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备案信息不真实!从事与私募无关业务!股东出资不实!天安地恒资管公司被责令改正
搜狐财经· 2025-07-29 14:46
监管处罚 - 天安地恒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私募基金业务存在多项违规问题被山西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 [1] - 公司人员及办公场所欠缺独立性且未实施有效内部控制 [1] - 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报送的基金备案信息存在不真实、不准确问题 [1] 业务违规 - 公司从事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的业务 [1] - 股东存在出资不实问题 [1] - 相关行为违反《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第一款及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 [1] 信息来源 - 公告由山西证监局于2025年7月29日发布 [1] - 新闻来源为读创财经 [2]
百亿诚通科创投资基金完成备案 | 企查查LP周报(07.21-07.27)
企查查· 2025-07-28 06:35
170家LP认缴新备案私募基金475.85亿元人民币 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依据上周(07.21-07.27)新备案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信息,剔除GP及自然人后, 涉及170家LP投资方企业(去重后),将未公开认缴出资金额和认缴比例信息剔除后,累计认缴金额 475.85亿元人民币。从LP所属地区分布看,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和浙江省,占比为广东省15.88%、浙江省 12.35%;累计认缴金额最高是北京市和四川省,占比为北京市15.12%、四川省13.35%。本周政府背景 资金认缴金额最高,累计392.86亿元人民币,占比82.56%。 新备案基金95支,募资认缴金额505.83亿元人民币 企查查数据显示,上周(07.21-07.27)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新备案私募股权、创业 投资基金95支,累计募集认缴金额505.83亿元人民币。从基金所属地区分布看,新备案基金数量最多是 浙江省,新备案21支基金,合计占比22.11%;累计募资认缴金额最高是北京市和四川省,占比为北京 市21.08%、四川省12.46%。募集认缴金额较大的基金是诚通科创投资基金,诚通科创投资基金是首批 中央企业创投母基金,基金规 ...
最新发声!淡水泉赵军,罕见露面!
券商中国· 2025-07-27 02:17
公司概况 - 淡水泉是中国私募基金头部机构,管理规模一度超千亿,创始人赵军是中国内地"奔私"第一代人物,以逆向投资见长并长期受托管理国际大型主权基金A股账户[2] - 公司今年业绩持续回暖,构建了自上而下的中观配置框架与自下而上选股策略形成互补[2] - 具体操作上,当判断新兴成长为主要方向时,产业组会在各自领域挖掘机会,投委会横向对比机会大小和投资时机[3] 投资策略与框架 - 过去两年构建中观配置框架,提升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例如风险偏好抬升时新兴成长类资产表现更好,经济预期弱时红利价值资产更受青睐[10] - 上半年市场呈现"哑铃型"特征:价值红利类资产内部分化(银行股突出),新兴成长类资产快速轮动(从AI算力到新消费和创新药)[8] - 外围资金方面,全球基金对中国市场配置自2021年见顶后低位企稳,海外资金回归依赖中国经济复苏确定性[9] 下半年重点投资方向 - 优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全球资金增配中国资产带来估值切换[4][11] - 中国优势产业全球化:头部公司展现个股阿尔法[5][11] - 科技自主可控:关注卡脖子领域国产替代和AI技术突破[6][12] - 基本面边际改善叠加增量政策机会:如"反内卷"政策对低位资产的催化[6][12] 行业机会分析 新消费 - 上半年把握出海特征的新消费机会,但错过内需主导机会,因对消费持续性要求严格[13] - 消费组采用创新调研方法,通过海外市场验证品牌势能持续性[14] - 下半年看好"多巴胺"出海机会,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向输出普惠快乐的"多巴胺工厂"[18] 科技 - 上半年布局AI受益场景(办公、视频、广告等),抓住海外算力主线机会[15] - 下半年继续看好AI产业链:海外算力结构变化、国产算力长期机会、AI应用领域[19] - 中国电子半导体公司深度参与全球AI产业链,利润比果链更丰厚[19] 汽车 - 行业呈现科技属性增强、买方市场、流量营销三大特征[20] - 看好高端化(量价齐升)、智能化(品牌溢价)、出海(欧洲为主战场)三大方向[21] - 新能源车产业链机会集中在头部企业,如电池领域头部公司产能打满而中小玩家退出[21] 投资案例与方法论 - 电子布机会通过TMT组与周期工业组协同调研,交叉验证产业高景气[16][17] - 投资决策中鼓励分歧讨论,团队共同行动为结果尽职尽责[17] - 基本面研究方法迭代(如海外调研)提升对新兴机会的理解能力[14][17]
私募股票策略收益榜出炉!稳博投资、天算量化等上榜!
搜狐财经· 2025-07-25 09:45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半年A股主流指数呈现低个位数小幅上涨趋势,但成交规模显著放大至162.68万亿元,远超去年同期的101万亿元,显示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 [1] 私募股票策略收益概况 - 符合排名规则的303家私募旗下产品平均收益达14.04%,明显强于沪深300等市场基准 [1] - 50-100亿规模私募平均收益15.95%,10-20亿规模私募平均收益18.36%,表现最优 [1] - 百亿以上规模私募中,量化私募占比90%(9/10),仅复胜资产为主观投资模式且夺冠 [3][5] - 50-100亿规模私募前十中量化占70%(7/10),但前三名中主观私募同犇投资夺冠 [7][9] 分规模区间业绩亮点 百亿以上私募 - 复胜资产凭借主观投资模式夺冠,重点布局港股新消费赛道 [5] - 稳博投资位列第二,专注量化模型并运用大数据分析 [6] 50-100亿私募 - 同犇投资以***%收益居首,专注消费品行业价值投资 [9] - 天算量化排名第二,采用AI技术并两获"金牛奖" [9] 20-50亿私募 - 云起量化夺冠,结合AI技术优化多因子模型 [13] - 香橙资本排名第二,践行"善于等待"的价值投资理念 [14] 10-20亿私募 - 能敬投资控股夺冠,采用右侧交易与产业研究结合策略 [15][17] - 晨耀私募排名第二,聚焦北交所战投及定增领域 [18] 5-10亿私募 - 富延资本以***%收益居首,重仓港股新消费板块 [21] - 一久私募基金排名第二,坚持"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原则 [22] 0-5亿私募 - 沁昇基金夺冠,旗下6只产品收益均超***%,侧重港股投资 [23] - 主观私募占比80%(8/10),延续小规模区间主观策略占优特征 [22] 投资模式分布特征 - 头部私募(50亿+)量化占主导:百亿级量化占比90%,50-100亿级量化占比70% [3][7] - 中小私募(20亿以下)主观占优:10-20亿区间主观占80%,0-5亿区间主观占80% [15][22]
福田引导基金董事长王仕生:跨境投资是一场恰逢其时的风云际会
搜狐财经· 2025-07-25 05:05
私募基金跨境投资趋势 - 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规模快速增长,2022年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达278万亿元,较2008年增长超6倍,CAGR为15%,境外投资CAGR高达28% [3] - 跨境理财通2.0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投资者数量增至12.63万人(截至2024年11月) [3] - QFII机构数量达858家(2024年10月),覆盖近50个国家和地区,QDII额度达1677.9亿美元,同比增长101.8%(2024年12月) [3] 私募基金行业规模与跨境机制 - 全国私募基金规模20.32万亿元(2023年末),较2014年增长13倍,深圳私募基金在投本金9702.75亿元,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项目数同比均超2% [4] - QFLP试点在深圳加速落地,管理企业超200家,发起基金64只(2024年11月),福田引导基金公司2023年获批QFLP资质并推进跨境业务 [4] 跨境投资策略框架 宏观时机把握 - 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新材料等科技革命领域,利用国家并购重组政策红利 [7] - 结合技术扩散期、产能过剩期等行业周期选择投资时点,跟踪供应链链主动向捕捉迁移窗口期 [7] 地域选择逻辑 - 香港为连接国际资本的核心枢纽,港股科技板块受内外资看好,美国市场提供优质科技企业及长期增值机会 [8] - 优先选择与国内产业互补或具备协同效应的地区(如鼎辉投资案例),或已有产业基础的地区以快速整合资源 [8] 交易执行方法论 - 采用多元化融资(贷款/股权/债券)、联合行业领导者、SPV结构优化税务等策略 [9] - 差异化竞争需注重价值承诺(技术本地化)、文化尊重及非核心资产标的筛选 [9] 深圳跨境金融发展定位 - 福田区作为金融强区将集聚跨境投融资要素,打造国际化资本高地,推动私募基金业开放 [10]
上半年募投回暖 人工智能领域投资火爆
金融时报· 2025-07-25 01:00
私募基金行业整体情况 - 截至6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19756家,管理基金数量140558只,管理基金规模20.26万亿元 [1] - 私募股权、创业投资(PE/VC)存续产品56345只,存续规模14.36万亿元 [1] - 私募基金管理人类型分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7761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1801家,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管理人6家,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188家 [2] - 私募基金管理人地域集中度高,上海、北京、深圳、浙江(除宁波)、广东(除深圳)和江苏合计占比72.19% [2] - 管理基金规模地域分布:上海、北京、深圳、广东(除深圳)、江苏和浙江(除宁波)合计占比75.11% [2] 私募基金产品动态 - 6月私募基金新备案1540只,新增备案规模500.57亿元 [3] -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备案1131只,规模299.83亿元,数量增长但规模下降 [3] - PE/VC新备案情况:私募股权投资基金147只规模92.63亿元,创业投资基金262只规模108.11亿元 [3] - 存续私募基金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83356只规模5.56万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0201只规模10.95万亿元,创业投资基金26144只规模3.41万亿元 [3] PE/VC市场募投表现 - 上半年新成立基金数量回落但募集规模稳定,投资市场回暖,交易均值1.13亿元/笔趋于理性 [4][5] - 浙江、江苏、广东新成立基金数量居全国前三,分别为427只、310只、216只 [4] - 上半年PE/VC市场投资数量5074起同比上升28%,交易规模5748亿元同比上升18% [4] - VC和早期投资占比达79%,较2024年底提升3%,其中PE市场、VC市场、早期投资的投资数量占比分别为21%、56%、23% [6] 热门投资领域 - 人工智能、新材料、医疗器械领域融资尤为火热 [1][6] - 人工智能领域融资交易占比达7.06%为近十年峰值,大模型规模化落地和硬科技"独角兽"崛起成为亮点 [7] - 半导体占据市场主要地位,人工智能、新材料、医疗器械位于第二梯队 [6]
【私募调研记录】前海旭鑫调研因赛集团
证券之星· 2025-07-25 00:07
公司调研动态 - 前海旭鑫近期调研因赛集团 参与特定对象调研及线上会议 [1] - 因赛集团推进收购智者品牌80%股权 智者品牌2024年度营收6 93亿 净利润5,744 95万 [1] - 公司寻求效果营销、电商营销领域优秀标的 通过并购、投资、合资完善营销业务链路布局 [1] 公司技术进展 - 因赛I持续更新迭代多个智能体 任命刘震为首席科学家加速商业化进程 [1] - 智眸I为集团化企业设计跨平台达人投放管理应用 实现高度自动化 [1] - I搜索引擎赋能SEO/GEO业务 实现跨平台一站式更新搜索结果 [1] 公司战略合作 - 争取成为国内头部科技大厂战略合作伙伴 提供全链路营销服务 [1] 机构背景 - 前海旭鑫成立于2015年9月 2015年12月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 [2] - 2018年4月成为中国基金业协会观察会员 [2] - 主营业务为私募证券投资 独立发行十三只私募基金 管理规模1 8亿元人民币 [2]
【私募调研记录】沣沛投资调研富信科技
证券之星· 2025-07-25 00:07
富信科技调研纪要 - Micro TEC产品已在海外客户批量出货,正与国内多家光模块客户验证 [1] - 应用于400G/800G光模块的Micro TEC产品已批量供货,但收入占比小 [1] - 400G光模块一般使用1片Micro TEC,800G光模块一般使用1-2片 [1] - 公司目前月产60万片Micro TEC,预计三季度提升至月产100万片 [1] - Micro TEC产品与国外友商处于同一水平区间,并具成本优势 [1] - 公司外购单质金属碲和金属铋原材料,自制碲化铋材料 [1] - 储能液冷除湿系统已向多家头部企业批量供货,有望成新利润增长点 [1] 沣沛投资机构背景 - 成立于2014年12月,2015年2月获得私募基金管理牌照 [2] - 与嘉实资本、招商证券、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机构合作发行多只私募产品 [2] - 产品业绩持续表现优异,受到发行渠道和持有人的一致好评 [2] - 坚守理性专业的投资理念,践行慎思笃行的投资文化 [2]
破解从业资格“挂而不销”顽疾监管新规为私募离职人员开绿灯
证券时报· 2025-07-24 18:27
私募基金从业人员资格注销新规 政策背景与行业痛点 - 私募基金从业人员离职后从业资格注销长期依赖原机构审核,导致"挂而不销"现象普遍,部分从业人员需等待1-2年才能完成注销 [2][3] - 原规定要求机构5个工作日内办理注销,但实际执行中因机构拖延或故意卡人导致流程失灵,衍生社保缴纳、劳动关系认定等问题 [3] - 行业人才流动受限,离职率上升与量化私募高薪挖人加剧竞争,部分机构薪酬结构和激励机制不足进一步推动人员流动 [8] 新规核心内容 - 中基协上线"强制注销"通道,允许离职6个月以上的从业人员通过在线平台提交申请,突破原机构单一路径限制 [1][4] - 申请条件包括:实际离职状态、离职超6个月、无暂停受理情形,高管需先完成工商变更 [5] - 需提交离职证明、现机构劳动合同、社保证明等材料,缺失材料需补充仲裁或法院文书 [5] - 原机构5个工作日内未处理申请,申请人可直接向中基协提交,协会5个工作日内反馈结果 [5] 行业影响 - 降低从业人员职业转换成本,解决资格"挂靠"束缚,保障职业自由与权益 [8] - 倒逼私募机构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改善薪酬体系与职业发展规划 [8] - 促进行业人才合理流动,形成更公平竞争环境,尤其利好量化私募等人才密集型领域 [8] 实施细节 - 中基协强调优先通过正常流程协商注销,要求信息真实完整,机构需及时完成离职人员信息变更 [6][7] - 高级管理人员强制离职需同步完成工商登记变更,确保合规性 [5]
退出无门,私募基金靠延续基金“自卖自买”套现,半年交易量创历史新高
华尔街见闻· 2025-07-23 06:38
核心观点 - 私募股权行业在传统退出渠道受阻背景下 创纪录地采用"延续基金"策略实现资产退出 该模式已成为行业新常态 [1] 延续基金交易规模 - 2025年上半年私募基金通过延续基金退出投资达410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1] - 延续基金交易占行业全部销售的19% 较去年同期增长60% [1] - Vista Equity Partners筹集创纪录的56亿美元延续基金 用于IT公司Cloud Software Group股权转移 [2] - Inflexion通过23亿英镑(约29亿美元)延续基金交易出售四笔投资股权 [2] 行业背景与动因 - IPO市场持续低迷且处于休眠状态 并购活动疲软导致现金回报严重不足 [1][3] - 私募基金持有超过3万亿美元未售出资产 [1] - 现金回报率连续四年仅为传统预期的一半 [1] - 二级市场交易总量超过1000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0% [3] 机构参与情况 - 头部私募机构纷纷入局延续基金交易 包括Vista Equity Partners New Mountain Capital和Inflexion等知名基金 [2] - 略超过一半的二级市场交易来自基金投资者(有限合伙人)出售其持股 [3] 投资者态度分歧 - 近三分之二私募基金投资者仍偏好传统退出方式(公司出售或IPO) [3] - 仅六分之一投资者表示偏好延续基金模式 [3] - 部分投资者担忧延续基金是资本循环利用的手段 选择退出此类交易 [3] 行业趋势展望 - 延续基金已成为每个基金管理人的真正退出渠道 [3] - 预计大多数发起人将在每只基金中进行一到两次延续基金交易 将其作为常规退出方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