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品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投资增速放缓但结构优化,下半年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17 12:17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 同比增长2.8% 较1~5月回落0.9个百分点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 [1] -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放缓1.0个百分点) 制造业投资增长7.5%(低于前值1.0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2%(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 [1] - 投资增速波动主因: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内部价格下行 企业竞争加剧导致投资决策谨慎 深层次原因是传统行业产能饱和与新旧动能转换 [3] 投资结构优化表现 - 制造业投资增速比全部投资高4.7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8个百分点 其中消费品制造业增长12.3% 装备制造业增长6.3% 原材料制造业下降0.1% [2]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亮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6.3%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21.5% [2]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6% 其中信息服务业增长37.4% [2]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7.3% 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86.0% [2] 绿色能源与重大项目投资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长22.8% 贡献率55.6%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 其中太阳能/风力/核力/水力发电合计增长22.4% [2] - 基础设施投资中水上运输业增长21.8% 水利管理业增长15.4% [5] - 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5.6% 增速比全部投资高2.8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2个百分点 [6] - 国家发改委已安排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 其中第三批超3000亿元 [6] 房地产与政策动向 -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拖累 上半年降幅11.2% 较前值扩大0.5个百分点 主要因销售面积与金额下降 [6]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城市更新与"好房子"建设或释放年均8万亿元市场红利 [7] - 政策预期:可能上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 专项债额度或增加以支持基建投资提速 [6]
AI科技拉升需求 上半年上海产业园区市场表现活跃
中国经营报· 2025-07-17 11:26
上海写字楼市场需求小幅回暖 - 2025年上半年上海写字楼市场需求出现小幅回暖,金融、消费品制造业与科技行业表现突出 [3][4] - 金融业以22%的占比领跑市场,主要受基金和非银金融机构推动,消费品制造业占比17%,主要来自快消品和家居类企业的扩张需求 [4] - 未来六个月预计新增77万平方米供应,短期内将增加市场竞争并激活市场流动性 [4] 次核心市场成为办公楼租赁交易主力 - 上半年共有4个新项目入市,累计供应量达30.2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9% [5] - 全市净吸纳量环比上升126.1%至17.3万平方米,整体空置率较去年年底上升0.3个百分点至22.4% [5] - 租金报价较去年年底下降3.0%至每月每平方米247.2元,有效租金下降4.3%至每月每平方米174.4元 [5] - 花木板块活跃度提升至第一位,主要受核心地段外溢需求及产业园区企业升级搬迁驱动,虹桥板块受益于跨境电商行业扩张跃升至第二位 [6] AI产业加速进驻产业园区 - 上半年上海产业园区新增五个供应,合计41.96万平方米,分布在张江、浦江、漕河泾与市北等区域 [7] - TMT行业以41%的占比居租赁需求首位,主要受ABCD信息技术及AI赋能半导体行业推动,汽车制造业加速进驻,消费品制造业占比12% [7] - 漕河泾与张江的租赁需求分别占比45%和29%,漕河泾主要受汽车制造、TMT与消费品制造业推动,张江吸引TMT、工业品制造业与生物医药企业 [8] - 未来六个月预计新增83万平方米供应,主要集中在张江、金桥、南大和青浦等区域 [8] - AI技术应用加速科技行业迭代,高端制造业在技术升级推动下对高质量办公空间需求增加 [9]
纳斯达克:2025上半年IPO创四年新高 募资192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7-17 06:53
IPO市场表现 - 2025上半年纳斯达克交易所迎来142家企业IPO,融资总额达192亿美元,创2021年以来上半年最高上市数量及募资规模纪录 [1] - 新股中83家为实体运营公司,59家为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1] - 4月和5月新股最为活跃,两月合计60只新股上市 [3] 转板公司情况 - 上半年11家公司从纽交所转板至纳斯达克,总估值达2710亿美元 [1] - 转板公司包括电商平台Shopify(SHOP)和消费品巨头金佰利(Kimberly-Clark)(KMB) [1] - 转板后公司市值普遍显著增长,纳斯达克执行副总裁Jeff Thomas称其印证了纳斯达克的赋能效应 [1] 市场趋势与预测 - 纳斯达克独家编制的"IPO Pulse Index"持续攀升,反映市场回报率提高、估值改善等利好因素 [3] - 该指数与未来6个月IPO活动高度相关,Jeff Thomas预计下半年IPO市场持续活跃 [3] 地域分布 - 中国是外国公司数量最多的国家,占比32% [3]
今年以来中国电力消费平稳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05:20
电力消费总体增长 - 1-5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97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4% 近几个月当月同比增速均在4%以上 反映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1] - 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4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8% 增速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 第一产业用电 - 1-5月第一产业用电量54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9.6% 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和新型用电场景拓展推动增长 [1] - 畜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5.5% 农业增长7.2% 渔业增长4.5% [1] 第二产业用电 - 1-5月第二产业用电量2.59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2% [1]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3% 超过制造业整体水平 其中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均保持4.5%以上增长 [1] - 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同比降低0.3% 但5月以来除纺织业外其他外贸出口相关子行业用电量增速回升 [1] 第三产业用电 - 1-5月第三产业用电量740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8% [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3.8% 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增长26.2% [2] - 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增长10.8% 其中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42.4% 受数字经济及新能源车需求推动 [2]
PMI不弱,政策不急
华西证券· 2025-06-30 13:47
经济数据表现 - 6月制造业PMI为49.7%,预期49.7%,前值49.5%;非制造业PMI为50.5%,前值50.3%[1] - 二季度综合PMI平均值为50.4%,低于一季度的50.9%和去年二季度的51.1%,但高于去年三季度的50.2%[1] - 6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反弹0.2个百分点至47.7%,5月反弹2.8个百分点,仍低于3月的49.0%和一季度平均值48.0%[3] 供需与价格情况 - 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价格分项分别反弹1.5、0.8和1.6个百分点,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也反弹1.5个百分点,但均低于荣枯线,价格环比仍为负但跌幅收窄[2] - 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新订单分项分别反弹0.4、1.6和0.3个百分点,制造业回到50.2%,建筑业和服务业分别为44.9%、46.9%[2] 行业结构分化 - 大中型企业PMI分别反弹0.5、1.1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下跌2.0个百分点[4] - 基础原材料行业反弹0.8个百分点至47.8%,装备制造业反弹0.2个百分点至51.4%,高技术制造业持平于50.9%,消费品制造业反弹0.2个百分点至50.4%[4] 就业情况 - 制造业和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均回落0.2个百分点,分别降至47.9%、46.4%,建筑业从业人员分项反弹0.4个百分点至39.9%[5] 市场影响与展望 - 债市当前经济在恢复但未回到一季度水平,短期内政策加力必要性下降,政策发力窗口期或推后至8 - 9月,7月上旬资金有望转松,关注债市机会[6] - 股市上证指数6月底站上3400点,但行情持续走强需内需提振,行情或呈结构化特征,关注科技、消费和红利板块[7]
国家统计局:前五月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投资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快讯· 2025-06-16 07:09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情况 -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91,947亿元 同比增长3.7% [2] 设备购置投资领域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 增速高于整体投资13.6个百分点 [3] - 对整体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3.6% 拉动投资增长2.3个百分点 [3] 基础设施投资领域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6% 增速高于整体投资1.9个百分点 [4] - 对整体投资增长贡献率为34.5% 较1-4月提升1.9个百分点 [4] - 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7.2% 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26.6% [4] 制造业投资领域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5% 增速高于整体投资4.8个百分点 [5] - 对整体投资增长贡献率达56.5% 较1-4月提升1.9个百分点 [5] - 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3.2% 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7.3% 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长1.6% [5] - 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4.2%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1.7% [5]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领域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6% 增速较1-4月加快0.3个百分点 [6] - 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41.4% 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1.9% [6] 民间投资领域 - 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同比增长5.8% [7] - 住宿和餐饮业民间投资增长25.3% 增速较1-4月加快2.6个百分点 [7]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投资增长10.0%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10.0% 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8.1% [7] 绿色能源投资领域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25.4% [8] - 对整体投资增长贡献率达43.8% 拉动投资增长1.6个百分点 [8] - 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核力发电、水力发电投资合计增长26.6% [8] 重大项目投资领域 - 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5% 增速高于整体投资2.8个百分点 [9] - 拉动整体投资增长3.6个百分点 [9]
工企盈利视角看中报利润
德邦证券· 2025-06-12 09:44
规上工业企业盈利现状 - 总量层面“量”强但“价”和“利润率”弱,1 -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4%,PPI同比 - 2.4%,营收利润率累计值4.87% [6][7] - 结构层面装备制造业是利润增长重要支撑,1 - 4月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9.0%,较1 - 3月+5.5pct [10] A股中报利润预测 - 总量上A股或在Q2、Q3现“盈利底”,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利润25Q2 - Q4累计增速分别为0.6%、3.5%、3.3% [16] - 结构上科技制造主线依旧,内需方向待修复,装备制造业子行业均正增,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增速分化 [31][44] 各行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利润增长“压舱石”,通用、专用、交运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速分位数较高 [32] - 消费品制造业必选消费强于可选消费,农副食品等行业利润正增,汽车、医药等行业利润负增 [44] - 采矿业和原材料中有色采选和冶炼是盈利亮点,但增速边际放缓,关注黄金和供需缺口品种 [49] - 公用事业利润增速下行,需重视“红利”属性,电热供应、燃气供应、水供应行业利润增速历史分位回落 [51] 库存周期情况 - 1 - 4月名义库存同比增长3.9%,实际库存同比增长6.8%,补库趋势待确认,广义库销比反弹 [17] 风险提示 - 存在测算误差、政策不及预期、地缘变化超预期风险 [3]
能源价格拖累5月CPI同比下降0.1%,但核心CPI涨幅略有扩大
搜狐财经· 2025-06-09 02:15
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一发布数据显示,5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降幅较4月持平;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3%,降幅较4月扩大 0.6个百分点。 统计局在当天发布的新闻稿中解读称,5月份,能源价格同比下降6.1%,降幅比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47个百分点,是CPI同比下降的 主要因素。 除了能源价格的低迷,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部门总监冯琳对智通财经表示,受季节性因素影响,5月蔬菜价格走低,加之上年同期基数偏高,当月蔬菜价格 同比降幅有所扩大。此外,5月鸡蛋价格同比降幅也在扩大。上述因素会抵消当月水果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推动5月食品CPI同比降幅扩大,这也在一定程 度上拖累了CPI。 "综合来看,6月CPI同比有可能继续处于负值区间,下半年推动物价水平合理回升将成为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也将为财政加力促消费及央行进一步 降息打开空间。"冯琳在采访中说。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居民部门的消费需求仍处于修复的关键节点,随着增量逆周期政策发力和消费需求的渐次改善,并考虑经济 运行距离潜在增速尚有一段距离,在产出缺口逐步弥合的过程中, ...
路透社整理发现,美贸易战已致全球企业损失超340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5-30 03:20
贸易战对企业的影响 - 特朗普推行的关税战已导致全球企业损失超过34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444亿元)[1] - 包括苹果、福特、保时捷和索尼在内的企业大幅下调利润预期或撤回业绩指引[1] - 至少有42家公司下调了业绩预期,16家公司撤回或暂停发布业绩指引[2] - 标准普尔500指数中72%的公司(360家)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及关税,欧洲斯托克600指数中219家公司高管提及关税,日本日经225指数中58家公司提及关税[5] 企业应对措施 - 企业寻求强化供应链、推进近岸外包并优先拓展新市场,这将推高成本[2] - 沃尔玛拒绝提供季度利润预测并表示将提高价格[3] - 沃尔沃汽车撤回未来两年的盈利预测[3] - 美国联合航空给出两个不同的预估,称无法预测今年的宏观环境[3] 行业受影响情况 - 汽车制造商、航空公司和消费品进口商受到的冲击最大[5] - 铝和电子元件等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关税上升导致汽车组装成本增加[5] - 将生产转移到美国会提高劳动力成本[5] - 华尔街预计标普500指数成份股企业的净利润季度平均增长率为5.1%,低于去年同期的11.7%[5] 具体公司案例 - 金佰利下调年度利润预期,预计因关税将额外承担约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2亿元)支出[6] - 金佰利将在五年内投资2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44亿元)扩大在美国的生产能力[6] - 苹果和礼来已宣布在美国进行投资[6] - 帝亚吉欧预计关税将使其年营业利润损失1.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1亿元),并计划在2028年前削减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6亿元)成本[6]
从经济数据看消费新势能
消费日报网· 2025-05-27 02:52
消费市场表现 -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 1% 1—4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 1% [1] - 1—4月份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3 4%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 7% 其中智能消费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1] - 服务零售额与社零总额同步增长 显示消费形态向体验式、场景化转变 [2] 行业升级趋势 - 消费品制造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跃升"蜕变 如格力智能工厂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双枪科技通过创新材料切入健康餐饮和环保消费场景 [1]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行业快速增长 反映新消费领域如智能冰箱、扫地机器人等创造需求蓝海 [1] - 服务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增值 每增加1元服务消费可带动0 6元增值 体现高关联度特性 [2] 供需协同发展 - 消费"焕新"体现供需两端同步发力 消费品制造业技术迭代支撑需求升级 服务消费爆发倒逼制造业向"制造+服务"转型 [2] - 消费市场动态平衡构筑经济韧性 如元宇宙剧场、社区食堂等业态推动需求版图重构 [2] 创新驱动因素 - 企业投资意愿增强 源于对消费升级红利的预判 特别是"00后"成为消费主力推动结构性升级 [1] - 数字技术、绿色革命与消费潜力深度融合 推动市场持续创新 如以旧换新补贴、充电基础设施下乡等举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