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搜索文档
意向合作金额近90亿元,2025 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落幕
国际金融报· 2025-09-23 09:30
大会集中展示了一批颠覆性科技成果,如上海交通大学的"脑机接口专用芯片""魔方无人机系统"、华山医院的"脑胶质瘤治疗性DC疫苗"、华东师范大 学的"新型高端酶制剂"等,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6家面向未来产业的概念验证平台首次集体亮相,涵盖脑机接口、核酸药物、基因编辑、集成电路材料等领域,通过全链条服务有效降低早期成果转化 风险。 科技成果转化共享汇展区同样成果丰硕,清华大学展示的原子量子计算机、仁济医院的"框架核酸分子计算诊断芯片与器件"等,彰显了高校与医疗机构 在源头创新方面的强大能力。 9月20日至22日,以"万'象'需求·全球揭榜"为主题的2025 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在上海浦东张江科学会堂举行。 作为国内首个以"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科技盛会,本届大会聚焦"创新需求、人才支撑、资本力量",搭建了一个集需求、成果、人才、资本等多要素于一 体的国际化对接平台,成效显著,三天完成10000+线上线下对接,共达成近90亿的意向合作金额,展现了上海在技术转移领域的创新实践与蓬勃活力,为 加快推进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首发首秀、概念验证等多板块协同发力 大会期间,共发布技术需求超1000 ...
20个项目40亿投资:天津宝坻推动津粤产业链深度融合新突破
新京报· 2025-09-23 09:23
本次活动由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主办,围绕加强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联动,推动京津冀与粤港 澳大湾区产业链创新链对接合作,汇聚各方优势资源,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携手开创跨区域协同高质量 发展新篇章。 活动现场,已落户宝坻的大湾区企业家代表中冶迈克董事长朱跃龙,深圳无人机协会副会长、总工程师 杨漾,华为公司政务一网通军团副总裁傅海波分别围绕宝坻区产业优势、营商环境、无人机、AI智 算、大数据、智能体等主题进行分享;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韩帅围绕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智能 网联车、低空经济领域作了现场推介,发布了一批产业园区和重要项目招商信息,释放了京津冀与粤港 澳大湾区协同联动发展、共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烈信号。 项目签约环节,宝坻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有关企业和机构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大数据、 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达成合作,签约优质产业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额40.05亿元,区内企业与粤港澳 区域上下游企业达成14.92亿元的供应链订单合作。此外,宝坻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张静华为"粤 港澳大湾区宝坻联络处"揭牌并为受聘的6位宝坻招商顾问颁发聘书。 香港贸发局大湾区及华中首席代表曾沂靖、深圳市天津商 ...
黄浦江畔,科技创新满弓劲发——跃升·“十四五”科技成就
科技日报· 2025-09-23 08:52
生物医药产业 - 英矽智能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决策自动化机器人实验室模型将抗纤维化新药研发周期从靶点发现到候选药物设计缩短至18个月较传统周期减少70% [2] - 上海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7个一类创新药和15个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分别占全国份额17.5%和32.6% [3] - 海外授权许可交易15个项目金额超过5亿美元总交易额达198.3亿美元同比增长30.5%位列全国榜首 [3] - 上海汇聚64位生物医药领域两院院士28万名从业人员并拥有上海光源等大科学装置支撑研发创新 [3] 人工智能产业 -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超7%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6] - 累计完成60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备案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6] - "模速空间"辐射带动徐汇区聚集近400家大模型企业推动43个备案大模型落地 [5] - 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打造全球领先脑电大模型并计划建设全球仅两家之一的斑马鱼全脑研发平台 [5] 高端装备制造 - 外高桥造船通过使用4-8毫米薄板及激光技术解决邮轮重量控制难题并构建自主可控供应链 [7][8] - 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和"爱达·地中海号"累计服务近80万国内外宾客 [8] - 上海造船基地拥有4座大型船坞和17座舾装码头形成完整邮轮制造产业链 [7] 创新策源生态 - "上海硅巷"盘活10万平方米存量空间吸引500家科创企业入驻含42家专精特新企业 [9] - "大零号湾"汇聚1.3万家企业含4300余家硬科技企业融资总额超300亿元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12] - 上海光源为800家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服务支撑生命科学等领域研究并于2024年完成二期验收 [13] 研发资源布局 - "大零号湾"集聚2所985高校10余所科研院所及22家国家级研发机构152家市级研发机构 [12] - 上海光源建成16年来为6万人次科研人员提供实验支持位居国际先进水平 [13]
天辰生物勇闯IPO:产品未“出道”,研发支出已占亏损比例超70%|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9-23 08:45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面临巨头围剿与资金压力,天辰生物IPO引发业内关注。 近日,天辰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依据18A章规则赴港股上 市,国金证券(香港)为独家保荐人。 据悉,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自身免疫和炎症领域抗体药物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企业,目前尚未实现产品 商业化。从2020年12月到2025年5月,天辰生物医药共计获得7轮融资,融资总额约5.22亿元。而在招股 书披露的两年半里,天辰生物累计亏损达到3.27亿元。与此同时,同期研发支出占亏损比例始终超过 70%。 对此,中缔资本合伙人刘瑶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高科技医疗企业,业内有早期靠 融资、发展靠上市的说法。这类企业的运营模式是,高度依赖研发推动产品管线进展、以技术突破换取 长期发展价值。其依赖研发的特性,注定对资金需求极高。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企业盈利不好,二级市 场难以升温。而未来如何破解商业化难题,将成为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 两年半亏损超3亿元 此外,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1.36亿元。天辰生物认为,目前公司的营 ...
港交所稳守全球IPO集资榜首,“A+H”模式正重塑中国资产
搜狐财经· 2025-09-23 08:19
香港资本市场强势回归全球IPO中心 - 截至2025年9月23日,港交所以1071亿港元集资额重登全球榜首,全年集资总额预计突破2200亿港元,稳居全球第一 [2] - 这一成绩超越同期纳斯达克、纽交所等传统金融重镇,通过"A+H"双上市模式、特专科技企业上市改革、基石投资者生态重构等创新举措重塑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底层逻辑 [2] "A+H"双上市模式与特专科技企业上市 -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A股龙头扎堆赴港二次上市,形成"大型企业+硬科技+新消费"的IPO矩阵 [3] - 宁德时代5月港股上市募资409.63亿港元,创2021年以来全球最大IPO纪录,基石投资者阵容涵盖中石化、GIC、KIA等23家国际机构 [3] - 2023年新增第18C章及"科企专线"政策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以"保密提交+快速上市"模式登陆港股,云知声、极智嘉等AI企业借此突破,后者市值达220亿港元,首日涨幅超15% [3] - 2025年上半年85%的新股引入基石投资者,超四成项目获5家以上基石支持,共189家基石参与36家IPO,平均每家引入4.4名基石 [3] 全球资本对中国核心资产的再配置 - 2023年香港下调股票印花税率至0.1%,叠加全球家族办公室资产规模突破35.1万亿港元,推动港股日均成交额同比上涨30% [4] - 2025年全球大型机构频繁参与大项目基石投资,紫金黄金国际通过港交所聆讯募资超30亿美元,目标估值300亿美元,将成为年内全球第二大IPO,基石阵容涵盖中东主权基金及欧洲长线机构 [5] 先进制造、消费与医药赛道表现 - 三花智控吸引中邮、工银理财等18家基石,蓝思科技IPO从申报到上市仅用100天,展现港股对"科创+产能"型企业的效率优势 [5] - 蜜雪冰城、沪上阿姨、海天味业等消费股集体赴港形成"港股消费第二波",蜜雪冰城IPO获高瓴、红杉、美团龙珠等基石认购,冻资1.83万亿港元,超额认购5300倍刷新港股打新纪录 [3][5] - 医药板块中恒瑞医药获GIC、橡树资本等顶级机构力挺,映恩生物首日暴涨116.7%,显示生物医药企业逐步重建市场信任 [5] 港交所差异化策略与互联互通深化 - 特区政府启动"全球金融伙伴计划"向欧美、中东及东盟市场推广港股优势,监管机构研究放宽第二上市门槛吸引更多中概股回归 [6] - 债券通"北向通""南向通"运行8年,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总量较年初增长近2000亿元,香港作为投资通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6] - 港交所积极推动医疗大模型、新能源电池、跨境电商等赛道IPO,某头部医疗AI企业已递交申请计划募资150亿港元,或成年内"集资王" [6] 制度创新与产业升级正向循环 - 毕马威报告指出香港IPO市场已形成"制度创新—资本流入—产业升级"的正向循环,随着200家在审企业陆续上市,叠加港股通标的扩容带来的增量资金,香港正从"区域金融中心"升级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机遇的核心平台" [6] - 2025年香港在绿色金融、数字资产、特专科技等领域开辟新赛道,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分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黄金通道 [6]
阿里,独投上海独角兽 | 融资周报(2025年第35期)
搜狐财经· 2025-09-23 06:33
2.融资企业动态 9月2日,天泽云泰自主知识产权的脂质纳米粒递送技术平台已成功达成4项对外技术授权合作; 9月15日,零数科技携手贵旅集团共建旅游可信数据空间; 1.一周融资概述 本周上海共发生19起融资,张江有4起,临港有1起。 从融资轮次来看,本周上海融资A轮最多,有10起,占总融资事件数50%;其次是天使轮和B轮,各有3起。 9月15日,合见工软数字仿真器UVS荣获"中国芯"第二届EDA专项产品革新奖。 01 融资综述 加冕研究院据张通社Link数据库统计,本周(9.15 – 9.21),上海企业共发生19起融资事件,其中有2起披露了融资金额,合计金额约8亿元。本期较上期 (23起)少4起融资事件。 从行政区域分布来看,本周上海共有8个区发生融资事件。其中,浦东新区融资事件数量位居首位,共计6起;其次是闵行区,有5起。 热门融资速览 合见工软完成超5亿元A+轮融资 9月17日,合见工软完成超5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新基金独家投资。 加冕观点: 合见工软成立于张江,是一家高性能EDA提供商。公司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覆盖数字EDA工具、国内外先进工艺关键IP以及先进系统级和封装工具的 国产EDA企业 ...
康乐卫士大跌逾12%,股价创年内新低
北京商报· 2025-09-23 04:42
值得一提的是,康乐卫士9月23日盘中最低触及12.88元/股,股价创下年内新低。东方财富显示,今年 以来,康乐卫士股价累计跌幅为21.78%,同期大盘累计上涨48.46%。 北京商报讯(记者 丁宁)9月23日,康乐卫士(833575)股价大跌,截至午间收盘,康乐卫士报12.93 元/股,跌幅为12.1%。 ...
医渡科技中标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SMR001)滴眼液Ⅲ期临床研究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4:27
中标项目 - 公司联属公司天津开心生活科技有限公司中标山东衍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SMR001)滴眼液Ⅲ期临床研究项目 [1] - 项目总金额约为人民币5582万元 [1] 产品研发 - 中标项目涉及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SMR001)滴眼液的Ⅲ期临床研究 [1]
每日市场观察-20250923
财达证券· 2025-09-23 02:53
每日市场观察 2025 年 9 月 23 日 【今日关注】 盘面回顾: 市场整体呈现温和上涨态势,主要指数均录得正收益。其中,科创 50 指数表现较为突出,涨幅达到 3.38%,而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和创业板 指则分别收涨 0.22%、0.67%和 0.55%。板块方面,贵金属涨幅明显, 芯片相关板块如消费电子、半导体、通信服务等也均有不错表现。消 费方向跌幅明显,旅游酒店、商业百货等板块均处于跌幅榜前列。 板块机会: 近期,沪指基本走出窄幅震荡形态,成交量也呈现小幅下降回升的态 势,表明其中的资金当前博弈较为激烈。深成指则维持震荡上行。对 比沪深两市的板块构成,可知资金在科技领域的分歧相对更少,因此 相关板块仍存一定机会。 后市策略: 短线投资者可继续围绕科技概念操作。对于中长线投资者,建议关注 同属高端制造领域、涨幅相对不是很高的板块方向,如受益于集采新 规的生物医药领域,以及量产预期不断临近的机器人产业。 市场概况:9 月 22 日,市场全天震荡拉升,三大指数均收涨。截至收 盘,沪指涨 0.22%,深成指涨 0.67%,创业板指涨 0.55%。 【资金面】 主力资金流向:9 月 22 日,上证净流入 15 ...
纳微科技股价跌5.01%,汇添富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00.52万股浮亏损失134.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2:50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3日股价下跌5.01%至25.42元/股 成交额7463.08万元 换手率0.71% 总市值102.65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服务于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领域 [1] - 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占比57.62% 色谱分析仪器及配件占比19.72% 液相色谱柱及样品前处理产品占比10.44% [1] - 其他业务包括蛋白层析系统及配件(5.02%)、光电领域用微球产品(3.98%)、分离纯化技术服务(1.02%)、IVD用核心微球产品(0.78%) [1] 机构持仓情况 - 汇添富科创板2年定开混合基金(506006)二季度持有100.52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1.79%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12.85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27.47% 近一年收益率75.98% 成立以来收益率18.32% [2] - 9月23日该基金持仓浮亏约134.7万元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夏正安累计任职时间2年343天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4.18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35.05% 最差基金回报17.3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