该决定在完成市场演习并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后作出 [1] - 配套措施包括同步更新"香港交易所领航星"市场数据平台(OMD-C)及内地市场数据枢纽(OMD-CMMDH)的价位表代码 [1] 推出前测试安排 - 港交所将于2025年8月2日(星期六)上午9:00至中午12:10举行非强制性推出前测试 旨在验证交易所参与者系统准备情况 [2] - 测试期间将提供新的价位表代码 强烈建议所有交易所参与者参加测试以验证生产环境系统设置 [2] - 参与者需在2025年7月31日前提交英文版登记表格 逾期不获受理 测试需按资料册日程表执行 [2] - 交易所参与者需协调资讯供应商在测试期间提供市场数据支援 [2] 测试结果确认及应急安排 - 港交所将在2025年8月2日下午3点前通过专题网页公告测试结果并确认第一阶段正式推出 [3] - 若测试出现意外需转回安排 港交所将在同日下午3点前发布公告 参与者需及时查阅网页并采取对应措施 [3]
伦敦证交所也想搞24小时交易,追赶散户炒股热潮
金十数据· 2025-07-21 00:43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考虑延长交易时段 - 公司正在研究推出24小时交易或延长交易时段的可行性 包括技术支持和监管影响评估 [1] - 相关讨论涉及商业、政策及监管层面的沟通 目前交易时段为上午8点至下午4点30分 [1] - 股票交易收入仅占公司一季度总营收的2.7% 但旗下交易所仍是伦敦金融城核心渠道 [1] 延长交易时段的驱动因素 - 美国市场率先推动延长交易时段 加密货币市场24小时交易模式形成竞争压力 [1] - 年轻投资者通过智能手机交易的需求增长 促使交易所寻求业务现代化转型 [1] - 亚洲国家活跃的个人交易者群体可能成为潜在用户 美国夜间时段对应亚洲白天 [4] 行业动态与挑战 - 美国三大交易所(纽交所、纳斯达克、Cboe)合计占场内交易40%份额 均已提交延长交易申请 [3] - 专业基金经理对盘后交易持谨慎态度 担忧额外成本和监管风险 [3] - 欧洲证券交易所联合会认为延长时段的长期可持续性仍需观察 [3] 实施考量 - 需评估技术改造、流动性分布(目前集中在开盘/收盘竞价)及对双重上市企业的影响 [2] - 美国24X交易所虽获原则性批准 但隔夜交易许可因行业性问题被推迟 [3] - 时区差异导致美国西海岸投资者面临下午1点收盘的不便 凸显时段调整需求 [3]
据英国金融时报: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考虑推出24小时交易。
快讯· 2025-07-20 15:22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考虑推出24小时交易 -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正在评估推出全天候24小时交易的可能性 [1] - 该计划旨在增强交易所的全球竞争力并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 [1] - 此举可能改变欧洲金融市场的传统交易时间格局 [1]
T+2变T+1,港交所拟缩短港股现货市场结算周期,将带来哪些挑战与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7-18 10:45
港股结算周期调整至T+1 - 港交所发布讨论文件,拟将港股现货市场结算周期从T+2缩短至T+1,以提升市场效率和降低风险 [1] - 港股自1992年以来一直采用T+2结算周期,调整为T+1将显著缩短投资者结算时间 [1] - 全球市场趋势显示,88%的股票交易将在2027年前采用T+1或T+0/T+1结算 [5][6] 市场影响与优势 - T+1结算可降低市场波动风险和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减少价格波动导致的潜在损失 [8] - 资金和证券更快交割,提高流动性,尤其对中小企业股票买卖价差缩小和交易量增加有积极影响 [8] - 投资者资金占用时间缩短,融资成本降低,资本利用效率提升,对散户和机构均有利 [8] - 跨市场衍生品套利交易资金效率提升,极端行情风险水平降低 [8] 行业挑战与调整 - 券商、银行等需调整营运模式,流程标准化、系统自动化和资金流动性管理要求提高 [9] - 港股通投资者将受影响,需调整系统以适应T+1结算,但更接近内地A股做法 [10] - 港股结算涉及多币种(人民币、美元、港币),复杂性高于A股和美股 [9] - 外汇市场T+2惯例可能增加投资者结算货币转换成本 [9][10] 市场数据与背景 - 香港现货市场总市值达42.7万亿港元,较10年前增长70% [7] - 日均成交金额2402亿港元,较10年前增长246% [7] - 2025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超7300亿港元,占香港市场总成交量23% [10] - 沪深港通启动以来,南向港股通成交额增长逾110倍 [10] 未来展望 - T+1结算有望提升南向资金交易活跃度,推动A+H股套利等多元化交易策略 [11] - 需两地监管和交易所协作制定周密计划,券商需升级港股通系统 [11]
T+1结算!港股拟重大调整
金融时报· 2025-07-17 13:34
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调整讨论 核心观点 - 港交所发布讨论文件拟将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从T+2调整为T+1 [1] - 调整旨在提升市场效率并与国际接轨 同时需克服时区差异和系统升级等挑战 [3] - 全球88%股票交易预计2027年采用T+1或T+0结算 香港需跟进趋势 [2] 市场现状 - 香港现货市场2025年上半年日均交易额超2400亿港元 上市公司超2600家 [2] - 现行T+2结算制度自1992年实施 支撑了跨境投资和融资活动 [2] - 目前实行T+1的市场包括中国内地 美国 加拿大等 欧洲经济区计划2027年加入 [2] 潜在影响 - 缩短周期可降低系统性风险 提升与国际市场的协同性 [3] - 外汇转换和自动化流程升级将成为市场参与者的主要挑战 [3] - 调整仅涉及二级市场结算 一级市场不受影响 [3] 推进计划 - 港交所呼吁2025年9月1日前提交意见 以制定实施时间表 [3] - 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强调需凝聚共识并保持金融生态与时俱进 [3] - 完整过渡预计需数年时间 需全行业协调配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