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私募调研记录】玄元投资调研三孚新科
证券之星· 2025-07-23 00:16
调研公司及产品 - 三孚新科3D复合铜箔产品特点包括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导电率及安全性能 适用于高端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电池领域 [1] - 产品采用'一步法'复合铜箔制备工艺 适配一步式全湿法复合铜箔电镀设备 并调整电镀液配方及工艺参数 [1] - 3D复合铜箔目前处于送样测试阶段 预计应用于高端消费电子、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固态电池等领域 [1] 产能布局与实施策略 - 公司在江西龙南布局配套5GWh高安全干电极电池制造的关键材料 计划三年内完成投产 [1] - 采用分阶段柔性爬坡策略 动态优化实施进度 [1] 成本与盈利信息 - 3D复合铜箔成本涉及商业机密 但具备成本优化潜力 能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 [1] - 对于今年及明年的盈利指引 公司建议关注定期报告 [1] 调研机构背景 - 玄元投资主创团队来自广发证券、易方达基金、摩根士丹利等金融机构 员工平均证券从业经验10年以上 [2] - 投研团队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 毕业于清北、耶鲁、哥大等国内外知名高校 [2] - 公司以"价值·量化 双轮驱动"为核心发展理念 专注权益投资和量化投资两大方向 [2]
探寻金融脉搏 共话资本未来 华龙证券、明汯投资携手兰州大学暑期研学团走进上海证券报社
上海证券报· 2025-07-22 14:03
研学活动背景与组织 - 2025年7月11日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暑期研学团30余人走进上海证券报社开展财商教育研学活动 活动由华龙证券牵头组织 明汯投资专业支持 [1] - 活动主题为"研学赋能实践 感知金融脉动" 旨在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将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 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1] 上海证券报社与金融中心地位 - 上海证券报社总部位于陆家嘴核心地带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该大楼几乎天天举办地方政府招商引资 上市公司路演 投资策略会等活动 展现了上海的金融脉搏与经济活力 [3] - 上海证券报成立于1991年 伴随中国资本市场一同成长 见证记录了资本市场每一个关键节点 [5] 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与成就 - 中国资本市场30多年来取得辉煌成就 目前有5400多家上市公司 100万亿总市值 近2.4亿股民 超30万亿公募基金资产 超4万亿ETF基金资产 [6] - 上海证券报在证券法公布 "国九条"发布 股权分置改革 沪港通开启 创业板和科创板开板等资本市场重大事件中全情报道 坚定发声 [6] 投资者教育与人才培养 - 投资者教育是金融市场基础性工程 是培育资本市场优质从业者 投资者 建设者及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8] - 高校学生可充分利用"上证杯"主题赛事 线上课程 财经媒体等资源 参与投资者教育活动 提升金融素养 [8] - 现代金融业需要复合型人才 既要有经济学 金融学根基 也要具备数据思维和人文洞察力 [10] 财经媒体变革与发展 - 中国财经媒体从政策传声筒到市场瞭望者的角色变迁 映射出经济体制改革与传媒技术革命的内在互动逻辑 [10] - 在数字经济与监管革新驱动下 财经媒体将持续扮演连接市场 教育公众 推动改革的关键角色 [10] 活动评价与未来合作 -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高度评价本次研学活动 认为为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 构建行业沉浸式育人机制注入了新动能 [13] - 华龙证券期待未来深化与上证报合作 在投资者教育 行业研究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协同发力 [13] - 兰州大学与华龙证券组建联合队参与2025"上证杯"高校突围组角逐 [13]
监管出手!两家私募,被警示
中国基金报· 2025-07-22 13:03
监管措施 - 深圳证监局对君创基金、君创资管及朱峰出具警示函 [1][2][5] - 君创基金未按规定为私募基金办理备案手续 [2][4] - 君创资管存在未履行谨慎勤勉义务、向不匹配投资者推介基金、未披露重大信息、未留存适当性管理资料等问题 [7][8] - 朱峰作为负责人未恪守行为规范 [7][8] 公司背景 - 君创基金成立于2014年,2015年完成备案,注册资本3000万元,管理规模20亿~50亿元 [10] - 君创资管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管理规模5亿~10亿元 [11] - 两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均为朱峰 [11] - 君创基金专注产融结合,投资领域包括军民融合、医疗健康、文化传媒、智能制造 [10] - 管理团队来自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兴业银行、广发证券、国信证券等机构 [10] 历史违规记录 - 君创基金2022年11月因未妥善保存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材料被出具警示函 [11]
和聚投资安永平:聚焦产业链,深挖成长股 | 打卡100家小而美私募
私募排排网· 2025-07-22 11:43
行业概况 - 截至2025年6月底,管理规模在0-20亿区间的私募管理人有7000余家,占比超85%,是私募行业数量庞大的中坚力量 [2] 公司概况 - 北京和聚投资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研究和投资,将顺势而为和逆向投资融入到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过程,形成了以基本面研究为核心,主动管理、稳中求进的投资风格 [5] - 自成立以来未发生违规风险事件,将风险控制内嵌于基金管理前、中、后的各个环节 [5] - 曾13次荣获私募金牛奖,2015年独获国际权威晨星奖,累计70余项大奖,几乎囊括业内所有中长期重量级奖项 [5] 发展历程 - 2009年公司成立,第一支产品成立运作 [6] - 2010年首获私募金牛奖 [6] - 2015年斩获独家晨星中国对冲基金奖,第一只(母子型)平台契约型基金成立 [6] - 2019年10年间实现私募基金业荣誉大满贯 [6] - 2023年公司初步完成平台化转型 [6] - 2024年持续引入新生代基金经理 [6] 核心团队 - 核心成员来自中信证券、申万宏源、方正证券等头部券商,曾担任行业首席分析师,平均近20年行业研究经验 [7] - 与外部多家私募建立同盟、与知名券商首席以及产业内资深人士保持紧密合作,形成多元化的视角、深入的产业洞察 [7] - 团队坚持投研一体化管理,基金经理集研究和投资于一身 [7] - 产品管理采用研究共享+投资经理负责制,同时要求大比例跟投所管理的基金产品 [7] 核心成员 - 于军:经济学博士,25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中信证券首席交通运输分析师、首席策略师,中信证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 [9][10] - 安永平:13年卖方+买方研究经验,经历三轮科技行情,核心能力圈为建立"产业链情报网",通过行业协会、专家网络、供应链数据交叉验证,比上市公司更早预判产业拐点 [11] - 范晓辉: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13年证券行业从业经验,曾任职于海通证券、安信证券、方正证券分析师,2020-2024年任职南方基金权益投资研究副总裁 [12] - 田加强:18年证券行业从业经验,曾任职于香港交银国际研究部、东方证券研究部,具备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研究资源,擅长前瞻性布局,敏锐把握市场趋势热点 [13] 投资理念与策略 - 致力于寻找企业成长驱动的投资机会,始终相信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决定其股价的长期趋势 [13] - 通过深度的研究、知识的分享和资源的集中,主动寻找价值被低估的投资机会 [13] - 产业链研究:基于产业链的前瞻性判断和实时跟踪,而非单纯依赖上市公司信息,通过产业链研究,提前布局受益公司 [16] - 成长股投资为核心:笃定成长股投资,中国无论在高速增长还是中速增长阶段,都存在大量的成长机会 [16] - 重视风险控制:成长股波动较大,通过灵活仓位管理、止盈止损机制等方式,保护投资组合的合理性 [16] 投研体系 - 公司已完成多基金经理模式的平台化转型,通过"和而不同,聚能行远"的理念,每个基金经理在其专长领域内独立决策,同时通过资源共享和协作实现高效投决体系 [26] - 投研一体化:坚持投研一体化管理,基金经理集研究和投资于一身 [26] - 策略与选股合力:形成策略+选股投决体系,基于产业研究结合二级市场的趋势形成投资策略 [26] - 内外互补的投研同盟:与外部多家私募建立同盟、与知名券商首席以及产业内资深人士保持紧密合作,搭建内外互补的研究生态圈 [26] 下半年展望 - 若出现指数性行情,仍聚焦成长股,对成长股投入更多精力 [29] - 继续以"全球配置"、"聚焦AI"、"对冲策略"、"绝对收益"作为产品下半年投资的关键词 [29] - 在国内紧扣科技+制造的优势与宏观政策弹性,把握beta行业趋势 [29] - 对美股进一步聚焦AI算力基建与技术迭代,以个股的alpha机会为主 [29] - 政策层面:已出现政策向上变化的端倪,如反内卷、城市更新等,若利好政策落地,可能改变A股基本面预期,带来重大机会 [31] - 流动性层面:美联储自2024年9月首次降息,2025年预计7-9月会再次降息,全年可能降息两次 [31] - 特朗普上台后美元下行,资金会从美国向新兴市场流动,中国在AI、机器人、创新药等领域的优势,使资金回流新兴市场时,港股大概率会成为主要承载体 [31]
私募股票策略收益榜出炉!复胜、同犇脱颖而出!稳博投资、天算量化等上榜!
私募排排网· 2025-07-22 04:07
上半年A股市场表现 - 上半年A股主流指数呈现低个位数小幅上涨趋势,但成交规模显著放大,总成交金额达162.68万亿元,远超去年同期的101万亿元 [2] - 私募股票策略整体表现优于市场基准,303家符合排名规则的私募平均收益为14.04%,其中50-100亿和10-20亿规模私募表现最佳,平均收益分别为15.95%和18.36% [2] 百亿以上规模私募表现 - 百亿规模私募中股票策略收益前十的上榜私募以量化为主,10家中有9家为量化私募,仅复胜资产1家为主观私募 [5] - 复胜资产夺得百亿私募冠军,其投资模式为主观投资,精准把握港股新消费行情,多次表示看好能把握"情绪价值"的消费品公司 [8] - 稳博投资位列百亿私募第二名,专注量化领域,坚持独创量化投资模型,擅长运用大数据分析和统计概率获取超额收益 [8] 50-100亿规模私募表现 - 该规模段上榜私募中量化占优,10家中有7家为量化私募,但前三名中同犇投资和天算量化分列第一、第二 [9] - 同犇投资采用主观投资模式,注重基本面价值投资,尤其擅长消费品行业投资,看好港股新消费公司和A股低估值高增长公司 [13] - 天算量化是国内最早使用AI技术进行股票量化投资的私募之一,核心团队来自麻省理工、清华、北大等名校,曾两获"金牛奖" [13] 20-50亿规模私募表现 - 该规模段私募投资模式分布较均衡,10家中有5家主观、4家量化、1家主观+量化 [14] - 云起量化夺冠,坚持科学建模研究方法,在传统多因子模型基础上辅以AI技术增强选股效果 [15] - 香橙资本排名第二,主打价值投资,擅长通过行业研究精选个股,强调投资需耐心等待 [16][17] 10-20亿规模私募表现 - 该规模段私募呈现主观占优特点,10家中有8家为主观私募,2家为主观+量化 [18] - 能敬投资控股高居榜首,投资理念以右侧交易和趋势投资为核心,擅长产业研究和基本面研究 [21] - 晨耀私募排名第二,聚焦北交所上市公司战投及定增领域,准确把握上半年北交所行情 [22] 5-10亿规模私募表现 - 该规模段私募仍以主观为主,10家中有7家为主观私募,2家主观+量化,1家量化 [23] - 富延资本夺冠,聚焦价值投资,擅长自上而下分析行业趋势和企业价值,重仓港股新消费板块 [26] - 一久私募基金排名第二,坚持"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原则,强调长期持有和忽略市场噪音 [27] 0-5亿规模私募表现 - 该规模段私募主观特征明显,10家中有8家为主观私募,2家为主观+量化 [27] - 沁昇基金位居榜首,侧重港股市场投资,准确把握上半年港股行情 [28][30] - 滨利投资排名第二,投资理念以价值投资为核心,强调借助市场恐慌获取价格优势 [31]
【私募调研记录】高毅资产调研华利集团
证券之星· 2025-07-21 00:08
高毅资产调研华利集团 - 高毅资产近期对华利集团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和券商策略会[1] - 公司密切关注美国对越南、印尼最新关税政策细则 并与客户保持沟通[1] - 二季度订单已排满 少数客户要求优先生产美国订单 多数客户未调整出货计划[1] - 2024年越南工厂原材料来源:越南本地超50% 中国大陆约30%[1] - 美国市场占公司销售收入约40%[1] - 上半年各销售区域出货数据仍在整理 订单出货区域分布受不同品牌订单变动影响[1]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可能受新工厂投产初期影响 预计随员工熟练度和运营效率提升将逐步改善[1] - 公司实行多客户模式 拥有全面制鞋工艺技术和流程 开发能力和量产能力强[1] - 未来几年保持积极产能扩张 每年资本开支约11-17亿人民币[1] - 重视股东回报 在满足资本开支和日常运营资金需求后尽可能多分红[1] 高毅资产机构背景 - 上海高毅资产是国内投研实力强、管理规模大、激励制度领先的平台型私募基金[2] - 专注于资本市场 为投资经理提供研究支持、渠道资源、品牌背书等全方位支持[2] - 投研团队超30人 汇聚多位明星投资经理[2] - 投资经理背景包括千亿级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各类金牛奖得主等[2] - 研究员主要来自嘉实、易方达、南方等一线基金公司[2] - 由邱国鹭担任董事长 邓晓峰担任首席投资官 卓利伟担任首席研究官[2] - 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 注册地在上海 团队分布在深圳、上海和北京[2]
656家私募年内注销!主动离场频现,超三成机构登记长达十年
北京商报· 2025-07-20 12:50
私募基金行业注销情况 - 2025年7月20日两家私募因12个月无在管注销 万盟盛世(北京)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 登记于2015年10月 存续近十年 [1] - 7月11日中基协注销4家异常经营私募 因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 包括广东盈瀚投资有限公司等机构 [2] - 截至7月20日 7月内累计52家私募注销 2025年初至今总计656家私募注销 其中主动注销321家占比48.93% 协会注销285家 12个月无在管注销49家 依公告注销1家 [2] - 较2024年同期952家注销量减少 但2025年主动注销数量同比增长8.45% 占比超协会注销数量 [3] 行业结构变化特征 - 注销私募中204家为2015年7月20日前登记的老牌机构 占比超三成 包括浙江大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 [3] - 66家最早登记机构集中于2014年 包括北京首创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 [4] - 行业正处于自然出清阶段 600余家注销反映市场优胜劣汰机制 [3] 机构退出动因分析 - 监管环境趋严促使部分机构主动退出 市场环境变化与投资难度加大构成影响因素 [3] - 老牌私募退出主因包括运营成本提升、竞争激烈、获客成本高企 [4] - 登记十年以上机构或因无法适应新监管要求、核心团队老化、长期业绩不佳导致经营困难 [4]
“公奔私”浪潮又要来?来哪里?高毅、睿郡、睿璞成聚集地!陆航、梁文涛、凌鹏等业绩领先!
私募排排网· 2025-07-19 08:39
公募基金经理流动趋势 - 截至7月16日,今年已发生超2700条基金经理变更事项,其中194位卸任,307位新聘 [2] - 多位绩优基金经理如鲍无可、周海栋等选择清仓式卸任,曹名长、于洋等知名公募基金经理离任引发市场关注 [2] - 投奔私募成为公募基金经理重要去向之一,截至2025年6月底拥有公募背景的私募基金经理达863位,管理320只产品 [2] 公奔私基金经理分布 - 555位任职于0-5亿规模私募,36位任职于百亿私募 [2] - 高毅资产拥有6位公奔私基金经理最多,包括邱国鹭、邓晓峰等知名人士 [2] - 睿郡资产、勤辰资产、睿璞投资分别拥有5位、3位、3位公奔私基金经理 [4] 公奔私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上半年有34位公奔私基金经理符合排名规则,平均收益为***%,前十门槛为***% [5] - 上半年收益前三为复胜资产陆航、香橙资本何潇、紫阁投资徐爽 [5] - 近1年收益前三为紫阁投资徐爽、复胜资产陆航、津育投资张文龙 [8] - 近3年收益前三为深圳善择私募杨萍、睦沣投资李振岳、荒原投资凌鹏 [11] 头部公奔私基金经理详情 - 复胜资产陆航管理5只产品规模11.64亿,上半年收益***%,专注新消费赛道 [6] - 香橙资本何潇管理3只产品规模14.45亿,上半年收益***%,稳健2号B类表现突出 [7] - 紫阁投资徐爽管理3只产品规模5.06亿,近1年收益***%,重仓创新药板块 [9] - 泓湖私募梁文涛管理7只产品规模45.58亿,近1年收益***%,宏观策略表现优异 [11] - 荒原投资凌鹏管理3只产品规模9980.9万,近3年收益***%,策略引发业内关注 [12] - 睿璞投资蔡海洪管理3只产品规模5.84亿,近3年收益***%,团队含3位公奔私基金经理 [13]
偏离主业!又一家私募被监管处罚
券商中国· 2025-07-19 07:48
私募机构偏离主业被罚事件 - 海南琢之堂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因从事与私募基金管理相冲突或无关的业务被海南证监局责令改正 [2][3] - 该公司2022年、2023年主要营收为财务顾问收入,为标的项目提供融资服务并按比例收取费用 [4] - 此前中基协已因产品未备案、兼营无关业务等问题对该公司公开谴责并暂停产品备案12个月 [4] 私募行业偏离主业现象 - 深圳证监局通报部分私募机构从事销售伪金交所产品、卖课、算命、为券商引流开户等无关业务 [2][5] - 股权类私募销售伪金交所产品并收取150余万元咨询顾问费 [5] - 证券类私募通过自媒体销售投资课程及推荐客户获取返佣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6] - 部分机构办公场所混同关联公司,开展易经算命、知识付费等无关活动 [6] 监管措施与行业背景 - 深圳证监局将持续加强检查力度,督导私募机构聚焦主业并完善合规机制 [6]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小私募通过非主业业务谋求利润,易踩风控红线 [5]
百亿私募大佬排名大洗牌,陆航逆袭夺冠!10强基金经理出炉!
搜狐财经· 2025-07-19 02:50
私募基金经理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底,513位私募基金经理(含319位股票策略基金经理)上半年收益均值达10.56%,显著跑赢上证指数(2.76%)和深证成指(0.48%)[1] - 10-20亿规模私募的基金经理收益均值领先,百亿私募紧随其后;73位基金经理收益超过***% [2] - 百亿私募组中主观私募基金经理陆航(复胜资产)夺冠,量化私募占10强中8席;50亿以上头部私募组冠军均为主观策略 [2][3] 百亿私募基金经理表现 - 57位百亿私募基金经理中,45位采用股票策略,37位来自量化私募;收益前10强门槛为***% [3] - 冠军陆航管理的5只产品上半年收益均值***%,专注成长股投资,重点布局新科技与新消费领域 [8] - 亚军殷陶(稳博投资)采用量化策略,7只产品收益均值***%;九坤投资王琛位居第9名,5只产品收益均值***% [8][9] 不同规模组别业绩亮点 - 50-100亿组:同犇投资童驯夺冠,专注大消费与AI+领域;47位基金经理收益均值***%,前10强中量化策略占9席 [10][12][13] - 20-50亿组:云起量化施恩(量化)与香橙资本何潇(主观)分列冠亚军;79位基金经理收益均值***% [14][16] - 10-20亿组:主观私募包揽前三,能敬投资孙杰夺冠;60位基金经理收益均值***% [17][19][20] - 5-10亿组:优波资本陈龙(主观)夺冠,量创投资王伟男(量化)第4;92位基金经理收益均值***% [21][23][24] - 5亿以下组:主观私募垄断10强,富延资本刘祥龙居首;175位基金经理收益均值***% [25][27] 核心投资策略分布 - 头部私募(50亿以上)中量化策略占优,中小规模私募(50亿以下)主观策略表现突出 [2][10][14][17][21][25] - 股票策略在全部规模组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90%;多资产与期货衍生品策略在部分量化机构中应用 [3][12][19][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