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

搜索文档
敦煌种业:上半年净利润5445.4万元 同比增长73.43%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0:0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7.18亿元 同比增长21.63% [1] - 归母净利润5445.4万元 同比增长73.43% [1] 业务板块 - 种子产业实现净利润1.47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5857.95万元 [1] - 种子产业净利润增幅达66.01% [1]
敦煌种业: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3.43%
新浪财经· 2025-08-14 10:0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 18亿元 同比增长21 63%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445 4万元 同比增长73 43% [1]
敦煌种业(600354.SH):上半年净利润5445.40万元 同比增长73.43%
格隆汇APP· 2025-08-14 10:0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 18亿元 同比增长21 63% [1] - 利润总额1 91亿元 同比增长49 9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45 40万元 同比增长73 4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924 02万元 同比增长121 23% [1] - 基本每股收益0 1032元 [1]
解锁“芯片”密码 我国种业创新迈出坚实步伐
新华社· 2025-08-14 02:33
玉米新品种创新与推广 - 中玉303玉米品种具有耐盐碱、耐干旱、抗病抗倒伏特性 亩产比以往多300-400斤 [1] - 中玉303通过国家审定并推广1475万亩 2023年在山东盐碱中低产田实现亩产1077.5公斤 [2] - 我国玉米育种突破茎腐病等关键技术瓶颈 解决高温干旱和病害对产量的影响 [1][2]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 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 发掘河套大耳猪、樟木牛等新品种 [3] - 国家种质资源基因型鉴定比例超60% 表型鉴定比例超30% 为AI育种提供数据支撑 [4] - 建设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化平台 实现高效资源共享 [4] 种业政策支持体系 - 2021年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 将种源安全提升至国家安全战略高度 [3] - 2022年建立国家育种联合攻关机制 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3] - 建立部省联动、科企协同机制 促进育种创新资源整合共享 [3] 主要作物育种成果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超过95% 小麦新品种扬麦53高抗赤霉病 [6] - 水稻新品种玮两优2268实现增产7.7% 玉米新品种东科1188、中单1130耐密植宜机收 [6] - 基因编辑高油酸大豆获安全证书 国产西蓝花品种市占率从5%升至37.5% [6] 畜禽水产育种突破 - 国产白羽肉鸡打破100%进口依赖 三个主要品种市场占有率超25% [6] - 自主培育15个南美白对虾新品种 市场占有率超过30% [6] - 良种中国芯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丰富人民群众餐桌品种 [6]
长沙崛起种业战略科技力量
长沙晚报· 2025-08-14 02:22
实验室规模与科研力量 - 实验室总面积41万平方米 由17栋建筑构成 汇聚200多支科研团队和超2000名科研人员 其中400多位专家来自省外[2][3][6] - 首批启动179项种业专项项目 投入超2.7亿元 预计催生超50个重大新品种[3][11] - 构建"4+8+15"创新矩阵 包括4个功能研究部 8个公共创新平台和15个品种创制中心[11] 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建设 - 采用"一库一圃一中心"布局 国家保存库位于9号楼 保存圃占地5000亩 利用研究中心位于2号楼[4][5] - 目标2027年建成 2030年入库资源突破10万份 2035年升级为国家大科学装置[6] - 湖南中药资源禀赋全国第四 依托杂交水稻育种基础和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优势[6] 科研成果与产业化应用 - 博落回研究成果填补中兽药空白 推动农业农村部"饲用禁抗令"出台 提取物出口创收1585万美元[7][8] - 博落回规范化种植超2万亩 在欧盟作为植物源饲料添加剂使用[8] - 辣椒新品种在新疆推广种植超160万亩 实现机械化采收[11] 技术突破与品种创新 - 开发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技术 实现多种植物种子活力精准预测[11] - 重点攻关基因编辑和分子设计育种等卡脖子技术 培育耐极端温度水稻和短生育期油菜等新品种[11] - 开展槟榔加工剩余物高值化利用研究 预计明年获得新药证书[9] 产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打造湖南省"湘九味"中药材公用品牌 提升道地药材影响力[9] - 实验室定位种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致力于实现种源自主可控[3][12] - 科研团队计划用7-10年完成槟榔全产业链深度开发[9]
海南颁布种子进出口新管理办法
海南日报· 2025-08-14 01:02
政策修订内容 - 取消申请主体注册地限制以放宽市场主体准入 [2] - 取消办公场所 加工厂房 仓储设施及检验室的面积要求 [2] - 允许租赁经营场所及设施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2] - 要求建立完整生产经营档案确保可追溯性 [2] 管理要求 - 经营主体需在年度经营活动结束后45日内上报经营信息 [2] - 经营信息纳入南繁产业统计监测范畴 [2] - 为制定种业政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 政策实施效果 - 2021年出台原办法后已为33家种业企业办理进出口许可证 [3] - 推动许可证核发授权事项依法有序实施 [3] - 促进种子进出口贸易和国际交流合作 [3] 政策生效时间 - 新修订管理办法将于9月8日起施行 [2]
黑土地上绽放巾帼风采
人民日报· 2025-08-13 21:50
粮食产量与增长 - 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突破1600亿斤 同比增长42.7亿斤 总产量和净增量均居全国第一 [1] 种业创新与品种培育 - 通过科技攻关提升稻米品质 育成8个水稻新品种 填补建三江生态区无自育审定品种空白 [2] - "三江系列"水稻新品种在黑龙江及周边地区累计种植400多万亩 每亩增产50多公斤 为农户增收上亿元 [2] - 黑龙江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培育壮大种业科技领军企业 打造种业创新基地 推广农业生物技术应用与产业化 [2] - 开展生物育种产业化 推进优质水稻 大豆 特色玉米等突破性优良品种选育 [2] - 尝试航天育种培育蔓越莓新品种 2022年种子随神舟十四号进入太空 预计2026年结果 有望培育出更高产 抗病性更强 口感更好的品种 [5] 农业科技与智慧农业 - 构建"空—天—地—人"立体监测体系 天上有遥感卫星 空中有无人机巡田 地面有固定监测站 所有数据汇总到信息中心 [4]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99.1%和70.8% [5] - 每亩水稻综合成本降低60元以上 每亩产量提高约30公斤 [4] - 北大荒智慧农业农机中心采用无人农机群作业 智能育秧工厂使用智能播种流水线 数据指挥中心实时呈现水文气象等数据 [4] - 自主攻克水肥调控难题 建立智能喷灌系统 联合科研院所优化授粉流程 [5] 特色作物与技术创新 - 成功引进并驯化65种南方特色果树 攻克温湿度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壁垒 包括单串重量超百斤的北方香蕉和北方荔枝树 [3] - 嫁接果蔬实现多年生产 四季结果 大大提高果蔬生产效率 可同时嫁接西红柿 枸杞 人参果等百余种茄科植物 [3] - 建起亚洲规模领先的蔓越莓种植基地 年产3000吨 销售收入近8000万元 [5] 农文旅融合与电商发展 - 打造"云上认养"新模式 通过微信小程序一键认养真实农田 手机24小时云端监控查看农作物从插秧到收割全过程 [5][6] - 培养女性"田间主播" 闯出"电商赋能+妇女增收"特色发展之路 [6] - 借助电商直播帮村里大米打出知名度 带动200多名妇女学做直播 开农家乐 当导游 办民宿 [7] - 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丰富旅游元素 如巨型稻田画 彩虹桥 风车等网红打卡点 [6] - 开展乡村稻田音乐节和青年交友联谊会 吸引游客体验种稻 收稻 品鉴美食等活动 [7] 科研团队与农户指导 - 由17名女科技工作者组成的科研团队 平均年龄32岁 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全国巾帼文明岗等称号 [3] - 2023年组建巾帼助农助企服务队 在现代种业 智慧农业 黑土地保护等方面对种植户进行一对一指导 年均开展活动200余场 [3] - 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活动 每个生产阶段深入田间地头 通过集中培训与入户指导将智慧农机操作等技能教给农户 [4]
海南立法支持民营经济在自贸港大显身手
上海证券报· 2025-08-13 17:48
海南自贸港民营经济新规核心内容 立法背景与定位 - 采用"小切口"立法形式 共二十九条 不分章节 为全国首部民营经济地方性法规 [1] - 专门为海南民营企业应对封关机遇与开放挑战提供法治保障 [1] 公平竞争保障机制 - 明确规定平等准入原则 包括生产要素使用 公共服务资源获取 自贸港政策适用等 [1] - 细化禁止性条款 包括不得设置准入障碍 不得在公共资源交易中排斥民营主体 [1] 自贸港政策赋能方向 - 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四大主导产业及重点项目建设 覆盖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领域 [1] - 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享受所得税优惠 "零关税" 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税等政策红利 [1] - 鼓励加大研发投入 重点发展种业 深海 商业航天 数字经济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 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融资渠道创新 - 要求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推广应收账款 仓单 股权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2] - 明确金融机构须平等对待民营主体 禁止设置歧视性授信条件等五种行为 [2] 融资便利化措施 - 计划拓宽融资渠道 提升首贷拓展力度 引导信贷资源向民营经济倾斜 [2] - 推动扩大抵质押物范围 支持通过股票 债券 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直接融资 [2] 政策落地实施路径 - 海南省发改委将重点推进市场准入 政企沟通 配套政策三方面工作 [3] - 当前正落实首批22条放宽准入措施 研究制定第二批特别措施 [3]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解锁“芯片”密码 我国种业创新迈出坚实步伐
新华社· 2025-08-13 13:22
种业创新发展 - 玉米新品种"中玉303"具备耐盐碱 耐干旱 抗病抗倒伏特性 2021年种植以来每亩地产量比以往多出三四百斤[1] - "中玉303"2020年通过河南省和黄淮海夏玉米区国家审定 2023年扩展至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和西北春玉米区国家审定[3] - 近三年"中玉303"累计推广种植1475万亩 2023年在山东乐陵盐碱中低产田创造亩产1077.5公斤记录[3] 种质资源体系建设 - 2021年启动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 规模与覆盖范围创历史之最 发掘河套大耳猪 樟木牛等新品种[4] - 国家农作物 畜禽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加速建立健全 资源基因型鉴定比例超60% 表型鉴定比例超30%[4][5] - 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化平台将于2024年内上线 促进资源共享效率提升[5] 种业振兴政策支持 - 2021年7月《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审议通过 将种源安全提升至国家安全战略高度[4] - 2022年8月国家育种联合攻关总体方案印发 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种业创新体系[4] - 政策推动下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超过95% 涵盖小麦 水稻 玉米等多品类[6] 生物育种技术突破 - 基因编辑高油酸大豆获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国产西蓝花品种市场占有率从5%跃升至37.5%[6] - 白羽肉鸡品种"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打破100%进口依赖 市场占有率超25%[6] - 自主培育的15个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市场占有率超过30% 实现种源自主可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