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商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7月18日晚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7-18 13:50
行业政策与监管动态 - 工信部即将出台钢铁、有色、石化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推动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1] - 工信部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超前布局新领域新赛道 [1] - 中央第四指导组调研新能源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问题 北汽集团、比亚迪集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参与座谈 [1] - 国家发改委规范低空产业发展 防止低效重复建设或低端恶性竞争 整治不理性建设行为 [1]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 要求规范促销行为 理性参与竞争 构建多方共赢生态 [1] 公司动态与资本市场 -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事项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2] - 泰恩康控股子公司CKBA乳膏玫瑰痤疮适应症申报新药临床试验获受理 [2] - 红宝丽第一大股东及实控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公司股份 [2] - 长城汽车上半年净利润63.37亿元 同比下降10.22% [2] - 美邦股份股票异常波动期间 美平咨询、郝新新存在减持公司股票情形 [2] - 天娱数科董事郭柏春因涉嫌挪用公款罪、滥用职权罪被刑事拘留 [2] - 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 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实际控制人为王兴兴 [1]
中亚电商热:147亿美元市场里的中国玩家
凤凰网财经· 2025-07-18 11:32
中亚电商市场概况 - 中亚电商市场正在快速增长,2024年哈萨克斯坦电商交易额突破3.2万亿坚戈(约合60.13亿美元),同比增长33% [3] - 乌兹别克斯坦电商市场在2021-2024年间保持12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未来几年增速仍将超过40% [3] - 2024年中亚电商市场规模达147亿美元,与沙特电商市场体量相当 [32] 哈萨克斯坦市场特点 -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经济体,人口2030万,人均GDP达13,117美元(2024年),年增长率14.2% [12] - 本土电商平台Kaspi拥有1350万活跃用户,日活占比65%,速卖通、Temu、淘宝等中国平台陆续进入市场 [13] - 当地消费者偏好分期消费,垂直细分品类供给不足,电子产品和智能家居是未来增长点 [17][19] - 物流基础设施完善,淘宝通过与Janapost和哈萨克斯坦邮政合作实现7-15天配送时效 [37] 乌兹别克斯坦市场特点 - 人口3800万,是中亚人口最多国家,但人均GDP仅3093美元,贫富差距显著 [24][25] - 本土平台Uzum注册用户2300万,月活1600万,占全国人口40% [29] - 母婴用品、大包装日用品需求旺盛,电子产品需具备品牌认知度 [28][29] - 现金仍是主流支付方式,物流和支付基础设施仍在建设中 [38] 中国企业出海机遇 - 中亚市场对中国商品接受度高,2024年1-10月哈萨克斯坦来自中国的包裹量同比增长67%至450万件 [5] - 建议选择中高客单价、可复购商品,注意宗教文化禁忌,提供多语言服务 [33][34] - 哈萨克斯坦可作为辐射俄罗斯市场的跳板,受益于欧亚经济联盟政策 [40] - 需避免低价劣质策略,建立品牌认知,华为、小米等品牌已成功打开市场 [28][29] 行业发展趋势 - 中亚电商增长驱动力来自年轻人口红利、消费升级需求和中国供应链优势 [39] - 从Global South向Global Youth转型,需贴合年轻群体消费偏好 [31] - 通胀高企背景下,性价比高的中国电子产品、家居用品和服饰需求旺盛 [39] - 需针对不同国家差异化布局,哈萨克斯坦竞争激烈,乌兹别克斯坦处于增长期 [38]
拼多多突然暂停信息流投放CID,原因没那么简单
36氪· 2025-07-18 09:12
拼多多暂停CID业务的核心观点 - 拼多多于7月13日突然宣布暂停多多进宝CID信息流投放业务,未设缓冲期且公告不足百字,引发行业震动[2] - 暂停动作发生在618后行业CID合作升温期,与阿里、快手等平台扩大CID应用的态势形成反差[4][5] - 公司采用"暂停"而非"关停"表述,暗示未来可能恢复,但当前动作的突发性反映深层矛盾[5][9] CID机制的业务价值 - CID是连接站外广告与站内交易的核心标识,通过追踪用户从点击到下单的全链路,实现精准归因[2][3] - 该机制帮助电商平台低成本获取站外流量,尤其适合拼多多等缺乏品牌沉淀的平台快速测试爆款[3][5] - 模式本质是电商平台借力内容平台算法完成精准投放,形成"导流-转化-数据回传"的轻运营闭环[3][12] 暂停决策的潜在动因 数据控制权问题 - CID导致交易平台丧失全链路数据掌控,站外点击、人群定向等关键环节由内容平台主导[12][13] - 数据回传不透明性影响公司ROI测算能力,无法沉淀有效方法论支撑长期算法优化[15][16] 归因模型冲突 - 内容平台、服务商与电商平台三方争夺归因主导权,导致数据链路碎片化[20][21] - 多跳转路径增加信息噪声,干扰广告系统优化方向,影响预算分配科学性[22][23]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拼多多的决策反映其从依赖外部流量向"平台内自循环"战略转型,强化百亿补贴、直播等内生态场景[7][29] - 动作可能重塑内容平台与电商平台的合作边界,凸显平台间数据主权争夺的行业共性矛盾[26][27] 业务暂停的短期冲击 - 突发叫停直接影响大促节点投放计划,打乱商家及服务商原有排期[6] - 公司需承担短期GMV波动风险,但长期看或推动广告模型自主可控性提升[16][28]
纳斯达克:2025上半年IPO创四年新高 募资192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7-17 06:53
IPO市场表现 - 2025上半年纳斯达克交易所迎来142家企业IPO,融资总额达192亿美元,创2021年以来上半年最高上市数量及募资规模纪录 [1] - 新股中83家为实体运营公司,59家为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1] - 4月和5月新股最为活跃,两月合计60只新股上市 [3] 转板公司情况 - 上半年11家公司从纽交所转板至纳斯达克,总估值达2710亿美元 [1] - 转板公司包括电商平台Shopify(SHOP)和消费品巨头金佰利(Kimberly-Clark)(KMB) [1] - 转板后公司市值普遍显著增长,纳斯达克执行副总裁Jeff Thomas称其印证了纳斯达克的赋能效应 [1] 市场趋势与预测 - 纳斯达克独家编制的"IPO Pulse Index"持续攀升,反映市场回报率提高、估值改善等利好因素 [3] - 该指数与未来6个月IPO活动高度相关,Jeff Thomas预计下半年IPO市场持续活跃 [3] 地域分布 - 中国是外国公司数量最多的国家,占比32% [3]
俄罗斯电商平台将在杭 设立中国区首个商家服务中心
杭州日报· 2025-07-17 03:09
公司动态 - Yandex Market宣布在杭州设立中国区首个商家服务中心 与杭州市余杭区商务局正式签约 [1] - 公司计划2025年新招募50000个卖家 杭州作为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城市成为首选 [1] - 将于2025年8月8日在杭州举办华东首场官方卖家峰会 邀请俄罗斯总部嘉宾出席 [2] 市场表现 - 2025年Q1跨境GMV同比增长630% 拥有2000万活跃买家 [1] - 年人均购买频次达37次 显示用户粘性较高 [1] - 俄罗斯电商增速远高于全球电商平均增速 [1] 战略布局 - 选择杭州因其培育了大批欧美东南亚市场成熟卖家 且是国内电商品牌聚集地 [1] - 现有同类型卖家在平台已取得良好业绩 服务中心旨在帮助华东卖家快速进入俄罗斯市场 [1] - 目标使华东商家服务中心成为跨境电商新地标 带来全新增长 [2] 行业趋势 - 中俄贸易持续升温 为跨境电商创造有利环境 [1] - 杭州电商产业发达 卖家资源与平台契合度高 [1]
脉速跨境丨俄罗斯电商市场双雄争霸;亚马逊斥40亿美元扩大当日达送货
搜狐财经· 2025-07-17 01:52
俄罗斯电商市场双雄争霸 - Ozon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设立提货点 展现全球扩展服务网络的决心 [2] - Ozon在俄罗斯新增8大配送中心 优化本土物流网络布局 最新物流中心新增14万平方米仓储面积 日处理订单能力达85万份 [4] 亚马逊物流扩张 - 亚马逊计划将Prime会员当日及次日配送服务扩展至美国地方及小城市 2025年底前新增4000多个服务地点 [5][7] - 亚马逊将在2026年底前投资超过40亿美元构建和完善配送基础设施 [7] TEMU澳大利亚本地卖家计划 - TEMU全面开放澳大利亚"本地卖家计划" 允许拥有本土库存的澳企入驻其全球电商平台 [8] - TEMU澳洲站2024年独立访问量增长72% 位居iPhone下载榜首 被Similarweb列为2025年澳大利亚增长最快的网站 [10] - TEMU自2025年4月起集成ShipStation等基于云的配送服务 提升物流自动化能力 [10] 亚马逊配送资格调整 - 亚马逊调整"优质配送选项"计划资格标准 准时送达率要求从97%下调至92% [11][13] - 评估周期从30天缩短至7天 考察时间段调整为当前日期往前推的第14天至第7天 [13] 亚马逊AI领域投资 - 亚马逊考虑追加数十亿美元投资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 巩固AI领域战略布局 [14][18] - Anthropic发展迅速 2023年获得谷歌近4亿美元投资和SK电讯1亿美元投资 [18]
从“闪购”到“观望”:Prime Day被拉长的背后,是消费者与平台的“双重博弈”
经济观察报· 2025-07-16 11:44
核心观点 - Prime Day从两天延长至四天,反映出平台、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新互动逻辑,消费者在观望,品牌在动态调价,平台在延长用户停留和销售周期 [1] - 2025年Prime Day前两天的销售额同比下滑35%,但第三天迎来165%的增长反弹 [1] - Prime Day已从"2天快速转化"演变为"4天流量沉淀+转化铺垫",平台策略转向"拉长消费生命周期" [4][5][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出现"决策延迟行为",倾向于多平台比价、先加购再观望、分阶段结算 [2] - 点击率(CTR)显著提升但转化率明显下降,下单行为被明显延后 [1] - 消费者对促销的判断更具策略性,等待更优折扣,"FOMO心理"正在逐渐失效 [2] 品牌策略调整 - 参与折扣的商品数量增加7%至25.3%,但平均折扣从24.4%降至21.6%,整体让利水平同比下降11% [3] - 品牌选择在后半段加码让利,第一天平均折扣22.7%,第三天提升至26.7% [3] - 品牌不再把"首日爆发"作为唯一目标,而是在做长尾管理 [3] 平台策略转变 - 延长活动周期后用户"驻留时间"更长,加购频次增加,搜索行为变多,为广告系统提供更精准的再营销基础 [5] - 亚马逊要求部分品牌在Prime Day期间将广告投入翻倍 [6] - 平台将"购物节"与"广告生态"深度绑定,形成"广告驱动+行为沉淀+策略再营销"闭环 [6] 营销模式创新 - Prime Day从"秒杀""闪购"变为对用户情绪的精细调控,构建"折扣感知曲线" [7] - 平台诉求"持续性"和"节奏感",通过分阶段放价逐步加强转化压力 [7] - 品牌需要具备"动态调价+内容控制+广告配合"的全周期运营能力 [7][8] 行业格局演变 - Prime Day变为"沉浸式购物周期",逻辑从"快打快收"转向"场景分布、节奏拆解、行为积累" [8] - 平台成为广告转化、用户运营的多层入口,品牌需拥抱"全周期运营思维" [8] - Prime Day成为平台、品牌、消费者之间的行为游戏、数据博弈与增长协同 [8]
“配角”菜鸟,为阿里的跨境电商“打辅助”
搜狐财经· 2025-07-16 11:26
菜鸟的战略定位与阿里电商的协同关系 - 菜鸟的核心职责是服务阿里电商战略,导致其发展空间受限并持续亏损[2] - 2025年阿里全面收购菜鸟剩余股份并终止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强调菜鸟对阿里全球物流网络建设的战略价值[4] - 菜鸟2025年升级亚太20多个海外仓,覆盖10个核心国家地区,当日出库订单达成率99 9%[4] 菜鸟业务模式演变历程 - 2013年成立初期定位轻资产数据平台,首期投资1000亿元建设智能物流骨干网,目标支撑日均300亿元零售额[5] - 2017年起转型重资产模式,阿里追加1000亿元投入智能仓库和全球物流枢纽建设[7] - 2021-2023财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21 4%,从527 33亿元增长至778亿元[8] - 2023年9月阿里曾计划分拆菜鸟港股上市,但2024年3月撤回IPO申请以配合集团电商战略[9][10] 阿里战略调整对菜鸟的影响 - 2023年阿里启动"回归淘宝、回归用户"战略,收缩非核心业务如银泰百货和高鑫零售[10] - 2025年菜鸟组织架构调整,剥离电商平台相关业务仅保留物流运营职能[11] - 菜鸟通过"无限次免运费"退货服务助力淘宝88VIP会员数突破5000万,2024年双十一该群体下单量增50%[13] 全球化布局与财务表现 - 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规模达2 63万亿元,五年增长超10倍[17] - 菜鸟在18国运营超40个海外仓,但2025年Q1营收同比下跌12%至215 73亿元,经调整EBITA亏损6 06亿元[20][23] - 2021-2023财年累计亏损71 02亿元,毛利率维持在10 5%-10 7%区间[21][22] 行业竞争格局 - 拼多多Temu通过低价策略抢占海外市场,迫使阿里需强化履约能力差异化竞争[18] - 菜鸟海外仓网络成为速卖通、Lazada等阿里系跨境电商的核心物流支撑[20] - 2024年速卖通开放POP模式允许商家自选物流,削弱菜鸟规模效应实现路径[23]
网经社:《2025年(上)中国电商平台商家投诉数据报告》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7-16 10:59
电商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电商市场迎来开门红,年货节与政策红利共同推动消费热潮,史上最长"618"大促以8556亿元的综合电商销售总额拉下帷幕 [1] - 跨境电商持续增长,政策与市场联动效应显著,多个平台发放消费补贴带动零售额 [1] - 抖音电商、拼多多、淘宝天猫等平台加大商家扶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 [1] 商家投诉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电诉宝"受理全国196家电商平台近万份商家投诉案例,涉及综合电商、直播电商、B2B电商、跨境电商等领域 [3] - 投诉占比最高的平台依次为:拼多多(43.25%)、抖音电商(26.47%)、淘宝(16.44%)、京东(3.82%)、天猫(1.84%)[4] - 商家投诉问题类型中,"任意仅退款"占比高达50.36%,其余问题包括过度维护消费者(16.44%)、任意罚款(10.67%)、扣押保证金(7.55%)[8] 投诉商家特征 - 投诉商家注册地区TOP10为广东省(26.23%)、浙江省(12.07%)、山东省(8.98%)、河南省(7.20%)、江苏省(6.73%)[11] - 投诉商家经营类目TOP10为服装服饰(18.28%)、食品生鲜(9.74%)、居家用品(9.47%)、3C数码(8.07%)、户外用品(4.66%)[11] - 投诉金额主要集中在0-5万(95.48%),男性商家负责人投诉比例为77.05% [14][16] 典型投诉案例 - 十大典型投诉案例涉及抖音电商、淘宝、抖店、快手电商、微店等平台,问题包括任意仅退款、扣押保证金、任意罚款、过度维护消费者等 [17] - 具体案例包括抖音电商"优选罗汉鱼"商家遭遇任意仅退款,淘宝"领航路亚"商家遭遇闪电退款维权困难,抖店商家被恶意强制扣除保证金 [18] 行业问题分析 - "任意仅退款"成为商家最大痛点,反映出部分平台为吸引消费者过度倾斜政策,导致商家承担不合理损失 [18] - 平台治理粗放化加剧矛盾,自动化审核系统缺乏灵活性,商家申诉渠道低效 [20] - 新兴平台如拼多多、抖音电商投诉占比高,显示其快速扩张同时商家权益保障机制未能同步完善 [20] 行业建议 - 平台需在消费者体验和商家权益之间寻找平衡,优化纠纷处理机制 [20] - 建议设立独立仲裁渠道、提高人工复核比例,推动行业形成更公平的规则体系 [20]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达1.5亿,平均34分钟送达| 7月14日早报
搜狐财经· 2025-07-14 06:42
明星品牌 - 欧莱雅否认香港办事处关闭及裁员传闻,称报道失实,并表示将持续优化全球和本土市场组织架构 [2] - 甜啦啦联名《球球大作战》推出活力果蔬茶系列,定价每杯8元 [2] - 清美旗下生鲜超市"品上生活"上海首店开业,面积超5000平方米,SKU达6000余个,80%生鲜商品自营,未来3个月将新开两家门店 [3] - 好德Alldays推出"便利店+咖啡"创新业态,提供16种咖啡豆"零拷"服务,探索"便利店+X"多元模式 [4] - 家乐福出售法国9家门店,总估值约7000万欧元,交易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 [5] 消费平台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达1.5亿,平均34分钟送达,神抢手单量超5000万单,拼好饭单量超3500万单 [5] - 印度三线城市夏季线上销售增长21%,占整体电商订单量的38%,仅次于一线城市 [5] - eBay测试拍卖加时机制,出价后延长2分钟以提升竞拍公平性 [6] - Temu巴西站半托管模式7月31日上线,已超越Shopee成为巴西第二大电商平台,商品价格压低20-30% [6] - 沃尔玛和亚马逊稳居NRF零售商排名前二,沃尔玛2024年美国零售额5687亿美元,亚马逊2736.6亿美元 [7] 投融资及财报 - 费列罗同意以31亿美元收购谷物食品制造商WK Kellogg [7] - 萨莉亚2025财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0%至77亿日元,销售额增长15%至1883亿日元 [7] - 中金黄金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50%-65%,预计净利润26.14亿元-28.75亿元 [8] - 西部黄金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96%-142%,预计净利润1.3亿元-1.6亿元 [9] - 东鹏饮料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33%-42%,预计净利润23.1亿元-24.5亿元 [10] - 香飘飘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9739万元左右,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21% [11] - 交个朋友上半年GMV约69.8亿元,同比增长17% [12] 消费动态 - 雀巢公司在法国办公场所遭搜查,涉及非法过滤系统掩盖细菌和农药污染问题 [13] 宏观新闻 - 美国对巴西加征50%关税可能导致咖啡和橙汁价格大幅上涨,巴西占全球阿拉比卡咖啡产量近一半和橙汁出口量8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