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

搜索文档
年内第三家评级机构受到监管处罚,监管持续加强
搜狐财经· 2025-08-30 16:33
监管处罚与行业新规 -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联合资信予以严重警告并责令整改 因该公司对同一对象使用两套评级标准违反评级一致性原则 [1] - 2022年8月五部门联合通知实施重要举措 包括取消强制评级要求、定期披露评级质量检验结果和强化市场监督约束 颠覆行业原有商业模式 [1] - 监管处罚力度明显加大 2025年已有三家头部评级机构收到处罚 其中两家收到交易商协会自律处分 [3] 评级机构业务与市场格局 - 2025年二季度前三名评级机构业务量占比分别为30.66%、26.29%及12.20% 一季度前三名为中诚信国际(33.92%)、联合资信(20.9%)和中证鹏元(13.02%) [2] - 中证鹏元因多项违规行为被交易商协会警告并责令整改 违规包括发送级别提升建议方案、未有效隔离评级与营销人员、提前开展评级作业及评级依据不充分 [3][4] 3C评级技术体系发展 - 3C评级技术体系由联合见智与联合资信合作研发 覆盖中国债券市场全行业5500多家企业 样本涵盖36个行业 级别中枢相当于A-级且区分度高 [2] - 该体系突破传统二维分析框架 新增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旨在解决中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区分度不高的问题 [2][3] - 联合资信加快3C评级研发直接响应2021年五部委通知要求 即2022年底前建立具合理区分度的评级方法体系 [3] - 3C评级体系建设沿用原有组织模式 利用联合资信现有人力推进 导致与委托评级业务产生一致性问题 [3] 行业创新与调整 - 头部评级机构近年开展业务创新 联合资信等在取消强制评级后为提升评级质量和投资者服务推出新举措 [1]
美国预算赤字和贸易逆差: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和信用评级下调的催化剂
Refinitiv路孚特· 2025-08-29 06:04
美国经济压力分析 - 2025年第一季度GDP环比收缩0.3%,主要由进口增加(关税前进口额增长41.3%)和政府支出减少驱动,部分被消费者支出和出口增长抵消 [1] - 3月贸易逆差扩大至1630亿美元,消费品和资本货物进口激增,汽车进口显著增加 [1][3] - 关税政策导致企业提前采购,加剧进口增长,经济衰退可能性上升 [1] 就业市场与消费者信心 - 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同比下降9%,但失业率保持4.2%不变,就业岗位增长超预期 [2] - 消费者信心指数被视为就业市场压力的预警信号,GDP收缩进一步加剧压力 [2] - 关税实施预计将恶化就业市场状况,尽管当前表现韧性超预期 [2] 贸易赤字与资本流动 - 美国贸易逆差反映储蓄与投资不平衡,国内投资远超储蓄,需依赖国外借款弥补赤字 [2][4] - 对美贸易顺差国(如越南、泰国)持有大量美债,资本流入推高美元价值,使进口更便宜、出口更昂贵 [4] - 关税可能改变贸易伙伴对逆差的贡献结构,但无法减少总体逆差 [2] 信用状况与评级下调 - 穆迪将美国长期发行人评级从Aaa下调至Aa1,理由为持续财政赤字和联邦债务增加 [4] - 5年期信用违约掉期(CDS)利差扩大20个基点,交易价格高于评级相似的奥地利和芬兰 [3][4] - 政府债务利息支付显著上升,因赤字增长和利率攀升 [4] 财政政策与债务压力 - 特朗普税改法案延续4.5万亿美元税收减免,未来十年成本预计达3.1万亿美元(占GDP 11%) [5] - 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预算赤字接近GDP的7%,债务占GDP比例在四年内可能增加8%-10% [5][6] - 债务占GDP比例每增10%,长期债券收益率上升99个基点,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19个月高点 [3][5][6] 收益率曲线与货币政策 - 长期国债收益率因财政担忧和贸易紧张攀升,30年期收益率突破5%后未来可能达6% [3][5][6] - 美联储预计年内放宽货币政策,但波动性推动收益率曲线趋陡,进一步演变取决于贸易战进展 [5] - 有效关税率预计稳定在略高于10%,但实施路径受贸易谈判影响 [5] 数据平台服务 - Datastream提供覆盖175个国家/地区、120年历史数据的金融时间序列数据库,包含超3500万指标 [9][10][14] - 数据库涵盖宏观经济、债券、股票、ESG等资产类别,集成I/B/E/S预估和Worldscope基本面数据 [10][16] - 支持API访问(Python/R/Matlab)和Microsoft Office插件,用于回测、模型构建和动态更新 [10][20][22]
联合资信遭交易商协会严重警告处分 因对同一对象使用两套评级标准
新浪财经· 2025-08-28 14:33
监管处罚 -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因违反评级一致性原则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予以严重警告并责令全面深入整改 [1] - 公司同时运行3C评级和发行人委托评级时对同一对象使用两套不同评级标准 [1] 业务运营 - 公司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存在评级业务操作合规性问题 [1]
交易商协会:联合资信违反评级一致性原则予以严重警告 责令整改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4:32
公司违规行为 -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运行3C评级和发行人委托评级 对同一对象使用两套不同评级标准[1] - 该行为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需遵循的评级一致性原则[1] 监管处置措施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联合资信予以严重警告处分[1] - 责令公司针对评级一致性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整改[1]
又一评级机构遭交易商协会处分
经济观察网· 2025-08-28 13:58
核心事件 -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因违反评级一致性原则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予以严重警告 并责令全面深入整改 [1] -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因多项违规行为被警告并责令改正 包括向潜在受评对象发送级别提升建议方案等 [3] 违规细节 - 联合资信同时运行3C评级和发行人委托评级 对同一对象使用两套不同评级标准 [1] - 中证鹏元在评级协议签订前评级分析人员与市场营销人员共同接触企业 未有效隔离 [3] - 中证鹏元在评级协议签订前实质开展评级作业 并在某企业核心资产未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前出具评级等级 [3] 评级体系背景 - 联合资信研发的全球人民币评级体系技术(3C评级技术体系)引入可持续发展能力理念 从经营能力 财务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支柱评估企业信用水平 [1] - 3C评级技术体系经过实践检验 其评级区分度和违约率表现可与国际评级体系对比 [1] 监管要求与行业影响 - 2021年8月6日五部委发布通知 要求评级机构2022年底前建立并使用能够实现合理区分度的评级方法体系 [1] - 联合资信在3C评级技术研发建设中沿用常规组织模式 利用现有人员推进 导致与委托评级业务产生一致性问题 [2] 公司回应 - 联合资信表示已针对指出的问题开展全面深入整改 将及时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2] - 联合资信承诺今后牢固树立市场责任意识 严格遵守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规则指引 自觉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秩序 [2]
同一对象使用两套评级标准,联合资信评估遭交易商协会处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9:51
自律处分情况 -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因同时运行3C评级和发行人委托评级并对同一对象使用两套不同评级标准违反评级一致性原则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予以严重警告并责令全面深入整改 [1] -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因向潜在受评对象发送级别提升建议方案 评级分析人员与市场营销人员未有效隔离 评级协议签订前实质开展评级作业 以及评级依据充分性可靠性不足等问题被予以警告并责令全面整改 相关责任人员被通报批评 [2] 行业监管动态 - 信用评级行业正面临合规风暴 波及多家头部机构 有机构在处罚文件申诉期已停止新增业务 [2] - 中国证券业协会2025年二季度信用评级机构业务运行及合规情况通报中首次未明确具体业务量排名前三的评级机构 [2]
信评行业“期中考”交卷,严监管下有机构已暂停新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12:21
行业业务运行情况 - 二季度评级机构承揽债券产品3201只 环比上涨22.69% 承揽主体评级3905家 环比上升77.50% [3] - 业务集中度方面 前三名机构业务量占比分别为30.66%/26.29%/12.20% 合计占比69.15% 环比提升1.31个百分点 [1][3] - 前三大机构市场集中度接近七成 较2024年前70%以上的占比有所下降 [3] 评级质量表现 - 获得2个及以上评级的发行人共840家 占比16.51% 其中49家评级结果不一致 不一致率5.83% 环比下降1.27个百分点 [4] - 2024年AAA级债券1年期平均累积违约率最高为大公国际0.31% 联合资信0.18% 东方金诚0.13% 中诚信国际0.12% [7] - AA+级别债券违约率排名顺序与AAA级保持一致 [7] 监管合规动态 - 中证鹏元因违反独立性要求被自律处分 存在发送级别提升方案/人员未隔离/提前开展作业/评级依据不足等四类违规行为 [5] - 中诚信国际因四项违规被央行警告并罚款768.50万元 两位副总裁分别被罚3万元和13万元 [6] - 联合资信评估因五项违规被央行警告并罚款741万元 总裁被警告并罚款27万元 [6] - 东方金诚成为首家因"违反不得以承诺低收费招揽业务"被罚机构 合计被罚62.9万元 [8] 行业治理变革 - 协会首次未在通报中披露具体前三名评级机构名称 转向建立以违约率为核心的质量检验机制 [1][2] - 2024年交易商协会完善自律规则 鼓励发行人选择2家及以上评级机构 推动双评级多评级交叉验证 [3] - 中评协与交易商协会形成反不正当竞争合力 明确报价低于平均值50%可被举报 禁止低于成本承销报价 [8]
债务水平仍是困扰,惠誉维持对美国“AA+”信用评级
凤凰网财经· 2025-08-23 12:38
信用评级维持情况 - 惠誉维持美国信用评级在AA+水平 强调对债务水平上升的担忧[1] - 标准普尔全球同样维持美国AA+/A-1+信用评级 展望稳定[7] 财政赤字与债务状况 - 美国财政赤字高企且政府债务水平持续增加 限制了评级提升空间[1] - 债务与GDP比率预计从2023年底的114.5%上升至2027年的127%[6] - 中期债务走势呈上升趋势 增加未来面对经济冲击的脆弱性[4] 关税政策影响 - 2024年关税收入预计跃升至2500亿美元 远高于2024年的770亿美元[5] - 关税政策带来的收入增长将使今年赤字减少 但不足以改变评级[1] - 关税政策能够部分填补减税及支出法案造成的财政缺口[7] 结构性挑战 - 美国未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庞大财政赤字和上升的债务负担问题[2] - 人口老龄化相关支出即将增加 加剧财政压力[2] - 2023年惠誉已将美国主权评级从AAA下调至AA+ 因财政状况恶化预期[2] 支撑因素 - 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占58%份额 支撑美国政府融资能力[4] - 美国拥有庞大的高收入经济体特征 提供融资灵活性[2] - 美元在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预计将持续 即使在政策不确定性情况下[4]
债务水平仍是困扰,惠誉维持对美国“AA+”信用评级
凤凰网· 2025-08-23 05:10
信用评级维持 - 惠誉将美国信用评级维持在AA+水平 强调对债务水平上升的担忧[1] - 评级机构指出美国尚未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庞大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问题[1] - 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支撑美国政府融资灵活性[1] 债务状况分析 - 美国债务与GDP比率预计从2023年底114.5%上升至2027年127%[2] - 惠誉债务动态模型显示中期债务走势呈上升趋势 增加经济冲击脆弱性[2] - 2023年惠誉将美国评级从AAA下调至AA+ 穆迪随后也下调评级[2] 关税政策影响 - 预计2024年关税收入将跃升至2500亿美元 远高于2023年770亿美元水平[2] - 特朗普实施关税政策能够填补近期减税及支出法案带来的财政缺口[3] - 大规模征收关税带来的收入增长将使今年赤字减少[1] 评级展望 - 惠誉对美国评级展望保持稳定[3] - 标准普尔全球公司维持美国AA+/A-1+信用评级 展望同样稳定[3] - 美元在全球储备中58%份额支撑美国融资能力 政策不确定性下主导地位将持续[2]
广电运通: 关于新聘请资信评级机构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7:04
公司主体评级中介机构变更 - 广电运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于经营发展和适应资本市场变化的需要 新聘请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体评级机构 替代原机构广州普策信用评价有限公司 [2][3] - 原评级机构普策信用自2024年起为公司提供主体评级服务 新聘请行为不影响其继续履职 [2] - 新评级机构联合资信成立于2000年7月17日 已完成证监会证券服务业务备案 最近一年无立案调查或行政处罚记录 [3] 决策程序与协议安排 - 变更事项已履行内部决策程序 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程序合法合规 [3] - 公司于2025年8月21日与联合资信签署《信用评级委托协议书》 约定出具有效期为1年的主体信用评级报告 [4] - 新机构自协议签订日起履职 原机构与新机构独立开展工作 无需进行工作移交 [4] 评级跟踪与影响评估 - 联合资信将在主体评级有效期内对公司信用状况进行不定期跟踪评级 并可能调整评级结果 [4] - 此次变更系正常经营调整 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