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浪潮信息累计回购22.93万股 耗资1234.9万元
智通财经· 2025-09-02 14:21
公司股份回购 - 截至2025年8月31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22.93万股 [1] - 回购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2% [1] - 回购成交总金额达1234.9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1]
恒为科技:添橙基金减持公司股份600万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1:15
公司股东减持 - 添橙基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320万股 [1] - 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280万股 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1] 公司财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份营业收入构成为嵌入式与融合计算平台占比66.08% [1] - 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占比33.85% [1] - 其他占比0.23% 其他业务占比-0.17% [1]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93亿元 [1]
港股市场回购统计周报2024.2.12-2024.2.18-20250902
港股市场回购总体情况 - 本周港股市场总回购金额为42.5亿港元,较上周的47.1亿港元有所下降[10] - 本周进行回购的公司数量为42家,较上周的25家明显上升[10] - 众多公司结束半年报业绩静默期,回购市场热度继续升温[10] 重点公司回购数据 - 腾讯控股(0700.HK)本周回购金额最高,达27.5亿港元(275,300.87万港元),回购数量454.9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05%[9][10] - 汇丰控股(0005.HK)回购金额6.0亿港元(60,044.23万港元),回购数量595.3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03%[9][10] - 中国宏桥(1378.HK)回购金额5.4亿港元(54,314.53万港元),回购数量2,153.2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22%[9][10] 行业回购分布 - 从回购金额看,信息技术行业回购金额最高,主要由腾讯控股等公司推动[13] - 从回购公司数量看,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行业各有10家公司进行回购,数量最多[13] - 金融、日常消费和医疗保健行业各有5家公司进行回购,工业行业有4家[13] 回购的意义与市场影响 - 公司回购指上市公司利用流动现金从二级市场购回发行在外股票的行为,可能用于注销或股权激励[21] - 大规模回购潮通常发生在熊市,表明公司认为股价低于内在价值,旨在稳定投资者信心和股价[21] - 港股市场自2008年以来经历五轮回购潮,均在熊市中发生并伴随后续上涨行情[21]
广聚能源:公司于2025年3月31日收购航天欧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
证券日报· 2025-09-02 10:40
收购交易 - 公司于2025年3月31日收购航天欧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 [2] 业务恢复进展 - 收购后全力推进政企产品总经销业务恢复 通过优化管理架构、深化合作商关系、积极拓展下游客户实现业务恢复进度良好 [2] - 2025年上半年成功扭亏为盈并实现净利润26.55万元 [2] 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将继续推动航天欧华加快政企全线产品总经销业务发展 [2] - 同时探索其他业务模式拓展以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益 [2]
佳都科技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智通财经· 2025-09-02 10:29
公司战略举措 - 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旨在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并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1] - 加快国际化战略实施及海外业务布局 [1] 资本与治理优化 - 增强公司境外融资能力并优化资本结构 [1] - 优化股东组成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1] -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1] 实施安排 -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求推进 [1] - 充分考虑现有股东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情况 [1] - 在股东会决议有效期内(通过之日起24个月或同意延长的其他期限)选择适当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发行上市 [1]
北交所设立四年,27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9200亿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2 10:23
市场规模与结构 - 北交所上市公司达274家 总市值9220亿元 [1] - 中小企业占比近八成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9家占比54% 高新技术企业占比82% [6] - 形成高端装备(占比40%)、信息技术、消费服务、化工新材、生物医药五大产业群 [6]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上半年企业平均营业收入3.36亿元 同比增长6% [6] - 82%企业实现盈利 61%企业营收同比增长 50%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 [6] - 研发费用均值从2020年1851万元增长至2024年3148万元 累计增长70% [6] 上市融资与成长性 - 2022年新增上市企业83家 2024年以来新上市企业12家 [8] - 企业上市平均募资规模从2023年1.91亿元增长至2025年3.33亿元 [8] - 上市企业平均营收规模从2020年4.39亿元增长至2024年6.87亿元 累计增长57% [9] 市场交易与流动性 - 2024年日均成交额291.51亿元 较去年日均成交额增长近4倍 [11] - 北证50指数持续创新高 2024年新股首日涨幅均值达320% [11] - 累计披露33家次重要投资并购事件 [11] 投资者结构 - 合格投资者超900万户 [11] - 北交所主题基金40只 合计规模166.01亿元 [12] - 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加速进场 [11]
湖北力争三年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达6万家
长江商报· 2025-09-01 23:59
科技金融中心建设规划 - 湖北省推进武汉科技金融中心建设 力争2027年全省科创企业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1] - 目标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6万家 高新技术企业4万家 科创"新物种"企业4000家 [1] 科技创新主体培育 - 实施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计划升级版 形成数量倍增、质量跃升的企业梯队 [2] - 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省内省外联动的投资服务平台网络体系 [2] 科技金融资源整合 - 湖北科创企业"智慧大脑"数据平台入驻金融机构96家 上线科技金融产品171个 [2] - 推出创新积分贷等系列信贷产品 累计发放贷款1033亿元 服务企业超万家 [2] 资本市场支持措施 - 证监会2025年6月推出科创板"1+6"改革 提升对硬科技企业和未盈利高成长企业的服务效能 [2] - 重构企业挂牌上市服务体系 覆盖从初创期到上市期的全链条需求 [3] 企业上市支持成效 - 近三年武汉12家科技企业在沪深北交易所上市 涵盖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产业 [3] - 约60%上市科技企业在上市前获得本土私募机构股权融资 [3] 未来工作方向 - 持续深化科创板改革政策宣传解读 助力企业把握定位要求和信息披露要点 [3] - 引导企业科学理解资本市场政策内涵 精准选择符合特点的上市路径 [3]
【读财报】8月上市公司定增动态:实际募资总额182亿元 TCL科技、*ST松发募资额居前
新华财经· 2025-09-01 23:28
定增实施情况 - 2025年8月A股实施定增12起 同比上升50% [1][2] - 实际募资总额182.13亿元 同比上升209% 环比下降38% [1][2] - 工业行业实施4起定增 募资63.62亿元 数量和金额均居首 [7] - 信息技术、原材料、可选消费行业各实施2起定增 [7] 重点公司定增实施 - TCL科技实际募资43.59亿元居首 发行10.35亿股 价格4.21元/股 [5] - *ST松发实际募资40亿元 发行1.09亿股 价格36.67元/股 [5] - 华电国际实际募资34.28亿元 发行价格4.86元/股 [5] - 募资规模10亿元以下公司7家 思瑞浦和伊戈尔规模较小 [5] 定增预案披露 - 2025年8月披露定增预案44起 拟募资352.78亿元 [8] - 拟募资规模同比上升112% 环比上升24% [8] - 信息技术行业发布14起预案 拟募资94.65亿元 数量和金额均居首 [14] - 工业行业发布10起预案 原材料行业发布6起预案 [14] 预案重点公司 - 中油工程拟募资59.13亿元居首 用于伊拉克管道项目等 [9] - 科大讯飞拟募资40亿元 用于星火教育大模型项目 [9] - 卫外发展拟募资30亿元 建投能源和龙蟠科技各拟募资20亿元 [10]
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试验田”到培育“专精特新”主阵地 四载向“新” 北交所成科创企业重要孵化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9-01 19:06
北交所成立四周年发展成果 - 北交所自成立以来持续深化板块定位和完善基础制度 已成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主阵地 在商业航天、氢能源、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多元化产业布局[2] - 截至2025年8月底 北交所上市公司达274家 总市值突破9000亿元 形成高端装备、信息技术、消费服务、化工新材及医药生物五大产业集群[4] - 2025年上半年274家公司合计实现营收920.40亿元 同比增长5.98% 归母净利润59.08亿元 信息技术和医药生物行业毛利率保持增长[4] 上市公司企业资质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达54.38% 省市级占比35.77% 高新技术企业占比82.85%[4] - 2025年新上市的12家企业中有8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属性企业 新上市企业中"小巨人"占比从2021年41%增长至2024年70%[5] 代表性企业案例 - 星图测控成为国内首家专注于太空管理领域的上市公司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核心指标实现稳步增长[3] - 锦波生物实现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化突破 卓兆点胶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达207.46% 宁新新材加速向半导体用特种石墨材料转型[4] 制度创新突破 - 优机股份成为首家发行定向可转债企业 转股价格设定不低于市场均价的120% 转股后股份18个月内不得转让[6] - 定向可转债具有"债性保底+股性弹性"双重属性 综合融资成本更低 万通液压、威博液压和盖世食品等公司已公告发行草案[6] - 北交所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 建立绿色通道审核机制 推出专精特新指数 并与香港交易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推进国际化[7] 市场建设进展 - 2025年8月开展920代码号段全网测试 将结束多号段并存局面 增强市场辨识度和归属感[8][9] - 2025年以来日均成交金额291.51亿元 新股首日涨幅均值达320.21% 首日换手率均值81.77%[9] - 合格投资者超900万户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重仓39家北交所企业 配置金额98.92亿元[9] - 已成立5只北证指数产品 还有3至5只产品在储备中 为市场带来持续增量资金[9]
索辰科技: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9-01 16:10
会议基本信息 - 上海索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9月15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 现场会议地点为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300号K11大厦51层公司会议室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会网络投票系统进行 投票时间段为交易系统9:15-9:25、9:30-11:30、13:00-15:00及互联网平台9:15-15:00 [5] 会议议程安排 - 会议议程包括参会人员签到、宣布会议开始并报告出席股东人数及表决权数量、宣读会议须知、推举计票监票成员、审议议案、股东发言提问、投票表决、统计结果、宣布表决结果、宣读股东会决议及法律意见书、签署文件及宣布会议结束 [6] - 现场出席会议的股东需提前30分钟办理签到手续并出示身份证明文件 会议开始后进场者无法参与现场投票表决 [2] - 股东发言需提前登记 每次发言不超过5分钟且次数不超过2次 提问需经主持人许可 内容需与会议议题相关 [3] 审议议案内容 - 议案一:公司拟实施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以总股本89,108,784股扣减回购专用账户股份后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90元(含税) 不送红股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698,300.44元 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150,660,912.12元 [7] - 议案二:公司修订制定部分治理制度 以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并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具体制度内容参见2025年8月28日披露的相关文件 [8] - 议案三:公司拟续聘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2025年度财务与内部控制审计机构 聘期一年 并授权管理层决定审计报酬及签署相关协议 [9] 会议规则与安排 - 会议采用记名投票表决方式 每股份享有一票表决权 同一表决权不可重复投票 以第一次投票结果为准 最终结合现场与网络投票结果发布决议公告 [4] - 会议推举1名股东代表计票 1名股东代表和1名律师监票 负责统计监督表决情况并签字确认 [4] - 除股东、董事、高管、律师及邀请人员外 公司有权拒绝其他人员进入会场 参会人员需保持会场秩序 手机静音且禁止个人录音录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