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

搜索文档
势银研究报告 |《PEM制氢技术产业分析与趋势展望》
势银能链· 2025-06-10 04:11
核心观点 - 报告对PEM制氢技术展开全景式解析,涵盖产业链技术进展、成本构成、产能布局、市场竞争格局及多元应用场景的经济性与发展潜力 [2] - 结合政策驱动与市场需求,科学预测PEM制氢市场规模,为行业战略布局、技术攻关及商业化落地提供顶层设计参考 [2] 关键数据 - 截至2024年已披露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的项目中PEM路线数量占比约8% [4] - 2025年第一季度PEM电解槽中标均价降至约3300元/kW [4] 行业趋势 - 国内布局PEM制氢技术产业链企业数量已达百余家 [5] - "ALK+PEM"成为绿氢项目应用新趋势 [6] - PEM制氢在交通领域应用数量及规模较多 [8] 技术分析 - 报告详细解析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原理及四种电解水制氢技术比较 [11] - 涵盖PEM电解槽性能指标发展现状、企业情况、新品动态及重点企业分析 [11] - 深入分析PEM电解系统构成、成本分析、价格趋势及降本路径预测 [11] 核心部材产业链 - 全面剖析PEM电解槽膜电极市场现状、成本分析及国内主要生产企业 [11][12] - 详细解读质子交换膜材料类型、性能特点、制备技术与工艺及市场价格情况 [11] - 深入分析催化剂、双极板、气体扩散层等核心部件的市场现状及国内生产企业 [11][12] 下游应用分析 - 系统评估PEM制氢技术发展与应用必要性及下游应用场景 [12] - 重点分析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下游应用及平准化制氢成本(LCOH) [12] - 深入探讨制加氢一体站经济性、氢储能市场规模及应用经济性 [12] - 详细研究绿氢合成氨及合成甲醇经济性,以及氢气在健康、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 [12] 市场预测 - 分析中国氢能行业发展趋势及电解水制氢项目情况 [12] - 评估PEM电解槽项目招标规模及招投标动态 [12] - 预测PEM制氢市场规模及企业中标占比 [12]
第一波嘉宾剧透,聚焦制氢技术大变革下的新机遇! | 第五届可再生能源制氢论坛
DT新材料· 2025-06-08 12:07
论坛概述 - 论坛聚焦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发展,重点探讨ALK/PEM/AEM制氢技术、关键材料及系统工艺创新[2] - 同期设置PEM技术研讨对接会、AEM制氢青年论坛、供需对接等五大特色活动,促进产学研合作[2] - 将实地参观博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事业部,了解其氢能测试平台及定制化制氢系统[11][32] 核心议题 技术发展 - **ALK/PEM/AEM制氢技术**:探讨碱性电解槽隔膜、PEM质子交换膜、AEM阴离子交换膜等关键材料进展[18][19][21] - **高性能与稳定性平衡**:分析高电密趋势下电解槽供应链迭代及系统集成设计挑战[18][21] - **AEM产业化瓶颈**:聚焦阴离子交换膜耐久性提升及电解槽性能优化[19][21] 市场与应用 - **风光氢氨醇一体化**:中能建松原项目规划80万吨绿色合成氨/甲醇,一期投资69.46亿元,2025年投产[8][9] - **关税战影响**:讨论中国绿氢本土化发展路径及国际竞争策略[17] - **多场景解决方案**:涵盖储能驱动制氢、氢基能源技术经济性测算等[21] 嘉宾与机构 学术代表 - **清华大学杨福源**: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专家,主导多项国家级氢能研究项目[4] - **中科院李南文**:电解水制氢膜材料领域权威,发表130余篇论文,引用超5000次[5] - **复旦大学张波**:PEM膜电极性能达美国DOE2026目标,成果发表于《Science》[6] 企业代表 - **博世氢能研发团队**:开发PEM/AEM电解槽测试平台及定制化制氢系统[11] - **Syensqo**:提供Aquivion PFSA等材料解决方案,覆盖绿氢全产业链[10] - **中能建氢能**:推进风光氢氨一体化项目,如松原300万千瓦新能源配套80万吨绿氨[8][9] 活动形式 - **青年论坛**:采用"10分钟报告+5分钟交流"模式,聚焦AEM制氢原始创新[22] - **PEM对接会**:联合材料商、EPC方探讨技术挑战与商业化路径[25] - **科技成果展示**:设置80cm×150cm竖版海报墙,促进成果转化[29]
降本增效下的供应链新机遇!第五届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发展论坛
DT新材料· 2025-06-02 15:27
论坛背景与意义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迈向"十五五"规划的过渡之年,也是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政策的过渡之年,氢能示范将进入新阶段 [3] - 制氢产业已完成从软件到硬件、从材料到系统的验证和探索,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示范经验,技术和经验积累正推动产业形成"质变" [3] - 技术创新已成为补贴政策外氢能产业又一核心驱动力,新技术呈现"井喷"之势,制氢行业供应链正在发生变化 [3] 论坛组织与参与方 - 主办单位为DT新能源,协办单位为上海市氢科学技术研究会,支持单位为博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事业部 [5] - 媒体合作包括DT新材料、液态阳光、氢能和燃料电池等多家行业媒体 [5] - 往届参会企业涵盖电解槽企业、关键部材及相关设备与系统企业、投资机构、项目及设计院企业、高校及科研单位等 [29][30][31][32][33][34] 论坛日程与议题 - 论坛将于2025年7月10日-11日在江苏举办 [4] - 主题一: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包括关税战下我国绿氢的本土化发展、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进展及应用 [7] - 主题二:碱性/PEM制氢关键部材及系统的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探讨追求高性能还是拥抱稳定的问题 [8] - 主题三:AEM制氢关键材料、技术进展及应用现状 [8] - 青年论坛采用"10分钟报告+5分钟问答"模式,针对AEM制氢关键材料、电解槽与系统等前沿技术 [6][9] 同期活动 - PEM制氢产业创新发展技术研讨与对接会,邀请企业高管、学术团队带头人、EPC及项目方深入探讨PEM制氢产业发展路径 [10][12] - 海报展示收集可再生能源制氢领域科研团队及企业创新科技项目,初稿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20日 [13][14][15] - 供需对接针对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涉及的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等群体推出"供需对接收集表" [15][16] - 参观交流安排参访博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事业部,名额有限需审核 [17] 参会费用 - 企业代表参会费为¥3,000(早鸟价截止2025年5月30日),高校及科研院所参会费为¥2,600 [21] - 注册费包含会议费、资料费、用餐、茶歇等,不包含住宿费、交通费,3人以上报名享更多优惠 [21] 往届回顾 - 2024年第四届论坛在盐城召开,由盐城市科学技术局指导,清华大学毛宗强教授与杨福源教授担任大会顾问 [22] - 2023年第三届论坛在江苏苏州举办,汇聚近300位行业专家及业内人士 [24] - 2022年第二届论坛聚焦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与制氢技术的结合,探讨碱性、PEM、SOEC等核心电解水制氢技术 [26] - 2021年第一届论坛在上海举行,围绕"可再生能源制氢"主题深入探讨绿氢发展规划及多元化制氢方式 [28]
纯度达99.999% 月出氢量近50吨华电铁岭项目实现平稳驭风制氢
辽宁日报· 2025-05-28 02:46
项目概况 - 辽宁华电铁岭离网储能制氢一体化项目是辽宁首个离网绿氢项目,自2023年4月20日商业化运行以来已供应绿氢300余吨,目前月产量近50吨 [1] - 项目2023年5月开工,同年11月30日产出全省第一罐绿氢,2024年氢气稳定供应沈阳、铁岭、长春等地 [1] - 项目首创"大容量风电离网制氢一体化技术"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技术设备 - 项目包含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5兆瓦时储能电站和3套单机产量1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的电解水制氢装置 [2] - 制氢车间配备碱性电解水设备、氢气纯化装置和气体压缩机,氢气纯度达99.999% [2] - 控制室实时监控储能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和制氢系统,风电利用率超90%,制氢率达97.5% [2] 运营管理 - 充装站执行严格安全规范,包括防静电着装、禁烟火和手机,单个集装箱充装需3小时,日均充装7-8箱 [1] - 氢气产品应用于氢燃料电池、电子产品、化工等领域,首罐绿氢曾供应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 [1] 发展规划 - 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能1123吨绿氢,可节约原煤2.25万吨,减少烟尘排放2.2吨 [3] - 未来计划将氢气合成绿氨、绿醇、SFA,拓展至航运、航空、冶金等新应用场景 [3]
双良节能光伏业务承压下转型成效初显
新华财经· 2025-04-30 13:33
公司业绩 - 2024年总营业收入130.38亿元,同比减少43.68%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1.34亿元,同比减少242.10% [2] - 综合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下降至-16.3%和-16.37% [3] 光伏新能源业务 - 光伏与新能源装备业务营收占比显著提升 [2] - 单晶硅三期产能完成爬坡,产能进入行业前三位 [2] - 成功开发掺锑产品、36吋热场拉制的N型210单晶及N型210R矩形单晶,并实现大批量生产 [2] - 光伏组件业务实现订单超2GW,发布"银河"系列四款组件产品 [2] - 多晶硅还原炉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超65% [2] - 中标阿曼联合太阳能项目,合同总价值5832万美元 [2] 节能设备与制氢业务 - 技术协同效应显著,为制氢业务提供热管理和储能技术支持 [3] - 研发2000Nm3/h电解槽产品,核心性能指标打破行业纪录 [3] - 发布全球产氢规模最大、电流密度最高、能耗最低的5000Nm3/h高性能碱性电解槽 [3] 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总量近530GW,同比增速36% [4] - 中国新增装机规模277.17GW,同比增速28% [4] - 至2030年全球仍有近5000GW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缺口,其中80%将来源于光伏 [4] 公司战略规划 - 深化"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双主业发展路径 [4] - 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拓展国内外市场 [4] - 参与国家重大能源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火电灵活性改造、煤化工项目、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等业务 [4] - 加大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区市场开拓力度 [4] - 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和资本运作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