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运业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企业家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全球动荡?| 吴晓波激荡讲堂
吴晓波频道· 2025-04-10 00:31
中国现代化180年的企业激荡历程 - 鸦片战争无意间叩开中国现代化大门,数代中国人致力于国家复兴和社会进步,企业家创业过程与民族复兴之路紧密交织[6][7] - 中国企业界发生三波浪潮: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商"与"买办"、民国时期民族资本崛起、改革开放后的创新创业浪潮[9][10][16][19] - 洋务运动以"官督商办"形式创办近代企业,开启中国近代工业化但未能突破帝国"超稳定结构",只改变产业要素未触及财政/货币/土地[12][13][14] - 民国时期涌现具有现代企业意识的民族企业家,投资集中于民生领域,形成中国民间企业家第一个黄金时代[16][18] - 改革开放后三类企业家崛起:乡镇企业代表、城市改革先锋、个体经济先锋,以实用主义突破体制束缚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动力[19][20][21][22] 企业家应对动荡时代的策略 - 全球贸易秩序陷入剧烈动荡周期,市场反常影响通过全球化环境层层传导至实体经济和企业[2] - 识别和应对市场反常是企业健康发展必修课,需从历史中寻找已发生且将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发展[3][4] - 新周期由三部分构成:2024Q4起中国经济政策变化、地缘政治突变性影响、AI技术周级迭代带来的产业链重塑挑战[27] - 企业家需在不确定性中重塑规则定义新赛道,同时受困于过往增长模型与产业全球扩张/纵深突围的双重压力[26][27] 历史经验与未来洞察 -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局限导致改革不彻底,涉及现代化与现代性的"百年辩题"[13][15] - 民国企业家展现专业理性与东方式济世情结,用商业力量改变国家社会[18] - 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突破计划与市场关系,开启"中国企业元年"和民营经济传奇[23][24] - 从企业兴衰和制度变迁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成败基因,解码经济/社会因素以应对未来动荡[29][32]
全球货量增长叠加运价提升,中远海控预计Q1净利润同比增72%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4-07 13:1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2024年业绩良好,集装箱航运和供应链业务表现出色,但4月7日收盘时A、H股股价下跌 [1][2][3] 业绩情况 2024年业绩 - 全年营收2338.59亿元,同比增长33.29%;归母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增长105.78%;每股收益3.08元,同比增长108.11% [2] - 各季度营收分别为482.80亿元、529.44亿元、735.13亿元、591.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55亿元、101.15亿元、212.54亿元、109.76亿元 [2] - 集装箱航运业绩大幅增长34.40%,供应链业务成为新增长引擎 [2]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净利润达132.23亿元,同比增长72.13%;归母净利润116.89亿元,同比增长73.04%;息税前利润(EBIT)165.71亿元,同比增长66.09% [1][4] 股价表现 - 4月7日收盘,A股跌10.03%报12.74元/股,总市值2034亿元;H股跌14.87%报9.96港元/股,总市值1590亿港元 [3] 其他信息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集装箱货量较上年同期保持增长,一季度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同比提升 [1] - 公司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较三季度环比下降,归母净利润较三季度减少约102.78亿元,现金流相比第三季度减少约114.20亿元 [5] - 截至4月7日,A股最高13.20元,今开12.98元,涨停15.58元,成交量221.37万手,成交额28.46亿等 [6]
150万美元"过路费":美国对中国船舶下黑手,全球航运业要变天?
搜狐财经· 2025-03-30 01:20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海关向中国货轮收取150万美元“服务费”引发全球航运业震动,虽给中国航运带来挑战,但中国船舶制造业有底气应对,且这场博弈影响在全球扩散 [1][2] 分组1:美国收费事件 - 美国海关要求中国货轮停靠美国港口先缴纳150万美元“服务费”,这是给中国船舶制造业设下的“过路劫” [1] - 这笔费用让美线货轮集体“趴窝”,港口码头出现“空城计” [1] 分组2:中国造船业发展情况 - 中国造船业崛起,全球十大港口中七座码头有中国制造的龙门吊,超半数国际船舶设计图纸盖有中国设计院印章 [1] - 中国船坞既能量产集装箱船,也能制造LNG运输船等高端船舶,船性价比高 [1] 分组3:事件影响 - 事件影响在全球扩散,鹿特丹货主为运费发愁,新加坡航运经纪重新规划航线 [1] - 韩国、日本船厂获订单,但产能不足 [1] 分组4:中国船企应对之策 - 沪东船厂设计师优化新一代绿色船舶,招商轮船船队测试北极新航线 [2]
买股票就是买垄断/护城河:以腾讯控股、中远海控、中国海洋石油为例
雪球· 2025-03-13 04:54
腾讯控股:从流量垄断到内容驱动的护城河重构 - 传统护城河瓦解:反垄断政策导致音乐独家版权解除(如周杰伦IP)和投资扩张受限(减持京东、美团),微信月活增速放缓至3% [3] - 新护城河构建:微信月活13亿,小程序日活超5亿,游戏IP(《王者荣耀》《英雄联盟》)形成"内容-流量-变现"闭环,腾讯云企业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3% [4] - 监管适应与战略调整:2024年回购3.07亿股(1120亿港元),数据中心PUE降至1.06(行业平均1.5),当前市盈率20倍低于历史均值 [5][6] 中远海控:航运业的复合型护城河体系 - 规模效应与成本优势:全球第四大集装箱船队(332万TEU,占全球11.2%运力),单箱成本1028美元(行业平均1180美元),船舶大型化和港口协同(自动化码头处理能力620万TEU/年)降低成本 [7] - 数字化与生态控制力:区块链电子提单占全球23%,多式联运(中欧班列+海运)时效从37天压缩至18天,供应链金融潜在市场规模2000亿元 [8] - 地缘政治红利:墨西哥航线舱位利用率98%(节省24.85%关税成本),东盟航线市占率41%,2024年净利润490.8亿元,股息率11.5% [9] 中国海洋石油:深海垄断与技术壁垒的典范 - 政策垄断与资源独占:拥有中国海域95%探矿权,深海钻井技术(误差0.1米,国产化率80%),桶油成本28.83美元(埃克森美孚40美元) [10][11] - 天然气转型:2035年天然气产量占比目标50%,LNG长协价格10-1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较现货低30%),低价抄底俄油(2023年折扣15-20美元/桶) [12] - 现金流优势: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2097亿元,自由现金流798亿元,平均股息率8%,市净率1.05倍(埃克森美孚1.84倍) [13] 护城河投资的三大核心逻辑 - 垄断性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如中远海控的航运网络、中海油的深海牌照、腾讯的社交关系链 [14] - 成本优势与抗周期能力:腾讯的规模经济、中远海控的单箱成本、中海油的桶油成本 [15] - 政策与地缘红利的长期性:RCEP、能源安全战略、反垄断合规化 [16] 护城河的动态维护挑战 - 技术颠覆风险:新能源替代油气、区块链重构航运数据、AI冲击社交模式 [17] - 政策不确定性:碳税、反垄断、地缘冲突 [18]
中金公司 红海复航不确定性增加,中国集运公司有望补涨
中金· 2025-03-13 03: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红海护航不确定性增加,胡塞武装态度及保险成本制约复航,市场预期反复,中国集运公司股价自1月19日加沙停火协议生效后普遍跑输海外公司,受红海护航利空运价、美国301调查额外收费及2月以来港股和A股AI行情资金流出影响 [3][4][5] - 美国301调查提案若实施,将使全球主要头部班轮公司面临不同程度收费,推涨行业刚性成本,或导致单项成本增加220至500美元每箱 [6] - 2025年长线价格高于2024年低基数时期,为全年盈利提供保障,推荐关注盈利确定性较高、分红能力强且估值偏低的企业,如海丰国际、中谷物流和中远海控 [3][7][8] - 一季度航运市场表现不佳,现货价格下跌,关注四月份宣涨效果及301政策影响,航运板块分红具备性价比,市场阻力较小,红海担忧已被市场消化 [3][9][10] - 油运市场供给逻辑未变,制裁后非制裁船只或合规油品发货量增加,但需求淡季影响尚未显现,干散货运输方面,太平洋航运等底部标的可关注,但板块效应不强 [3][11] - 船舶使用寿命20 - 30年,大型航运超级周期约30年,2006年后大量新船交付,至2026年面临淘汰,中国出口结构变化提升高价值货物比例,集装箱运输价格上限提高,未来几年存在向上波动动能 [3][13][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期中国集运公司股价表现 - 自1月19日加沙停火协议生效以来,国内集运公司股价普遍跑输海外公司,海丰国际、中国远洋海控和东方海外股价均出现个位数跌幅,马士基、ZIM以及台湾和日韩的一些集运公司股价上涨10%到20% [3] - 差异受红海护航利空运价、美国301调查额外收费及2月以来港股和A股AI行情资金流出影响 [3][4] 红海护航不确定性对市场预期的影响 - 红海护航不确定性高,第二轮停火协议推进曲折,胡塞武装组织重新攻打以色列船舶,截至2月底,红海区域整体船舶和集装箱船舶通行量分别下降5艘和4艘 [5] - 红海不能如期复航概率提升,胡塞武装组织态度决定红海通行是否安全,保险方面需联合战争险委员会下调红海区域风险等级,否则传动仍需面临较高保险成本,市场预期反复变化 [5] 美国301调查可能带来的影响 - 提案可能导致全行业成本上涨,并通过运价传导到客户,要求对中国船东、中国船厂建造的船舶及持有中国订单的船东征收阶梯式港口收费 [6] - 中国建造的集装箱船占全球比例约39%,手持订单比例约73%,将使全球主要头部班轮公司面临不同程度收费,推涨行业刚性成本,不同船型和航线情况下,可能导致单项成本增加220至500美元每箱 [6] 2025年集运行业盈利前景 - 年初以来现货运价下行,但2025年长线价格相比2024年低基数时期明显上涨,为全年盈利提供保障 [7] - 参考马士基盈利指引,若全年红海复航,EBIT利润预计为30亿美元;若年底复航,则为3亿美元,国内远洋运输公司、内贸运输公司及区域内高分红企业具有一定盈利保障 [7] 值得关注与投资的公司 - 推荐关注盈利确定性较高、分红能力强且估值偏低的企业,如海丰国际、中谷物流和中远海控,这些公司业绩预期稳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具有投资价值 [3][8] 今年一季度航运市场表现及未来走势 - 一季度航运市场表现不理想,现货价格下跌,长协价格观感不乐观,关注四月份宣涨效果及301政策对行业运营和团队部署的影响 [9] - 航运板块分红具备性价比,市场阻力较小,红海担忧已被市场消化 [3][10] 油运和干散货运输市场看法 - 油运市场供给逻辑未变,制裁后非制裁船只或合规油品发货量增加,但需求淡季影响尚未显现,去年一季度基数较高,市场已消化今年一季度业绩同比下滑担忧,营运核心仍需等待催化剂 [11] - 干散货运输方面,太平洋航运等底部标的可考虑,但板块效应不强,未来几年航运板块有波动机会,但不会持续单向上升 [11] 红海地区不确定性对商业航运影响 - 红海问题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问题复杂难以解决,商业航运机构考虑风险可能性,即便船东愿意恢复运营,船员公司不同意也无法成行,时间上难以判断 [12] 船舶造船周期对运价的影响 - 船舶使用寿命一般为20至30年,大型航运超级周期约30年,2006年后大量新船交付,到2026年这些船只达到20年使用寿命需淘汰 [13] - 疫情、美国港口拥堵及地缘政治因素导致集装箱运输价格大幅上涨,中国出口结构变化提升高价值货物比例,当前运输价格上限远超上一轮周期,未来几年存在向上波动动能,行业呈曲折式向上过程 [13] 中国出口结构变化对集装箱运输价格的影响 - 中国出口结构中高价值机械设备等占比提升,使得当前集装箱运输价格上限显著提高,现在报价可达几千甚至一两万美元,上一轮周期未见如此高报价 [14] - 疫情后美国港口拥堵及地缘政治因素进一步推高集装箱运输价格,当前行情远超过去水平 [14]
第二个“10%”关税大棒挥下,中国出海“船队”更难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02 11:42
以下文章来源于侃侃跨境那些事儿 ,作者侃哥 侃侃跨境那些事儿 . 聚焦跨境电商B2C,洞察行业热点,分享运营技巧干货。跨境之路共同成长! 作者 | 侃哥 来源 | 侃侃跨境那些事儿 导语:特朗普二进宫后开启的是"无差别攻击"模式,除了中国,加拿大、墨西哥、欧盟,均无 一幸免。 2月的最后一天,懂王再度挥舞关税大棒,犹如一记重磅炸弹,引爆全球贸易! 无论是外贸圈,还是跨境电商圈,再度炸开了锅。 特朗普关税大棒"无差别攻击", 跨境卖家:太难了... 距离上次宣布对华加征10%关税不到一个月时间,懂王又作妖了。据多家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月27 日晚,特朗普再次宣布,自3月4日起,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将额外增加10%,叠加本月初已生效的 10%关税。 如果特朗普落实上述说法,这意味着,自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华关税总额将累计加码至20%! 与上次关税战不同,特朗普二进宫后开启的是"无差别攻击"模式,除了中国,加拿大、墨西哥、欧 盟,均无一幸免。 当日,特朗普还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进口产品加征25%的关税政策将"按计划"于3月4日正式生 效。2月26日,特朗普还曾公开表示,美方已决定对欧盟征收25%关税,包括汽车和其他各 ...
精神分裂
猫笔刀· 2024-11-25 14:20
先从几个大的维度看今天的市场,两市成交1.49万亿,量能还是处于萎缩的状态。昨晚我提到过一个数据,9月底 行情启动以来a股日平均是1.98万亿,跟这个数一对比就知道今天的活跃度在什么水平。 两市的中位数+1.25%,大部分个股处于回血状态,可能有些人会感到意外,因为今天几个大盘指数都是跌的,但 是小微个股的表现十分活跃。以后我贴一下几个代表性指数就能反应当日的市场风格。 | | 代码 | 名称 | 涨幅% | 现价 | | --- | --- | --- | --- | --- | | 1 | 1B0016 | 上证50 | -0.75% | 2582.05 | | 2 | 399300 | 沪深 300 | -0.46% | 3848.09 | | ന | 1B0688 | 科创 50 | -1.18% | 957.92 | | ব | 399006 | 创业板指 | -0.02% | 2175.18 | | 5 | 399905 | 中证 500 | -0.25% | 5735.65 | | ଚି | 1B0852 | 中证 1000 | +0.36% | 6052.13 | | 7 | 932000 | ...
​晚点财经丨恒大被罚,证监会继续调查中介机构;中美运费大涨,但不是供应链危机重演
晚点LatePost· 2024-06-01 09:08
恒大被罚,证监会继续调查中介机构 - 恒大地产被证监会罚款41.75亿元,其中欺诈发行罚款41.6亿元,年报虚假记载罚款1000万元,违法信披罚款500万元 [2] - 许家印被罚款4700万元并被终身禁止进入证券市场,其中欺诈发行罚款3000万元,年报虚假记载罚款1500万元,违法信披罚款200万元 [2][3] - 其他高管也被处罚,包括时任总裁夏海钧罚款1500万元,时任CFO潘大荣罚款900万元等 [3] 中美运费大涨 - 远东到北欧和地中海航线二季度运力预计损失15%-20%,因船只绕道好望角导致航线拉长 [3] - 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本周涨至每40英尺集装箱4226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5倍,近三个月上涨约50% [3] - 上海至欧洲和美国集装箱运价本周上涨2%-5%,亚洲港口拥挤导致船只等待3-4天 [3][4] - 上海-鹿特丹航线运价5270美元,同比上涨242%;上海-洛杉矶航线运价5390美元,同比上涨202% [4] 英伟达客户变对手 - 亚马逊云科技自研AI芯片,训练时间从英伟达GPU的13小时缩短至5小时,推理部署所需芯片数量减半 [5] - 英伟达占据AI芯片近80%市场份额,亚马逊云科技仅1.64% [6] - 英伟达护城河来自CUDA软件生态系统,亚马逊正在搭建自己的软件平台Neuron [6] 字节重新做游戏 - 张云帆被任命为字节游戏业务第一负责人,接管沐瞳、朝夕光年和UGC部门 [6][7] - 字节游戏年收入100亿至150亿元,停止出售游戏业务 [7] - 团队调整聚焦"好玩的游戏"开发,解散数百人发行团队,保留不到50人核心团队 [7] 其他行业动态 - 中国对外证券投资规模10984亿美元,其中股权类投资6226亿美元,债券类投资4758亿美元 [9] - 5月官方制造业PMI 49.5%,较4月下降0.9个百分点,大型企业PMI 50.7%仍高于临界点 [10] - 雷诺将与中国企业合作开发售价低于2万欧元的电动车,计划两年内完成 [13] - 空客因零部件和劳动力短缺可能推迟下半年几十架飞机组装,影响全年800架交付目标 [17] - 苹果计划通过大语言模型改造Siri,新系统将能控制应用程序内所有功能,预计9月推出 [19]
海通发展:海通发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
2023-02-16 16:08
发行相关 - 拟公开发行股份41,276,015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10.00%,发行后总股本为412,760,150股[4] - 预计发行日期为2023年2月24日,拟上市证券交易所为上海证券交易所[4] - 发行费用概算合计10,959.96万元[137]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投资额191,047.49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142,793.20万元[134] 股份锁定与减持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曾而斌自上市起36个月内锁定股份,锁定期满后2年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等[4]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郑玉芳等自上市起12个月内锁定部分股份,36个月内锁定部分出资份额等[7] 股价稳定预案 - 上市后3年内,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时启动预案[33] - 公司回购股份资金总额累计不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单次不少于1000万元,单次回购不超总股本2%[35] 业绩情况 - 2020 - 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7,887.51万元、159,818.27万元和204,603.2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602.04万元、51,744.27万元和67,141.70万元[96] - 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约为32,500万元至39,000万元,净利润约为7,330万元至13,030万元[99] 公司资产与运营 - 截至2022年末,公司船队有自有船舶21艘、光租船舶2艘,运力超120万载重吨[120] - 2022年资产总额259,602.17万元,负债总额54,972.92万元,股东权益204,629.25万元[126] 分红政策 - 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占比最低达80%[64][78] - 公司至少每五年重新审阅一次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并修改[83] 风险提示 - 2023年第一季度乃至2023年度经营业绩存在同比下滑风险[98] - 极端情况下,公司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度下降幅度可能超50%甚至亏损[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