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资本交易

搜索文档
中国创新实力持续增强
经济日报· 2025-09-17 01:24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 瑞士 瑞典 美国 韩国和新加坡的创新指数名列前茅 [1] - 中国排名首次跻身前十 [1][2] - 印度排名第38位 土耳其排名第43位 越南排名第44位 菲律宾排名第50位 [3] 研发支出表现 - 2024年全球研发增长降至2.9% 低于2023年4.4%的增幅 [1] - 2025年全球研发增长预计进一步放缓至2.3% [1] - 中国企业研发支出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高 [2] - 全球企业研发支出实际增速放缓至1% 低于过去10年4.6%的平均水平 [1] 行业研发投资差异 - 信通技术相关企业 人工智能密集型企业 软件和制药企业增加研发预算 [1] - 汽车和消费品制造业企业在营收下滑背景下削减研发支出 [1] 知识产权与创新产出 - 中国在知识与技术产出指标上排名全球第一 [2] - 中国专利申请数量继续位居全球第一 [2] - 中国在工业品外观设计 商标 创意产品出口等单项均居全球首位 [2] 风险投资与资本活动 - 全球风险资本交易数量连续第三年下降 降幅为4.4% [1] - 中国在后期风险投资和企业融资研发中排名全球第二 [2] - 中国在全球企业研发投资者中排名第三 [2] 创新集群分布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创新集群 全球前100个创新集群中24个分布在中国 [2]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超越东京—横滨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创新集群 [2] 新兴经济体创新进展 - 中等收入经济体通过教育投入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实现排名持续上升 [3] - 沙特阿拉伯 卡塔尔 巴西等经济体自2019年起表现出显著进步 [3] - 全球创新格局逐渐转向多极化和多地区化 [3]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 中国创新实力持续增强
经济日报· 2025-09-17 00:11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 瑞士 瑞典 美国 韩国和新加坡创新指数名列前茅 [1] - 中国排名首次跻身前十 [1] - 印度排名第38位 土耳其排名第43位 越南排名第44位 菲律宾排名第50位 [3] 研发投入表现 - 2024年全球研发增长降至2.9% 低于2023年4.4%的增幅 [1] - 2025年全球研发增长预计进一步放缓至2.3% [1] - 企业研发支出实际增速放缓至1% 远低于过去10年4.6%的平均水平 [1] - 中国研发支出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高 在全球企业研发投资者中排名第三 [2] 行业研发差异 - 信通技术相关企业 人工智能密集型企业 软件和制药企业增加研发预算 [1] - 汽车和消费品等制造业企业削减研发支出 [1] 知识产权与创新产出 - 中国在知识与技术产出指标排名全球第一 [2] - 中国专利申请数量继续位居全球第一 [2] - 中国在工业品外观设计 商标 创意产品出口等单项均居全球首位 [2] 风险投资与资本活动 - 全球风险资本交易数量连续第三年下降 降幅达4.4% [1] - 中国在后期风险投资和企业融资研发中排名全球第二 [2] 创新集群分布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创新集群 全球前100个创新集群中24个分布在中国 [2]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超越东京—横滨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创新集群 [2] 新兴经济体创新进展 - 中等收入经济体通过教育投入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实现排名持续上升 [3] - 沙特阿拉伯 卡塔尔 巴西等经济体自2019年起表现出显著进步 [3] - 全球创新格局逐渐转向多极化和多地区化 [3]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发布 中国跻身前十
央视新闻· 2025-09-16 07:33
当地时间9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瑞士、瑞典、美国、韩国和新加坡位 居前列。中国跻身前十,在全球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在研发支出、高科技出口和创新产 出方面持续保持强劲势头。以中国、印度、土耳其为首的一批中等收入经济体排名持续攀升,17个中低 收入经济体的表现超出其发展水平预期,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创新超水平表现的经济体数量最多。 统计发现,2024年研发增长率降至2.9%,低于前一年4.4%的增幅,是2010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 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预测,2025年增长将进一步放缓。受通胀影响,企业研发支出实际增速放缓至 1%,远低于过去十年4.6%的平均水平。此外,全球风险资本交易数量连续第三年下降,降幅为4.4%, 表明除少数行业和地区之外,投资者仍持谨慎态度。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采用约80项指标来评估全球近140个经济体的创新表现,其中涵盖研发 支出、风险资本交易、高技术出口和知识产权申请。该指数是全球政策制定者、商业领袖及其他人士推 动创新、构建强大创新生态系统的基准资源。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
全球百强创新集群:中国这个集群第一,前15中国有5个
第一财经· 2025-09-02 03:09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变化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超越东京-横滨集群跃居榜首 圣何塞-旧金山集群上升三位至第三名 [3] - 前十名集群包括北京(第4) 首尔(第5) 上海-苏州(第6) 纽约市(第7) 伦敦(第8) 波士顿-剑桥(第9) 洛杉矶(第10) [4][6] 国家集群数量分布 - 中国连续三年领先 有24个集群跻身百强 美国紧随其后有22个集群 [6] - 方法引入风险资本交易变量后缩小了中美差距 [6] 创新集群评价指标 - 2025年采用三项指标:PCT专利申请发明人所在地 科技论文作者所在地 风险资本交易地 [7] - 新方法强调捕捉创业活动和创新融资 突出初创企业和分拆企业作用 [7] 核心集群创新产出数据 - 科学论文发表量前三:北京(占全球4%) 上海-苏州(2.5%) 深圳-香港-广州(2.4%) [7] - PCT申请量前三:东京-横滨(10.3%) 深圳-香港-广州(9%) 首尔(5.4%) [7] - 2019-2023年百强集群共吸引16.9万笔风险资本交易 圣何塞-旧金山(6.9%) 纽约市(4.5%) 伦敦(4.4%)领先 [8] 创新密度排名 - 圣何塞-旧金山(美国)和剑桥(英国)为创新密度最高集群 [10] - 宁德(中国)因宁德时代专利申请激增跃居全球第四 [9][10] - 创新密度前五:圣何塞-旧金山 剑桥 波士顿-剑桥 宁德 牛津 [10]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登顶!
上海证券报· 2025-09-01 14:23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变化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超越东京—横滨集群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 [1][4] - 圣何塞—旧金山集群排名上升三位至第三位 [1][4] - 伦敦集群综合排名从第21位大幅攀升至第8位 [4] 核心指标数据表现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风险资本交易全球占比2.9% 显著高于东京—横滨集群的2.2% [2][4] - 东京—横滨集群PCT专利申请量全球占比10.3%居首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以9.0%位列第二 [2][6] - 北京集群科学论文发表量全球占比4.0%最高 上海—苏州集群2.5%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2.4% [2][6] 区域创新集群分布 - 中国拥有24个百强创新集群 为全球数量最多国家 [4] - 美国以22个集群位居第二 德国7个 印度4个 加拿大日本韩国各3个 [4] - 百强集群分布于全球33个经济体 [4] 风险资本活动特征 - 2019-2023年全球百强集群共吸引近16.9万笔风险资本交易 [5][7] - 圣何塞—旧金山集群风险资本交易全球占比6.9%居首 纽约市4.8% 伦敦4.4% [2][7] - 风险资本指标首次纳入创新集群评价体系 凸显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7]
全球百强创新集群:中国这个集群第一,前15中国有5个
第一财经· 2025-09-01 09:12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变化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超越东京-横滨跃居2025年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 [1][3] - 圣何塞-旧金山集群排名上升三位至第三位 [1][3] - 北京和首尔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位 上海-苏州集群排名第六 [3] 国家集群分布格局 - 中国连续三年领先 拥有24个集群进入百强 [3] - 美国紧随其后 拥有22个集群进入百强 [3] - 新方法引入风险资本指标后缩小了中美之间的差距 [3] 创新集群评价指标体系 - 2025年采用三项核心指标:PCT专利申请发明人所在地、科技论文作者所在地和风险资本交易地 [4] - 风险资本指标为新增变量 用于捕捉创业活动和创新融资 [4] - 方法论变更使深圳-香港-广州凭借风险资本优势超越东京-横滨 [4] 各集群专项表现 - 科学论文发表量前三:北京(占全球4%)、上海-苏州(2.5%)、深圳-香港-广州(2.4%) [4] - PCT专利申请量前三:东京-横滨(10.3%)、深圳-香港-广州(9%)、首尔(5.4%) [4] - 2019-2023年风险资本交易领先集群:圣何塞-旧金山(6.9%)、纽约市(4.5%)、伦敦(4.4%) [5] 创新密度排名 - 圣何塞-旧金山和剑桥位列创新密度前两位 [7] - 宁德集群跃居全球创新密度第四位 主要得益于宁德时代专利申请量激增 [6][7] - 创新密度前五还包括波士顿-剑桥和牛津集群 [7]
Airbnb筹到10亿美元融资引关注,全球住宿业如何度过难关?
证券时报· 2025-08-08 06:59
融资情况 - 公司以债券加股权形式筹集10亿美元资金 由私募股权公司银湖和Sixth Street Partners提供 [1] - 融资用于支持长期投资工作 被视为战略性举措而非紧急求助 [1] - 公司已通过数轮融资募集总计44亿美元资金 [2] - 多位知名投资者主动联系希望参与融资 包括曾投资谷歌亚马逊苹果的资深投资人 [2] 估值与上市 - 公司原计划2020年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将成为全球首家上市短租民宿平台 [3] - 受疫情影响 内部估值从2017年310亿美元下调至260亿美元 [3] - 金融市场波动抑制风险资本交易 科技初创公司估值可能不会那么惊人 [2][3] 行业冲击 - 全球住宿业受疫情严重冲击 最严重市场预订量下滑90% [4] - 公司拿出2.5亿美元帮助因疫情被取消订单的房东 [4] - 酒店业明星企业OYO全球减员约5000人 [4] - 万豪集团业务比正常水平低75% 安排三分之二海外员工无薪休假 [4] 行业数据 - 全球7500万个旅游业工作岗位面临威胁 2020年行业产值预计损失2.1万亿美元 [5] - 亚太地区4900万旅游从业者可能失业 行业产值损失近8000亿美元 [5] - 欧洲1010万旅游业者可能失业 行业产值损失近5520亿美元 [5] 资金管理 - 公司与银行讨论延长现有10亿美元债务融资 试图筹措更多资金应对冲击 [4] - 公司深谙现金流就是生命线 积极采取资金管理措施 [4] 行业前景 - 旅行和获得真实体验的愿望被认定为基本和持久的消费需求 [5] - 各界采取措施给住宿业注入动力 需从长远角度完善旅游业危机管理策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