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

搜索文档
多元化破局科技金融难题 光大银行北京分行助力首都科创发展
新京报· 2025-09-10 06:37
新质生产力与科技金融发展 -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增长极 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1] - 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 是各家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必争之地 科技企业具有"强专业、轻资产、高成长、高不确定性"特征 促使商业银行创新服务模式[1] - 银行业正在改变传统信贷逻辑 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科创幼苗 "看不懂、摸不准"不再是融资难题 科技金融发展进入奇点时刻 更专业、多元化和综合性的服务模式逐渐形成[1] 光大银行科技金融战略 - 光大银行已形成多元化服务科技创新产业的组合拳 健全"1+16+100"科技金融专业化专营化组织体系 打造"五强"特色支撑体系[1] - 根据光大银行半年报 上半年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4170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9.9%[1] - 光大银行北京分行聚焦专精特新客群 围绕"产业+金融"和"商行+投行"一体化服务理念 打造高质量服务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金融新生态[2] 投贷联动创新模式 - 光大银行北京分行通过投贷联动破局传统桎梏 与北京国管联合推出专属贷款产品"投联贷"[3][4] - "投联贷"针对八大基金已投资入股的企业客户 基于股权投资机构投资管理能力和被投资企业发展前景提供债权融资[4] - 该产品通过六大维度构建企业画像进行科技力评分 实现主动授信 截至7月6日累计服务22户企业 审批授信额度1.7亿元[5] 综合金融服务生态 - 光大银行北京分行形成"商行+投行+产业赋能"综合金融服务模式 利用集团协同优势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6] - 依托光大集团金融全牌照优势 与光大控股、光大金控、永明保险等构建涵盖信贷融资、股权融资、资本运作等全领域的大金融生态圈[6] - 光大理财与北京分行于2023年8月登记挂牌首批专精特新企业认股权项目 通过认股权业务陪伴企业成长[6] 专精特新企业服务案例 - 泰瑞数创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获得光大银行北京分行1000万元授信额度 并与光大理财签署优先认股权协议[7] - 截至2025年6月末 北京分行携手光大理财累计为48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认股权服务 其中超七成企业有表内授信业务[7] 产业协同与生态赋能 - 光大银行北京分行与光大环境、光大养老及中青旅等集团实业板块协作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解决企业核心订单难题 构建集团特色产业圈[8] - 金融机构深度参与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 有利于及时提供适合的金融产品 分享企业发展带来的商机和回报[8] - 未来将继续加大科技赋能、场景赋能和生态赋能 以更优质金融服务助力科技创新企业成长[9]
小仓位贡献基金大收益!公募个股配置“既要又要”
券商中国· 2025-09-07 14:43
小仓位策略在基金投资中的应用 - 在市场风险偏好抬升背景下,基金经理采用小仓位策略博取高收益,满足基金对确定性和高弹性的双重需求 [1][2] - 冷门股虽非重仓股,但通过小仓位布局为基金贡献显著业绩,年内涨幅达3-8倍 [2] 冷门股的小仓位布局案例 - 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基金通过小仓位持有加科思(年内涨幅7.98倍)和和铂医药(年内涨幅8.20倍),推动基金收益达107%(截至9月7日) [4] - 赤子城科技自2022年11月以来涨幅超9倍,但仅以第22大仓位现身工银香港中小盘基金 [4] - 南方香港成长灵活基金通过小仓位布局美丽田园医疗健康(年内股价翻倍)和晶泰控股,推动近两年收益率排名同类第一 [5] 小仓位策略的双重作用 - 基金经理通过小仓位布局冷门股,在确定性(重仓知名公司)和高弹性(冷门高增长股)间寻求平衡 [7][8][9] - 美图公司(2022年12月以来涨幅十余倍)和泡泡玛特(2022年底仓位占比不足2%)初期均以小仓位参与,后期成为抱团股 [7] 仓位配置的动态管理 - 基金经理区分“从0到1”(主题性机会)和“从1到10”(确定性增长)的仓位配置,对不确定性较高的领域采用分散策略 [11] - 诺安基金邓心怡采用动态配置策略:先选产业主线,再选细分赛道,最后选个股并设定估值边界,到达目标后逐步减仓 [11] - 小仓位策略用于防范科技股“从1到0”的风险,需通过研究公司基本面(管理层治理、竞争壁垒等)兼顾胜率与赔率 [11]
破发股佳华科技连亏4年半上市募9.8亿光大证券保荐
新浪财经· 2025-09-07 09:06
财务表现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0,942.9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38.91% [1] - 本报告期利润总额-4,279.89万元,亏损同比扩大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88.17万元,亏损同比增加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88.19万元,现金流持续为负 [1] 历史业绩趋势 - 2021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6亿元、2.61亿元、3.22亿元和3.00亿元,呈现波动下行趋势 [1] - 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连续四年为负,分别为-1.29亿元、-2.88亿元、-2.08亿元和-1.03亿元 [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2020年3月20日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50.81元/股,发行新股1,933.40万股 [1]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9.82亿元,募集资金净额8.64亿元,超募3.64亿元 [1] - 发行费用总额1.18亿元,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9,634.33万元 [1] -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低于发行价格 [1]
动荡一周后,高盛顶尖交易员:依旧看空美元,看多美股和“价值存储”
华尔街见闻· 2025-09-07 07:01
核心观点 - 高盛对冲基金业务主管Tony Pasquariello维持核心宏观观点:看空美元、看多美股及以黄金为代表的"价值存储"资产,尽管市场短期存在技术面不稳定和分歧 [1][6][8] 市场整体状况 - 市场经历高速运转但不均衡的一周,未能解答重大悬而未决的问题,数据多空交织且未提供明确方向 [1] - 标普500指数周初接近高点且波动率处于低位,反映市场为科技股引领的经济上行及降息周期定价,但震荡后未形成"定价是否过于超前"的统一结论 [2] - 现实增长与市场对未来增长的预期之间存在巨大鸿沟,增长的真实轨迹对许多人并不清晰 [2] 美国消费者状况 - 劳动力市场正在走软,但消费者支出未必崩溃 [2] - 高盛主办的大型行业会议显示企业高管基调积极,民众消费热情"比想象中要好得多",尽管餐饮等领域存在疲软点 [2] 人工智能(AI)与科技行业 - AI投资热度出现分歧,高盛内部衡量AI领导者与落后者表现的指数(GSPUARTI)近期势头减弱 [3] - 大型科技股未全面承压,谷歌和博通等其他科技巨头创下股价新高,表明科技股整体力量依然强大但领头羊更换 [5] - AI交易关键拐点是"超级巨头"(hyperscaler)资本支出放缓,若资本支出和增长预期退回2022年水平,标普500指数或面临15%-20%下行风险,但该情景可能性不大 [5] 具体投资策略 - 做多美股但承认短期技术面正在恶化,建议投资者适时对冲 [8][9] - 做空美元,美元指数正处在金融危机以来的长期上涨趋势线关键位置,可能形成支撑或加速下跌的危险边缘 [8][9] - 做多"价值存储"资产,特别强调黄金走势"不言自明" [8][9] - 倾向于全球主要经济体(G-4)收益率曲线进一步陡峭化,但该观点尚未形成市场共识 [9][11]
西南证券发布千里科技研报,双轮驱动稳业绩,“AI+车”探商业化
搜狐财经· 2025-09-07 01:47
公司业务 - 终端业务采用汽车与摩托车双轮驱动模式 筑牢业绩基本盘 [1] - 科技业务通过"AI+车"实现破局 场景闭环有望逐步推进商业化 [1] 股价信息 - 千里科技(601777 SH)最新股价为11 38元 [1]
1.2万亿美元!特斯拉开史上最大薪酬协议,只为留住马斯克-美股-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5 23:56
薪酬方案核心条款 - 特斯拉向马斯克提出薪酬方案 若公司市值在10年内从1万亿美元增至8.5万亿美元 将授予4.237亿股股票 潜在价值达1.2万亿美元[1] - 方案设定12项里程碑目标 包括交付100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 2000万辆特斯拉汽车 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投入运营 调整后EBITDA提升至4000亿美元[1] - 马斯克需连续担任特斯拉高管满10年方可分批获得股份 董事会强调其留任对公司成为史上最有价值企业的目标至关重要[1] 财务与市场影响 - 按当前股价计算 4.237亿股价值1434亿美元 若目标达成价值将跃升至1.2万亿美元[1] - 消息公布后特斯拉股价上涨3.64% 市值达1.13万亿美元 近期因销售疲软和马斯克与特朗普关系破裂导致股价下跌28%[1] - 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推出推动股价反弹 9月4日Robotaxi应用向公众开放 服务范围从奥斯汀扩展至全美[1]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马斯克现持有特斯拉4.1亿股 价值1388亿美元 同时掌管SpaceX xAI Neuralink和The Boring Co等多家企业[2] - 董事会认为马斯克的公众关注度未分散其领导精力 其战略眼光对公司长期增长不可或缺[2] 业务里程碑进展 - 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规模化推进被视为实现薪酬方案目标的关键路径[2] - 机器人Optimus交付 汽车产量提升及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规模构成方案核心绩效指标[1]
猫屎咖啡控股与银柘科技订立谅解备忘录
智通财经· 2025-09-05 14:48
战略合作 - 公司与银柘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订立无法律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 [1] - 双方将发挥各自平台资源优势 合作意向及具体条款需进一步磋商并签订正式协议 [1] - 合作领域涵盖供应链、产品线上销售、大数据及数位化科技服务 [1] 发展机遇 - 备忘录有助于优化升级公司原有战略规划 [1] - 为公司拓展多领域发展空间并带来新机遇 [1]
山东出台第三批政策清单,多维度加力稳经济促提质
齐鲁晚报· 2025-09-05 08:26
服务业支持政策 - 省级新增安排1亿元财政资金支持新增纳统企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项目[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资金推动住房以旧换新并对成效显著市给予省级激励[3] - 制定42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举措覆盖四大骨干行业及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领域[7] 项目建设保障 - 超长期特别国债和预算内投资纳入鲁惠通平台推动资金直达企业[4] - 专项债券力争10月底前全部发行完毕[4] - 省级借支用地指标并单列5000万元前期经费支持推进快项目[5] 企业纾困措施 - 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政策扩大至16市且备案利率上限下调最高贴息50万元[6] - 奖补10项特色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6] - 延长小清河航线奖补至明年新开通航线每航次最高补贴4万元[6] 要素保障机制 - 新上两高项目替代源不限于两高行业煤电关停指标可统筹用于重点行业[4][5] - 针对性协调停产半停产企业原材料供应金融信贷及市场开拓诉求[6]
“真金白银”42项支持政策 山东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出实招
中国发展网· 2025-09-05 03:30
政策框架 - 山东省推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包括6个方面42项推进举措 [1] - 措施聚焦四大骨干行业:批发零售 交通运输 金融 房地产 采取"一业一策"方式推进 [1] - 同时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 高端软件 科技服务 人力资源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1] 行业发展现状 - 上半年山东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8% 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2个百分点 [2] - 1-6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7% 十大行业门类中9个实现增长 [2] - 批发零售 交通运输 现代金融等骨干行业支撑作用不断提升 [2] - 租赁商务 信息软件 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稳健 [2] 企业规模与投资 -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1.6万余家 近三年增长44% [2] - 谋划实施854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2] - 1-7月完成年度投资600亿元以上 [2] 未来发展方向 - 聚焦人工智能 科技研发 大数据服务 现代物流 商务咨询等11个细分赛道 [3] - 年底前新培育认定30家左右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 [3] - 年底前新培育认定20家左右服务业创新中心 [3] - 高水平建设120家省级"两业融合"试点 [3] 项目推进计划 - 提速建设854个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4] - 全年建成投产370个左右项目 [4] - 对高成长性企业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