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买手电商
icon
搜索文档
小红书能养出闲鱼吗?
虎嗅APP· 2025-09-24 09:37
小红书快捷售卖功能上线 - 小红书近期低调上线"快捷售卖"功能 支持个人用户无需开店即可进行二手交易 商品价格上限为1万元 可自行设定可售数量、交货方式及运费[5][7] - 该功能面向个人用户间的二手及闲置物品交易 明确禁止利用此功能从事经营性销售活动[5][6] - 功能入口较深 需通过"设置"—"新功能体验"路径找到 且平台未进行大规模宣传推广[8][17] 小红书二手交易生态现状 - 平台存在旺盛的二手交易需求 相关话题闲置浏览量接近28亿 断舍离浏览量超41亿 讨论量分别超5700万和4500万[11] - 此前用户在小红书进行二手交易需完成开店流程 包括上传身份证、人脸识别、缴纳1000元保证金等 流程繁琐[11] - 目前快捷售卖功能用户认知度较低 多数用户仍习惯使用闲鱼等平台进行二手交易[8][9][29] 小红书电商战略与二手业务定位 - 小红书2023年后提出"买手电商"和"生活方式电商"战略 强调通过内容创作力和IP吸引力撬动交易 注重商品品质与格调[23][24] - 二手交易与当前电商调性存在不匹配 因用户更关注价格、可信度及便捷性 而非卖家选品能力 且二手交易集中于标准化商品类别[25] - 平台电商GMV去年约为4000亿元 但二手电商变现效率较低 主要依靠千分之六左右的服务费 远低于新品电商[26][40] 平台优势与挑战 - 小红书月活跃用户超3.5亿 其中每月寻求购买建议用户达1.7亿 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77分钟 为电商发展提供流量基础[47] - 平台社区属性带来用户间信任感 内容属性延长用户时长 这种"既可信又好逛"的氛围是发展二手电商的独特优势[16] - 面临用户习惯难以扭转、职业卖家混杂、流量分配限制等挑战 需建立用户认知并完善卖家管理机制[30][36][38] 长期发展潜力 - 发展二手电商有助于完善平台电商光谱 增强用户交易心智 将站内旺盛的二手需求转化为内部交易 避免流量外流[27][44] - 平台通过"百万免佣计划"等举措向电商倾斜流量 并重新规划"市集"一级入口 整合交易链路[47] - 若能有效融合二手交易与新品电商业务 小红书电商商业化将找到新的突破路径[38][48]
小红书电商,只走窄路
36氪· 2025-09-18 08:23
小红书冰火两重天。 9月11日,网信部门针对小红书热搜榜单管理不善,频繁出现炒作明星动态及所示等不良咨询的问题进行约谈并处罚。 然而,监管压力并未拖慢它的脚步。几乎在同一时间,外媒披露小红书向投资者通报的最新业绩:今年利润预计将翻三倍,达到30亿美元。这一数字,不 仅超过了同样主打图文社交的 Pinterest 在2024年的收益50%,更让小红书在最新交易中的估值攀升至310亿美元。 利润激增,再次将外界的目光聚焦到小红书长期不温不火的电商业务上。 2023年,小红书大力推广"买手电商"的概念,并带动公司首次实现盈利;2024年升级为"生活方式电商",全年GMV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45%;而今年 8月,小红书终于将电商功能提升为一级入口——"市集",全力推进电商业务的决心可见一斑。 回顾过往,小红书电商业务几乎快被各种新概念"盘到包浆",如今,"市集"正式登场,它能否真正成为小红书打通电商的临门一脚? 主理人出没的市集 就在市集功能上线后的第三天,8月28日,小红书邀请一百多位商家到上海参与线下市集,现场多以时尚、手作等"小而美"特色品类为主,现场的场景与 陈设也透出一股浓浓的"小红书味"。 这些"小 ...
小红书走上微博老路
36氪· 2025-09-15 01:48
监管处罚与整改 - 平台因"破坏网络生态"被网信部门约谈 并受到责令限期改正、警告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罚 [1] - 平台热搜中"明星个人动态"类词条占比接近50% 显著超过社会新闻和科技科普等优质内容 [1] - 平台回应称已成立整改专项工作小组 推进热搜榜单生态专项治理 [1] - 监管明确平台不能以算法中立为借口推卸内容审核主体责任 [1][7] 内容生态问题 - 平台内容审核和价值观引导出现严重偏差 导致网络生态恶化 [2] - 用户生成内容中真假信息掺杂 引发"软文围城"和"种草困境"等信任危机 [3] - 推送机制过度营销化 导致用户难以区分自发内容与商业营销 [6] - 算法推荐机制缺乏人工干预 助长与实际匹配度低的内容传播 [7] 用户增长与市场瓶颈 - 2024年月活跃用户数达3.39亿 一线城市渗透率超70% [4] - 下沉市场用户占比仅23% 显著低于竞争对手 [4] - 用户群体存在圈层化特征 突破增长瓶颈面临挑战 [4] 商业化与电商战略 - 双列信息流设计天然服务于内容营销 优化广告投放效果 [4][5] - 电商业务升级为一级入口 推出"市集"功能和"百万免佣计划" [8] - 采用"买手电商"差异化模式 通过生活方式共鸣实现盈利 [10] - 电商业务面临货架生态、商家数量和物流能力等短板 难以抗衡淘天、京东等平台 [10] 发展模式风险 - 流量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削弱平台信息可信度 内容生态遭受重创 [2] - 过度依赖内容营销存在反噬风险 第二增长点尚未形成 [11] - 买手电商模式可能重现头部集中现象 导致平台收入受制于"大买手" [10]
小红书炒作明星动态?种草才是头等大事
36氪· 2025-09-11 23:56
公司运营动态 - 小红书因热搜榜单频繁呈现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类词条被约谈 随后推动专项治理整改热搜[1] - 公司月活跃用户规模突破3.5亿 其中每月寻求购买的用户数达1.7亿 95后占比高达70%[1] - 8月在上海举办首个线下市集 9月正式开放娱乐直播公会入驻 近日与星巴克中国达成深度合作开启"兴趣社区空间"[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今年整体利润有望翻三倍至30亿美元 2024年同期利润为10亿美元[4] - 公司所属母公司估值飙升至310亿美元[4] - 预期利润比Pinterest在2024年的收益高出约50% 且远超Snap等竞争对手[4] 商业模式 - 广告业务占比约70%-80% 包括蒲公英平台、聚光平台和薯条售卖 形成独特的B2K2C商业生态[4] - 电商及其他业务占比约20%-30% 采用"买手电商"模式[4] - 交易规模过亿商家数同比增长500% 突破千万的商家数同比增长380%[4] 战略升级 - 2024年7月提出"生活方式电商"概念 使电商GMV在2024年突破4000亿元[8] - 商家数量增长8.1倍 年销售额破亿元商家增长3.3倍 破5000万元商家增长近5倍[8] - 8月12日成立"大商业板块"整合商业化和电商团队 由COO柯南担任总负责人[10] - 推出"百万免佣计划"覆盖全行业 降低商家运营成本[10] - 8月末新增"市集"作为一级入口 与"首页"相邻[10] 行业背景 - 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8.6% 用户规模增长空间趋于饱和[6] - 企业获客成本从2019年的2美元攀升至2024年的4.5美元[6] - 行业从"流量获取"转向"心智深耕"[6] 竞争定位 - 与抖音和快手不同 小红书更多担任"决策引擎"角色而非"时间熔炉"[12] - 相比抖音快手的"娱乐驱动"和"内容找人" 小红书是"需求驱动"平台基于用户主动搜索的"人找内容"[13] - 对比B站 小红书是"消费社区"而非"文化社区" 核心用户以女性、生活方式追求者为主[13] 发展前景 - 通过打通内部资源、降低商家门槛、强化交易场域 加速将内容社区的"种草"势能转化为商业交易的"拔草"实效[11] - 已逐步破解社区生态与商业化的平衡难题 成为连接中国年轻消费者与品牌的重要桥梁[13] - 构建了从线上种草到线下社交的商业闭环[3]
小红书成立“大商业板块”,或蓄力冲刺IPO
36氪· 2025-08-22 09:35
组织架构调整 - 小红书于8月12日宣布组建"大商业板块",由COO柯南与CMO之恒共同领导,旨在推动商业化与交易的深度协同 [1][3] - 此次调整保持商业部和交易部为一级部门,属于资源协同与整合而非组织升降,重点推动产品、技术及人才等资源的跨部门协同 [4] 管理层背景 - 柯南为小红书核心管理层成员,2015年加入后负责社区运营,2022年起主导电商及商业化业务,2023年兼任交易部负责人并掌管商业产品和技术板块 [4] - 之恒2020年加入小红书,负责品牌战略与商业化,曾于腾讯、百度及新浪微博任职,其团队在2023年帮助公司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广告业务为核心贡献模块 [6] 商业化挑战与进展 - 公司长期面临流量变现困境,例如部分10万粉丝博主缺乏商业订单,且未形成站内"种草-下单"的有效转化机制,高度依赖站外导流 [8] - 2023年推出"买手电商"模式,培育董洁、章小蕙等现象级案例,同年双11期间买手直播GMV达上年同期3.5倍,时尚潮流品类交易额同比增长380%,家居家具品类增长300% [8] - 2024年广告收入为216亿元,占总营收72%,电商GMV突破4000亿元,但仅为抖音电商的11.4% [9] 业务整合目标 - 大商业板块整合商业部(广告收入)与交易部(站内电商),旨在打通"种草-投流-成交"闭环,提升站内转化效率 [9][10] - 电商业务侧重服务中小型独立商家,形成"生活方式电商"差异化优势,而广告业务主要服务大型品牌,需满足其跨平台转化需求 [10] - 通过"红猫计划""红京计划"允许笔记挂外链,平衡头部品牌需求与平台生态 [10] 估值与IPO预期 - 2025年公司估值达260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30%,老股交易报价一度达300-350亿美元,此次调整有望进一步提升估值并为IPO筹备 [11] - 一级市场投资者期待通过IPO实现高回报 [11] 社区与商业化平衡 - 公司需应对商业化加速与去中心化社区氛围的潜在冲突,例如强推头部电商IP可能破坏社区平等生态 [12][14] - 2022年合并社区部与电商部,2023年将slogan改为"你的生活兴趣社区",强化交流氛围而非指导分享,但直播电商的销售属性可能与之产生隔阂 [12] - 案例显示头部博主赵露思直播带货曾引发用户对平台强推流的抱怨 [12]
面世一年半之后,小红书的买手或将“退居二线”
36氪· 2025-04-28 23:50
小红书电商战略转型 - 公司近期进行电商组织架构调整,将买手运营团队划归电商行业团队,表明业务重心从买手向商家服务过渡[1] - 调整显示买手仍作为商家销售渠道之一存在,但不再作为独立业务板块运营[1] - 2024年上半年已出现业务合并迹象,618期间推出全站商家流量激励措施,包括排位赛、新星计划等多元化支持[3] 买手电商模式的特征与挑战 - 平台买手本质是垂直领域带货主播,通过场景化体验而非低价策略促成交易,强调个人IP与细分需求匹配[3] - 模式面临选品失误、虚假宣传等行业共性风险,且依赖头部买手的个人能力(如董洁、章小蕙),难以规模化复制[5] - 非标品供应链门槛高,买手需自行组货(如"玫瑰盒子"套装),转化率受限于商品小众特性与供应链把控能力[5][7] 生活方式电商的战略升级 - 2024年7月提出"生活方式电商"概念,参与主体从买手扩展至商家、主理人、代运营商等多元角色[3][7] - 新模式下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更强,突破原买手模式在供应链广度与深度上的天花板[7] - 转型反映平台差异化探索路径,从早期供应链劣势(相比淘天、京东)转向场景化电商生态构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