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机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敢加税?欧洲航空大佬直接“点名”东大C919:波音,你看着办!
搜狐财经· 2025-09-06 02:15
瑞安航空订单策略 - 瑞安航空CEO迈克尔·奥利里表示若美国加征关税导致波音飞机价格过高 公司将重新考虑订单并可能转向其他供应商[1][3] - 公司目前拥有210架737 MAX确认订单 最后一批将于明年3月交付[4] - 另有150架MAX 10确认订单及150架MAX 10选择权 首批MAX 10计划于2027年交付[5] 中国商飞竞争态势 - 瑞安航空明确提及可能考虑中国商飞C919飞机作为替代选项[3][6] - 公司强调若中国商飞飞机价格比空客低10%至20% 将具备采购可能性[9] - 目前未与中国商飞进行具体采购谈判 但将其列为潜在供应商[8] 行业博弈动态 - 美国议员克里希纳姆尔提曾警告瑞安航空不要采购中国制造飞机[6] - 瑞安航空通过公开信形式进行回应 将采购策略与关税政策直接关联[3][7] - 欧洲最大航司CEO的表态被视为对中国大飞机国际竞争力的认可[10] 商业谈判策略 - 瑞安航空采用供应商替代方案作为谈判筹码向美国施压[9] - 公司表明除非关税直接影响波音订单价格 否则不会主动更换供应商[7] - 此次事件体现航空制造业采购策略中价格敏感性与政治因素的交互影响[10][11]
5500亿美元投资换15%关税!日本为何吃大亏也要签与美贸易协议?
搜狐财经· 2025-09-05 09:42
协议核心条款 - 美国将日本输美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从27.5%大幅下调至15% [1] - 日本承诺扩大采购美国大米、玉米、大豆、乙醇等农产品 [1] - 日本增加购买美国制造的飞机及武器装备 [1] - 日本接受美国安全认证的进口乘用车无需重复测试 [1] - 日本承诺未来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其中仅1%-2%为直接投资 剩余为贷款或贷款担保 [1][3] 日本汽车行业影响 - 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量达137万辆 占汽车出口总量30%以上 [5] - 整车及零部件对美出口额近500亿美元 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三成 [5] - 若维持27.5%关税 日本将面临3.47万亿日元亏损风险 [5] - 关税下调使日本获得与欧盟、韩国同等的15%关税待遇 [5] - 汽车产业作为出口创汇主力 其兴衰直接关乎国家经济命脉 [7] 竞争格局分析 - 美国进口汽车市场呈现日、韩、欧三足鼎立态势 三者关税均为15% [5] - 若单独维持高关税 日系车竞争力将骤降 需承担额外12.5%成本 [5] - 生产线转移至美国仍需要进口核心零部件 高关税将影响零部件成本 [7] -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单一汽车市场 是日本无法放弃的关键客户 [7] 战略考量 - 协议整体被视为日本付出更多 但汽车关税下调具有战略价值 [5] - 日本通过接受农业采购、武器购买等附加条件换取关税平等 [7] - 美国通过关税杠杆重塑贸易关系 采用分化对手、逐个施压策略 [9] - 协议在"失落的30年"后避免汽车行业衰退和经济二次衰退 [9]
巴西今年前8个月外贸额创纪录 对华出口增长强劲
新浪财经· 2025-09-04 22:47
出口总额 - 2025年1月至8月巴西对外出口总额达2276亿美元 同比增长0.5% [1] - 同期贸易总额达4124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1] 出口产品结构 - 农产品出口额增长0.4% [1] - 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增长4% [1] 区域出口表现 - 8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8.5% 受加征关税影响 [1] - 飞机及相关设备、食糖、肉类、石油及钢铁产品对美出口受较大影响 [1] - 8月对华出口额同比增长31% [1] - 对墨西哥出口增长43.82% [1] - 对阿根廷出口增长40.37% [1]
日元短线反弹,报道:美日接近达成降低汽车关税的协议
华尔街见闻· 2025-09-04 10:39
美日汽车关税协议进展 - 美日两国已进入落实降低日本汽车进口关税协议的最后谈判阶段 关键美国总统行政命令可能在未来10至14天内发布[1] - 行政命令签署后新关税税率立即生效 美国对日本汽车关税有望从27.5%大幅降至15%[4] - 美国对日本进口汽车关税税率自4月3日起由2.5%大幅提升至27.5%[4] 协议执行细节 - 7月份商定的15%新关税税率不会与其他更高关税叠加征收[5] - 此前关税税率低于15%的日本进口商品将被统一调整至15%[5] - 协议包含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一揽子计划 通过股权、贷款和担保形式实施[5] 日本方面的承诺 - 日本计划扩大对美国大米进口[5] - 日本将增加对美国制造飞机的采购[5] - 日本最高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已飞往华盛顿进行最终磋商[4] 市场反应 - 日元在消息公布后出现短线反弹 美元/日元汇率至148.3[1]
收评:股指表现强势沪指涨1.3% 汽车白酒爆发
经济日报· 2025-09-04 09:41
市场表现 - 三大股指高开高走,沪指收报3320.13点涨1.30%,深成指收报13894.26点涨1.72%,创业板指收报2787.88点涨1.36% [1] - 两市成交额合计8597.5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7297.60亿元明显放量,增幅约17.8% [1] - 超3400只个股上涨,60余只涨停,汽车、通信设备、白酒、5G、钢铁、消费电子、光伏等板块领涨 [1] 行业涨跌 - 涨幅前列板块包括次新股涨4.70%、开发区涨4.08%、汽车制造涨3.58%、发电设备涨2.89%、化工行业涨2.77% [6] - 跌幅较大板块为医疗器械跌0.63%、飞机制造跌0.50%、船舶制造跌0.02% [6] - 领涨个股包括精锻科技涨12.89%(汽车制造)、和顺电气涨20.03%(发电设备)、新宙邦涨16.38%(化工行业) [6] 宏观经济 - 2019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12.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1%,规模居全球第2位 [2] - 10月中国快递物流指数为108.6%,环比回升0.5个百分点,制造业商务快件指数达111.9%连续两月位于110%以上 [3] - 三季度报告预测四季度GDP增速向潜在水平回归,投资消费持续修复,出口增速有支撑 [2] 政策动态 - 国资委强调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世界一流建筑企业 [2] - 民航局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机场合作,推动航空专业培训中心建设及跨境直升机业务发展 [2] 机构观点 - 巨丰投顾认为基本面支撑A股走强,科技类题材股有望在估值空窗期表现突出 [4] - 兴业证券建议聚焦金融等低估值板块和经济复苏主线,关注汽车、造纸、机械等中游制造业 [4] 全球市场 - 美股道指涨1.34%报27847.66点,纳指涨2.20%报3443.44点,标普500涨1.73%报24105.28点 [7] - 欧洲市场普涨,德国DAX指数涨1.95%报12324.22点,法国CAC40指数涨2.40%报2413.79点 [7]
西锐(02507):首次覆盖报告:人群渗透提升,领航高端消费
西部证券· 2025-09-03 08:4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4][15] 核心观点 - 行业景气度抬升,量价稳健增长,西锐享受行业红利并实现份额扩张 [1] - 西锐产品力与安全性能领先,在活塞式飞机出货量中占据近半份额,经营势能领先 [1] - 公司未来将通过产能扩张、产品升级和服务网络建设推动业绩加速增长 [2][11][12] - 预计25/26/27年净利润分别为1.7/2.1/2.6亿美元,对应PE 14.0/11.2/9.2倍 [2][7][15] 行业分析 - 私人飞机行业更多消费属性,面向高净值人群通勤/旅行需求,需求结构稳定 [1][19] - 美国市场年出货量2000+台,活塞式飞机占大部分份额,行业保持个位数复合增长率扩容 [19] - 活塞式飞机2023年行业均价70万美元/台,品类量价长期稳健增长 [21] - 美国通用机场数量超过19,400个,飞行驾照学习人数增长,催生更多飞行消费需求 [22][26] - 全球净资产1000万美元以上高净值人群超过190万人,美国市场约90万人,为西锐潜在目标客户 [28][38] - 美国存量私人用途飞机约14万台,其中活塞式飞机约10.29万台,存量替代空间广阔 [32][34] - 美国存量飞机中50%以上为40年以上机龄的老飞机,潜在替换需求大 [35] - 海外市场如欧洲/南美/澳洲具备发展潜力,有望长期贡献增量 [37] 公司竞争格局 - 飞机制造行业壁垒深厚,全球具备完整整机制造能力的企业仅几十家 [44] - 西锐专注小型私人飞机,核心产品线包括SR系列(活塞式)和VisionJet系列(喷气式) [45] - 西锐2023年出货量市占率32%,在各自价格带内份额领先 [51] - SR系列在活塞式飞机中出货量领先,2024年出货630架 [52][54] - VisionJet在700万美元以下单涡轮市场出货量领先,2024年出货101架 [52][54] - 相比竞对(Diamond、Piper、Cessna),西锐出货量与份额提升更快 [54][56] 公司优势 - 安全性能行业领先,全系标配整机降落伞系统(CAPS),事故率比行业低三倍 [66] - 产品设计消费者导向,提供先进的航电系统、CirrusIQ应用等智能化体验 [70][74] - 公司治理稳定,员工美国本土化率100%,经营团队拥有自主决策权 [58] - 业绩增长强劲,2024年收入11.97亿美元(+12.0%),净利润1.21亿美元(+32.5%) [7][59] - 产品屡获行业大奖,如VisionJet获得2017年罗伯特柯里尔奖 [72][74] 未来展望 - 产能稳步扩张,大福克斯工厂投资1300万美元扩产,预计2026年投产 [83] - 产品持续升级,2024年初/2025年5月分别进行SR系列G7/G7+升级,用户口碑良好 [75][77] - 服务收入占比有望提升,2024年服务收入占比14%+(约1.7亿美元),毛利率高于整体 [2][87] - 预计2025/26/27年服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5%/24%/22% [11][91] - 预计2025/26/27年交付824/899/965架飞机,其中SR系列718/776/822架,VisionJet系列106/123/143架 [11][91] - 预计2025/26/27年飞机均价同比+3.6%/+7.8%/+8.1% [11][91] - 预计2025/26/27年净利率分别为12.16%/12.76%/13.33% [12][9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6/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12/16.73/19.57亿美元,同比增长18.0%/18.5%/17.0% [7][91] - 预计20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2.14/2.61亿美元,同比增长42.3%/24.3%/22.2% [7][91] - 当前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德事隆2025年PE 13.6倍,巴西航空工业19.3倍,西锐为11.2倍 [96]
特朗普:美国手里有王牌没打,或对华加税200%,除非满足一个要求
搜狐财经· 2025-09-01 03:01
稀土产业主导地位 - 中国掌控全球90%的稀土加工能力 美国国防工业重稀土分离能力几乎为零[1] - 中国2025年4月将稀土磁铁列入出口管制清单 作为对美国加征104%关税的反击[3] - 若中国完全断供稀土 美国国防技术将倒退数年[1] 中美贸易动态 - 特朗普威胁对中国稀土磁铁加征200%关税 同时计划访华寻求关系缓和[1] - 中国7月对美稀土磁铁出口量环比骤增75%至619吨 反映临时协议成效[3][5] - 美国国防工业严重依赖中国稀土供应 五代战机和导弹生产线面临停工风险[3] 地缘政治博弈 -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 因印度进口俄油炼制成品油转售套利[3] - 印度对美出口占其总出口18%和GDP的2.5% 但商品可替代性强缺乏反制筹码[3][5] - 中国手握稀土、农产品采购和制造业枢纽等多张王牌 具有产业链话语权[5] 美国内部压力 - 美国国债突破36万亿美元 中国持续抛售美债加剧融资压力[5] - 特朗普支持率跌破39% 72%选民批评其政策偏袒富人 农业州支持率下降[5] - 加州稀土矿场需数年才能量产 短期难以替代中国供应[3] 技术自主进程 - 中国国产客机本土化率超60% 已突破技术封锁[3] - 中国正以稀土为支点加速技术自主与去美元化 稀释美国谈判筹码[7] - 波音市场依赖中国远胜于中国依赖波音 使美国谈判筹码显得苍白[3]
美国罕见把中国捧上神坛,中国成了香饽饽,美俄印三国争相巴结
搜狐财经· 2025-09-01 02:31
中美贸易关系动态 - 美国财政部长对华立场从"最大竞争对手"转变为积极评价经贸对话进展 显示态度显著转变[1] - 2025年上半年中美贸易额同比增长8.7% 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创历史新高 波音公司中国市场订单占全球总量35%[3] - 美国在关税政策上对中国采取差别化对待 7月31日行政令将69国关税税率调整至10%-41% 但中国被排除在加税名单之外[3] 美国经济压力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萎缩0.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年增速仅1.8% 为发达经济体中降幅最大[6] - 贸易战使美国家庭年均损失约2800美元 耶鲁研究显示现行关税制度使低收入家庭生活成本增加幅度三倍于富裕家庭[6] - 通胀高企迫使美联储考虑提前降息 反映经济压力加剧[6] 中国战略反制措施 - 在大豆贸易领域 2025年8月中旬未新增美国大豆订单 较2024年同期2000万吨采购量大幅减少[8] - 迅速转向南美市场 对巴西采购量9月预计达800万吨 10月再追加400万吨[8] - 通过中粮集团在巴西投资建设大型粮食码头 未来年吞吐能力将提升至1400万吨 降低对单一国家依赖[8] 美印贸易冲突升级 - 美国对印度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 使整体税率累计达50%[5] - 印度采取反制措施包括取消国防部长访美计划 暂停高端无人机采购谈判 对美国多类商品加征150%关税[5] - 印度驻俄大使明确表态将继续基于自身利益进口俄罗斯石油[5] 国际关系格局变化 - 中印关系出现升温 外交部长王毅三年首次访印 双方就边界问题和贸易恢复展开讨论[10][11] - 印度总理莫迪计划月底访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双方计划恢复直航和简化签证[11] - 俄罗斯普京确认参加中国"9·3"阅兵 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将率团访华 继续深化中俄合作[13] 全球多极化趋势 - 巴西已将美国告上世贸组织 欧洲虽表面沉默但暗中不满[15] - 世界朝多极化迈进 中国通过经济实力与精准反制措施赢得美国现实尊重[15] - 中国吸引俄罗斯与印度等国靠拢 在大国博弈中掌握更主动战略空间[15]
西锐(02507.HK):1H25业绩超预期 产品升级提价盈利能力提升
格隆汇· 2025-08-29 18:44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实现收入5.94亿美元 同比增长24.90% 净利润6497万美元 同比增长82.45% 利润增速大幅超出预期 [1] - 毛利率提升1.8个百分点至36.2% 净利率提升3.4个百分点至10.9% 主要因高附加值新产品交付占比提升及提价效应 [1] 业务分部表现 - 飞机制造业务收入4.98亿美元 同比增长25.2% 占总收入83.8% 服务业务收入0.96亿美元 同比增长24.1% 占比16.2% [1] - 1H25总交付量350架 同比增长22% 包括305架SR2X系列飞机和43架愿景喷气机 [1] - Q1交付150架同比翻倍 Q2交付200架同比小幅下滑5.7% [1] 产品结构与定价策略 - SR2X交付均价从104万美元提升至114万美元 同比增长9.6% 愿景喷气机从333万提升至348万美元 同比增长4.5% [1] - 2025年5月发布SR系列G7+新品 标配一键安全返回自动着陆系统和Cirrus IQ PRO功能 在G7基础上持续提价 [1] 订单与产能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储备订单1056架 含827架SR2X系列和229架愿景喷气机 可维持未来1.5年左右生产 [1] - 2025年6月计划投资1300万美元扩建Grand Forks制造工厂 面积从16.5万平方英尺扩至19.5万平方英尺 [2] 全球布局与服务生态 - 产品已销售至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 在32个国家设立授权服务中心 [2] - JetStream计划与飞行训练收入贡献提升 生态黏性持续增强 [2]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2025年净利润预测上调8.8%至1.51亿美元 2026年上调11.1%至1.77亿美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16.5倍P/E和2026年14.0倍P/E 目标价上调48.5%至63.85港币 对应2025年20.0倍P/E和2026年17.0倍P/E [2]
李在明才是真正的“高手”
虎嗅· 2025-08-29 04:02
外交策略调整 - 李在明上任后处理与美国、中国、日本、朝鲜及俄罗斯关系时表现谨慎成熟 [2] - 将首访国家定为日本而非美国,打破韩国总统传统 [4] - 对日表态承认前政权协议的国家承诺性,强调政策连贯性与对外信誉 [5][6] 日韩关系进展 - 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友好会谈,并获特朗普打交道"秘诀" [8] - 发表17年来首次日韩联合声明,展现携手应对特朗普关税及朝核问题的姿态 [9] - 日本外务省内部认为日韩利益方向高度一致,超出预期 [10] 对美外交互动 - 访美时美方仅派国务院副礼宾长与韩裔美军上校迎接,规格低于以往 [14] - 与特朗普会谈持续140分钟,超原计划两小时,氛围积极 [18] - 特朗普亲手书写便条称赞李在明为"伟大领导人"并承诺支持 [27] 贸易与产业合作 - 大韩航空计划向波音订购约100架飞机,为韩国航空公司史上最大规模采购 [31] - 推进韩美造船合作项目"MASGA",帮助美国实现造船业复兴 [33] - 韩国宣布在制造业和造船业领域成为美国最佳且唯一合作伙伴 [32] 对华政策立场 - 明确表示不能继续坚持"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路线 [34] - 强调在美国对华封锁政策下,韩国需在美政策框架内行动 [35] - 承认韩中地理相近,需妥善处理双边关系,但外交根本仍是韩美同盟 [36] 朝核问题应对 - 李在明称特朗普是唯一能解决朝鲜问题的人,提议其与金正恩会晤 [22][25] - 特朗普回应期待与金正恩会谈,并自称"几乎没有谁比我更了解金正恩" [44] - 韩国安全策略转向依赖美韩同盟"武吓",而非通过对华"文攻" [39] 产业竞争格局 - 韩国经济仅剩半导体和汽车两大支柱产业,其他领域受中国产业链攀爬冲击 [41] - 韩国期待美国"友岸外包"政策落地,以应对中韩产业竞争压力 [42] - 钢铁、造船、石化、液晶面板等产业优势已被中国突破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