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制造业

搜索文档
制造业PMI短期有所波动 我国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解读7月份PMI数据
新华社· 2025-07-31 08:53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7月份制造业PMI为49.3%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及极端天气影响[1]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 总体经济保持扩张态势[1] - 生产指数为50.5% 连续3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但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1] 市场需求与订单情况 - 新订单指数为49.4% 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市场需求偏弱运行[1]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1% 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 外需持续收缩[1] - 高技术制造业新订单指数运行在50%以上 装备制造业PMI为50.3% 保持扩张[2] 行业分化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6% 连续6个月扩张 生产指数运行在52%以上[2] - 大型企业PMI为50.3% 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0% 中型企业PMI为49.5% 连续2个月回升0.9个百分点[2] - 小型企业PMI为46.4% 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 经营压力加大[2] 价格指数变化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5% 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 4个月来首次回到扩张区间[2] - 出厂价格指数为48.3% 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 为年内次高点[2] - 价格回升主要由基础原材料行业带动 市场价格协同性有所改善[2] 企业信心与预期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 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3] - 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预期指数位于55%以上高景气区间[3] -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8%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3] 非制造业表现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3]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3] - 建筑业受极端天气影响 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3] 政策与展望 - 城市更新、"两重""两新"和消费补贴等政策持续落地 预计投资与消费活动将稳步回升[4] - 雨季结束后建筑业活动增速有望回升[4] - 整治"内卷式"竞争有助于推动产业链价格良性传导[2]
2025年7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49.3%
新华社· 2025-07-31 08:52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受制造业进入传统生 产淡季以及部分地区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比 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新华社发 宋博 制图 2025年7月份 载国制造业PM为49.3%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 受制造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以及 部分地区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 7月份 49.3% ( 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从重点行业看 50.3% 装备制造业PMI 均持续 高于 50.6% 临界点 高技术制造业PMI ...
国家统计局公布:49.3%
金融时报· 2025-07-31 07:31
制造业PMI数据表现 - 7月制造业PMI为49.3%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处于荣枯线以下[1] - 生产指数50.5% 新订单指数49.4% 分别下降0.5和0.8个百分点 生产保持扩张但需求放缓[5]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1.5% 出厂价格指数48.3% 均较上月上升 其中购进价格指数自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5] 非制造业PMI数据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1%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仍高于临界点[1][6]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0% 略降0.1个百分点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6]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0.6% 较上月下降但保持扩张 受高温暴雨天气影响施工放缓[6] 行业结构性特征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高于临界点 高端装备制造业保持扩张态势[5] - 暑期假日效应带动居民购物/出行/郊游/文体娱乐相关活动表现良好 旅游相关行业市场活跃[6] - 建筑业预计随雨季结束增速回升 下半年基础建设相关活动有望稳步增长[7] 企业信心与预期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2.6% 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企业市场信心有所增强[5] - 价格类指数回升反映反内卷行动对企业预期产生积极影响[3]
2025年7月PMI数据点评:市场需求偏弱带动7月制造业PMI指数下行
东方金诚· 2025-07-31 06:09
制造业PMI数据 - 2025年7月制造业PMI指数为49.3%,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进入收缩区间[1] - 新订单指数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49.4%,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2] - 生产指数为50.5%,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仍处于扩张区间[2]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3%,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保持扩张[3] - 高耗能行业PMI为48.0%,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4] 非制造业PMI数据 - 7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1] - 建筑业PMI为50.6%,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1] - 服务业PMI为50.0%,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1] 价格与政策预期 - 7月PPI预计环比转正,同比降幅收窄至-3.0%左右[3] - 大型企业PMI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但仍处扩张区间,小型企业PMI下降至46.4%[3] - 下半年宏观政策可能包括降息、财政刺激和房地产稳定措施[5]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7月份PMI数据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7-31 05:59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3]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 1%和50 2%,比上月不同程度下降但均持续高于临界点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发挥"压舱石"作用 [2][3] 经济恢复基础 - 经济向好恢复基础仍然牢固,生产活动保持扩张,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自3月之后首次回升至临界点之上,达到51 5%,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比上月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 [4]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市场价格有所改善 [4] 反内卷行动影响 - 反内卷行动对企业预期有积极影响,价格类指数回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 [5] - 需尽快加大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扩大政府公共产品投资规模,带动企业订单增加 [5]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 [6][7] - 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7] - 文体娱乐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7] - 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临界点以下,暑期消费对住宿餐饮的带动作用尚未明显体现 [8] 政策展望 - 随着"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落地,经济有望延续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2][3] - 围绕城市更新、"两重""两新"政策和消费补贴等一系列扩大内需相关宏观政策持续落地,下半年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继续稳步趋升 [8]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短期因素造成制造业PMI环比微降
证券时报· 2025-07-31 05:47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5][6]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 1%和50 2%,均持续高于临界点但环比下降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发挥"压舱石"作用 [3][7] 价格指数与反内卷行动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 5%和48 3%,环比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前者为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10] - 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市场价格改善 [11] - 反内卷行动提振企业预期,但需配合需求持续回暖才能保证效果可持续性 [12] 暑期消费表现 - 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邮政业指数升至60%以上 [14] -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环比升幅超10个百分点 [15]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15] - 住宿业和餐饮业指数仍在临界点以下,显示消费集中在郊游和文体娱乐领域 [15] 经济展望 - "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落地,有望推动经济延续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3][8][17]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将在8月份继续显现,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稳步趋升 [16][17]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短期因素造成制造业PMI环比微降
证券时报· 2025-07-31 05:45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 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 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 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3]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 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 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 发挥"压舱石"作用 [1][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 5% 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 分别较上月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 为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5]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2% 均持续高于临界点但环比下降 [1][7] - 暑期消费带动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 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 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8] -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 环比升幅超10个百分点 景区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1%以上 [8] 行业动态与政策影响 - 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 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 市场价格有所改善 [5] - 反内卷行动推动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 但需配合需求持续回暖才能保持效果 [5] - "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有望推动下半年经济延续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轨道 [1][3][9] 消费领域表现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 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8] - 住宿业和餐饮业指数仍在临界点以下 显示暑期消费更多集中在郊游和文体娱乐领域 [8]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预计8月份将继续产生积极影响 [7][8]
最新PMI数据发布
天天基金网· 2025-07-31 05:33
制造业PMI分析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 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 低于临界点 显示制造业景气水平回落[1][3] - 生产指数50 5%保持扩张 但新订单指数49 4%下降0 8个百分点 市场需求放缓[4]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2 6%上升0 6个百分点 显示企业对市场信心增强[4] - 装备制造业PMI50 3%和高技术制造业PMI50 6%持续扩张 消费品行业PMI49 5%下降0 9个百分点 高耗能行业PMI48 0%小幅改善[4]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析 - 7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 1% 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 仍高于临界点[1][6]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 基本持平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指数超60% 暑期消费带动明显[7]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6 6%上升0 6个百分点 显示行业乐观情绪[7]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0 6%下降2 2个百分点 受极端天气影响施工放缓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1 6%下降2 3个百分点[8] 行业动态与政策建议 - 专家建议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扩大政府公共产品投资 通过基建投资带动企业订单增长[4] - 城市更新、消费补贴等政策有望推动下半年投资与消费稳步回升[8]
国家统计局发布重磅数据!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03:27
制造业PMI指数表现 - 7月制造业PMI为49.3%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低于临界点[1][2] - 生产指数50.5%保持扩张 新订单指数49.4%下降0.8个百分点 市场需求放缓[2]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1.5%上升3.1个百分点 自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2] 分规模企业景气度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为50.3%保持扩张 生产指数52.1%和新订单指数50.7%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3] - 中型企业PMI为49.5%上升0.9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改善[3] - 小型企业PMI为46.4%下降0.9个百分点 经营压力较大[3] 行业结构性特征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产需两端活跃 持续位于扩张区间[2] - 装备制造业PMI为50.3%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6% 均持续高于临界点[3]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2]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供需偏弱 指数低于临界点[2] 非服务业活动指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1%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仍高于临界点[1][4]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0.6%下降2.2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1.6%下降2.3个百分点[4] 市场预期与信心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2.6%上升0.6个百分点[3] - 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预期指数位于55.0%以上高景气区间[3]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6.6%上升0.6个百分点 市场预期乐观[4]
国家统计局发布重磅数据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03:03
制造业PMI指数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回落[1][2] - 生产指数50 5%保持扩张,新订单指数49 4%下降0 8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放缓[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产需两端活跃,化学原料及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供需偏弱[2] 价格指数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1 5%回升3 1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48 3%上升2 1个百分点,市场价格总体改善[2]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2] 企业规模分化 - 大型企业PMI 50 3%连续三个月扩张,中型企业PMI 49 5%上升0 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 46 4%下降0 9个百分点[3] - 装备制造业PMI 50 3%、高技术制造业PMI 50 6%持续扩张,消费品行业PMI 49 5%下降0 9个百分点[3]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 1%下降0 4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1][4]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超60 0%,旅游相关行业活跃[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0 6%下降2 2个百分点,受高温暴雨影响施工放缓[4] 综合PMI与预期 - 综合PMI产出指数50 2%下降0 5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总体扩张[1][6]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2 6%上升0 6个百分点,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预期指数超5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