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制药
icon
搜索文档
470亿港元!晶泰控股与DoveTree达成AI新药研发纪录级合作
环球网· 2025-08-07 05:52
公司合作与订单 - 晶泰控股与DoveTree完成总订单规模约470亿港元(约合59.9亿美元)的管线合作签约,创下"人工智能(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规模新纪录 [1] - 公司已收到4亿港元(约合5100万美元)首付款,还可获得约3.85亿港元(约合4900万美元)的进一步付款,以及约462亿港元(约合58.9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 [1][3] - 合作消息刺激公司股价收涨12.42%,市值接近300亿港元 [1] 合作内容与技术 - 晶泰控股将借助"AI +机器人"端到端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为DoveTree选定的肿瘤学、免疫及炎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失调等领域靶点开发小分子及抗体类候选药物 [3] - DoveTree拥有相关药物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3] - 公司董事局主席认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自动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改变药物研发的效率与成功率,此次合作印证了公司平台的技术成熟度 [4] 合作伙伴背景 - DoveTree是一家创新生物制药公司,聚焦自身免疫、癌症等重病、慢病领域,开发首创新药管线 [4] - DoveTree由生物制药企业家Gregory Verdine创立,其已参与创立十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包括5家以上上市公司 [4] - 合作将整合DoveTree团队在靶点生物学及药物开发领域的经验与晶泰控股的技术平台能力 [4] 行业动态与分析师观点 - 2023年以来全球AI制药领域交易数量和规模爆发式增长,今年前7个月全国共有49个创新药获批上市 [5] - 东吴证券认为晶泰科技为全球AI for Science稀缺标的,此次合作是里程碑事件,首付款金额高于预期 [5] - 公司商业模式已初具雏形,为未来商业化订单落地打下坚实基础,未来中短期收入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5]
60亿美元大单来了!海量资金涌向这一领域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04:17
晶泰科技与DoveTree合作 - 晶泰科技与DoveTree完成总订单规模近60亿美元的管线合作签约 [1][4] - 合作内容包括利用晶泰科技的AI+机器人药物发现平台为DoveTree开发针对肿瘤学、免疫及炎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失调领域的靶点的小分子及抗体类候选药物 [5] - 晶泰科技已收到首付款5100万美元,并有权获得4900万美元的进一步付款,以及58.9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和基于产品年度净销售额的个位数百分比特许权使用费 [5] 资本市场反应 - 晶泰控股在公告发布次日开盘大涨,收盘涨幅超12% [1] - 该订单相当于晶泰控股2024年营收的100多倍 [5] - 该订单是迄今全球AI药物发现领域公开的最大单笔合作,也是中国生物医药史上排名前列的License-out交易 [5] AI制药行业动态 - 2019-2024年中国AI制药市场规模由0.7亿元增加至7.3亿元,年复合增速达47.8%,预计2025-2028年市场规模将由12.1亿元增加至58.6亿元,年复合增速达68.3% [6] - 近期AI制药领域大额订单频现,包括诺和诺德与Deep Apple Therapeutics的8.12亿美元合作、礼来与Juvena Therapeutics的超过6.5亿美元协议、阿斯利康与石药集团最高达53亿美元的合作 [7] - AI制药四小龙近期利好消息不断,如英矽智能的候选药物Rentosertib的IIa期临床研究结果被刊登于《自然·医学》,剂泰科技的OpenCGT平台在北京大兴落地 [7] 行业趋势 - AI技术正试图打破药物研发时间长、投入高、成功率低的魔咒 [6] - 海量资金正流向AI制药领域,行业商业化闭环能力逐步得到验证 [7] - 晶泰科技若研发管线顺利推进至商业化阶段,有望实现从技术服务商向创新药收益共享者的角色转变 [7]
中新健康丨近60亿美元超大订单!海量资金正涌向AI制药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01:07
中新网北京8月7日电(记者张尼)AI制药领域大额订单频现。5日,晶泰控股丢出重磅炸弹,晶泰科技与 DoveTree完成总订单规模近60亿美元的管线合作签约。对于这笔大单,资本市场也予以积极回应,6 日,晶泰控股开盘大涨,截至收盘,涨幅超12%。 截图自晶泰控股公告 近60亿美元超大订单 8月5日,晶泰控股发布公告,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DoveTree完成总订单规 模近60亿美元的管线合作签约。 根据协议,集团将利用其基于"AI+机器人"的端到端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为DoveTree选定的多个主 要针对肿瘤学、免疫及炎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失调领域的靶点,发现和开发小分子及抗体类候 选药物,DoveTree将获得以上产品全球范围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公告称,集团已收到协议约定的首付款5100万美元,并在最终协议的条款规限下,有权获得4900万美元 的进一步付款,并有资格获得金额达58.9亿美元的潜在监管里程碑及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产品年 度净销售额的潜在个位数百分点的特许权使用费。 晶泰科技是一家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平台型科技公司。其与深度智耀、 ...
资金动向 | 北水买日港股超90亿港元,加仓腾讯、阿里
格隆汇· 2025-08-06 19:07
南下资金流向 - 腾讯控股获南下资金净买入15.18亿港元,连续10日累计净买入59.4402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获南下资金净买入8.76亿港元,连续3日累计净买入21.1572亿港元 [1] - 中芯国际获南下资金净买入6.11亿港元,连续3日累计净买入9.5105亿港元 [1] - 晶泰控股获南下资金净买入5.32亿港元 [1] - 康方生物获南下资金净买入1.37亿港元 [1] - 理想汽车-W获南下资金净买入1.19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遭南下资金净卖出2.29亿港元 [1] - 泡泡玛特遭南下资金净卖出2.23亿港元 [1] - 美团-W遭南下资金净卖出1.47亿港元 [1] 个股表现 - 腾讯控股股价上涨1.7%,成交额45.54亿港元 [3] - 品泰控股股价大涨12.4%,成交额45.18亿港元 [3] - 阿里巴巴-W股价上涨0.6%,成交额31.64亿港元 [3] -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3.1%,成交额23.30亿港元 [3] - 理想汽车-W股价下跌5.4%,成交额21.94亿港元 [3] - 美团-W股价下跌1.5%,成交额19.70亿港元 [3] - 泡泡玛特股价上涨7.9%,成交额16.75亿港元 [3] - 英诺赛科股价下跌8.6%,成交额14.27亿港元 [3] - 比亚迪电子股价上涨6.7%,成交额12.83亿港元 [3] - 小米集团-W股价下跌0.6%,成交额12.76亿港元 [3] 公司动态 - 阿里巴巴-W推出全新大会员体系,整合饿了么、飞猪等阿里系资源 [5] - 阿里巴巴开源文生图模型Qwen-Image,登上Hugging Face模型榜单首位 [5] - 中芯国际将于8月7日发布财报,市场预期Q2营收21.85亿美元(同比增14.91%) [6] - 晶泰控股与美国DoveTree达成60亿美元AI制药合作订单 [6] - 理想汽车联合中国汽研、东风柳汽发布行业自律倡议 [6] - 大摩维持泡泡玛特"增持"评级,目标价365港元 [6]
晶泰科技斩获60亿美元AI制药出海大单
证券时报· 2025-08-06 18:29
公司合作与财务表现 - 晶泰控股子公司晶泰科技与生物制药公司DoveTree达成470亿港元(约59.9亿美元)的管线合作协议,创下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新纪录 [1] - 晶泰科技将利用AI驱动的药物发现平台为DoveTree开发针对肿瘤、免疫及炎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失调领域的靶点,DoveTree享有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1] - 晶泰科技已收到5100万美元首付款,并将获得4900万美元进一步付款,后续可能获得最高58.9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 [1] - 晶泰控股2024年实现营收2.66亿元,同比增长53%,经调整净亏损近4.57亿元,同比收窄12.5% [1] - 合作首付款5100万美元已超出公司去年全年营收 [1] 公司背景与市场反应 - 晶泰控股成立于2015年,2024年6月在港交所上市,系首家根据港交所第18C章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 [1] - 受合作消息提振,晶泰控股股价大涨12.42%,最新市值298.06亿港元 [1] 行业动态与市场前景 - DoveTree创始人Gregory Verdine博士表示,晶泰科技的算法、算力、机器人技术在准确度和规模化方面已走在AI制药行业前沿 [2] - 今年以来AI制药领域大额订单频现,例如阿斯利康与石药集团达成潜在总金额超53亿美元的战略合作 [2] - 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等国际药企也纷纷与AI公司签署数亿至数十亿美元协议 [2] - 中国AI制药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0.7亿元增至2024年的7.3亿元,年复合增速达47.8%,预计2028年达58.6亿元,年复合增速达68.3% [2]
晶泰控股20250806
2025-08-06 14:45
晶泰控股关键要点总结 1 公司基本信息与行业定位 - 公司名称:晶泰控股(京泰控股)[1][17] - 行业定位:AI制药、新材料、能源、农业、化工等多领域解决方案提供商[3][8][9] - 核心技术:量子物理第一性原理+AI+高性能云计算+机器人自动化[9][16][17] - 商业模式:通过临床前阶段(PCC)成果进行商业开发(BD)[2][20] 2 财务表现与增长预期 - 2024年营收2.66亿人民币(+53% YoY),达到港交所商业化门槛[2][5][18] - 2024年调整后亏损4.57亿人民币(同比减少0.65亿)[2][5] - 2025年预期: - 营收翻倍至5-6亿人民币[15][18] - 收入增速保持60%+[2][15] - 2026年或达9-10亿人民币[15] - 历史里程碑:早期参与辉瑞Paxlovid开发,2025年5月完成基石投资者解禁[9] 3 重大合作与订单 - 最新BD合作: - 总金额58.9亿美元(首付款1亿美元)[2][4][20] - 合作方为Dove Trade,创公司历史记录[20] - 标志商业模式新起点[2][20] - 其他重要合同: - 协鑫集团:5年期10亿人民币[8] - 沙特订单:3000万美元[14] - 广东中医药大学:4500万人民币(2024年交付)[19] 4 技术优势与数据资产 - 核心差异化: - 基于量子物理的大模型(vs传统AI方法)[3][16][17] - "AI for Sense"概念(全球稀缺性)[17][21] - 开发周期缩短30-50%,成本降低25-50%[16] - 数据积累(截至2025年): - 650万条高精度量化数据[2][6] - 10万分子立场参数+50万分子FEP数据[2][6] - 覆盖80%常用药物反应类型[2][6] - 自动化能力: - 每月机器人生成20万条数据[2][6] - 自建20种AI预测模型(含UV/LCMS图谱)[6][16] 5 管线进展与行业应用 - 药物研发: - 西格声科合作:FAK SRC双靶点抑制剂six X1,094(临床II期,FDA快速通道)[2][7] - 跨行业拓展: - 能源:沙特阿美洽谈中[19] - 材料:中石化已确认收入[19] - 实验室自动化:2030年全球市场占有率或达23.2%(2020年3.7%)[11][14] 6 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AI制药市场: - 中国2035年规模或达2000亿元[12] - 传统研发需8-10年(AI可大幅压缩)[12] - 实验室自动化: - 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 - AI解决方案:168亿美元[3][10] - 全自动化实验室:600亿美元[14] - 竞争优势: - 智能机器人业务(类似CRO/CXO角色)[15][16] - 24小时自动化实验室数据闭环[16] 7 风险提示与潜在挑战 - 商业化早期:2024年仍亏损4.57亿(虽同比收窄)[2][5] - 大订单执行:58.9亿美元合作首付款仅1亿美元[4][20] - 技术迭代:需持续保持量子物理模型的领先性[17] 注:所有数据引用自原文标注的[doc id],未对单位进行换算(如1亿美元=100 million美元)
国产创新药领域重磅合作频出,这笔60亿美元BD大单花落AI制药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4:16
公司合作与财务影响 - 晶泰科技与DoveTree达成总订单规模470亿港元(59.9亿美元)的管线合作,创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新纪录 [1] - 公司已收到首付款4亿港元(5100万美元),并有权获得额外3.85亿港元(4900万美元)付款及462亿港元(58.9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 [1] - 合作涵盖多款临床前阶段大分子及小分子创新药资产,DoveTree享有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1] - 消息刺激股价单日上涨12.42%,市值接近300亿港元 [1] 合作背景与技术优势 - 晶泰科技为基于量子物理的AI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研发平台,DoveTree由生物制药界传奇企业家Gregory Verdine博士创立 [2] - 合作融合Verdine团队顶尖生物学机制研究、靶点选择能力和晶泰科技AI驱动药物研发技术,形成高度优势互补 [2] - 双方共同推进肿瘤学、免疫及炎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失调领域高潜力管线项目 [2] - AI被认定为攻克研发挑战性创新靶点的关键技术,未来计划推进针对高价值靶点的新药研发项目 [3] 券商评价与商业前景 - 东吴证券评价公司为全球AI for Science稀缺标的,首付款金额高于预期,验证AI+机器人技术在药物发现领域的价值 [3] - 公司商业模式初具雏形,为商业化订单落地奠定基础,中短期收入有望快速增长 [3]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以来全球AI制药领域交易数量和规模爆发式增长,单笔交易额普遍达数亿至十亿美元以上 [4] - 2024年下半年典型案例包括诺华与Generate超10亿美元合作、吉利德3500万美元首付款协议、礼来最高4.09亿美元基因疗法合作 [4] - 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合作利用AI引擎平台开发新型口服小分子药物,潜在交易金额超50亿美元 [4] 行业角色与商业模式转型 - AI制药企业从CRO或工具平台服务提供者转变为临床研发主导者,在ADC等前沿赛道具备主动创造高价值资产能力 [5] - 商业模式从一次性收费转向"首付款+里程碑+销售分成"的共创共赢机制,实现风险共担和利益长期分享 [5] - 行业整体经历从技术验证期迈入价值兑现期的结构性转型 [5] 竞争格局与发展方向 - 国内AI制药企业从技术服务提供者升级为全球研发主角,通过技术平台与管线资产协同在BD谈判中占据主动 [6] - AI制药BD交易不仅是金额比拼,更是技术深度、管线差异性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综合较量 [6]
斩获430亿大单,“AI制药第一股”晶泰控股成色几何?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8-06 13:03
重大合作交易 - 与DoveTree签署合作协议 基于AI+机器人平台为肿瘤、免疫、神经和代谢疾病领域多个靶点开发小分子与抗体新药 [2] - 获得5100万美元首付款 有权获得4900万美元进一步付款 并有资格获得58.9亿美元潜在监管里程碑付款 [1][2] - 交易总金额达59.9亿美元(约430亿元人民币)创下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规模新纪录 [1][2] 公司业务概况 - 基于量子物理、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 [4] - 客户涵盖全球前20大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中的16家 包括辉瑞、强生、德国默克等 [1][3] - 2024年与礼来公司达成AI小分子新药合作 预付款达2.5亿美元 [3] - 已完成约40项对外授权许可交易 其中技术平台合作25起占比超60% [3]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达2.66亿元人民币 成功达到港交所商业化门槛 [5] - 2020-2023年收入分别为3560万元、6280万元、1.33亿元、1.74亿元 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5] - 2024年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87.8%)占比61.09%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8.2%)占比38.91% [6] - 2021-2024年年内亏损分别为21.37亿元、14.39亿元、19.06亿元、15.14亿元 经调整亏损净额累计约16.87亿元 [8] 战略布局与投资 - 业务拓展至材料科学、农业、消费品等领域 与协鑫集团签署10亿元五年合作合同开发新能源材料AI大模型 [6] - 2024年5月以2.5亿元收购四维医学90%股权 整合心电诊断数据与AI技术 [9] - 收购英国Liverpool ChiroChem获得PACE技术平台 实现手性化学库虚拟筛选与自动化合成 [9] - 入股希格生科、默达生物、或然生物等生物科技公司 其中与默达生物合作开发的药物获FDA孤儿药资格认证 [10] 资本结构与融资 - 上市前完成8轮融资超50亿元 在全球AI药物研发公司中融资总额排名第一 [7] - 腾讯旗下意像架构持股12.89% 中国人寿旗下机构持股6.9% [7]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定期存款及理财产品合计达31.2亿元人民币 [10] - 2024年进行两次配售累计融资超32亿港元 [10] 公司背景 - 2015年由三位麻省理工博士后创立 2024年成为首家通过港交所18C规则上市的AI制药公司 [4][5] - 港交所18C规则针对特专科技公司 允许无收入、无盈利科技公司上市 [5]
签近60亿美元大单,这家公司股价暴涨!
证券时报· 2025-08-06 09:23
商业合作进展 - 晶泰科技与DoveTree达成总订单规模470亿港元(约59.9亿美元)的管线合作 创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规模新纪录 [1][5] - 晶泰科技已收到首付款4亿港元(约5100万美元) 并有权获得4900万美元进一步付款及58.90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 [1][5] - 合作覆盖肿瘤学、免疫及炎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失调领域靶点 晶泰科技提供AI+机器人药物发现平台 DoveTree获得全球独家商业化权利 [5][6][7] 资本市场反应 - 晶泰控股股价开盘上涨15%至7.59港元/股 盘初最高涨幅超20%达8.10港元/股 [2] 行业合作动态 - 2025年6月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达成合作 获1.1亿美元预付款及最高52.2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8] - 同期国际AI制药合作频繁:诺和诺德与Deep Apple达成超8亿美元合作 礼来与Juvena签署超6.5亿美元协议 赛诺菲以5.45亿欧元获得Formation Bio子公司产品 [8] - 近两个月全球AI制药领域订单总额超百亿美元 中国企业占据多数份额 [9] 技术价值与行业趋势 - AI技术可实现大规模虚拟筛选 提升苗头化合物至候选疗法推进速度 [9] - AI精准识别药物分子特性并预测生物分子结构 成为加速新药研发关键工具 [9] - AI制药核心价值在于破解研发成本攀升而效率下降的"反摩尔定律" [10] - 英矽智能案例显示AI仅用18个月及200万美元完成靶点发现与分子设计 药物已进入临床二期阶段 [11] 市场规模数据 - 中国AI制药市场规模从2019年0.7亿元增至2024年7.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47.8% [11]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12.1亿元 2028年增至58.6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68.3% [11] - 完全由AI研发的新药有望在1-2年内成功上市 [12]
中国AI制药创下新纪录,A股高成长概念股稀缺(附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06:00
晶泰控股大额订单 - 晶泰控股与DoveTree完成470亿港元(59.9亿美元)管线合作,已收到5100万美元首付款,180天内再收4900万美元,潜在监管及商业里程碑付款达58.9亿美元,相当于公司2024年营收(2.66亿元人民币)的159倍 [1] - 该订单是迄今全球AI药物发现领域公开的最大单笔合作,也是中国生物医药史上排名前列的License-out交易 [1] - 若研发管线顺利推进至商业化阶段,晶泰控股有望实现从技术服务商向创新药收益共享者的角色转变 [1] - 资本市场对晶泰控股的大订单给予积极回应,该股盘中一度暴涨近23% [3] 晶泰控股公司概况 - 晶泰控股是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 [2] - 公司采用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人工智能、高性能云计算以及机器人自动化相结合的方式,为制药及材料科学产业提供研发解决方案及服务 [2] - 晶泰控股是AI for Science全球领袖,其核心优势在于算法和数据,已积累超过200个AI垂类模型 [2] AI制药行业现状 - 全球AI制药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7.92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17.5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 [4] - 中国AI制药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0.7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4.1亿元,年复合增速达57.4%,预计2024-2028年将由7.3亿元增加至58.6亿元,年复合增速达68.5% [4] - AI可精准识别药物分子特性,预测生物分子结构,被视为加速新药研发进程的关键 [4] - 近期AI制药领域频现大额订单,包括诺和诺德与Deep Apple Therapeutics达成8.12亿美元合作,礼来与Juvena Therapeutics签署超过6.5亿美元协议,阿斯利康与石药集团达成最高达53亿美元合作 [4] A股AI医疗概念股表现 - A股市场上和AI制药相关的概念题材是AI医疗,合计有82股 [5] - 根据两家以上机构一致预测,有20股今年、明年及2027年净利增速均超20% [5] - 上榜概念股年内平均涨幅接近58%,远强于市场整体水平,一品红和美迪西涨幅均超100% [7] - 成都先导已完成DEL+AI+自动化的DMTA分子优化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客户项目中实现AIDD推动的两轮DMTA循环 [6] - 泓博医药核心技术平台CADD/AIDD已累计为80个新药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7] - 泰格医药子公司泰雅科技打造了面向医学领域一站式的AI产品泰雅大模型医疗场景解决方案 [7] 高成长AI医疗概念股涨幅榜 - 一品红(300723)年内涨幅320.22%,10家机构预测今年净利增速136.44% [9] - 美迪西(688202)年内涨幅105.83%,2家机构预测今年净利增速78.24% [9] - 微芯生物(688321)年内涨幅98.82%,3家机构预测今年净利增速85.65% [9] - 成都先导(688222)年内涨幅93.24%,4家机构预测今年净利增速24.13% [9] - 翔宇医疗(688626)年内涨幅82.88%,5家机构预测今年净利增速44.0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