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产业

搜索文档
盛阅春调研硚口区、黄陂区、新洲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 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长江日报· 2025-06-24 00:30
硚口区发展重点 - 以汉江两岸联动发展和老汉口地区转型发展为契机推进城市更新 加快汉正街传统商贸市场转型升级 打造现代商贸服务业集聚区 [1] -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做强生命健康 科技服务等优势产业 培育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1] - 高标准谋划"汉江湾"建设 探索中心城区转型发展新路径 [1] 黄陂区发展重点 - 推进新型工业化 深化省级开发区创新发展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2] - 加快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 深化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 [2] - 推进后湖流域综合治理和片区开发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和农文旅融合 [2] 新洲区发展重点 - 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抓牢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 [2] - 推进省级开发区建设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做大商业航天产业 打造"中国星谷" [2] -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推动农村三产融合 加强项目谋划和产业招商 [2] 全市工作部署 - 统筹推进稳增长 促转型 推改革等重点任务 抓好经济运行调度和大财政体系建设 [3] - 推进城中村改造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3]
2.5 万亿美元估值!方舟投资揭秘 SpaceX 的星际商业帝国如何炼成?
搜狐财经· 2025-06-13 11:47
估值预测 - 方舟投资预测SpaceX到2030年企业价值将达到2.5万亿美元,较2024年末3500亿美元估值增长超7倍 [1] - 估值模型突破传统航天产业按发射次数计算的框架,纳入火星殖民、轨道资源等星际变量 [1] 商业飞轮模式 - SpaceX通过猎鹰火箭重复使用技术降低发射成本,单次发射成本从6200万美元降至2000万美元以下 [2] - 星链卫星网络获取用户现金流,2024年收入120亿美元,支撑全球52%商业发射订单 [2] - 2030年星链用户从500万增长至1.2亿,ARPU从120美元提升至240美元,年收入288亿美元中60%将再投入火箭研发与火星计划 [2] 星链市场潜力 - 2035年星链完成4.2万颗卫星部署后,年收入预计达3000亿美元,占全球通信支出15% [3] - 消费端:2030年发达国家5%家庭和发展中国家8%人口成为用户,贡献240亿美元收入 [3] - 企业端:50%远洋商船、30%智能电网、20%自动驾驶车队依赖星链通信 [3] - 政府端:美国国防部已签署150亿美元长期合同,全球10%国防通信支出和30%深空探测任务可能成为收入源 [3] 火星开发计划 - 2028年星链收入30%(约86亿美元)专项投入火星计划 [4] - 星舰年产100艘时,2030年100次火星任务可运送5万吨物资,单位运输成本降至1万美元/公斤 [4] - Optimus机器人2028年首批100台抵达火星,每日建设1000平方米基地,2035年成本降至5000美元/台时建设效率提升至1万平方米/日 [4] 火星资产价值 - 火星资源(金属、甲烷燃料、探测数据)2035年可覆盖60%开发成本 [5] - 每运送1吨物资到火星产生2万美元账面价值,2030年累计形成100亿美元资产 [5] 轨道资产战略 - 4.2万颗星链卫星占据近地轨道30%频谱资源,构建太空制造前哨、轨道数据集市和天地一体化网络 [7] - 轨道资产服务于自动驾驶、物联网、卫星遥感数据商业化及航天器维修补给,拓展太空经济价值链 [7]
以未来产业塑造产业未来(人民时评) ——从展会感受中国经济脉动①
人民日报· 2025-06-10 22:14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商业服务、医疗卫生等领域展示应用潜力,具身智能成为未来产业新赛道[2] - 飞轮储能系统、朱雀二号火箭、生物制造等技术突破推动储能、航天、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从0到1发展[3] - 安徽合肥聚集全国近1/3量子科技企业,形成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4] 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 前沿技术驱动的未来产业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代表国际竞争制高点[2] - 科技创新突破产业化应用是形成全球竞争护城河的关键,决定产品话语权与产业定义权[3] - 低空智能飞行器、虚拟数字人、外骨骼等科幻场景正在加速商业化落地[5] 产业生态与要素支持 - 政府引导基金、新兴产业投资母基金及金融机构支持为未来产业提供资金活水[5] - 技术转化需搭建平台促进"书架"与"货架"对接,实现科技成果向新产品新产业的转化[4] - 协同攻关机制帮助解决卡脖子难题,加速技术路线验证与产业化进程[4]
琼港在多个领域有广阔合作空间
海南日报· 2025-05-13 01:48
琼港合作领域 - 琼港在五大领域深化合作,包括人才交流 [2] - 琼港在建筑工程和环保专业领域有合作空间,如新技术应用、人才培训、节能环保和生态管理 [2] - 琼港可以在共建低碳示范区、卫星数据产业协作、文旅联合开发三大领域深化合作 [3] - 建议建立琼港生态城市专家委员会,推动两地建设标准对接 [3] - 建议设立跨境绿色技术孵化基金,支持装配式建筑等技术的联合研发 [3] - 建议策划琼港卫星数据应用论坛,促进航天产业链深度合作 [3] 考察成果 - 考察团深入了解海南在城市规划、生态保护及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2] - 考察团与当地政府部门座谈交流,了解海南在建筑工程、环保领域的经验 [2] 人才交流 - 海南"港证琼认"政策已覆盖45项香港职业资格 [3] - 建议进一步扩大职业资格覆盖范围,吸引更多香港人才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 [3] - 建议建立公务员互访机制,海南可借鉴香港在工程监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成熟经验 [3]
2025年“中国航天日”科普展开展在即
快讯· 2025-04-23 07:38
展览概况 - 2025年中国航天日科普展示活动于4月24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H2馆开幕 持续至5月5日 [1] - 展览设置航天科普展区 航天产业成就展区 上海地方展区三大主题展区 [1] 航天科普展区 - 展区包含序厅 空间技术 空间科学 空间应用 国际合作 航天公益 泰国专区七大板块 [1] - 核心展品包括嫦娥五号取回的月球正面月壤样品及嫦娥六号取回的月球背面月壤样品 [1] - 展出YF-100火箭发动机实物等关键技术装备 [1] 航天产业成就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等航天领域头部企业集中参展 [1] - 展区全面展示中国航天产业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成果 [1] 上海航天产业布局 - 上海地方展区围绕"创新策源"定位 按星箭-技术-终端-应用产业链顺序布展 [1] - 集中展示上海在航天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进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