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年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一课难求”的老年大学
新华网· 2025-06-27 01:50
老年大学市场需求 - 老年大学课程报名火爆,一分钟内热门课程即被抢空,反映出强烈的市场需求[1] - 65岁学员通过老年大学掌握了AI剧本创作、视频制作等技能,实现从编剧到后期制作的完整流程[1] - 学员核心诉求包括"交朋友"和"学知识",社交与精神文化需求显著[1][3] - 60后"活跃老人"需求从生存保障转向生活品质提升与自我价值实现[3] - 全国老年大学注册学员超2000万,但65岁以上人口达2.1亿,供需缺口明显[8] 课程设置与教学创新 - 课程涵盖传统舞蹈、声乐及AI应用、咖啡制作等新兴领域,但传统文娱课程仍占80%以上[4] - 信息技术课程覆盖率超50%,医学/文学类课程达40%,课程向智能性、知识性拓展[6] - 广西老年大学因AI短期班反响热烈,计划2025年开设长期班并招聘专职教师[5] - 80%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室,56.77%设计算机教室,28.69%配备专业录播室[7] - 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如书法课增加作品讨论环节以适配老年人学习习惯[7] 行业供给结构 - 全国7.6万所老年大学中85.36%为政府办学,民营机构占比低[9] - 县域及乡村市场覆盖率不足,99%教师为兼职,财政资金限制扩张[9] - 仅山东、河北等少数省份建成省-村五级老年教育网络[9] 新兴商业模式 - 市场化机构如"夕阳妈妈"通过小班课、短期课程填补公办资源缺口[10] - "康养学游"模式融合教育、旅游、康养,已在宁夏、上海等地落地[10] - 民办机构采用"差异化+轻资产"路线,整合医疗、农业等多方资源[10] - 公办与民办合作可降低风险,尤其在游学领域能拓展市场[12]
老年学堂进社区 这样的银龄生活有点“潮”
央视网· 2025-06-04 05:58
人口结构与老年教育需求 - 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约占总人口的22% [1] - 老年人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增长,老年教育成为充实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 [1] 国家老年大学发展现状 - 国家老年大学直属学院2024年春季学期开设127个教学班,同比新增60多个班,学员新增近1200人次 [4] - 教学时段从每天2个增至3个,新增主动健康、传统文化、数字素养等特色课程 [4] - 海南分部增设11个班级,新增琼剧唱腔、儋州调声等非遗课程 [6] - 厦门分部新校区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70多间教室可容纳3000名学员,2024-2025学年开设163门课程,学员达1.3万多人次 [6] 线上教育平台与用户规模 - 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汇聚1.5万名专家师资,注册用户超1000万人 [8] 商业模式与收费体系 - 公办与民办老年大学并存,国家老年大学北京魏公村校区按课程等级收费:初级班600元/学期、中级班800元、高级班1200元 [9] - 社区课程定价远低于市场价,例如锣鼓课3节课仅收费29.9元 [16] 社区与养老机构合作模式 - 厦门老年大学与养老机构共建学堂,累计开展800课时教学,提升服务满意度并带动入住率 [12] - 烟台社区通过调研1600名老人需求,开设面点制作、AI智能应用等10多门课程,每日4节课 [14][16] 教育衍生经济价值 - 烟台社区老人通过锣鼓表演在五一假期创收500多元/人 [18] - 胶东花饽饽培训课激发老年人创业意愿,计划联合经营小店 [18] - 社区"银龄书苑"平台既满足精神需求,又激活银发经济内生动力 [20]
东软睿新集团牵手熙康云舍,完善 "教医养康旅" 战略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09:27
战略布局 - 公司宣布收购熙康云舍部分股权,以强化"康旅"业务资源整合,助力老年教育特色化发展并拓展高校实践教育平台 [1] - 此次收购是完善"教医养康旅"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体现公司推进五大业务生态融合发展的战略定力 [1] - 公司以"教育+科技+医养"为核心,构筑"教医养康旅"一体化融合发展新蓝图 [2] 业务发展 - 公司在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领域拥有三所IT应用型本科高校,累计培养17余万IT应用型人才 [2] - 教育资源输出领域为全国700余所本科高校和职业院校赋能 [2] - 医疗康养领域拥有心血管病医院、口腔医院、睿康之家颐养院及未来交付的睿康康复医院等高端资源 [2] - 老年教育领域打造东软凤凰学院品牌,构建全生命周期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2] 协同效应 - 入股熙康云舍可依托其全国云舍酒店布局,深化老年教育业务合作,建立"学—游—养"一体化综合型老年教育新模式 [3] - 熙康云舍将作为公司旗下三所高校的联合实践基地,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3] 未来规划 - 公司将以教育为核心,纵深推进"教医养康旅"一体化战略,实现教育赋能、医疗支撑、康养提质、旅居增值的良性循环 [3] - 目标成为中国领先的教医养康旅生态引领者,以科技赋能生态,用教育创新数智化生活 [3] 市场背景 - 中国社会老龄化加速,老年教育和康养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3] - 公司自2000年起发展25年,已成为中国领先的IT高等教育科技集团和数字化人才教育服务提供者 [3]
全市近213万老人!广州老年人口数据出炉,这个区最多
南方都市报· 2025-05-20 07:20
人口老龄化数据 - 广州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92万人,占户籍人口19.8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2.2个百分点 [3] - 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0.24万人,占户籍人口2.81%,较2023年上升0.04个百分点 [4] - 60~69周岁低龄老年人口占比53.58%,老年抚养系数33.2%(60岁+/劳动人口),65岁+抚养比21.6% [3] - 60岁及以上流动人口74.87万人,集中分布于番禺(14.06万)、白云(13.37万)、天河(9.08万)三区 [3] 养老服务设施 -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养老机构297个,床位60144张(护理型占比93%) [5][6] - 建成4402个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年服务40.85万人次,包含1386个长者饭堂、177个颐康中心、2725个村居服务站 [6] - 医养结合机构147家,老年护理院21所(同比+16.67%),长期护理保险覆盖200.63万老年人 [6] - 39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老年病科(占比81%),226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率100% [6] 银发经济生态 - 银发经济企业超1万家,建成首个产业园及多个智慧康装体验中心 [9] - 政策支持最高1亿元科技创新补贴,老博会等展会促成意向合作3.6亿元 [9] - "银发集市"覆盖11个区,成为新品牌 [9] 老年教育与福利 - 老年学校145所(区级33所、街道级112所),老年大学53所开设AI等新课程,学员14.12万 [7][8] - 98万70岁+老年人享受高龄补贴,249万张优待卡年刷卡4.97亿人次 [6]
引诱贷款交费、无办学许可……假“老年大学”群里全是托儿
北京晚报· 2025-03-24 07:09
虚假"老年大学"运营模式 - 机构以免费体验课吸引老年人报名 随后在第四节课转为推销高价正式课程 原价12000元课程以2980元"特价"促销并声称仅限200个名额[4] - 采用录播课程冒充直播 通过固定话术制造优惠名额紧张氛围 并在微信群安排"托儿"发布虚假报名截图和付款证明诱导消费[4][5][7] - 明确鼓励老年人使用花呗或信用卡等贷款方式支付课程费用 群内"托儿"会配合强调贷款支付方式以强化诱导效果[4][7] 机构资质与监管问题 - 这些自称"老年大学"的实体实际注册为"中老年文娱俱乐部"或"退休俱乐部"等企业 缺乏教育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7][8][9] - 经东城区教委系统查询确认 该类机构未出现在成人培训机构名录中 属于无证经营状态[9] - 目前缺乏统一的老年大学查询平台 北京市教委官网仅公示一所民办老年教育机构 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平台也未收录老年大学信息[8][11] 正规老年教育市场参照 - 正规公立老年大学课程价格显著低于虚假机构 例如北京老年开放大学8节课程定价仅320-480元 而虚假机构单节课收费达200元[7] - 正规机构主要通过区教委主办(如西城区老年开放大学)或文化系统主办(如西城区老年大学) 招生信息发布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或专属平台[12] - 国家老年大学官网提供免费在线课程资源 涵盖健康 艺术 智能手机应用等实用领域 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也开设"老年学堂"提供线下课程[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