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

搜索文档
雄安新区建设提速!央企分支机构超300家,疏解模式持续革新
华夏时报· 2025-08-13 09:51
央企疏解进展 - 雄安新区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13.5% [1] - 央企已设立各类分支机构超300家 [1][2] - 首批疏解央企总部项目加速推进 中国星网办公楼2024年10月投用 中国中化和中国华能总部预计2024年搬迁到位 [2]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雄安总部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 计划2026年9月竣工 [2] - 第二批疏解央企中国大唐、中国华电、中国诚通、中国农发集团总部已确定选址并启动建设 [2][3] 产业集群发展 - 中国星网带动60家空天信息企业注册落地 形成卫星互联网/时空信息/商业卫星智造/空天飞行器4大赛道 [2] - 中国大唐总部规划30万平方米建筑群 聚焦能源数字化与绿色低碳技术 2025年全面开工 [3] - 中国华电总部打造智慧能源创新中心 同步推进氢能研发中心建设 [3] - 中国诚通总部布局绿色金融与供应链管理 2025年完成土地出让 [3] - 中国农发总部建设农业科技研发中心 2025年完成概念设计 [3] 疏解模式创新 - 中国中铁实施"1+6+N"产业集群导入方案 涵盖基建投资/智能建造/勘察设计/高端制造等领域 [6] - 中国中铁已设立区域总部及16家三级子公司、17家分公司 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及院士工作站 [6] - 链式集群式疏解成为主流 从物理空间转移转向产业链创新链生态迁移 [5][7] - 中铁雄安科创中心作为集群式疏解战略承载地 推动全产业链协同与产学研合作 [7]
云南知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13 09:50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云南知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孙丽昆,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 让、技术推广;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服务;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 土壤与肥料的复混加工;肥料销售;化肥销售;灌溉服务;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 物联网技术研发;物联网应用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 动)。 ...
富邦科技:将持续以“水肥药耦合+数字技术”差异化路径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全景网· 2025-08-13 05:51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依托康欣生物与富邦湘渝两大载体以及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平台推进数字技术与生物技术融合 [3] - 聚焦"水肥药耦合+数字技术"差异化发展路径 [3] - 积极构建数字农业配套服务模式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3] 产品与技术发展 - 推出绿色高效的微生物菌剂、生物肥料与禾本科固氮产品 [3] - 开发生物农药与根结线虫防治技术 [3] - 推进生物发酵与食品添加剂等新一代现代农业产品 [3] 业务目标 - 打造降本增产的综合解决方案 [3] - 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可持续性 [3] - 通过数字农业服务模式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 [3]
长三角农业硅谷在上海崇明加快建设
新华财经· 2025-08-13 05:30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正加快推进"长三角农业硅谷""上海农业科创谷""张江种 谷"建设,汇聚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培育壮大涉农科技型企业,打造创新创业高地。近五年来,上海共 举办农业科技成果路演40余场次,促成350余项成果通过公开平台转化交易,交易金额达3.3亿余元。 六骥元支、佑隆生物等企业持续深耕核心技术创新;蓝晶微生物等前沿企业聚焦农业投入品研发取得突 破性进展;康码高产、崇生生物、赛诺泰生物等农业领军企业生产基地将相继建成并实现规模化投产, 都标志着长三角农业硅谷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落地的一步步跨越。 上海崇明将强化规划引领与机制保障,加速园区建设与项目落地,深化交流合作与成果转化,积极争取 顶尖专家团队技术力量,推动关键农业技术攻关,着力构建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促进更多前沿技术成 果和先进发展模式在长三角农业硅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此次路演活动现场,多家企业展示了具有突破性和引领性的技术,涉及特色种源、生物合成、现代设 施、现代服务四大领域的10个前沿项目。银企对接环节也成为焦点,多家银行机构展示涉农金融产品及 服务成效,现场签署"政银保担贷""农科贷"等合作协议,以综合授信等多元化 ...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Cell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8-13 00:00
人工智能与精准农业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在精准农业转型中提供巨大机遇 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降低成本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3] - 花朵形态特性如柱头凹陷阻碍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技术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3] 作物-机器人协同设计 - 首次提出作物-机器人协同设计理念 通过基因编辑重新设计作物花型 创制"机器人友好"的结构型雄性不育系 [4] - 研制世界首台可自动巡航杂交授粉的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 打破杂交育种和制种瓶颈 [4][5] - 基因组编辑技术与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相结合 实现自动化F1杂交育种 效率与人工授粉相媲美 [5] 技术突破与应用 - 对ABC模型基因进行基因组编辑使番茄和大豆产生雄蕊外露的雄性不育花型 [6] - AI驱动的机器人实现异花授粉自动化 简化机器人杂交育种流程 [6] - 生物技术与基于AI的机器人结合 突破作物快速育种瓶颈 [6] - 在大豆中通过多重基因组编辑重现雄性不育 花朵柱头外露表型 可能开启机器人杂交育种新局面 [5] 研究价值 - GEAIR展示通过自动化快速培育气候适应型作物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潜力 [8] - 作物-机器人协同设计策略为可持续精准农业提供解决方案 [6]
江苏这些成果入选全国农科榜单
新华日报· 2025-08-12 23:12
农业科技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 - 江苏农科成果在2025年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榜单中表现亮眼,涵盖设施西瓜种植技术、南方肉羊养殖技术和绿豆新品种"苏绿7号"等 [1] 设施西瓜"双减提质增效生产技术" -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化肥减量20%-30%、农药用量降低15%-20% [2] - 膜下微滴灌系统结合土壤湿度传感器实现精准灌溉,节水30%、减肥20% [2] - 棚型改造推广大于6米宽的标准化大棚,增设1.5米宽活动门和棚间运输道,减少压蔓风险 [2] - 采用抗病西瓜品种苏蜜618、"高温闷棚"生态防控和嫁接木增强植株抗性,有效防控枯萎病和蔓枯病 [3] - 以一百亩瓜田为例,节肥约260kg,节药约5.7kg,增产15%以上,商品率提升至86%,每亩成本减少350元,纯收益增加1500元 [3] 南方农区肉羊全舍饲集约化生产技术 - 解决南方农区肉羊养殖"散养效率低、秸秆利用难、疫病防控压力大"等难题 [4] - 通过"全舍饲精准繁育+秸秆资源化利用+智能装备配套"组合拳,母羊年产羔次数从一年一胎提升至三年五产 [4] - 哺乳期精准把控至45天,每年每只母羊多贡献1.34只羔羊 [4] - TMR混合机将秸秆转化为营养均衡的颗粒饲料,长度约2-3厘米、直径约3-4毫米,提高采食量 [5] - 发酵全混日粮(FTMR)技术与颗粒化配饲技术(TMR)可根据羊群不同生长阶段配制日粮 [5] - "东林模式"实现秸秆-饲料-羊粪-肥料的种养循环,适用于土地资源紧缺、饲草料资源匮乏地区 [5] 绿豆新品种"苏绿7号" - 兼具抗灾韧性与高产特性,生育期为69天,比对照短2天,单株结荚约30个,每荚有10粒 [6] - 2015年江苏省夏播生产实验中平均亩产131.8公斤,比苏绿2号增产5.8%,目前平均产量达165.12公斤/亩,高产潜力可达230.46公斤/亩 [6] - 继承母本苏绿1号结荚集中的特点,实现一次性结荚,避免分次采摘的麻烦 [7] - 已在江苏、安徽、内蒙古赤峰等地广泛种植,整体表现优异 [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华为发布国产算力农业大模型
陕西日报· 2025-08-12 22:23
产品发布与合作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九壤耘星农业大模型联合解决方案 [1] - 该方案基于国产算力平台训练 通过创新算法架构突破传统农业数据处理瓶颈 [1] 技术能力与创新 - 开发多源数据融合、知识图谱构建和智能分析决策等先进方法 [1] - 深度整合海量学术资源包括硕博论文、专业教材及一线生产数据 [1] - 能帮助农户快速精准匹配专家并提供经大量实践验证的解决方案 [1] 应用领域与范围 - 形成适用于果业、畜牧业、大田作物、中药材及茶业、智能控制、土壤保护的六大应用模式 [1] - 已在陕西、山西、四川、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等地试点应用 [1] - 累计服务耕地超20万亩 带来超亿元经济效益 [1] 未来发展 - 未来将实现人机自然交互 真正做到"听懂人话" [1]
从陌生到共赢 三年间两家企业的“链博故事”
新华网· 2025-08-12 06:24
公司合作 - 内蒙古基硕科技与大连金马衡器在第三届链博会签署1.2亿元战略合作协议[3][5] - 双方计划通过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打造畜产品全链条数字化溯源平台[5] - 合作覆盖牲畜从养殖、运输、检疫到屠宰的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3][5] 产品技术 - 基硕科技核心产品为AI瘤胃胶囊 可植入反刍动物胃部采集生理数据[3] - 金马衡器拥有27年智能衡器技术 能精准采集屠宰溯源数据并植入电子标签[3] - 技术组合实现从出生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3][5] 链博会成效 - 第三届链博会参展企业达1200家 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建立联系[7] - 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及达成意向超6000项 参展商综合满意度达95%[7] - 平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企业从"对手"转为"队友" 共同拓展市场[7] 合作历程 - 双方在第一届链博会偶然相识 发现产品具有产业链互补性[3][5] - 经过三届链博会持续交流 最终实现从相识到签约的深度合作[1][3] - 会后互访考察确认合作意向 第三届展会正式签约[5]
科迪华二季度业绩表现强劲
中国化工报· 2025-08-12 02:51
财务业绩 - 第二季度净利润13亿美元 同比增长24.6% [1] - 调整后每股收益2.20美元 同比增长20.2% 超出市场预期 [1] - 净销售额65亿美元 同比增长6% [1] 业务表现 - 植保业务销量增长6% [1] - 种子业务销量增长6% [1] - 业绩增长受益于销量增长 价格上涨及成本削减措施 [1] 全年指引 - 上调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 [1] - 预计全年运营每股收益3.00~3.20美元 按中位值计算增幅21% [1] - 植保板块销量增长将抵消价格压力 [1] - 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及农户对尖端种子技术的需求推动种子业务增长 [1] 管理层观点 - 上调指引基于上半年强劲表现及下半年温和增长预期 [1] - 全球业务实力及拉美市场下半年布局支撑业绩信心 [1] - 公司对2027年财务框架实现路径保持信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