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智能装备

搜索文档
深圳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再添利器 南澳创新测试平台正式启用
南方都市报· 2025-08-31 07:59
平台定位与硬件设施 - 平台为集科研测试、成果转化、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开放式海洋公共试验场 [2] - 位于大鹏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是规划中大鹏湾海洋试验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3] - 测试海域环境稳定 配备完善码头设施 支持海洋原位仪器、水下智能装备、小型无人船艇等水面及水下仪器实地测试 [3] 服务对象与功能 - 面向全国所有涉海科研机构及企业开放试验预约 [3] - 显著降低中小微创新企业产品研发阶段海试成本与时间 [3] - 提供从技术研发到测试验证再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 [5] 生态体系建设 - 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十余家涉海高校和企业 [2] - 同步发起成立深圳市海洋科技讲堂 提供科研成果展示和技术信息交流常态化平台 [4] - 通过制度设计链接技术、人才、资本、市场、政策等创新要素 [7] 战略价值 - 破解海洋科技从实验室样品到成熟产品之间的死亡之谷难题 [6] - 体现从单点创新到生态构建的思维转变 形成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7] - 作为深圳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战略的具体支撑点 [7]
加强经验分享和复制推广,市场监管总局公布质量技术帮扶典型案例
新京报· 2025-08-06 06:06
市场监管质量技术帮扶活动 -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质量技术帮扶"你点我帮"活动 聚焦企业痛点难点 推出可感可及帮扶举措 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选取7起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1] 浙江省台州市雪地靴产业 - 台州市拥有雪地靴生产企业120余家 年产量5000万双 总产值超15亿元 占全国市场份额三分之一 [2] - 帮扶举措包括构建分级分类监管体系 强化标准宣贯赋能培训100多人次 建立质量警示展台 打造共享实验室开展检测服务53次 节约检测成本7万余元 [2][3] - 帮扶成效显著 18家企业通过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人均产量提升至15.8件/小时 产品一次性过检合格率从60%跃升至95% 订单量增长30% 上半年区域产业整体产值同比增长15% [3] 重庆市电动摩托车产业 - 重庆市2024年摩托车整车出口502.7万辆 占全国出口量34.7% 电动摩托车是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方向 [4] - 创新构建四个"一体帮扶"体系 覆盖29家整车生产企业 收集帮扶需求48条 培训技术人员80余人 开设学习项目44项 [4][6] - 开展国际市场合规准入培训 筹备针对欧美东南亚等出口目的地国家的培训 推动建立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6] 山东省滨州市商用厨具产业 - 商用厨具产业拥有生产及配套企业2800余家 产销量年均增长15%以上 占全省90.6%和全国42.5%市场份额 覆盖全国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 举办培训会议30余场 帮助90余家企业获得认证资金补贴 组织专家检查企业50家以上 [7] -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同比提高15% 质量违法案件同比下降12% 179家企业获得CCC证书745张 主导发布团体标准17项 参与制修订国标23项 拥有有效专利1268件 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2笔达1.7亿元 [8] 福建省厦门市储能电池产业 - 储能电池产业是厦门市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已形成规模效应产业集群 [9] - 开展产业质量问诊 梳理质量问题151项 建立质量攻关"揭榜挂帅"机制 产品出厂自检合格率从98.2%提升至99.1% 客户投诉率同比下降32% 质量成本占比下降1.8个百分点 [9][11] - 行业企业参与制修订UL 9540等多份国际标准 加入国内标准化组织20余个 参与制修订50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培训300多人次 8家企业通过ISO9001认证 5家企业导入IATF 16949体系 平均生产效率提升15% 制造成本降低8% 预计2025年产值超500亿元 [10][11] 北京市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 - 采用"科普宣传+技术平台+专家帮扶+培育清单"四位一体帮扶举措 成立首批2个可靠性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12][13] - 助推8家企业获得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最佳实践"典型案例 1家企业获评FMEA应用典型案例 [13] 天津市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专注于水下智能装备研发制造与销售 关键零部件采购受制于国外市场 [14] - 通过帮扶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 实现完全自主国产化替代 2021年至今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15] 安徽省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是安徽省重要建筑用钢材生产基地 主要生产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16] - 帮扶举措优化合金成分 每吨钢降本约10元 改进轧制工艺 重量偏差每提升0.5%使钢材效益提升16元/吨 [16] - 今年以来帮扶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约1亿元 质量异议次数降低60% [17]
政策“东风”劲吹,海洋经济有新动作
国际金融报· 2025-07-02 12:53
政策导向与顶层设计 - 中央财经委员会明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强调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1] -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3] - 长三角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发展规划,上海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完备体系,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1387亿元,同比增长11.2%,占全市GDP的21.1% [4] 上海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规划 - 上海海洋产业存在结构性短板,传统产业占比偏高,新兴产业如海洋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5] - 协同发展机制不足,跨领域产业融合深度不够,临港产业集群效应未充分释放,创新转化能力薄弱 [5] - 《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提出,到2030年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增加值超450亿元,2035年超700亿元,计划建立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 [5] - 上海长兴岛和临港新片区的双核布局将推动船舶动力、深远海装备、海洋药物等细分领域突破 [6] 江苏海洋经济布局 - 江苏推动海洋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和绿色化转变,涉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水下智能装备、海洋信息产业等新业态发展提速 [7] -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35年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将大幅跃升 [7] - 南通以"江海河联运"特色枢纽为锚点,驱动船舶制造、绿色能源等产业发展,实施"全域向海"战略 [10] 浙江海洋经济创新驱动 - 浙江将海洋前沿科技前瞻布局作为重要抓手,《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实施四大工程 [7] - 浙江成立海洋产业项目招引培育工作专班,推进"引航、盯引、筑基、育强"四大行动,聚焦临港产业、海洋科技、海洋文旅等领域 [8][9] 区域特色与物流创新 - 江苏南通"船边直提"模式大幅提升物流效率,货物卸载与通关时间缩短至两天以内,降低企业成本 [11] - 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呈现差异化与协同化特点,上海侧重高端航运服务业和海洋金融,江苏聚焦海洋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浙江突破海洋科技和文旅 [11] 全球海洋经济前景 - 经合组织预测,到2030年海洋经济对全球经济增加值的贡献将翻一番,达3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增加值比重2.5% [10] - 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将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前景广阔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