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装备

搜索文档
TechnipFMC(FTI)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2 18:1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过去三年订单总额达到300亿美元 预计明年还将新增约100亿美元订单 [6] - Subsea 2 0产品在订单中占比超过50% 但在制造工厂中仅占33%-35% 预计将逐步提升至50% [23] - 公司整体对美国市场敞口低于10% 其中Surface Technologies业务北美地区收入占比40% 国际占比60% [4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Subsea业务通过2 0产品实现制造效率翻倍 相同厂房面积下产能提升一倍 [21][42] - Surface Technologies业务在中东地区表现强劲 主要客户为沙特阿美和ADNOC 在当地建设了世界级生产设施 [45][48] - 公司获得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大型柔性管道订单 展示了独特的技术差异化能力 [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客户基础从过去的10-12家扩展到更多新运营商 地理覆盖从3-4个区域快速扩张到全球更多地区 [7][8] - 中东市场成为Surface业务国际部分的主要驱动力 特别是在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这两个技术要求高的市场 [45] - 绿色油田项目在2024年占订单流入量的约50% 超出公司预期 [1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定位为与资本流动竞争 而非传统竞争对手 重点是通过缩短周期时间提高项目经济性 [16][38] - 集成服务模式iEPCI™和标准化产品Subsea 2 0是核心战略 分别专注于缩短项目周期和提高执行确定性 [19][20] - 直接授标率高达80% 客户因看重技术差异化和项目回报而选择直接合作 避免竞标流程 [25][2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海上油气复苏是真实且可持续的 结构性变化推动当前市场状况 [4] - 行业从过去项目延误和质量问题中学习 现在客户对交付标准要求更高 公司能够同时提高自身收益和客户项目回报 [34][35] - 公司持续投资技术创新 如海底二氧化碳分离和全电动技术 以进一步缩短项目周期 [39][40] 其他重要信息 - 海上项目通常持续三十年 公司提供从油田开发到制造、安装和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全程合作能力 [6][7] - 棕色油田继续高水平投资 具有最佳回报 公司认为这方面投资才刚刚开始 [11][12] - 公司通过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提高制造效率 而非扩大厂房面积 注重投资回报和自由现金流生成 [41][42]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订单增长和盈利增长的前景 - 公司对继续在所有领域增长保持信心 市场强势推动订单增长 进而转化为收入和盈利 [4][5] 问题: 订单簿在过去三年的演变 - 客户基础显著扩大 从10-12家主要客户扩展到更多新运营商 地理覆盖和项目范围持续增长 [6][7][8] 问题: 未来订单构成的变化 - 订单来源多样化 包括绿色油田、棕色油田和海上可再生能源 绿色油田占比超预期达到50% [10][11][12] 问题: 与壳牌的竞争关系解读 - 竞争本质是资本流动竞争 公司通过提高项目确定性和缩短周期来吸引投资 海上油藏具有天然优势 [16][17][18] 问题: Subsea 2 0对财务的影响 - Subsea 2 0渗透率超过50% 制造占比将逐步提升 是未来盈利增长关键驱动因素 [21][23][24] 问题: 客户不选择Subsea 2 0的原因 - 几乎没有理由不选择 除非客户偏好过去方式或竞标流程 但80%业务为直接授标 [25][26] 问题: 海上成本降低的原因 - 行业过去执行标准低 项目延误被接受 Subsea 2 0通过标准化消除首次制造风险 提高确定性 [31][32][33] 问题: 技术与执行的重要性对比 - 技术仍至关重要 Subsea 2 0本身就是技术 公司持续投资创新 所有投资必须证明能缩短周期时间 [38] 问题: 制造产能规划 - 通过精益化和自动化提升效率 现有厂房产能已翻倍 不计划扩大厂房面积 注重投资回报 [41][42] 问题: Surface业务的国际市场 - 中东是主要驱动市场 在沙特和阿联酋建有世界级设施 当地客户支持投资并确保回报 [45][48] 问题: 国际业务增长展望 - 国际业务形势良好 特别是中东地区 backlog建设与北美不同 标准更高且长期性更强 [50][51]
刘德军:双核引领双圈协同
经济日报· 2025-09-01 00:04
完善共育共建机制,推进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济南的大数据、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 医药,与青岛的智能家电、轨道交通、海洋装备等优势产业链重叠度不高、互补性强,可通过共建产业 示范园区,沿"济青陆海发展主轴"打造"研发—制造—测试—总装"全链条分工,形成山东版"硅谷—先 进制造走廊",实现由同质竞争走向梯次互补。 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双圈协同发展,有助于发挥山东的区位优势,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 略,加强与沿黄流域省份战略协同,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互动合作,与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粤港 澳大湾区战略协作等,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打造国家优化南北布局、培育 北方新增长极的战略支点。 推动济青双圈产业协同,对于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区域核心竞争 力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济青双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刚刚起步,培育历史短,面临多重问题和挑战。产 业布局多从各自利益考量,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普遍、资源跨区域整合不足,产业链分工协作深度不足 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济青双圈产业协同绝非简单的项目搬迁,而是需要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的系统性 重 ...
深圳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再添利器 南澳创新测试平台正式启用
南方都市报· 2025-08-31 07:59
平台定位与硬件设施 - 平台为集科研测试、成果转化、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开放式海洋公共试验场 [2] - 位于大鹏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是规划中大鹏湾海洋试验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3] - 测试海域环境稳定 配备完善码头设施 支持海洋原位仪器、水下智能装备、小型无人船艇等水面及水下仪器实地测试 [3] 服务对象与功能 - 面向全国所有涉海科研机构及企业开放试验预约 [3] - 显著降低中小微创新企业产品研发阶段海试成本与时间 [3] - 提供从技术研发到测试验证再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 [5] 生态体系建设 - 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十余家涉海高校和企业 [2] - 同步发起成立深圳市海洋科技讲堂 提供科研成果展示和技术信息交流常态化平台 [4] - 通过制度设计链接技术、人才、资本、市场、政策等创新要素 [7] 战略价值 - 破解海洋科技从实验室样品到成熟产品之间的死亡之谷难题 [6] - 体现从单点创新到生态构建的思维转变 形成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7] - 作为深圳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战略的具体支撑点 [7]
青岛国信集团正式成立海洋科创中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8 12:15
核心事件 - 青岛海洋装备创新发展联盟成立暨产学研协同对接大会于8月28日召开 由青岛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和青岛国信集团承办 [1] - 海洋科创中心在大会上正式揭牌成立 由青岛国信集团设立 [1][3] 战略定位 - 青岛国信集团作为唯一将海洋产业纳入主业的市直国企 匹配青岛市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和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要求 [3] - 公司组建青岛海洋集团 聚焦全市"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确定"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 [3] - 发展使命定位为青岛海洋产业发展引领者和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示范者 [3] 产业体系 - 构建现代渔业与食品 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 航运物流 海洋装备 海洋新材料产业体系 [3] - 海洋科创中心将聚焦海洋装备领域 并向海洋电子信息等领域延展 [3] 运营模式 - 采用市场化需求和商业化运营 疏通科研成果转化堵点难点 [3] - 深化"联盟+平台"融合发展模式 构建"一中心两基地"协同发展格局 [3] - 搭建"基金+园区+链主企业"运营模式 实行"场景+科研"驱动体系 [3] 产业协同 - 举行海洋船舶 海工装备 深远海养殖装备三个行业专题闭门会议及科技项目路演 [4] - 多家科研机构 企业和服务机构代表就产业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进行深入交流 [4] - 促进联盟各方紧密合作 为海洋装备产业协同发展注入动力 [4] 发展计划 - 依托青岛海洋集团和海洋科创中心平台优势 深化与联盟成员及合作伙伴交流合作 [4] - 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加速海洋装备技术应用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4] - 目标打造海洋装备产业发展新高地 在科技创新引领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中走在前列 [4]
山东青岛成立海洋装备创新发展联盟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12:05
中新网青岛8月28日电(张孝鹏)青岛海洋装备创新发展联盟成立暨产学研协同对接大会28日在山东省青 岛市市南区举办,青岛海洋装备创新发展联盟(简称"联盟")正式成立。联盟将通过常态化举办产学研对 接、发布技术需求清单、开展联合攻关等方式,持续推动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海洋装备产业整体竞 争力。 联盟首批成员单位达151家,涵盖19家海洋船舶单位、16家海工装备单位、2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48家 产业链配套企业等。各方将共同致力于打造生态型创新发展合作平台,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与 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会上,由青岛国信集团设立的海洋科创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将疏通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的堵点难点,推 动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 海洋是青岛最鲜明的城市特色和优势,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是中国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海 洋城市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青岛海洋装备创新发展联盟的成立,是青岛市构建"4+4+2"现代海 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 本次大会由中共青岛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办,青岛市海洋发展局、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承办,以"科引深蓝 融合聚能"为主题,吸引来自企业、高校、科 ...
就业援藏诚意满满 25家沪上重点企业带去600余高质量多层次岗位 为西藏学子量身打造“就业超市”
解放日报· 2025-08-28 01:42
招聘活动概况 - 上海人社部门组织25家重点企业在西藏日喀则市及亚东县举办就业援藏专场招聘活动 提供600多个高质量多层次岗位 [1] - 活动涵盖海洋装备 生物医药 智能制造 现代物流 家政康养等上海优势产业 [1] - 招聘形式包括线下现场招聘和线上"沪企优岗·云上直通"直播带岗专场活动 [2] 岗位特点 - 面向藏族高校毕业生的研发工程师 管理培训生 技术专员等潜力股岗位 [1] - 高级技工 现代物流操作师 康养护理师等技能要求明确适配性强薪酬竞争力足的岗位 焊工岗位月薪可达万元以上 [1][2] - 企业提供完善技能培训和晋升体系 职业发展通道清晰 [2] 企业参与情况 - 振华重工提供电焊工 冷作工 排线工等核心技能岗位 [2] - 海立电器认可西藏劳动者质朴踏实稳定性强 视为企业发展需要的生力军 [2] - 上海外服等企业参与招聘 为西藏人才提供融入上海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 [1][2] 人才反响 - 活动吸引日喀则市高校职校毕业生 城镇待业青年及农牧民转移劳动力参与 [2] - 众多藏族青年与心仪企业面对面交流 不少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2] - 藏族青年索朗央吉表示能接触上海前沿企业高薪岗位并学习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2] 长期合作机制 - 上海人社部门将持续深化两地合作 探索更多元化就业服务模式 [3] - 计划将更多上海企业优质岗位资源引入西藏 支持西藏籍人才在沪稳定就业长远发展 [3]
含新量撬动含金量 读懂江苏经济增量背后的“大”与“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7 07:51
经济总量与结构 - 江苏上半年经济总量达6.69万亿元,同比增长5.7%,经济增量2543.8亿元居全国首位 [1]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9.2%,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1.8% [1] - 电子及通信设备、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三大行业增速均超10% [1] - 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工业软件产业链占全国份额超20% [1]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我国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未来"号总长110.8米,续航力超1万海里 [2] - 船舶采用模块化设计,配备150吨起重能力和月池系统,支持深海装备测试 [4][5] - 该船由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历时6年研发,兼具试验船、支持船和海上移动实验室功能 [7] - 江苏已牵头建设4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组织18家高新区与37所高等院校结对试点 [7] 新兴产业布局 - 宿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20%,激光智能装备企业海外客户数量同比增长50% [9][13] - 嘉泰激光智能装备公司年内完成开票销售额6亿元,海外销售占比超20% [13] - 宿迁人才资源总量年均增长14%,新引进博士、硕士年均增长36% [17] - 江苏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1.8%,1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17] 消费新场景培育 - 江苏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49亿元,同比增长5% [17] - 迪卡侬苏州门店桨板销售同比增长50%,出现线下缺货现象 [24] - 95.9%的体育赛事观众进行延伸消费,7月超10座城市夜宵订单量增长超70% [28] - 人造草坪企业订单排至9月,订单量同比增长30%,月产能达80万平方米 [30] - 足球草坪售价达每平方米60元,显著高于普通绿化草坪的2元/平方米 [30]
“新引擎”轰鸣、“新赛道”拓宽、“新场景”涌现 从“新”透视经济发展劲头
央视网· 2025-08-27 06:38
经济总量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江苏经济总量突破6.69万亿元 同比增长5.7% 经济增量达2543.8亿元 居全国第一 [3] 产业结构升级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9.2% 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1.8% 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行业增速均超10% [5] - 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 工业软件产业链占全国份额超20% [7]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1.8% 1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占全国总数近五分之一 [2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牵头建设4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推动18家高新区与37所高等院校结对试点 采用"优势产业链+优势学科群"模式 [16] - 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研发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未来"号 总长110.8米 续航力超1万海里 配备150吨起重机和月池系统 [12][14] 新兴产业发展 - 宿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20% 激光智能装备企业获波兰客户500万元订单 自主研发设备可26秒切割22公分厚钢板 [18][19] - 出台32项政策措施支持机器人、第三代半导体、低空制造等产业 宿迁人才资源总量年均增长14% 新引进博士/硕士年均增长36% [20][21] 消费新场景培育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49亿元 同比增长5% [24] - "苏超"足球赛带动95.9%观众进行延伸消费 7月超10座城市夜宵订单量增长超70% 人造草坪订单排至9月 月产量达80万平方米 订单量同比增30% [33][34] - 苏州推出桨板、帆船、水上方程式等潮流水上项目 带动运动装备销售与训练课程需求激增 [28][30]
中科海讯涨停封板,海洋经济+深海科技+军工概念叠加
搜狐财经· 2025-08-18 04:00
股价表现 - 截至9时25分 中科海讯涨幅达19 99% 最新价54 56元 总市值64 41亿元 [1] - 封板资金2 12亿元 成交额1 06亿元 换手率1 71% [1] 概念驱动因素 - 被新增纳入"海洋经济"概念板块 声呐技术在海洋装备及深海探测领域的核心应用获市场关注 [2] - 深海科技概念板块近期异动 公司作为水声目标探测及通信技术核心供应商受益于行业技术升级 [2] - 业务涉及海洋经济 深海科技 国防军工 海工装备 特种电子信息等概念板块 [2] 行业关联性 - 公司技术直接关联海洋经济与国防军工题材 战略地位提升 [2]
深圳的“海上科研母港”来了 市海洋科技创新测试平台揭牌
深圳商报· 2025-08-16 14:33
平台建设与投用 - 深圳市海洋科技(大鹏新区南澳)创新测试平台于8月14日正式揭牌投用 该平台是集科研测试、成果转化、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开放式海洋试验场 [1] - 平台位于畲吓湾海域 属于大鹏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一区范围 是大鹏湾海洋试验场"一基地、多试验区"的开放式海域试验区之一 [1] - 平台由南澳办事处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等涉海科研机构共同推动建设 [1] 平台功能与服务 - 平台测试环境稳定 码头配套完善 测试能力全面 规划有科普研学区、多功能平台及珊瑚区 [2] - 具备开展海洋原位仪器、感知探测类设备、小型智能船艇、智能水下装备等水下、水面仪器装备测试的能力 [2] - 能为海洋装备、海洋生物、智慧海洋等产业提供关键技术验证与孵化服务 [2] 平台战略意义 - 平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加速创新 并加速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2] -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搭建科研机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紧密合作桥梁 [2] - 为深圳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大鹏新区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提供支撑 [2] 未来发展规划 - 以平台为支点持续优化海洋创新生态 吸引高端人才与项目集聚 重点推进"双平台"建设 [3] - 建立海洋经济交流机制 每季度举办一次"蓝海对话"交流活动 形成"企业点题-专家解题-政府破题"闭环机制 [3] - 打造技术转化服务平台 建设海洋装备试验基地 提供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全链条服务 探索海洋经济新赛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