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新能源

搜索文档
“沙戈荒”里的经济学
上海证券报· 2025-07-06 18:03
沙漠旅游产业发展 - 西部地区将"沙戈荒"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旅游、养殖、光伏等新兴业态,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2] - 宁夏沙湖景区投资1亿多元建设沙湖不夜城、水世界餐吧等新业态,最高单日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 [4] - 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完善沙漠旅游配套设施,哈密大海道景区、响沙湾旅游景区等成为热门目的地 [5] 戈壁资源开发利用 - 宁夏晓鸣股份在戈壁滩投资近15亿元建设养殖基地,利用地理隔离优势发展蛋鸡产业,2021年创业板上市 [6] - 贺兰山东麓戈壁滩开发酿酒葡萄超60万亩,占全国40%,年产葡萄酒1.4亿瓶,占国产酒庄酒产量50% [7] - 内蒙古圣牧高科在沙漠建设34万亩牧草基地和10万头奶牛牧场,甘肃戈壁蔬菜热销东南地区 [7] 荒滩新能源与农业结合 - 宁夏宝丰集团"农光一体化"项目年发电17亿度,减少CO₂排放170万吨,植被覆盖率从30%提升至85% [8][9] - 新疆天山北麓戈壁基地新能源装机占比70%,年外送电量360亿千瓦时,首批1420万千瓦机组投产 [9] - 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总投资800亿元,装机1924万千瓦,新能源占比85%,年送广西365亿千瓦时绿电 [10] 跨区域能源输送工程 - 陇东-山东特高压工程年送电360亿千瓦时,绿电占比超50%,2024年5月投产 [10] - 西部地区通过"风光火储一体化"模式,将新能源与荒沙治理结合,形成规模化外送基地 [9][10]
淮安全力打造集“公铁水空”于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新华日报· 2025-07-05 00:13
交通枢纽建设与经济发展 - 淮安港三期项目自动化码头联调联试启动,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实现铁路水路无缝衔接,进一步确立淮安全国性内河航运中心地位 [1] - 2022年起淮安水运项目连续3年年度投资超20亿元,目前在建重大项目达13个,创历史之最 [2] - 淮安港开通水运集装箱线路16条、稳定运营集装箱多式联运线路8条,2024年淮安内河集装箱吞吐量超57万标箱,连续16年稳居全省内河第一 [3] - 淮安涟水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有序推进,建成后将满足每年750万人次的旅客保障能力 [3] - 2025年淮安计划投资90亿元建设29个交通项目,到2035年将实施一批支撑性重大项目,总投资约1000亿元 [4] 产业升级与重大项目 - 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预计2026年达产后将创成全球首家金属材料深加工"灯塔工厂",年销售超200亿元 [5] - 淮安重点培育"353"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聚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 [5] - 中天钢帘线、巨石玻纤、台华新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项目确立淮安在汽车制造、建筑、化工、纺织等行业优势地位 [5][6] - 南高齿、比亚迪、淮钢特钢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持续提质 [6] - 天合光能、捷泰新能源、天鹏锂能电池等项目在"新三样"领域全面发力布局,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迈入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列 [6] - 淮安市规上工业投资连续40多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6] 营商环境与物流成本优化 - 淮安建立重大产业项目全链条专班服务机制,1-5月实现并联审批4227件、并联审批率达46.4%,56个项目"拿地即开工" [7] - 淮安制定全市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利用考评办法,已编制完成67个500亩以上集中连片工业用地储备方案 [7] - 通过"公转水"多式联运,淮河化工周边30多家企业年节约物流成本近3000万元 [7] - 淮安为重点企业提供"一揽子"物流解决方案,每年为中天钢铁、巨石集团、实联化工等重点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约3亿元 [8] - 5年来淮安30余项改革经验得到国家部委表彰推广,营商环境民营企业满意度实现"四连增" [8]
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策略与实践探析
央视网· 2025-06-24 11:12
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 -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 - 产教融合作为教育与产业的纽带,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1] - 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复合型及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激增,产教融合成为必然 [1]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校企融合需求 - 企业战略目标向高附加值领域转移,对深度融入教育体系的需求迫切 [2] - 制造业企业对智能制造等岗位人才需求旺盛,2024年上半年技能型工人招聘需求上涨,数控操作员招聘职位数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 [2] - 预计到2025年,信创产业人才需求将达千万量级 [2] - 传统与新兴产业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如通威太阳能、大疆创新、敏生科技等 [2][3] 产教融合的作用机制 - 人力资本提质与人才供给结构性优化,响应质量变革、动力变革与效率变革的新要求 [4] - 助力企业突破技术壁垒与推动产业能级跃升,加速新经济形态孵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动能培育 [4] - 依托资源整合优势构建多元培训服务体系,提升劳动力群体职业技能水平 [4] - 产教融合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推动效应,并通过人力资本升级、企业技术创新等中介路径产生间接影响 [5] 深化产教融合路径 - 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如西南石油大学、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光伏企业成立的晶硅光伏行业共同体 [6] - 数字智能技术赋能产教融合,推动教育模式与产业形态深度融合,形成"技术-教育-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范式 [8] - 光伏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促使产教融合从"物理对接"向"深度融合"迈进 [8] 政策体系完善 - 产教融合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展开顶层架构,目前重点行业政策体系存在明显短板 [9] - 跨区域推行产教融合亟需提升政策协同与资源统筹,解决区域政策矛盾 [9] - 国务院相关部门需加大顶层设计力度,推进中央和地方、行业政策之间的衔接 [9]
共筑“一带一路”开放新平台 杭州与肯尼亚开启投资合作新篇章
每日商报· 2025-06-16 22:19
活动背景与目的 - 肯尼亚—中国(杭州)投资推介活动在钱塘区江海之城智慧谷会议中心举行 由肯尼亚国家投资局和杭州市商务局主办 中非发展基金等机构联合支持 [2] - 活动旨在深化杭州与肯尼亚经贸投资合作 正值中非团结协作关键时期 也是中肯合作持续深化的关键节点 [2] - 杭州正打造数字自贸试验区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新电商之都 国际会展之都 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国际新型消费中心 蕴含与肯尼亚众多合作机遇 [2] 肯尼亚投资机会 - 肯尼亚政府高度重视与中国尤其是杭州在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能源 智慧农业 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 [3] - 肯尼亚国家投资局系统介绍了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政策 丰富的资源禀赋 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重点发展领域 [3] - 杭州服装生产 光伏新能源 长跑教育等领域企业代表对肯尼亚劳动力成本 交通运输便利性 电力供应稳定性等表现出浓厚兴趣 [3] 合作机制与平台 - "一带一路"中肯投资考察专线正式启动 旨在搭建杭州与肯尼亚之间高效务实的经贸对接通道 [3] - 浙非服务中心将依托杭州在数字经济 制造业和出海服务等方面优势 联动肯尼亚相关机构组织中国企业赴肯尼亚投资考察 并提供全周期护航 [4] - 活动为两地政府与企业搭建高层次对话平台 精准对接发展需求与投资机遇 [4] 未来合作方向 - 杭州将持续深化与肯尼亚在产业投资 技术转化 绿色发展等关键领域构建互信合作机制 [4] - 塑造中非合作新范式 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 [4]
科创板开板六周年:588 家上市公司绘就“硬科技”图鉴,多家企业年度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
华夏时报· 2025-06-13 14:06
科创板发展概况 - 科创板自2019年6月13日开板以来坚守"硬科技"定位,截至2025年6月13日上市公司达588家,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 [1] - 科创板在IPO和并购重组领域持续深化改革,2024年6月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强化"硬科技"定位,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并优化并购重组政策 [6] - 制度创新方面,科创板通过注册制试点、市场化定价、差异化监管等五大关键领域突破,经验已复制至创业板和北交所 [3] 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科创板整体营收分别为13489.92亿元、14204.62亿元和14260.71亿元,呈现稳健上升趋势 [2] - 头部企业表现突出:晶科能源2023年营收达1186.82亿元(2022年826.76亿元),天合光能2023年营收1133.92亿元(2022年850.52亿元) [2] - 其他领军企业包括传音控股(2024年营收687.15亿元)、中芯国际(2024年577.96亿元)和阿特斯(2024年461.65亿元) [2][3]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2022-2024年科创板整体研发投入分别为1373.97亿元、1581.52亿元和1679.89亿元,呈持续增长态势 [1][4] - 2024年研发费用超1亿元企业达315家,其中28家超10亿元,百济神州以141.40亿元研发费用居首(2022年111.52亿元) [4] - 制度设计上允许研发支出资本化、股权激励不计入管理费用,并通过再融资简易程序支持持续研发 [5] 未来发展方向 - 将从制度创新、国际化布局、产业链协同和监管科技化四大维度深化改革,建议纳入国家"揭榜挂帅"项目配套融资平台 [7] - 产品创新方面计划推出科创ETF、REITs等衍生品,生态建设拟设立"科创板创新基金"支持早期项目孵化 [7] - 持续引导社会资本向硬科技前沿领域汇聚,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5][7]
价格狂飙!近13年来最高,涨幅超金价!
搜狐财经· 2025-06-10 08:51
白银价格走势 - 伦敦现货白银突破36美元/盎司,创2012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周涨幅超10% [1] - 沪银主力期货合约价格突破8800元/千克,刷新该合约上市以来新高,日内大涨超4% [1] - 上周现货黄金价格累计上涨约为0.6%,白银涨幅显著高于黄金 [1] - 近2年白银价格受贸易紧张局势、美元外流、经济不确定性等因素推动,避险需求增加 [4] 工业用银需求 - 白银主要应用于电子电器、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等工业领域,因其导电性和导热性优异 [7] - 2024年中国珠宝行业中铂金及白银产品市场规模约80亿元,占比仅1%,远低于工业需求 [7] - 2023年中国工业用银需求量达8124吨,同比增长44%,全球占比39.9% [7] - 2024年中国光伏用银5876吨,同比增长27.7%,光伏产业快速发展推动白银需求增长 [7] 市场供需与估值 - 白银矿产供应增长有限,工业需求持续增长导致市场供需紧张 [8] - 白银相对黄金显著低估,市场对金银比回归的预期推动白银补涨 [8]
宿迁:“四化”同步蹚出改革新路径
新华日报· 2025-06-08 22:04
宿迁经济发展与改革 - 宿迁以改革起家,发展贯穿改革创新,近年"千亿产业"势头旺盛,引发广泛关注 [2] - 宿迁从"苏北洼地"到千亿产业拔节生长,产生"虹吸效应"吸引资本与技术涌入 [2] - 千亿产业涵盖光伏新能源、高端纺织等新兴与传统产业,核心在于"精准改革" [2] - 宿迁启动新一轮千亿级产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2]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 宿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从三个"一公里"着手 [3] - "最初一公里"聚焦人才引育,通过"科技镇长团""科技副总"等举措吸引科技人才 [3] - "关键一公里"注重供需对接,开发产业大脑平台、培育技术经理人队伍,破解产学研梗阻 [3] - "最后一公里"强化金融支持,建立"苏科贷、科创投、知识产权质押"体系,探索拨投结合新模式 [3] 文体旅商融合发展 - 宿迁通过"体育+"模式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协同发展,如"苏超"联赛、龙舟赛等 [3] - 以龙舟赛为圆心,配套几十项文旅商贸活动,带来实际收入 [3] - 打破文化、体育、旅游边界,走向深度融合,催生新兴业态模型,拉动消费 [4] "四化"同步集成改革 - "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是宿迁的重大政治任务,已取得"全国推广""全国试点"等成果 [4] - 改革进入攻坚期,需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注重系统集成与协同高效 [4] - 宿迁提出"三大协同""四项集成""五位一体"落实机制,释放集成改革综合效应 [5]
广发期货:美财政部透露中美经贸动向 白银前高阻力渐固
金投网· 2025-05-27 06:24
沪银主力价格走势 - 5月27日沪银主力暂报8231元/克 跌幅达047% [1] - 当日开盘价8279元/克 最高触及8314元/克 最低下探8200元/克 [1] 地缘政治与贸易动态 - 俄军单日发射367架无人机及导弹创冲突纪录 致至少12人死亡 乌克兰呼吁美国介入 [2] - 欧盟敦促美国在贸易磋中展现尊重 强调愿以建设性态度推动互利协议 [2] - 美国将对欧盟商品加征50%关税的最后期限延长至7月9日 此前威胁涉及苹果三星等企业进口产品25%关税 [2] - 美国财政部长证实中美计划重启面对面贸易会谈 特朗普时期主权财富基金计划已暂停 [2] 白银市场机构观点 - 中美贸易谈判进展或提振工业制造业及光伏新能源需求 但美国经济下行和高库存可能抑制工业需求 [3] - 白银价格跟随黄金波动 前高附近阻力有所巩固 [3]
东南网架(002135) - 2025年5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1 09:40
2025年经营计划 - 坚持“EPC总承包 + 1号工程”,向新型装配式EPC总承包转型升级,聚焦“1号工程”承建国家大科学工程及标志性建筑,把控风险 [1] - 因地制宜发展新势能,以“装配式 + EPC + BIPV”建设模式及“投资、建设、运维一体化”运营模式拓展绿色低碳能源市场 [2] -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四大联盟国际战略,拓展“一带一路”核心区域业务,带动多产业出海 [2] - 推进钢结构数字化管理及建造,利用数智工厂优势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 [2] 海外业务拓展 - 2024年新签海外订单12.30亿元,占全年新签订单合同总额的14.68% [3] 光伏业务发展 - 2024年全面开展光伏新能源项目,项目走出浙江,揽获多地项目 [5] - 2025年初公告投资建设110MW农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提高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增加发电业务收入 [5] 钢结构产能 - 目前在多地设有六大生产基地,产能约60万吨,预计未来达70万吨,部分需求可外协解决 [6] 订单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新签订单合同金额246,811.3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8% [7] 研发投入 - 在装配式钢结构、数字化技术等领域创新,形成十大核心技术,总体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8] 可转债募集资金使用 - 截至2024年末募投项目累计投入14.58亿元,项目按进度正常推进 [9]
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14:24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314.10万元,同比增长2.96%,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250.0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7,975.97万元 [4] - 期末总资产341,883.4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57%,总负债310,625.4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253.6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01% [4]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农药化工和光伏新能源业务,农药化工业务通过加强国内市场营销和降本增效维持现有市场规模,光伏新能源业务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受影响 [4][5][7] 业务板块表现 - 农化业务板块在行业整体承压环境下守稳基本盘,通过加强国内市场营销力度和持续降本增效维持现有市场规模 [4] - 光伏新能源业务加速推进N型TOPCon技术优化升级,夯实电池片转换效率的行业领先地位,但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4][7] - 公司新能源业务以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为主,同时开发光伏、风电、储能等领域业务,主要产品为N型TOPCon电池及组件 [7] 财务与资本情况 - 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2,452,497,227.46元,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2,324,619,821.14元,因此不进行利润分配 [9][10] - 公司及子公司2025年度拟向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用于商业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业务 [31][45]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部分董事将为上述综合授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且不收取任何担保费用 [32][35] 公司治理与审计 -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审议年度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2] - 公司续聘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该所具备证券期货相关业务执业资格,2024年度收入总额30,857.26万元 [14][17] - 公证天业近三年因执业行为受到行政处罚2次,监督管理措施5次,21名从业人员受到监督管理措施5次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