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业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行业制种面积、产量及市场价格分析:行业处于去库存阶段,制种面积及产量有所下滑[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7 00:54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及历史 - 杂交水稻制种以不育系作母本和恢复系作父本配组 通过花期相遇和异交结实生产杂交一代种子 技术性强且操作严格 直接关系杂交水稻生产与发展[1][2] - 1973年世界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在我国培育成功 1974年湖南试种亩产超650公斤 197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 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重大贡献[1][4] 行业规模及产量数据 - 2024年全国杂交稻制种面积192万亩 同比减少24万亩 新产种子约3.1亿公斤 同比减少0.3亿公斤[1][7] - 2015-2024年制种单产在135-175公斤/亩间波动 2024年全国平均单产160.7公斤/亩 与2023年持平[1][7] - 杂交稻种子产值稳步增长 2024年行业产值超190亿元 但总体处于供过于求和去库存阶段[10][12] 区域分布特点 - 福建省为杂交水稻制种特色优势产业 2024年面积60.39万亩 产量1.1亿公斤 连续七年全国第一 综合机械化率达85%[1][6] - 三明市是全国最大制种基地 2024年面积37.5万亩 产量7.8万吨 江西省面积57.9万亩居全国第二 湖南省面积约41万亩[1][6] - 怀化市制种面积18.6万亩 占湖南省45%和全国10% 福建云南重庆单产超200公斤/亩 湖南四川江西单产在150-200公斤/亩间[6][8] 成本与价格特征 - 杂交水稻制种成本较高 价格整体高于常规水稻 2024年黑龙江天津种子亩投入低于50元 宁夏云南超100元[1][8] - 杂交水稻商品化率和零售单价高于常规水稻 带动行业产值增长 但市场竞争激烈[10][12]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处于去库存阶段 市场竞争加剧 机械化制种是重要技术手段 包括父母本机械种植和花期调控机械化等[12] - 种业市场化进程较晚 行业集中度低 差异化多样化发展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重要举措[12]
开源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6
开源证券· 2025-08-26 14:42
核心观点 - 沪深300及创业板指数近一年呈现波动走势,其中创业板指表现相对较强[2] - 行业表现分化明显,农林牧渔、美容护理、基础化工等行业涨幅居前,医药生物、非银金融、钢铁等行业跌幅较大[2][3] - 可控核聚变技术迎来重要发展窗口期,高温超导材料量产推动托卡马克装置性能突破,Z箍缩混合堆和FRC装置获资本青睐,产业链上游装备及材料环节存在投资机会[6][7][8][9] - 多家上市公司2025H1业绩呈现分化:可孚医疗境外收入增长208.97%但整体利润下滑[11][13];舍得酒业Q2净利润同比增长139.5%[17];拼多多Q2 Non-GAAP净利润327亿元超预期[24];保利物业营收同比增长6.6%[28];锡业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76%[53];华阳集团营收同比增长26.65%[57] 行业表现 - 昨日涨幅前五行业:农林牧渔(2.615%)、美容护理(2.043%)、基础化工(1.257%)、传媒(1.232%)、综合(1.090%)[2] - 昨日跌幅前五行业:医药生物(-1.092%)、非银金融(-1.057%)、钢铁(-0.981%)、国防军工(-0.934%)、通信(-0.794%)[3] 公用事业(可控核聚变) - 全球核聚变项目公共资金主导磁约束路线,私营资本主导多元化技术路线[6] - 高温超导材料REBCO在40T磁场强度下保持强载流能力,推动CFS、Tokamak Energy等公司采用高温超导方案[7] - 国内Z箍缩混合堆建设提速,先觉聚能2025年3月成立[8] - FRC装置成为投资热点,Helion累计融资9.6亿美元,诺瓦聚变2025年8月完成5亿元天使轮融资[8] - 聚变商业化后年投资额或达数千亿元[6] - 受益标的包括西部超导(磁体)、合锻智能(真空室)、英杰电气(电源)等产业链企业[9] 医药(可孚医疗) - 2025H1营收14.96亿元(-4.03%),归母净利润1.67亿元(-9.51%)[11] - 境外收入0.97亿元(+208.97%),通过收购华舟、喜曼拿获得海外渠道[13] - 销售毛利率52.49%(+1.82pct),自研产品比例提升[13] - 线上收入9.74亿元(-8.90%),线下收入4.74亿元(+12.59%)[14] - 健耳听力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0%,骨导助听器获证[1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76/4.77/6.06亿元[13] 食品饮料(舍得酒业) - 2025H1营收27.0亿元(-17.4%),归母净利润4.4亿元(-25.0%)[17] - Q2归母净利润0.97亿元(+139.5%),净利率同比+5.2pcts[17][21] - Q2中高档酒收入7.39亿元(-15.7%),低档酒收入2.37亿元(+62.3%)[18] - 省外收入6.86亿元(+4.8%),省内收入2.89亿元(-21.2%)[1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9/8.4/10.9亿元[17] 海外电商(拼多多) - Q2收入1040亿元(+7%),Non-GAAP净利润327亿元(-5%)超预期[24] - 在线营销收入557亿元(+13%),交易收入483亿元(+0.7%)[24] - 毛利率55.9%(-9.4pct),营销费用率26.2%(-0.6pct)[24] - 预计2025-2027年Non-GAAP净利润990/1383/1700亿元[23] 地产物业(保利物业) - 2025H1营收83.92亿元(+6.6%),归母净利润8.91亿元(+5.3%)[28] - 物管收入63.25亿元(+13.1%),毛利率16.6%(-0.2pct)[29] - 在管面积8.34亿平,第三方占比65.9%[29]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8.63亿元(-16.1%),业主增值服务收入12.04亿元(-3.7%)[3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5.8/17.2/18.8亿元[27] 商贸零售(永辉超市) - 2025H1营收299.48亿元(-20.7%),归母净利润-2.41亿元[31] - 生鲜及加工收入115.05亿元(-15.4%),食品用品收入170.04亿元(-21.9%)[32] - 综合毛利率20.8%(-0.8pct),完成2860家供应商裸采合同签订[32][33] - 已调改124家门店,自有品牌上架2支单品[3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38/4.10/11.95亿元[31] 地产开发(保利发展) - 2025H1营收1168.6亿元(-16.1%),归母净利润27.1亿元(-63.5%)[39] - 签约金额1451.7亿元(-16.3%),38城销售占比92%[41] - 新增土地投资509亿元(+304%),拿地强度35.1%[41] - 融资成本2.89%,净负债率59.6%(-3.0pct)[4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6.8/65.6/75.1亿元[38] 农林牧渔(隆平高科) - 2025H1营收21.66亿元(-16.11%),归母净利润-1.64亿元[44] - 水稻种子营收7.79亿元(-6.98%),毛利率42.20%(+2.65pct)[45] - 玉米种子营收9.07亿元(-26.14%),计提存货减值损失1.01亿元[45] - 巴西业务营收8.68亿元(+2.11%),大幅减亏[45] - 研发投入2.80亿元,获得新品种权107件[46] 化工(华鲁恒升) - 2025H1营收157.64亿元(-7.14%),归母净利润15.69亿元(-29.47%)[49] - Q2归母净利润8.62亿元(+21.95%),动力煤价格环比下降12.70%[49][50] - 尿素价差895元/吨(+42.35%),醋酸价差1446元/吨(-3.58%)[50] - 拟每10股派现2.50元,投资30.39亿元进行气化改造[5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4.70/45.55/56.79亿元[49] 有色钢铁(锡业股份) - 2025H1营收210.93亿元(+12.35%),归母净利润10.62亿元(+32.76%)[53] - 生产锡4.81万吨(+6.4%),锌6.98万吨(+1.5%)[54] - 计划回购1-2亿元股份,首次回购已实施[54] - 卡房分矿获钨矿开采配额688吨[5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3.81/26.24/29.05亿元[53] 汽车零部件(华阳集团) - 2025H1营收53.11亿元(+26.65%),归母净利润3.41亿元(+18.98%)[57]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37.88亿元(+23.37%),精密压铸收入12.92亿元(+41.32%)[58] - Q2毛利率19.50%(-2.44pct),净利率6.64%(持平)[58] - 获得Stellantis、福特、小米等客户新定点[5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9.17/12.04/15.19亿元[57] 电子材料(鼎龙股份) - 2025H1营收17.32亿元(+14%),归母净利润3.11亿元(+43%)[61] - CMP抛光垫营收4.75亿元(+59.58%),月销量超3万片[63] - 半导体业务营收占比54.75%,显示材料营收2.71亿元(+61.90%)[63] - 毛利率49.23%(+4.05pct),净利率21.05%(+2.20pct)[6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18/9.55/11.86亿元[61] 电子封装(长电科技) - 2025H1营收186.05亿元(+20.14%),归母净利润4.71亿元(-23.98%)[70] - 汽车电子收入增长34.2%,工业医疗增长38.6%[71] - 星科金朋营收8.51亿美元,长电韩国营收9.16亿美元[71] - 高端2.5D/3D封装进入量产阶段[7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9.18/26.08/31.90亿元[70] 化工(兴发集团) - 2025H1营收146.20亿元(+9.1%),归母净利润7.27亿元(-9.7%)[74] - Q2归母净利润4.16亿元(+34%),毛利率19.87%(+6.93pct)[74] - 拟收购桥沟矿业,磷矿资源储量增至5.80亿吨[75] - 有机硅销量+36.3%,售价-14.5%[7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0.62/23.27/26.82亿元[74] 新能源(威迈斯) - 2025H1营收29.6亿元(+6.8%),归母净利润2.7亿元(+26.2%)[78] - Q2毛利率23.0%(+5.1pct),创历史新高[78] - 与Stellantis、雷诺、阿斯顿马丁等合作[79] - 货币资金18.5亿元,合同负债3.4亿元创新高[8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26/10.25/14.86亿元[78]
广征良策绘就广东农业新图景,这场专题会干货满满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14:32
会议背景与目标 - 广东省召开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岭南特色现代农业专场) 围绕推动岭南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 [4][5] - 会议展示全省11个市海洋牧场建设成果 10个市特色农业发展成效 8家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创新成效 [2] - 会议旨在共商良策 绘就广东农业新图景 [5] 政策规划与调研基础 - 《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发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 实施"粤强种芯""粤强农装"工程 [8][9] - 省人大专题调研组围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开展近半年调研 形成"1+3"调研报告 [15][16] - 调研重点关注"粤强种芯""粤强农装"工程实施情况 现代化海洋牧场规模化体系化发展 [13][14] 种业创新现状与挑战 - 广东种业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保存农业种质资源36.8万份 种类和数量全国前列 建成四大省级农业种质资源库 [27] - 育成超级稻品种36个占全国28% 畜禽新品种40个约占全国15% 水产新品种43个约占全国14% [28][29] - 10家(次)畜禽企业 12家(次)水产企业入选国家种业企业阵型 居全国首位 [29][30] - 存在农作物种业缺少领军企业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生物育种发展滞后等问题 [31][32] 种业发展建议与方向 - 建议明确技术服务市场化收费机制 给予免税等政策支持 [34] - 建议建立"政府+科研+企业"品种研发推广机制 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35] - 专家提出以生物育种为核心 构建全链条攻关路径 加快突破性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应用 [39] - 广东具备生物育种基础和产业应用市场条件 有责任在该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42] 农机装备发展现状 - 广东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3% [46] - 深圳大疆和广州极飞农业无人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约96% [47] - 华南农业大学突破无人化智慧农场关键技术 在全国15个省市建设30多个无人化智慧农场 [48] 农机装备挑战与建议 - 广东农机装备产业规模与兄弟省份差距较大 智能农机与丘陵山地小农机研发转化不足 [53] - 农机制造企业少 产品档次不高 缺乏知名品牌 [54] - 建议重点发展中小型农业机械 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培育中小型农机企业 [55][57] - 建议整合资源加强智能农机 丘陵山地小农机 智慧农场研发应用 [58] 海洋牧场建设成果 - 广东编制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 出台17条支持措施和政策 [64] - 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创新中心 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65] - 沿海各市 省属国企成立现代化海洋牧场一级开发主体 [66] 海洋牧场发展挑战 - 适养区域不足 养殖品种不够丰富 良种生产体系有待提升 [67][68][69] - 病害防控 饲料使用等指引不足 保险产品较为单一 [71][73] - 存在"丰产不丰收"风险 需加强精深加工 销售渠道和品牌建设 [86] 海洋牧场发展建议 - 尽快制定沿海市县"现代化海洋牧场一张图" [75] - 推动装备标准体系和确权登记 支持建立装备研究生产基地 [75][76] - 构建全产业链全流程保险体系 提高海水养殖保险覆盖率 [77] - 系统构建"种苗繁育-渔业养殖-饲料动保-养殖装备-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交易服务"全产业链条 [81][82] 政府部门回应与行动计划 - 省农业农村厅将从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育种联合攻关 企业扶优等五方面推动种业振兴 [89] - 实施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项目 推动"人工智能+农机"深度融合 [91] - 加快打造万亿元级现代化海洋牧场全链条产业集群 [93] - 省科学技术厅将加力研发生物育种底盘技术 推动育种向"育种4.0"阶段转变 [95][99]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运用产业政策协同推进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和应用 [100][101] - 广东金融监管局将指导提供全链条"一揽子保险"服务 完善风险共担机制 [105][107]
万向德农: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852586.20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6 13:11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217,101.91元,同比下降24.3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852,586.20元,同比下降39.33% [1]
万向德农上半年净利2485.26万元,同比降近四成
北京商报· 2025-08-26 11:4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2485.26万元 同比下降39.33% [2]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17亿元 同比下降24.39% [2]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于8月26日收涨0.2% 报收9.8元/股 [2] - 公司总市值为28.67亿元 [2]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何解?华农校长薛红卫支招:校企联合攻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0:38
粤港澳大湾区农业科技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突出产业和科教特色 华南农业大学将推动农业科技跨境合作 共建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在农业食品科技 海洋科学和生物育种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1] - 华南农业大学建立平台 技术 产业 人才四维联动机制 构建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全链条创新体系[1]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 自主北斗导航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全球首个水稻"无人农场"推广至全国15省 实现南方特色机械装备技术突破 解决丘陵地区运输世界性难题[2] - 构建全球首个水稻单细胞图谱 "南方大豆间套作栽培技术"推广至800余万亩 节约成本超2亿元 选育荔枝新品种占全国十大主推品种半壁江山[2] - 共建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和黄唇鱼保护研究中心 攻克我国特有极危物种保护与繁育核心技术难题[2] - 创新建立"企业出题-高校解题"联合攻关模式和"导师+项目+团队"人才培养模式[2] 农业科技发展挑战 - 基础研究周期长见效慢制约科技创新持续投入 智慧农业技术数字化水平较低 全产业链数字化应用需加强 成熟数智化解决方案不足且农民数智技能有待提升[3] 农业发展政策建议 - 重点突破农用无人机 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关键技术 打造研发-制造-推广一体化平台 实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工程 建设100个智慧农业示范场[3] - 建设"粤字号"种质资源库 推行"赛马制""揭榜挂帅"项目管理模式 完善品种推广后补助政策 设置订单式科研专项[3] - 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零鱼粉"饲料和水产疫苗关键技术攻关 推动校企共建中试基地 构建预防-监测-预警-控制一体化智能防控体系 简化水产疫苗审批流程[3] 相关ETF产品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 近五日涨跌4.96% 市盈率21.34倍 最新份额64.1亿份增加78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3372.3万元 估值分位23.45%[5] - 游戏ETF(159869)跟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 近五日涨跌4.40% 市盈率48.17倍 最新份额52.9亿份增加86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4525.3万元 估值分位70.75%[5]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 近五日涨跌10.41% 最新份额3.6亿份增加34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239.7万元[5] - 云计算50ETF(516630)跟踪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 近五日涨跌9.02% 市盈率143.59倍 最新份额3.9亿份增加2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485.8万元 估值分位95.88%[6][7]
评论丨以大省之责,绘就岭南农业现代化新图景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10:04
核心观点 - 广东以9701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位居全国农业第一方阵 通过科技赋能 链式融合和政策创新推动岭南特色农业现代化 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4][11][55] 农业经济规模与产业基础 - 农林牧渔总产值达9701亿元 位居全国农业第一方阵 [4] - 拥有5507家龙头企业 规模以上加工营收达1.63万亿元 [5] - 农产品供给覆盖全国14亿人口菜篮子需求 [14] 科技与创新驱动 - 实施粤强种芯工程 收集36.8万份农业种质资源 超级稻和水产新品种全国占比领先 [15] - 深圳大疆农业无人机全国市占率达96% 领跑行业 [20] - 华南农大无人农场技术推广至30个省市 [20] - 需突破生物育种卡脖子技术 整合院校企资源发展基因编辑和智能育种 [28] - 罗锡文院士强调中小型农机需精准研发 解决丘陵山地无机可用痛点 [29] - 山地轨道运输机提升荔枝运输效率5倍 [48] 特色产业与产业链建设 - 存在特色产业规模不大 产品同质化严重 农业标准不完善等问题 [8] - 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 建设茂南罗非鱼产业园 汕尾海洋种业基地等项目 [18] - 发展陆丰荔枝 清远鸡 湛江对虾等特色产业 以一县一园载体推动预制菜和生物制品深加工 [31] - 海大集团在汕尾建设现代海洋种业产业园 采用陆海接力模式实现工厂化循环水育苗与深海网箱养殖全链可控 [32][33] - 海大集团全国饲料销量突破2000万吨 通过种苗+饲料+动保全产业链带动200万养殖户增收 [44][45] 政策与制度创新 - 需创新农业保险+期货机制 探索养殖网箱和智能装备抵押贷款 [37] - 推行设备贷风险补偿保险 将养殖网箱和智能装备纳入可抵押范围 [50] - 建立产业链党委+双中心模式 强化5507家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 [41] - 茂南产业园带动十万农户就业增收 [42] 海洋经济发展 - 汕尾海洋种业基地和深远海养殖装备研发加速推进 [18][21] - 海大集团实现南美白对虾等品种中国种中国养 [45]
转基因概念涨1.82% 主力资金净流入7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9:36
转基因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8月26日收盘,转基因概念板块整体上涨1.82%,位列概念板块涨幅第7位 [1] - 板块内14只个股上涨,托普云农、科前生物、新安股份涨幅居前,分别上涨9.72%、6.80%、3.63% [1] - 荃银高科、颖泰生物、秋乐种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0.62%、0.45%、0.32% [1] 板块资金流向 - 转基因概念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出974.99万元 [2] - 7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托普云农净流入4762.75万元居首,新安股份、芭田股份、敦煌种业分别净流入2860.54万元、1940.17万元、1893.35万元 [2] - 资金流入比率方面,托普云农、新安股份、敦煌种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12.73%、6.25%、5.61% [3] 个股资金明细 - 托普云农(301556)表现突出,涨幅9.72%,换手率15.69%,主力资金净流入4762.75万元 [3] - 新安股份(600596)涨幅3.63%,换手率3.16%,主力资金净流入2860.54万元 [3] - 荃银高科(300087)跌幅0.62%,主力资金净流出4086.23万元,净流出比率达9.88% [4] - 神农种业(300189)换手率12.58%,主力资金净流出2995万元 [4]
万向德农: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485.26万元,同比下降39.33%
新浪财经· 2025-08-26 09:0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17亿元 同比下降24.3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485.26万元 同比下降39.33% [1] - 基本每股收益0.0849元 [1]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实施育种全链条攻关,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07:06
行业背景与现状 - 全球种业竞争日趋激烈 [6] - 中国在水稻、小麦等口粮作物上实现基本自给 [6] - 广东是农业和种业强省 种质资源保存数量全国领先 生物育种获得显著成效 [7] - 广东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建设薄弱 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仍需突破 创新整体效能有待提升 [8][9][10] 发展建议与战略方向 - 实施全链条攻关 突破卡脖子技术 优化生物育种重大专项 [12][13] - 聚焦智能设计育种、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 [13] - 建立从种质资源保护到品种选育的一体化创新链 [13][14] - 重点突破基因编辑工具、生物大数据解析、AI育种算法等关键技术 [14] - 推动育种向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迈进 [15] - 建设高能级平台 强化协同创新 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资源 [16][17] - 争创生物育种领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 支持建设大型表型组学平台和农业生物基因库 [17] - 打造跨学科、跨单位的创新联合体 提升重大成果产出能力 [18] - 深化科企融合 加速成果转化 建立政府+科研+企业品种研发推广机制 [19][20] - 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建设品种测试与示范基地 [20] - 推动新品种、新技术快速落地 加强国际种业科技合作 [21] - 提升广东种业的国际影响力 [21] 行业意义与目标 - 生物育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支撑 [22] - 广东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在生物育种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23] - 推动广东种业振兴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