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计算
icon
搜索文档
禾信仪器(688622):首次覆盖报告:龙头的下一站,量子计算
民生证券· 2025-05-19 11: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禾信仪器,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禾信仪器是质谱仪国产化龙头,财务指标稳健增长,近年短期利润承压,未来有望通过创新业务带来增长拐点 [2] - 量子计算能突破AI算力瓶颈,海外产业发展较快,我国与海外差距不断缩小 [2] - 稀释制冷机是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装备,量羲技术在细分领域领先,禾信仪器收购量羲技术有望切入量子计算领域,塑造业绩增长极 [3] 各目录总结 1 质谱仪国产化龙头,深度对接政府采购需求 1.1 深耕环境监测领域质谱技术,探索多场景创新业务 - 禾信仪器集质谱仪研产销及技术服务于一体,深耕多领域,践行国产化产业化道路,向新业务领域技术突破和产品布局 [11] - 质谱仪产品分环保、医疗、实验室、其他自制仪器四类,各有应用场景和产品矩阵 [13][14] - 拓展核心技术衍生服务,输出各类分析报表和建议报告,形成高效工作模式,业务持续性增强 [21][22] 1.2 下游对接环保局及科研院所,财务指标稳健成长 - 产品聚焦大气环境监测,客户主要为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销售模式结合直间接销售,客户集中度低 [24] - 整体业务稳健增长,技术服务和仪器销售规模扩大,营收2017 - 2024年复合增速12%,2024年营收2.03亿元 [25] - 毛利率近年下降,稳定在40%左右,仪器销售毛利率低于技术服务,毛利额占比呈下降趋势 [28] - 新品研发与销售拓展费用使短期利润承压,2025年Q1基本盈亏平衡,未来创新业务有望推动盈利增长 [31] 1.3 股权结构稳定,核心团队技术背景浓厚 - 创始人周振持股占比高,核心团队技术背景浓厚,深耕质谱仪技术20年以上 [34] - 坚持自主研发战略,形成研发团队,截至2024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43人,本科及以上占95.35% [35] 2 量子计算厚积薄发,开启稀释制冷机国产化元年 2.1 以收购量羲技术为支点,进入量子计算新赛道 - 2024年10月22日,禾信仪器筹划收购量羲技术控制权,量羲技术产品应用于多领域,下游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 [40] - 收购可绕开技术壁垒,实现协同效应和资源共享,推动质谱仪升级,增厚公司业绩 [41] - 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增长,交易完成后双方整合资源,提升研发能力,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45] 2.2 稀释制冷机面临“卡脖子”,技术追赶推动元年到来 - 稀释制冷机性能稳定,是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装备,全球市场规模加速增长,欧洲和中国份额较高 [46] - 核心技术被欧美垄断,美国出口管制限制我国量子产业发展,稀释制冷机出现“卡脖子”现象 [48][49] - 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技术水平由“跟跑”向“并跑”转变,取得温度和功率突破 [52][53] - 商业场景不成熟,产业发展有差距,量羲技术领先,若收购成功有望提升竞争力,2025年或成稀释制冷机元年 [54][57] 2.3 量子计算突破AI算力瓶颈,国内外发展如火如荼 2.3.1 量子力学颠覆经典计算体系,带来空前加速 - 量子计算基于量子力学,基本信息单位为量子比特,具有叠加、纠缠、干扰特性 [64] - 与传统计算相比,量子计算并行能力强、能耗低,运算能力随量子比特指数级增长,在AI领域潜力大 [67][70] 2.3.2 海外量子计算产业发展较快,逐步落地 - 英伟达举办“量子日”,布局完善,与多家公司合作,CUDA - Q平台推动量子机器学习进步 [73][74] - 美股量子计算上市公司涨幅亮眼,2032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百亿美元,公司加速研发和商业布局 [77][79] 2.3.3 我国量子计算与海外差距不断缩小 - 中国量子计算领域厚积薄发,“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赋能AI行业应用 [92][93] - 中科大团队成果创全球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国盾量子提供超导量子计算整体解决方案 [96][99] - “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103]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3.1 盈利预测假设与业务拆分 - 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2.1/2.3/2.4亿元,同比增长5.1%/7.3%/6.9% [104] - 各业务收入和毛利率有不同预测,如环保仪器业务收入有望维持2%增长,毛利率稳定在40% [104][108]
英伟达要投一家量子计算公司
华尔街见闻· 2025-05-19 07:19
据科技媒体Information周日报道,英伟达正处于与量子计算初创公司PsiQuantum的高级投资谈判阶 段。据参与此次交易的四位人士透露,此次谈判正值PsiQuantum在一轮融资中筹集至少7.5亿美元之 际。 另据此前报道,PsiQuantum正寻求以60亿美元的投前估值筹集资金,贝莱德预计将领投这轮融资。英伟 达的参与此前并未被披露。 这一动作与英伟达CEO黄仁勋今年早些时候对量子计算前景的谨慎表态形成鲜明对比。今年1月,黄仁 勋曾表示量子计算可能需要20年才能成为实用技术,但此后明显调整了立场。 英伟达布局量子计算版图 自黄仁勋1月发表对量子计算的保守言论后,英伟达已经显著改变策略。 今年3月,该公司在年度开发者大会上举办了首个"量子日"活动,并宣布在波士顿设立新的量子研究中 心,旨在帮助量子计算公司利用英伟达硬件增强其工作。 英伟达进军量子计算:正洽谈投资 PsiQuantum,押注下一个技术浪潮。 PsiQuantum是黄仁勋在英伟达大会炉边谈话中重点介绍的十几家量子初创公司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早些时候,英伟达还投资了SandboxAQ,后者筹集了超过4.5亿美元用于开发量子 计算软件算 ...
玻色量子完成新融资!由光电融合产业基金领投
搜狐财经· 2025-05-15 01:30
融资情况 - 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A+轮第二期融资 由北京光电融合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1] - 这是公司成立四年多以来完成的第七轮融资[1] 投资方背景 - 北京光电融合产业投资基金于2022年4月26日正式成立 由北京电控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主导[3] - 电控产投与京东方、北方华创、燕东微均隶属于北京电控 是北京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3] - 光电融合产业基金以硅光投资为特色[3] 资金用途 - 公司将持续投入相干光量子计算机的研发[1] - 推动小批量生产产能形成以满足市场对实用化量子科技产品的需求[1] - 持续深化"量子计算+"战略布局 拓展各行业实用化应用[1] - 继续投入通用光量子计算机的研发与布局[1] 战略意义 - 融资代表资本市场对公司在我国量子计算产业链中发挥链长企业带头作用的高度认可[1] - 获得电控产投旗下基金投资代表对硅光技术在光量子计算产业应用的期待[3] - 融资为公司发展提供强大战略协同[3] - 公司将加速推动相干光量子计算技术的实用化进程[3]
2025年大利小利山向预测与展望
搜狐财经· 2025-05-14 07:49
财运方面 - 新兴产业如人工和绿色能源领域投资逐年增加 相关从业者可能获得丰厚回报 人工领域从研发到应用推广的产业链各环节需要大量人才 [2] - 传统行业如制造业面临风险 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和环保要求提高影响 小型传统制造企业可能停产或减产 需加强与新兴技术融合以避免财运重创 [2] 健康领域 - 心理压力相关健康问题受关注 都市人群心理疾病比例逐年上升 需增加心理咨询服务和压力释放方式如运动和艺术创作 [3] - 老龄化加剧导致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发病率上升 相关医疗费用占整体医疗支出比例较大 需加大预防和控制投入如推广健康饮食和定期体检 [3] 人际关系 - 全球化促进跨国交流 国际商务合作和文化交流领域带来新机遇 国际旅游恢复促进文化传播和理解 [4] - 文化差异可能导致冲突 国际合作项目中因工作模式和决策方式理解不同易产生矛盾 需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尊重不同价值观 [4] 事业与学业 - 新兴行业如量子计算在密码学和药物研发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关企业积极招聘人才并提供有吸引力职位 [5] - 进入新兴行业需强专业知识 如量子计算领域需深厚数学物理基础和新算法理解能力 [5]
从实验室到产业生态:量子“国家队”打通量子计算“最后一公里”
经济观察网· 2025-05-14 07:13
全球量子科技竞争态势 - 全球量子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中电信量子集团作为中国量子产业"国家队"以技术突破与生态建设双轮驱动持续引领产业发展 [1] - 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超导量子和光量子两种物理体系都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国家 [2] 技术突破与算力建设 - "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88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集群 含一台24比特 两台176比特和一台504比特量子计算机 组成国内规模最大超导量子计算集群 [2] - 平台具备量子计算机整机部署和运维能力 推出国内单台量子比特数最多的天衍-504超导量子计算机 [2] - 平台访问量突破2700万 覆盖50多国用户 实验任务数超140万 未来将接入"祖冲之三号"同款量子计算机 [3] 教研体系与人才培养 - "天衍"量子计算教研平台构建覆盖"学练考评研"全流程的数字化教育引擎 通过图形化编程和自动报告生成实现"所学即所用" [4] - 与中科大等高校联合打造量子计算教育体系 在江苏湖北湖南等地开展体系化合作推动学科建设 [4] - 评价系统基于学习数据生成能力雷达图与成长轨迹 形成"教-学-评"正向反馈闭环 [4] 商业应用与产业融合 - 在生物化学 材料制造 气象预测 金融科技 机器学习等领域开展应用探索 与中国气象部门合作实现量子算法在降水预测场景落地 [4] - 量子计算与超算深度融合 入驻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SCNet 推动AI 密码破译 药物研发等领域的突破性创新 [5] - 推出四算融合新型算力中心服务 为高校和研发机构提供多类型量子算力供给 在教育 气象 电力 AI等领域开发应用方案 [5] 战略布局与未来规划 - 持续推进量子科技基础应用研究和产品创新研发 抢占"第二次量子革命"制高点 [5] - 发挥央企在科技创新 产业控制 安全支撑的引领作用 下好"先手棋"把握行业大趋势 [5]
人类技能的奇幻未来
36氪· 2025-05-13 09:22
未来技能发展前景 - 2037年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驱动的SkillNet平台可实现快速技能掌握 通过沉浸式预演和实时指导提升技能水平 [3][4][6] - 量子计算突破使设备运算速度提升1.58亿倍 四分钟完成传统超算需一万年的计算量 [3][13] - 全球化协作平台实现跨地域专家指导 如印尼焊接专家通过AR技术实时指导美国焊工 [6][7] 技术应用现状 - 苹果3500美元AR头显与Meta对应产品已实现数字物理现实融合 ChatGPT具备教练功能潜力 [9] - 微软谷歌GPT系统可根据用户知识图谱提供定制化内容创建建议 [9] - GitHub、YouTube、Reddit等平台支持实时数据交换和大众策展 为技能发展提供基础 [9] 技能发展挑战 - 工业工程师通过重新设计工作减少技术性接触 导致仓库工人技能退化 [20] - 低薪重复性工作岗位缺乏培训机制 临时工平均每天处理物品时错误率上升 [20] - 技能不平等导致收入差距扩大 顶级外科医生与普通从业者收入差异显著 [19] 解决方案架构 - 数字化学徒计划通过AI模拟传统学徒制 提供10小时沉浸式模拟训练并获得区域高分认证 [6][27] - 嵌合系统结合人类与人工智能优势 在燃气轮机维护、芯片设计等领域提升30%生产效率 [26] - 开放平台如YouTube和Stack Overflow使数十亿用户获取程序性知识 平均搜索耗时20分钟 [29][31] 技术发展前景 - 量子计算机量子比特同时保持0和1双值 加速化学、地球物理学等领域科学发现 [13] - 聚变能源2022年实现能量净增益 微软与Helion Energy签署五年商业供电协议 [15] - SpaceX已部署超4000颗卫星 为150万美国家庭提供高速互联网 目标部署4.2万颗 [17] 基础设施构建 - 传感器成本下降使加速度计等设备普及 可监测钢琴家演奏压力值和学生注意力曲线 [30] - 麻省理工学院社交计量徽章通过5个传感器实时分析人际互动数据 预测群体决策准确度 [30] - Surch平台实现手术视频语义图自动生成 使住院医生搜索特定手术片段时间从10小时降至1分钟 [32][34] 经济效益指标 - 美国教育部年支出6390亿美元 需增加投资解决技能发展负外部性问题 [39] - 机器人组件模块化使成本下降 企业按成功行动次数租赁系统而非全额采购 [17] - 企业学习系统结合人才市场Gloat 使软件工程师项目管理课程完成时间缩短50% [27]
RGTI一季度营收147万美元 不及预期
快讯· 2025-05-12 20:30
RGTI一季度营收147万美元 不及预期 智通财经5月13日电,核电概念股Rigetti Computing Inc.(RGTI)公司一季度营收147万美元,分析师预 期256万美元。美股盘后跳水大约10%。 ...
邓正红软实力思想解析:以独门绝技核心科技打造具有国际价值创新力的民族品牌
搜狐财经· 2025-05-10 11:08
中国品牌价值创新战略 - 中国品牌需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博弈",通过"独门绝技"定义未来需求,使"中国质造"成为全球商业新语法的制定者 [1] - 软实力是超越物质实力的价值创造能力,其核心在于整合技术、标准、品牌、质量等非物质化能力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 [1] - 价值创新是软实力的最高形态,需引领科技创新,将"中国质造"与"中国智造"有机融合,构建品牌附加值提升机制 [1][2] 质量与软实力构建 - 质量是构建"价值认同"的核心介质,代表品牌背后的价值观、责任感和文化内核 [2] - 多维质量体系包括设计创新性、生产稳定性、服务响应性等维度,通过标准化、精细化实践将"工匠精神"转化为可感知的价值符号 [2] - 质量技术竞争力需从被动符合国际标准转向主动参与全球标准制定,融合AI、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动态质量管理系统 [2] 价值创新实现路径 - 从"效率创新"到"意义创新",通过绿色技术赋予产品碳中和内涵或数字化服务重构用户体验 [3] - 核心技术专利需通过"场景化翻译"实现价值外溢,如将5G专利转化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 - 推动中国标准成为全球产业"默认选项",构建"技术-标准-市场"三位一体的软实力生态体系 [3] 产业集群与生态系统 - 传统制造业需以区域品牌为纽带,通过共享研发平台、数字化供应链形成"柔性制造网络" [4] - 新兴产业需构建"技术联盟-应用场景-政策适配"协同机制,如量子计算企业联合高校开发智慧政务系统 [4] - 品牌叙事需嵌入中华文化理念如"和合共生",使产品成为知识价值输出的柔性媒介 [4] 运营与全球责任 - 建立"质量信用积分"等制度,将企业质量表现与融资、税收政策挂钩形成市场激励 [5] - 参与国际质量援助如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食品检测实验室,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品牌价值 [5] 软实力觉醒与文明范式 - 中国品牌需实现从"体力竞争"到"脑力竞争"再到"心力竞争"的跃迁,以"中国价值"重新定义全球商业文明 [6] - "共生型创新"模式用"关系价值"替代"要素价值",使企业从价值链参与者蜕变为价值网编织者 [6] - 东方哲学"既竞争又共生"正在改写西方零和博弈规则,为全球商业注入新范式 [6]
展示前沿创新成果 引领未来产业风向
科技日报· 2025-05-09 01:24
前沿科技展示 - 北京科博会以"科技引领 创享未来"为主题,展示众多前沿科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最新成果,展馆面积达5万平方米 [1]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天工LITE"机器人,是半程马拉松冠军"天工Ultra"的"孪生兄弟",并即将发布国内首款针对复杂地形自适应行走的人形机器人"天工2.0",该机器人综合能效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是首个拥有永续作业能力的工业级机器人 [1] - 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基于全栈式技术开发,具备多模态规划大模型、语义VSLAM、学习型运动控制等具身智能关键技术,能满足工业场景内泛化应用需求 [1] 医疗与航天技术突破 - 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发布全球首个"AI+数智骨科全流程解决方案"ROPA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系统,实现"诊疗一体化"和"研发—应用—产业"全链突破,其"多模态影像融合导航技术"自主可控 [2] - 北京星途智联科技发布国内首个国产化民用卫星互联网终端"网翎卫星上网机",该终端在2025年缅甸地震救援中实现单人便携部署,开创卫星通信设备"轻量化、单兵化"先河 [2] - 北京国卫星通展示惯性导航、北斗授时等设备,为航空航天、国防安全等领域提供自主可控的"中国芯"支撑 [2] 量子计算进展 - 北京玻色量子科技展出国内首个突破千比特规模的专用光量子计算机,计算能力较经典计算机呈指数级跃升,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小分子库筛选中可将运算时间从数天或数月缩短至毫秒级 [3]
美股集体收涨!金价突然跳水!
新华网财经· 2025-05-09 01:19
欧美股市表现 - 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涨 道指涨0.62% 标普500指数涨0.58% 纳指涨1.07% [3] -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涨1.08% 特斯拉领涨3.11% 谷歌-C和亚马逊涨近2% [5] - 量子计算概念股D-WAVE QUANTUM单日涨幅达52.10% 创2023年5月以来最佳表现 [6][7] - 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德国DAX指数涨1.02% 法国CAC40指数涨0.89% 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32% [8][9] 中概股及商品市场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97% 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涨2.19% 比特小鹿单日涨幅超19% [7] - 伦敦现货黄金和COMEX黄金期货价格分别下跌1.74%和2.4% 盘中跌破3300美元/盎司 [9] - WTI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分别上涨3.81%和3.27% 重返60美元/桶上方 [9] 行业分析观点 - 原油研究员指出 国际贸易和地缘局势利好对油价支撑作用短期有效 基本面利空将形成长周期压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