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建筑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发布2024年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
中国环境报· 2025-06-26 01:16
深圳低碳发展成果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3% [3] - 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达到2439亿元 [3] -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突破80% [3]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76.9% [3] - 绿色建筑面积达2.1亿平方米 [3] - 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34家 [3] - 森林蓄积量超过469万立方米 [3] 碳市场与绿色金融 - 碳市场覆盖38个行业、708家重点排放单位 [3] - 深圳碳市场累计成交量1.08亿吨 [3] - 碳市场成交金额为24.75亿元 [3] - 绿色信贷余额首次破万亿元 [3] - 累计推出气候融资项目293个 [3] 低碳创新示范 - 累计推进113个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 [4] - 遴选出20个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 [4] - 15个大型活动碳中和标杆项目 [4] 气候适应能力建设 - 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密度达到2.6×2.6公里 [6] - 完成林分优化4520亩 [6] - 新造林抚育3430亩 [6] - 森林抚育29349亩 [6] - 红树林营造17.37公顷 [6] - 红树林修复106.95公顷 [6] - 记录到维管植物2200多种 [6] - 陆生脊椎动物550多种 [6] 城市基础设施韧性 - 防洪潮能力为100年—200年一遇 [7] - 内涝防治能力达到20年—50年一遇 [7] - 城市供水储备能力达85天 [7] - 全市各类步道总长度超3600公里 [7] - 全市公园总数达1320个 [7] - 全市绿地覆盖率超45% [7] 政策与科技创新 - 出台《国家碳达峰试点(深圳)实施方案》 [8] - 发布《深圳市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8] - 实现温室气体高精度监测"一区一站" [8] 国际合作与未来规划 - 在COP29上分享"深圳经验" [9] - 聚焦碳排放精准管控 [9] - 加快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9] - 强化科技与市场双轮驱动 [9]
德国积极发展绿色建筑
人民日报· 2025-06-25 22:06
绿色建筑行业概况 - 建筑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近40% [1] - 绿色建筑强调环境友好与资源高效利用 涵盖规划 建设直至拆除全生命周期 [1] - 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开发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估认证体系 涵盖绿色生态 建筑经济 建筑功能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 [1] 德国绿色建筑代表案例 EDGE Suedkreuz大楼 - 采用木材与混凝土混合结构 每平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传统混凝土建筑降低50%至80% [1] - 混凝土消耗量减少2/3 配备沼气热电联产系统进一步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1] - 获得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认证为最具可持续性建筑之一 [1] 海德堡列车新城 - 欧洲最大规模被动式房屋居住区 无需传统空调暖气 实现恒温恒湿恒氧 [2] - 能源消耗下降显著 二氧化碳减排超50% 热能需求减少75% [2] - 燃木发电厂利用绿色废料供热 居民人均年碳排放仅0.13吨 比该市平均水平低94% [2] 德国政府政策支持 - 2023年3月推出"气候友好型新建筑"资助计划 支持气候友好型住宅建造与收购 [2] - 2024年10月启动"低价位市场气候友好型新建筑"计划 2024年拨款3.5亿欧元 2025年增至16.5亿欧元 [2] - 政策目标为2030年建筑领域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至6700万吨 [2]
第二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海南)低碳韧性城乡科技博览会在海口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5-21 02:25
大会背景与意义 - 2025年5月16日第二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海南低碳韧性城乡科技博览会在海南海口举办 [1] - 大会旨在推动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 海南副省长顾刚邀请专家和代表投资兴业共享自贸港机遇 [3] - 大会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美绿色基金 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等机构共同主办 [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住建部总经济师曹金彪提出需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加快提升建筑节能降碳水平 强化建筑绿色低碳发展制度建设 [3] - 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指出立体园林建筑已成为提升住宅健康舒适性的重要选择 需深度融合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循环利用新技术 [3] 技术创新与展示 -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强调建筑行业作为碳排放主力军需通过技术创新与跨领域协同实现破局 [3] - 低碳韧性城乡科技博览会展示了绿色建筑 智能建造 光伏建筑一体化 韧性城乡规划设计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创新产品 [4] - 博览会重点展示分布式能源技术 建筑智慧运维 绿色建材等实际应用案例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行业可持续发展 [4]
聊城亮相国际绿建大会
齐鲁晚报· 2025-05-20 21:15
行业动态 - 第二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低碳韧性城乡科技博览会在海口召开,主题为"营造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培育绿色建筑新增长点",汇聚全球智慧探讨建筑领域绿色转型与科技创新 [1] - 聊城市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城市,在论坛上推介绿色建材产品并分享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创新实践 [1] 绿色建筑发展 - 聊城市主城区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是全省首个划定高星级绿色建筑区域的城市 [1] - 新出让优质地块全部按照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19个项目被评为首批高品质住宅试点 [1] - 本地260余家绿色建材企业产值达到827亿元,多家企业获评全省绿色建材单项冠军企业 [1] 城市建设模式 - 聊城市探索"1+3+N"工作模式,以"红色物业"为引领,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加装更新、物业服务质量评价三项行动,提升小区智慧化、适老化、便捷化水平 [2] - 聚焦打造区域"战略支点"和"两河明珠"城市定位,通过"体检问题+领域""体检问题+区域""体检问题+民意"确定城市更新任务方向 [2] 未来规划 - 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继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培育绿色建筑新增长点,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2]
2025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深圳论坛召开 推动光伏和建筑深度融合
深圳商报· 2025-05-18 22:56
行业趋势 - 全球加速能源低碳转型背景下 绿色节能技术正推动建筑业绿色变革 光伏与建筑深度融合成为建筑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策略[1] - 2025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深圳论坛聚焦"推动能源转型 赋能绿建未来"主题 重点探讨建筑光伏技术在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应用[1] - 深圳绿色建筑总面积突破2亿平方米 已建成建筑光伏一体化及"光储直柔"技术示范项目 并将可再生能源应用写入地方条例[1] 技术发展 - 建筑电气新能源产业与国家新能源战略紧密结合 热湿地区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在商业建筑中展现出显著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2] - 行业专家分享建筑光伏主流构造形式 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在不同场景的应用案例[2] 行业组织 - 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成立建筑光伏专业委员会 深圳凯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当选主任单位[2]
通过区域合作推动产业协同 大湾区绿色建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举行
深圳商报· 2025-05-17 20:11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建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 论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产业再升级"为主题 汇聚大湾区绿色建筑行业组织 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 [1] - 探讨大湾区绿色建筑产业新趋势与新机遇 [1] - 为行业搭建高端交流平台 促进信息共享与经验交流 [2] 主旨演讲核心观点 - 绿色建筑是建筑业的新质生产力 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 [1] - 深圳以零碳理念推动建筑产业再升级 分享政策标准及具体实践经验 [1] - 从设计 工艺 材料 服务领域实践出发 探讨好房子建设经验 [1] - 介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香港版)》2025版具体情况 [1] 圆桌会议讨论要点 - 大湾区绿色建筑产业发展趋势 挑战与机遇 [2] - 加强区域合作 推动产业协同创新 [2] - 为全国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提供可借鉴 可复制经验 [2] 行业发展意义 - 加快推动大湾区绿色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 [2] - 为实现"双碳"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2] - 为建设绿色湾区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新力量 [2]
聚焦光伏能源转型,2025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深圳论坛举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5-17 07:49
行业盛会与政策背景 - 2025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深圳论坛以"推动能源转型,赋能绿建未来"为主题,聚焦建筑光伏技术,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指导,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主办,并得到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行业机构支持 [1] - 深圳绿色建筑总面积突破2亿平方米,推动建筑光伏一体化和"光储直柔"技术示范项目,并将降低建筑碳排放写入《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条例》 [2] - 建筑光伏专业委员会成立,旨在健全绿色建筑产业链,提升建筑光伏专业服务水平,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4] 技术发展与市场前景 - 建筑电气新能源产业在国家新能源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广东省专家指出建筑与能源融合是万亿级市场,存在发展瓶颈与机遇 [3] - 当前建筑光伏主流构造包括多种材料和应用场景拓展,如深圳凯盛科技提出的绿色低碳措施,以及隆基光建对BIPV技术路线的展望 [3] -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提出热湿地区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可提升商业建筑节能效果与经济效益 [3] 企业创新与实践案例 - 深圳市华宝新能源推出创新光伏产品,结合曲面设计、美学理念与高效转化,重新定义绿色发电建材 [3] - 圆桌会议汇聚设计、施工、运营等领域专家,探讨建筑光伏实践应用与发展前景 [4] - 深圳凯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建筑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主导行业技术推广 [4]
奥润顺达专注节能技术研发——增添建筑绿色含量
中国经济网· 2025-05-09 22:35
公司概况 - 河北奥润顺达窗业有限公司深耕节能门窗与绿色建筑领域30余年,拥有数百项专利技术,形成覆盖被动式门窗、智能遮阳、环境调节系统等全产业链产品矩阵,从单一门窗制造商发展为绿色智慧健康建筑系统集成商 [1] - 公司建有1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7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并与多家国内外机构开展深度合作,累计参与编制国家建筑节能门窗标准等行业标准数百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近千项,获科研成果1680项,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 技术创新 - 公司集成多项专利技术的智慧节能住宅可实现室内环境实时调节,节能率突破90% [1] - 通过消化吸收德国被动房技术并持续创新迭代,开发出适应中国气候特征的绿色建筑集成系统,可实现恒温、恒湿、恒氧、恒静、恒洁等效果,已成功应用于高碑店列车新城、北京冬奥场馆、雄安城市服务中心等工程 [2] - 依托全环境气候模拟实验舱验证产品性能,环境一体机通过4道"健康防火墙"可使甲醛分解率超99%、新风热回收效率达85%以上 [2] 市场战略 - 公司构建"产学研展拓"生态链,与高校院所合作培养实战型人才,以实际落地项目验证技术应用能力,连续举办多届国际门窗博览会及论坛活动,提升市场对绿色建筑的认知 [3] - 瞄准"双碳"目标与社会需求,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并推动更多项目落地,努力使绿色智慧健康建筑从示范工程变成民生标配 [3] 行业趋势 - 绿色智慧健康建筑是未来发展方向,市场空间巨大,公司顺应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建筑业向绿色智慧健康转型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