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

搜索文档
“反内卷”强化供给侧国家治理预期,有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增长
东方证券· 2025-07-07 02:33
“反内卷”政策概述 - “反内卷”旨在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国家治理预期提升,更侧重质量提升等方面[5] - 价格过度竞争抑制创新活力问题受重视,相关提法多次高规格出现,涉及行业增加,如6月末十大玻璃行业头部企业7月起减产30%[5] “反内卷”措施及影响 - 通过法律法规等多种措施引导良性竞争,发挥比价格指导更长远作用[5] - 与上一轮供给侧改革存在差异,重点行业分布和主导部门不同,更强调产业链链主带头功能,重视调整增长机制[5] 超预期方向 - 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制度可能有全国层面制度优化[5] -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模式将向优势地区集中,依赖补贴的模式难持续[5] - 完善高质量发展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降低GDP权重,强化新旧动能转换和“投资于人”占比[5] 风险提示 - 特朗普关税表态及海外资产波动影响国内资本市场风险[5] - 各地执行力度超出市场前期预期风险[5]
商务部研究院洪勇:淘宝闪购500亿补贴撬动消费新蓝海
搜狐财经· 2025-07-07 02:05
平台补贴模式的经济影响 - 淘宝闪购等平台的大规模补贴措施有助于缓解商家间的"内卷式"价格竞争 重新激活商家的利润空间 使商家无需牺牲利润换取流量 从而有动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1] - 平台补贴激活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特别是在外卖 即时零售等新消费场景表现明显 淘宝闪购联合本地即时配送体系通过超过500亿元的补贴发放消费者福利 上线一个月内订单规模迅速提升至数千万级别 准时配送率达到97% [2] - 平台补贴模式短期内提升了消费活跃度 也为未来电商与服务业融合提供了新路径 传统线下门店与线上平台合作后 门店销量短期内实现翻倍增长 订单平均客单价提高明显 [2] 平台补贴与宏观政策的协同效应 - 平台补贴与国家促消费政策协同的模式具有示范意义 中央近期出台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刺激居民消费 平台补贴模式与之相呼应 政策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为消费市场创造了增量需求 [2] - 平台补贴机制有效遏制了过往以压价为手段的内卷化竞争 商户和平台可以将精力转向提升品质与服务 推动市场整体健康发展 [3] - 长期看 平台补贴模式更符合消费升级趋势 有助于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3] 未来发展方向 - 政府应鼓励更多电商平台积极创新市场模式 出台相应的扶持措施 引导市场主体加强自身生态建设能力 形成企业与政策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3] - 平台企业自主补贴与国家宏观促消费政策的良性互动模式 撬动消费新蓝海 激活消费者即时需求 对促进消费扩容升级 优化市场竞争生态 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
日本停滞35年,迎来“中国时刻”
创业家· 2025-07-05 09:59
日本经济现状与电商机遇 - 日本GDP全球占比从1989年15.3%降至2022年4.18%,排名从全球第二跌至第四[3] - 2025年Q1日本GDP再次负增长,经济停滞已持续35年[3] - 日本电商市场规模达1690亿美元,全球第三,但渗透率不足10%[3][5] - 中国电商平台TikTok Shop、Temu、TAO、京东日本站、SHEIN近年密集进入日本市场[3] 日本消费市场特征 - 日本线下零售生态完善,百年老店超4.5万家,东京大丸百货平日客流达8万人次[14] - 日本65岁以上老人占比29.3%,"团块一代"掌握60%以上社会财富[15][17] - 日本中产阶级占比从1985年63.9%降至2018年58.1%,家庭收入中位数从550万日元降至440万日元[27][28] - 日本消费者以挑剔著称,电商退货率仅5%-10%,但品牌忠诚度高[36][37] 中国企业的日本市场机会 - 中国供应链与日本头部企业生产基地高度重叠,如资生堂、高丝、丰田等均在华设厂[24][25] - 中国3C家电、移动储能、智能家居等品类通过创新产品填补日本市场空白[28][29] - 花西子等美妆品牌在日本实现溢价,2024年日本市场占其海外营收40%[31] - 日本电商市场2025-2030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达14.3%[18] 日本市场挑战与策略 - 日本物流成本高企,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占商品售价10%-15%(中国5%-8%)[38] - 日本消费者决策周期长,品牌建设需1年以上,花西子历时5年才开出银座首店[36] - 日本支付系统碎片化,二维码支付手续费高达3%-5%(中国不到1%)[39] - 日本市场适合"高性价比+高科技创新"策略,需本土化运营团队[31][41] 日本电商发展趋势 - 疫情加速线上消费习惯养成,远程办公推动"返乡潮",东京连续出现人口净流出[18][19] - 日本电商呈现"低渗透+高增长"特征,过去5年规模增长1.5倍[23] - 智能贩卖机、AR试妆等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成为发展方向[43] - 日元贬值至1986年以来新低,降低跨境企业运营成本[39]
海外建厂隐性成本易被忽略,配持枪保安、建食堂是当地刚需丨鲸犀百人谈Vol.39
雷峰网· 2025-07-04 11:07
中国企业出海发展历程 - 28年前海尔在菲律宾建立首家海外工厂,以产品实力打开海外市场[2] - 10年前海信2370万美元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通过跨国并购加速美洲市场布局[2] - 7年前电商平台开启全球化建设,在海外建立物流枢纽和跨境仓库[2] - 三次出海浪潮反映中国企业从制造输出到资本运作再到电商扩张的演变[3] 供应链出海核心驱动力 - 地缘政治和关税影响成为企业选址关键因素,促使企业寻找政策稳定地区[7] - 近地交付需求显著提升,海信墨西哥工厂较中国直发节省大量运输时间[7] - 成本优势仍存,零部件本地组装较整机运输可提升单柜装载量160-200%[7] - 制造型企业优先考虑劳动力成本,东南亚工人月薪显著低于中国5000-7000元水平[8] - 研发型企业侧重技术资源聚集,如蔚来在硅谷设研发中心贴近特斯拉生态[9] 企业出海阶段与规模门槛 - 年销售额5亿是企业供应链出海的关键分水岭[10] - 5000万以下企业建议产品出海,5000万-5亿企业适合品牌出海[10] - 外贸业务占比10%-20%且团队成熟的企业更具备制造出海条件[10] 海外建厂环境变化 - 越南工厂从建厂到盈利耗时十年,后续采用合资模式缩短磨合期[11] - 劳动力成本飙升,越南工人月薪从200美元涨至难以招募的水平[12] - 墨西哥地价两年上涨60%,土地增值成为意外收益来源[13] - 中国品牌国际知名度提升,较早期更易获得市场认可[13] 选址策略与隐性成本 - 泰国、越南、墨西哥位列对中国企业友好度前三的建厂目的地[17] - 宏观选址需考虑市场潜力与政策环境,如日本老龄化制约建厂可行性[18] - 巴西/墨西哥工厂需配备持枪保安,员工食堂成为工会强制要求[20] - 低工资可能伴随低效率,孟加拉工人搬运效率仅为越南工人的1/3[21] 运营管理实践 - 自动化设备在海外可能降低效率,特斯拉曾用人工替换自动化产线提升产能[27] - 东盟国家适合中国管理者主导,埃及/巴西等文化差异大地区需本地化领导[28] - 泰国工厂通过多语言指示牌和技能培训提升效率,翻译更换率达3次/项目[29] 投资回报与风险控制 - 重资产行业回报周期通常5-7年,战略型项目可能超10年[30] - 合资模式可降低50%资本投入,但会削弱决策权和品牌转型空间[32] - 印度PLI产业政策实际优惠难以兑现,企业采用旧设备降低投资风险[33]
《求是》点名新能源内卷:一些地方为招商破坏竞争秩序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25-07-04 07:40
中国绿色产业"内卷式"竞争现状与成因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为代表的"新三样"在全球市场表现出色,但行业内部出现严重"内卷"现象[1] - "内卷式"竞争表现为价格战、同质化竞争和营销"逐底竞争",新能源车企平均账期超过170天,部分达240天[5][7] - 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洼地、非普惠补贴等手段加剧无序竞争,破坏市场公平[1][5] - 行业利润率大幅下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影响产业链上下游利润空间和研发投入[7] "内卷式"竞争的形成原因 - 宏观层面供需失衡: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叠加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导致产能过剩[9] - 新兴行业供需结构性矛盾:光伏、锂电池等行业技术迭代过程中产能扩张速度超过需求释放速度[10] - 体制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导向偏差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11] - 发展模式路径依赖:企业习惯价格竞争策略,创新投入不足难以适应消费升级[12] 整治"内卷式"竞争的系统性方案 - 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改革结合,推动大宗消费升级和服务消费潜力释放[13] - 规范政府行为: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严禁违规优惠政策[14][15] - 强化行业自律:通过行业协会制定标准规范市场行为,引导链主企业建立良性产业链关系[16] - 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推动企业整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15]
泰国消费者购物观念大转变
商务部网站· 2025-07-03 18:08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泰国消费者购物标准从"价格最低"转向"值得信赖的高性价比",64%更关注商品品质与商家可信度而非单纯低价 [1] - 超过70%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并强调购物过程中的信任感,决策时综合考量产品选择、物流配送及售后服务等全环节 [1] - 城市消费者更注重购物速度,倾向"立即拥有"而非"等待折扣",推动电商平台优化配送效率与用户体验 [1] 电商平台策略调整 - 电商平台如Shopee提出"全、值、快、保障"购物理念,通过热卖精选、价格保障与快速配送满足消费者"讨厌等待"心理 [1] - 现代电商平台角色从交易场所转型为消费者信任管理者,Shopee Mall等提供官方品牌集中选购、15天退货保证及价格保护服务以增强信心 [1] 行业竞争趋势 - 2025年上半年泰国消费者购物更理性,虽减少比价时间但对透明度与服务要求更高,易被"更可靠选择"吸引 [2] - 电商行业进入"服务深度"竞赛,满足理性与情感双重需求的平台将赢得长期忠诚度 [2]
洪勇:告别商家“内卷” 平台补贴撬动消费新蓝海
搜狐财经· 2025-07-03 09:30
平台补贴模式的经济影响 - 淘宝闪购等平台通过大规模补贴缓解商家间"内卷式"价格竞争 重新激活商家利润空间 使其能保持合理利润并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1] - 平台补贴与国家宏观促消费政策形成良性互动 有效提升消费活力 促进良性市场竞争 反向推动实体经济复苏 [1][3] - 补贴机制帮助商家从牺牲利润换取流量的恶性循环转向良性经营 推动市场生态健康发展 [1][3] 消费需求激活与结构升级 - 淘宝闪购联合本地即时配送体系发放超500亿元补贴 上线一个月内订单规模达数千万级别 准时配送率97% 大幅提升用户即时消费体验 [2] - 补贴激活消费者即时消费意愿 在外卖、即时零售等新场景表现显著 拓展了消费需求边界 [2] - 传统线下门店与线上平台合作后销量翻倍 客单价明显提高 体现线上线下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 [2] 产业生态优化与政策协同 - 补贴机制遏制压价式内卷化竞争 推动商户和平台转向品质与服务提升 促进市场整体健康发展 [3] - 平台补贴模式与中央《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相呼应 通过收入提升、减负降本等方式协同刺激消费 创造增量需求 [2][3] - 长期看补贴模式符合消费升级趋势 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电商与服务业融合提供新路径 [2][3] 未来发展方向 - 政府应鼓励电商平台创新市场模式 出台扶持措施 引导企业加强生态建设能力 形成政策与市场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3] - 平台补贴与政策互动模式撬动消费新蓝海 对消费扩容升级、优化竞争生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3]
政策动态点评:“反内卷”的下一步
民生证券· 2025-07-03 07:40
反内卷新阶段 - 中央首提“反内卷”一周年,今年7月政治局会议“反内卷”或进入新阶段,与“十五五”规划衔接,其战略是做强国内大循环,要求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1] 过去一年得失 - “得”:“反内卷”站稳顶层设计高度,多次出现在国家重要会议,可能成“十五五”规划重要主线[2] - “失”:工业产能利用率低位运行,一季度大幅下滑,PPI同比降幅加深;工业企业营业利润率低位运行,5月降至5.3%[2] 聚焦重点难点 - 重点是治理宏观经济供需失衡问题,难点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储能系统、电商平台等领域,制造业问题突出,预计先针对重点行业展开[3] 推进方式 - 当前“反内卷”依靠行业自律机制,进展偏缓,预计7月政治局会议定调后,由发改委牵头,“部委牵头为主、行业自律为辅”深度治理[3] 历史经验 - “供给侧改革”时期,重点行业推出去产能量化“KPI”,如钢铁、煤炭等行业明确压减产能目标,部分领域取得良好产能去化效果[4] 风险提示 - 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4]
那些上国货严选买东西的人发现:买“不贵的好东西”,才是会买东西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03 03:34
核心观点 - 淘宝国货严选通过"质价比革命"重新定义消费趋势,消费者从追求"极致低价"转向"质价比",即在合理预算内获得品质、设计与情感的全方位满足 [5][7] - 国货严选独创"半托管模式"助力产业带商家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从生产端到销售端的价值重构 [9][10] - 平台通过商家赋能和用户心智建设双轮驱动,推动"品质国货=生活方式"的认知落地生根 [28][37] 商家赋能策略 - **半托管模式**:商家无需开店直接在官方店铺发品,省去店铺装修和运营流程,平台提供爆品画像、赛道机会分析、精准上品等服务,超100名产业带小二提供深度陪跑 [11] - **降本提效**:618期间推出"至高返还80%佣金"激励计划,配合最高199元大促红包降低消费决策门槛,广东某玩具厂入驻后日销近万单,利润率较代工时期翻倍 [13][15] - **数据驱动**:通过大数据与柔性供应链融合构建"爆款预测-快速响应"闭环,义乌产业带新品研发周期缩短40%,30件起订的小单快反模式解决库存积压 [16] - **业绩表现**:618期间GMV环比翻倍,超40个产业带GMV提升10倍,月千万级产业带数量增长3倍,用户规模扩大2.5倍,百万级商家数增长1.5倍 [17] 用户心智建设 - **需求洞察**:结合年轻消费者生活趋势打造品类周IP,如端午非遗品类周联动青塘村非遗粽子和龙舟节活动,绑定非遗老字号国货 [29] - **情感共鸣**:针对细分场景打造锚点,如宠物领域通过"喵星质检员"互动和UGC内容强化信任,露营领域以轻量化装备实测视频引发共鸣 [32] - **信任背书**:实施"100%产地溯源+100%商品严选"双轨认证,产地小二验厂审核资质,联合第三方机构抽检,配合"假一赔十"售后保障 [33][35] - **用户反馈**:小红书出现"宝妈618买什么"等自来水推荐,淘宝店铺好评率超3000条,关键词包括"质量好"、"回购无数次"等 [30][37][38] 行业影响 - 推动产业带从"制造"向"质造"跨越,如长沙佰进电子通过平台数据指导实现三地工厂产能精准调配,月销售额峰值近200万元 [17][20] - 重构供需关系,解决消费者被劣质低价商品裹挟的痛点,如抽纸薄如蝉翼、垃圾袋承重不足等问题 [21][28] - 建立标准化信任体系,用户可直接查看商品国标符合性、材质保障和淘工厂质检背书,减少比价环节 [39]
在沪直销企业和电商平台企业签署备忘录 打造规范、活力的上海电商生态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15:57
会议主题与背景 - 会议以"共建互联,合规致远,直销企业、电商平台生态建设的双轮驱动"为主题,由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召开 [1] - 5家直销企业与5家互联网平台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旨在探索商业合作实现双赢 [1] 合作备忘录核心内容 - 聚焦三大方向:守"沪"正品、保护消费者权益、反对直销领域"低价内卷式"竞争 [1] - 针对"直销黑产"问题(山寨假冒产品、恶意诋毁品牌等),需加强电商平台与直销企业协同治理 [1] 治理成效与机制建设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已关闭277家违规电商店铺,下架4970条问题产品链接 [1] - 通过互联网执法协作共治机制,建立直销企业与电商平台双向联络对话机制,解决沟通痛点 [1] - 6家在沪直销企业已开设18个电商平台官方账号,强化品牌建设 [2] 未来合作方向 - 将建立信息共享与对接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定期/不定期互动,形成常态化沟通渠道 [2] - 直销企业计划深化与电商平台合作,利用平台流量与技术推动业务创新 [2] 行业意义 - 该合作系全国首创,旨在打造规范、活力的上海电商生态 [2] - 通过合规协作缓解直销行业经营秩序破坏、品牌美誉度受损等核心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