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从“产值”到“颜值”,乡村旅游火热背后是什么在支撑?
经济日报· 2025-05-02 23:24
乡村旅游市场表现 - 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7.07亿,同比增长8.9% [1] - 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5.6% [1] - 乡村旅游市场规模扩大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相关 [1] 政策支持与建设成效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聚焦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 [1] -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 [1] - 2023年末全国99.4%的村进村道路为水泥或沥青路,99%的村通宽带,96%的村通自来水 [1] - 87.6%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处理,74.5%的村有电商配送站点 [1]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 2023年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4万亿元,质量效益提升 [2] -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村占比提高,带动村民增收 [2] - 一二三产业融合进程加快 [2] 现存问题与挑战 - 农村基础设施不均衡,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2] - 部分乡村建设同质化严重,规划缺乏传统特色 [2] - 产业融合配套不足,企业农民参与机制不完善,乡村人才短缺 [2]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水平 [2] - 乡村规划需突出地方特色,保持传统田园意境 [2] - 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如休闲农业、康养旅游等新业态 [3] - 设立产业基地吸纳本地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宜业能力 [3] - 推广智慧农机、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业污染,参与环境治理项目 [3] -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吸引科技、医疗、教育等领域人才下乡 [3]
“五一”假期“奔县进村”享受度假慢体验
新华日报· 2025-05-02 23:20
文章核心观点 “五一”假期不少人“奔县进村”享受度假慢体验,多地乡村旅游呈现多样特色吸引游客[1] 分组1:露营体验 - 常州新北区西夏墅镇东南村醉田团建露营基地“五一”开业,融合农耕文化等打造“稻田 + 露营 + 乡创”模式,距市区车程短,周边景观丰富[2] - 基地有特色餐饮,设美拍打卡点和儿童娱乐项目,晚间有多种活动,东南村推进美丽乡村和民宿建设,探索产业融合[3] 分组2:桑葚采摘与美食体验 - 苏州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江村 1936·山水桑田园区 300 亩生态桑林桑葚成熟,有多个品种供游客采摘[4] - 园区餐厅有“桑系美食”,西餐厅推出特色饮品菜品,园区还策划活动传承蚕桑文化[5][6] 分组3:水乡垂钓体验 - 海安白甸镇西泊乡村旅游集聚区吸引众多游客垂钓,鱼类肉质鲜美,游客全家出动体验多项乡村项目[7] - 龙虾垂钓园受游客欢迎,园区设龙虾鱼汤特色体验区,农产品展销热闹,还有露营烧烤场景[7][8] 分组4:乡村跑步赛事 - 2025 第二届徐州铜山区“和美乡村健康村跑”在三堡街道潘楼村开跑,跑友感受乡村美景和氛围[9] - 赛场外村支书带货直播,“土特产”摊位热闹,赛事后汉服旅拍受游客欢迎[10][11] 分组5:民宿度假体验 - “五一”假期崇明岛海永镇萱与澜民宿客房提前半月订完,游客喜欢在田园民宿感受“慢生活”[12] - 民宿相关笔记多、浏览量大,七成游客来自上海,营业以来营收超百万,正打造“世外桃源”[12]
泰州姜堰:农文旅深度融合,“户外天堂”唱响“共富大戏”
扬子晚报网· 2025-05-01 01:45
政策赋能激活文旅消费 - 姜堰区推出30万元自驾游消费券覆盖12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及2个培育单位,涵盖住宿、餐饮、购物等环节,活动持续至10月底[5] - 消费券采用"线上实时发放+线下贯穿四季文旅热点"双模式运作,实现政策资源与市场需求高效对接[5] - 近百辆房车齐聚"菇菇部落"露营基地,带动美食文创市集消费,游客对田园慢生活体验反馈积极[9] 资源整合打造户外休闲 - 姜堰森林覆盖率达27.73%,创新推出"溱湖湾"公共品牌,探索"体育+""赛事+"融合模式[10] -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举办近千人规模的青少年越野赛,计划常态化运营赛事[12] - 26公里康养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串联16项体育项目,溱湖湾欢乐水世界入选省级体育休闲基地[12] 创新业态推动乡村振兴 - 淤溪镇举办"乐享闪电侠"越野赛与四季音乐会,娄庄镇开展农事趣味运动会吸引游客参与[15] - 小杨社区三年承办20多项大型活动,包括全国山地车越野赛等,显著提升当地知名度与村民收入[15] - 露营产业三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日峰值接待2000+人次,创造300+岗位,带动农产品消费超1亿元[17] 战略布局与产业融合 - 锚定"旅游兴区"战略,以"旅游+百业"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引进乡村马拉松、攀岩挑战赛等生态赛事[9][17] - 打造"群源""祥泰"特色IP,开展体育研学活动,形成"四季可营、主题随选"的露营产业供给体系[17]
中外青年共探生态治理:绿水青山间蕴藏何种智慧?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13:08
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 浙江桐庐县分水镇大路村呱呱叫欢乐农场将种养殖业与水上乐园、亲子游乐园等文旅体验项目结合,形成多元化业态 [1] - 荷兰青年阿提拉(Attila)计划将中国农文旅融合经验引入欧洲,帮助当地农场提升游客吸引力 [1] - 桐庐富春江镇芦茨村80%村民从事乡村旅游业,民宿产业依托绿水青山实现增收 [7] 生态修复与产业转型实践 - 桐庐钟山乡蓝莓智创园将废弃矿山改造为现代种植园,实现"灰山白水"向"青山绿水"的转变 [3][4] - 钟山乡曾因石材开采导致生态破坏,现通过智慧农业技术发展蓝莓种植,提升村民收入 [3][4] - 伊朗学生林汉娜(Hana)通过实地调研理解生态修复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模式 [3] "两山"理念的国际化传播 - 中外青年通过蹲点调研探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研究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的路径 [7] - 赞比亚青年曼波(Mtambo)在芦茨村民宿案例中验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成效 [7] - 浙江省新时代青年理论宣讲志愿者联盟强调实地案例对传播中国治理经验的重要性 [7]
【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小院留乡愁激活“宿”愿 古村兴文旅撬动“钱”景
央广网· 2025-04-30 07:45
文章核心观点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将军村通过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以路域提升通村畅乡,以“民宿 +”模式推动乡村多元化发展,实现从“无名小村”到“新晋网红”的蝶变,激活了乡村经济,让村庄焕发新生机 [1] 分组1:道路建设成果 - 将军村修建、黑化、加宽三条乡村公路,解决“会车难”“出行难”问题 [3] - 将军村将原有的水泥路升级为柏油路,改造提升乡村公路 [3] 分组2:乡村旅游发展 - 将军村依靠露营、栈道等乡村旅游业态带来人流量,去年村集体收益 50 余万元 [3] 分组3:民宿产业情况 - 2023 年 9 月,将军村以村企合作形式建成将军故里疙瘩村民宿并运营 [3] - 该民宿改造 20 余间荒废老宅,承接景区客流量形成集群效应,节假日入住率有时满员 [4] - 去年该民宿为将军村分红 20 多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解决十余名村里闲置劳动力就业 [4] 分组4:新业态发展与就业创业 - 民宿带动咖啡、陶艺等新业态进驻,吸引青年返乡就业创业 [6] - “95 后”樊熙利用烧窑技术打造陶瓷体验场景,为周边企业供货获持续收入 [6] - 郭婉婧在家门口咖啡店上班,有收入还能学新东西,见证家乡变美 [6] 分组5:乡村经济变化 - “三只猴子”艺术咖啡馆、凫咖啡、塬味餐厅等新兴业态多点开花,为乡村聚拢人气和财气 [6]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
经济日报· 2025-04-28 23:11
乡村旅游市场表现 - 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7.07亿 同比增长8.9% [1] - 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4120亿元 同比增长5.6% [1] - 市场规模扩大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1] 政策支持与建设成效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聚焦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 [1] -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 [1] - 2023年末全国99.4%的村主要道路为水泥或沥青路 超99%通宽带 96%通自来水 [1] - 87.6%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74.5%有电商配送站点 [1]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 2023年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4万亿元 质量效益提升 [2] -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村占比提高 带动村民增收 [2] - 一二三产业融合进程加快 [2] 现存短板与挑战 - 农村基础设施不均衡 教育医疗养老供给不足 [2] - 部分乡村建设同质化严重 规划缺乏传统特色 [2] - 产业融合配套不足 企业农民参与机制不完善 [2] - 乡村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2]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 - 乡村规划需突出地方特色 保持田园牧歌意境 [2] - 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如休闲农业、康养旅游等新业态 [3] - 设立产业基地吸纳本地劳动力 开展技能培训 [3] - 应用智慧农机、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业污染 [3] -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吸引科技、医疗等领域人才下乡 [3]
南沟村:圪梁梁上“绣”新景
陕西日报· 2025-04-28 22:52
景色秀丽、绿意盎然的南沟村(资料照片)。 在矮化密植苹果栽培示范园,村民们拉来了一车车羊粪,为果树施足优质肥料。乡亲们齐心协力,疏枝、防 虫,为丰收下足功夫。 我的心里话 在生态景区,农文旅项目推陈出新,融合红色研学、农耕文化、观光展演,让游客体验别样的陕北风情、汲 取奋进的精神力量。 南沟村党支部书记 张润生 ……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村看望乡亲们,对我们是巨大的鼓舞。我们村正更新果园品种,巩固提升特色产业发 展成果;完善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配套,助力景区提质升级;挖掘利用红色资源,丰富景区文化内涵,促进 农文旅融合。党员干部和群众干劲很足。我们将牢记嘱托、踔厉奋发,进一步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扎实有序做好 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把群众的事一件一件办好。 春日的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山川秀美,生机勃发。 2022年10月26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沟村。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 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 火。 谆谆嘱托,言犹在耳。 南沟村的乡亲们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着力完善基础设施 ...
“沉睡”山村蝶变引客来 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4-28 02:36
2014年,松庄村成为国家第3批传统村落,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村庄有了流量,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到村里创业。当然,松庄村 能带来的惊喜还有更多。在村子的拐角、巷子的尽头、屋顶的瓦砾上......游客们在不经意间都能偶遇艺术的点缀。浙江松阳县松庄 村"新村民" 孙培介绍:"这个作品叫《别在缝隙里的信》,就是这些夯土墙的缝隙,一位学文物修复的女孩在这做的作品,这里有一 幅小画。在村里就不用太高调,可能就是不经意的发现哪里藏着一个这样的作品,会更有趣一点。" 上海人孙培是最早到村里的年轻人之一。几年前,当她沉浸到这座村庄时,感受到的不仅是这里自然风光和建筑美学,还有原住 民生活的烟火气。用打动自己的事物,来打动更多的人。孙培邀请艺术家、设计师来到乡村,与村民一起搞起了艺术创作。孙培 说:"这位奶奶叫叶金娟,村里家家家户户都会养鸭、养鹅。我们说用手掌试试,看能不能把鸭和鹅都画出来,教会她用笔,把嘴巴 和眼睛画上去,这些也是奶奶的作品。" 央视网消息:浙江省松阳县有80多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这些镶嵌在大山深处的古村落,以完整的建筑风貌和独特的山水格局,被 称为"江南最后一个秘境"。《乡村四月春正好》走进松庄村,在这里,村民、 ...
徐州铜山区:农文旅融合发展正当时
环球网· 2025-04-28 02:03
徐州铜山区农文旅融合发展概况 - 徐州铜山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势头强劲,通过深挖资源、打造项目、提升服务实现文旅融合[2] - 紫山艺术村、伊庄茶博园、柳泉镇北村村成为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性案例[4][7][10] 紫山艺术村项目 - 通过改造56处村民闲置院落打造43个特色空间,包括春泥陶艺空间、徐杰非遗艺术馆等[4] - 2024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旅游收入破百万[4] - 2024年实现文旅综合收入3000万元,带动周边就业岗位400余个,村民户均增收2.8万元[5] - 采用"非遗活化+空间再造+社群运营"模式,形成15个非遗工坊的"1515工程"[5] - 2024年端午非遗体验活动单日最高接待量达5000人次[5] 伊庄茶博园项目 - 占地约3000亩,是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农文旅示范区[7] - 2023年量产收入达300万元,带动周边200余户家庭就业[7] - 年均接待研学团超2万人次,开发"小小茶农"课程[7] - 正在筹划建设智慧茶园管理系统,规划茶主题民宿集群[8] 柳泉镇北村村项目 - 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民宿入住率达75%[10] - 特色农产品年销售超3500万元,包括稻蟹混养、有机果蔬等[11] - 去年五一期间单日最高游客量突破1万人次[11] - 今年五一民宿预定已超七成,沙滩宿营地被预订一空[11]
从“农村追城市”到“城市寻乡村”,广东这里“出圈”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4 08:21
深中通道带来的区域经济变革 - 深中通道贯通使中山崖口村从"打工输出地"转变为"旅游目的地" 区位优势显著 距高速出口仅25分钟车程 [1] - 崖口村一年内打造"稻田咖啡""东堤夜经济"等IP 吸引170多名年轻人返乡创业 [1] - 雍陌村依托人文历史资源培育15个国家级和省级文旅品牌 建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1] 中山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效 - 中山构建"11138"文旅发展格局 2024年17个村集体收入超1亿元 43个村超5000万元 [2] - 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11年保持全省最优 显示城乡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2] - 崖口村通过三波流量密码打造完整产业链 包括煲仔饭街日销量从10个提升至2000个 开发高端别墅和环道自行车项目 [3] 特色产业升级案例 - 崖口村"崖口大米"获富硒认证后价格从2 5元/斤跃升至20元/斤 溢价达8倍 [3] - 围绕稻田开设超100家咖啡馆 形成小资情调消费场景 2024年接待游客584万人次 春节单期达63 9万人次 [3] - 雍陌村亮记冬瓜酥店铺依托郑观应故居客流 营业额翻倍 周末单日达2000元 计划扩张新店 [4] 传统资源现代化改造 - 雍陌村改造190间农房外立面 通过土地整治将零散农田转为高效用地 老旧厂房升级后预计村集体收入翻倍 [6] - 运用声光电多媒体技术活化郑观应故居 去年游客量达80万人次 增速迅猛 [4][6] - 崖口村利用2000亩连片稻田和红树林资源 开发与城市差异化的"慢生活"旅游产品 [7] 大湾区文旅市场潜力 - 中山探索"乡村旅游+都市休闲"协同模式 重点打通旅游动线与消费链环 [8] - 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精准推广 崖口村稻田咖啡和雍陌古街成为现象级IP [3][4] - 当前挑战在于节假日接待能力不足 需提升酒店餐厅等基础设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