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

搜索文档
东软睿新集团:打造“教医养”一体化智慧服务体系
中证网· 2025-08-26 14:5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25亿元 实现毛利3.98亿元 经调整纯利2.04亿元 [1] - 三所本科大学在校生人数合计达5.8万人 较2024年同期增长1.8% [1] - 教育资源输出业务通过大模型和智能体实现产品服务体系升级 [1] 教育业务进展 - 三所应用型本科大学(大连学院 成都学院 广东学院)持续深化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与办学规模同步提升 [1] - 终身教育服务业务开设"东软凤凰学院" 聚焦数字+艺术+健康领域老年课程 三地同步运营 [1] - 校园服务覆盖6万余名师生 入驻商户近150家 [1] 医养业务协同 - 睿康心血管病医院住院及手术量同比增长34% 门诊接诊超28000人次 [2] - 睿康卓美口腔医院门诊接诊超10000人次 睿康之家颐养院入住率达88% [2] - 收购熙康云舍部分股权 依托全国酒店网络扩大康养旅游服务 [2] 智慧养老平台建设 - 城市级智慧养老平台集成政府监管 养老服务 科研创新等多功能 [2] - 沈阳市平台"盛情康养"于6月18日上线 大连市平台进入内测阶段 [2] - 通过多业态融合实现资源共享 满足银发经济多元化需求 [2] 未来战略规划 - 构建"大学校园+实训基地+城市空间"三位一体物理空间网络 [3] - 打造以教育平台和养老平台为核心的"未来新城市"数字平台矩阵 [3] - 聚焦全年龄段教育服务与养老产业生态建设 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 [3]
汉邦科技: 汉邦科技:关于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3:13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情况概述 - 公司2025年1-6月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40.64万元,主要为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减值准备 [1] - 同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692.17万元,包括合同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 [1] - 2025年上半年合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达2,132.81万元 [1] 信用减值损失具体说明 - 公司基于预期信用损失对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进行减值测试 [1] -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金额为440.64万元 [1] 资产减值损失具体说明 - 公司对合同资产采用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 [2] - 存货资产按资产负债表日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及陈旧滞销情况计提跌价准备 [2] -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总额为1,692.17万元 [2] 计提减值准备对公司影响 - 对公司合并报表利润总额影响为2,132.81万元(未计算所得税影响) [2] - 计提基于谨慎性原则,客观反映资产实际情况 [2] - 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2] 其他说明 - 计提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规定 [2] - 真实反映公司2025年6月30日财务状况及2025年半年度经营成果 [2] - 不存在通过计提大额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 [2]
国睿科技: 国睿科技第十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9:22
董事会决议 - 第十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以通讯方式召开并表决 全票通过两项议案[1] - 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 报告全文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摘要刊登于《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1] - 董事会风险管理与审计委员会已预先审议通过半年度报告议案[1] 业务拓展 - 公司拟成立山东分公司 负责山东及北方区域业务拓展[1]
华为发布多款智能汽车 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06:20
产品发布与交付数据 - 华为在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推出多款新车型 包括智界R7 智界新S7 问界M8纯电版 问界新M5跃影红新车色 享界S9T和尚界H5预售 全新问界M7官宣9月23日发布 [1][2] - 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连续14个月蝉联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第一名 [1] - 问界M9累计交付22.6万辆 17个月稳居50万元以上销量冠军 问界M8上市4个月交付7万辆 智界R7与智界S7共交付超11万辆 [1] - 尊界S800上市87天大定突破12000辆 [1] - 鸿蒙5设备突破1200万 [1] 技术配置与性能 - 智界R7采用加宽前脸侧进气口和提拉尾部设计 搭载全新16.1英寸中控屏 升级21扬HUAWEI SOUND 7.1.4天空音声道 新增极光绿车漆与罗兰紫内饰 [1][2] - 问界M8纯电版采用全新高压纯电动力架构 搭载华为DriveONE高压七合一电驱 续航能力达705km [2] - 全新问界M7全系搭载HUAWEI ADS4辅助驾驶系统 提供增程和纯电双动力选择 全系标配宁德时代电池 [2] - 尚界H5搭载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系统 硬件应用192线激光雷达与4D毫米波雷达 全系标配鸿蒙座舱 原生车机和大模型小艺语音助手 [2][3] 品牌战略与投资 - 智界品牌进入2.0阶段 奇瑞汽车投入超百亿元专项投资和超5000人研发团队 成立智界新能源公司 通过产销服一体化运营保障用户体验 [2] - 尚界H5预售价16.98万元起 将华为辅助驾驶技术引入20万元以内市场 [2][3] - 鸿蒙智行辅助驾驶里程突破16.7亿公里 累计避免可能碰撞超215万次 [1]
“四轮驱动”打造科技金融新高地
金融时报· 2025-08-26 02:49
机制建设 - 建立金融+双线联动协同机制 纵向协调10个县市区政府 横向协调市发展改革委 科技 工信等行业主管部门 [1] - 联合印发四轮驱动打造科技金融晋中新高地行动方案 整合各类资源 [1] - 明确农行 交行为科技金融主办行 在晋创谷晋中挂牌设立科技金融特色支行 一园一策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1]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支持企业项目获贷量2.9亿元 位居全省第二 [2] - 支农支小再贷款专用额度要求法人银行发放贷款利率至少低于该行利率0.5% 上半年累计发放晋科贷专用额度再贷款8800万元 [2] - 全市科技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2% 低于全市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0.26% [2] - 科票通再贴现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票据融资 截至6月末累计发放3483万元 支持11户科技型企业发展 [2] 金融产品创新 - 编制全省首个科技金融产品电子书《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产品与服务手册》 覆盖种子 初创 成长 成熟四个时期 [3] - 截至6月末电子书共收集整理全市科技金融产品66个 [3] - 创新组合贷融资模式 包括信用+抵押贷款 保函+银行承兑贷款 [3] - 创新授信评价模式 如星光STAR专属评价工具 整合知识产权 投融资 交易结算 征信等数据资源 [3] 银企对接服务 - 联动市科技局 工业和信息化局等行业主管部门 通过入企调研 长图宣传等方式开展政策解读 [4] - 建立白名单制度 筛选推介优质企业和项目 纳入晋创谷晋中企业 专精特新等356家名单企业 [4] - 每月召开调度会 组织线上+线下银企对接推介会 上半年举办科技专项对接会2次 [4] - 192家企业与银行达成合作意向 签约金额20.83亿元 [4]
探路深圳综改 “小前海”担当“大试验场”
证券时报· 2025-08-26 00:56
核心观点 - 前海作为深港合作和制度创新的试验场 在建筑领域实现港企全流程参建政府项目的突破 并推动金融、贸易、法治等多领域改革创新 累计形成48条经验举措[1][2] - 通过QFLP等金融开放政策吸引外资 新设QFLP基金规模占深圳九成以上 形成跨境金融六大品牌[2][3] - 深港融合成效显著 累计孵化1021个香港创业团队 注册港企近万家 2025年1-2月新增港资企业同比增长85.5%[3][4] - 创新"MCC前海"物流模式提升贸易效率 2024年进出口额达7066.5亿元 同比增长42.4%[5] - 综改2.0阶段将继续深化制度突破 进一步释放深港合作叠加效应[6] 制度改革突破 - 全国率先试行建筑领域"三方责任主体"管理模式 允许香港建筑师团队直接参与政府项目建设[1] - 2020年发布港企港人备案执业办法 2023年扩展至5类专业机构和14类专业人士[1] - 形成14项全国首创金融成果 包括"境外不落地购汇"等创新实践[2] - 累计形成48条经验举措 其中17项由前海率先落地并向全国复制推广[1][6] 金融开放成果 - QFLP基金规模占深圳全市90%以上 惠理集团获批2亿美元额度投资医疗、新能源等领域[2][3] - 建立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资金池、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跨境资产转让、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六大金融品牌[3] 深港融合进展 -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1021个香港创业团队 发放香港青年扶持资金3.5亿元[4] - 注册港企数量近万家 2025年1-2月新增港资企业295家 同比增长85.5%[4] - 香港创业企业采用"前店后厂"模式 通过前海窗口将生物科技产品销往全球[3] 对外贸易创新 - 创新"MCC前海"物流模式 实现全球集拼 日均处理超200集装箱[5] - 通过海运12小时直达东南亚 空运24小时覆盖欧美市场[5] - 企业共享集装箱降低运费 报关手续大幅简化[5] - 2024年前海进出口7066.5亿元 同比增长42.4% 自贸片区进出口5367亿元 同比增长52.3%[5] 产业发展态势 - 信息服务与科技服务产业加速集聚[5] - 跨境支付、游戏出海等服务贸易领域稳步增长[5] - 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等生物科技项目实现跨区域落地[3]
探路深圳综改 “小前海”担当“大试验场”
证券时报· 2025-08-25 18:24
核心观点 - 前海作为深港合作与制度创新的试验场 在建筑 金融 贸易等领域实现多项突破 推动港澳人士跨境执业便利化 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 [1][2][3][4][5] 制度改革突破 - 全国率先试行建筑领域"建设单位 建筑师团队和施工单位"三方责任主体管理模式 首例香港企业全流程参建政府投资项目落地 [1] - 2020年发布建设领域港企港人备案执业办法 2023年扩展至5类专业机构和14类专业人士 解决资质资格互认问题 [1] - 形成48条经验举措 其中17项由前海率先落地并向全国复制推广 包括港澳人士跨境执业便利化措施 [1][2] - 创新实践"港资港法港仲裁"机制 推出14项全国首创金融成果 包括境外不落地购汇等创新 [2] 金融开放成果 - 前海新设QFLP基金规模占深圳全市90%以上 惠理集团获批2亿美元QFLP额度 聚焦医疗 先进制造 新能源领域股权投资 [2][3] - 构建跨境人民币贷款 跨境双向发债 跨境双向资金池 跨境双向股权投资 跨境资产转让 跨境金融基础设施的"六个跨境"金融体系 [3] 深港融合进展 -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1021个香港创业团队 累计发放香港青年扶持资金3.5亿元 [4] - 注册港企数量近万家 2025年1-2月新增港资企业295家 同比增长85.5% [4] - 香港创业企业采用"前店后厂"模式 通过前海窗口将生物科技产品销往全球 [3] 贸易创新模式 - 创新"MCC前海"物流模式 实现全球集拼 日均处理超200集装箱 海运12小时抵东南亚 空运24小时覆盖欧美市场 [4][5] - 通过共享集装箱和简化报关手续 显著降低企业运费成本 [5] - 2024年前海进出口额7066.5亿元 同比增长42.4% 自贸片区进出口5367亿元 同比增长52.3% [5] - 跨境支付 游戏出海等服务贸易领域实现稳步增长 [5] 发展定位与规划 - 前海从14.95平方公里试验区发展为全国自贸区经验输出源 被评价为"全国的前海" [5] - 2024年6月发布新指导意见 推动深圳综改进入2.0阶段 要求推出新改革措施 创新试验和开放举措 [5]
金自天正: 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转让参股公司钢研大慧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权及放弃其优先购买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7:27
核心交易概述 - 公司拟向钢研投资转让其持有的钢研大慧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5%股权 交易价格为1639.87万元人民币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大慧私募股权 [1] - 安泰科技拟向中国钢研转让大慧私募6.67%股权 钢研高纳拟向中钢研河北转让5%股权 新冶集团拟向中国钢研转让3.33%股权 公司放弃对上述转让股权的优先购买权 [2]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因交易各方实际控制人均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交易尚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 [2][3] 标的公司财务及评估 - 大慧私募截至2025年5月31日净资产账面价值30430.39万元 评估价值32797.35万元 增值率7.78% [13][16] - 2024年度标的公司营业收入583.35万元 净利润-2336.66万元 2025年1-5月营业收入317.68万元 净利润1854.72万元 [13] - 评估采用成本法 因市场法缺乏可比案例 收益法因未来盈利存在不确定性而未采用 [17][18] 交易定价细节 - 公司转让5%股权作价1639.87万元 安泰科技转让6.67%股权作价2186.49万元 钢研高纳转让5%股权作价1639.87万元 新冶集团转让3.33%股权作价1093.25万元 [17][19][20] - 付款安排约定股权转让价款在完成变更登记之日起90日内由受让方向转让方支付完毕 [19] 交易对公司影响 - 交易有利于公司聚焦核心主业发展 优化业务布局 提升资产配置效率 降低管理风险 [20] - 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合并报表发生变化 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20]
亿嘉和: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资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8-25 17:05
筹资管理制度总则 - 规范公司筹资活动以降低资本成本并减少筹资风险 涵盖权益性和债务性筹资 [1] - 筹资活动需围绕公司战略和主营业务需求 遵循适度负债和风险防范原则 [1] - 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各分公司 全资及控股子公司 [1] 筹资管理机构职责 - 财务部负责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业务 证券法务部与财务部分工负责股票债券发行 [1] - 分 子公司未经审批授权不得自行对外筹资 [2] - 筹资业务执行人 授权人及会计记录人需职责分离 [2] 权益性筹资管理 - 发行股票 配股或可转换债券需由财务部和证券法务部共同提出方案 经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通过 [3] - 证券法务部需组织配合中介机构完成发行申报文件准备工作 [3] - 募集资金需严格按《募集资金管理办法》执行特定用途 [3] 债务性筹资管理 - 发行债券需经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批准 金融机构借款由财务部统一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 [4] - 财务部需拟定年度银行综合授信额度 并在核准范围内实施 [4] - 借款担保需遵守《对外担保管理制度》 关联方借款按《关联交易管理制度》执行 [4] 资金使用监督 - 筹措资金需严格按计划用途使用 改变用途需获原批准机构同意 [5] - 财务部需通过会计科目核算筹资业务 及时掌握还款时间 金额及币种信息 [5][6] - 审计监察部门监督筹资业务岗位设置 授权批准合法性及资金使用归还情况 [5][6] 制度附则 - 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由董事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7] - 未尽事宜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 冲突时以法律法规为准 [7]
矩子科技: 关于变更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7:04
回购方案变更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决议,将2024年1月22日回购股份用途由"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或可转换公司债券"变更为"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1] - 拟注销回购专用账户中的5,217,300股股份,相应减少注册资本5,217,300元,该议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 [1] 原回购方案实施情况 - 2024年1月22日通过回购方案,计划以自有资金4,000万至8,000万元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24.00元/股,期限不超过12个月 [1] - 实际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回购5,217,300股(占当时总股本1.8034%),成交总金额79,992,141.36元,最高价16.20元/股,最低价13.00元/股 [2] - 截至公告日未使用回购股份 [2] 股本结构变动 - 注销后总股本由289,295,555股减少至284,078,255股 [2]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由199,934,099股(占比69.11%)减少至194,716,799股(占比68.54%) [2] - 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保持89,361,456股不变,但因总股本减少,占比由30.89%升至31.46% [2] 变更原因及影响 - 变更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和价值认同,旨在维护投资者利益、增强信心并提升长期投资价值 [2] - 股份注销有利于增厚每股收益,提升投资者回报,且不会对债务履行能力、持续经营及控股股东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