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筑设计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市郑中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累计诉讼、仲裁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13 20:27
累计诉讼、仲裁情况 - 公司连续十二个月内新增诉讼、仲裁案件金额合计17,127.33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超过10% [1] - 其中公司作为原告或申请人的案件金额为13,657.23万元,作为被告或被申请人的案件金额为3,470.10万元 [1] - 公司不存在单项涉案金额超过净资产10%且绝对金额超1,000万元的重大诉讼事项 [3] 诉讼进展及财务影响 - 部分案件尚在进展中,诉讼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对财务状况及利润影响暂无法确定 [4] - 公司通过谈判和应诉推动纠纷解决,但可能存在未及时收到法律文书的情况 [2] - 若未能妥善解决被诉案件,相关资产可能存在被动处置风险 [4] 专利获取情况 - 全资子公司取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证书 [7] - 专利有助于提升技术研发优势、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但对当前生产经营无重大直接影响 [7] 信息披露说明 - 公告强调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 [1][7] - 公司承诺依法依规履行后续信息披露义务 [4][6]
矩阵股份(301365)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09:24
公司基本信息 - 截止2025年3月31日,股东人数为11,792人 [2] - 2025年5月13日15:00 - 17:00举行2024年度网络业绩说明会,地点为价值在线(www.ir - online.cn)网络互动 [2] - 接待人员包括总经理王兆宝、独立董事张春艳、财务总监刘杰、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尹浩然、保荐代表人章睿 [2] 募集资金与分红 - 募集资金按募投项目投资计划逐步使用,详情关注相关公告 [2] - 拟以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180,0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0元(含税),预计分配现金红利总额为63,000,000元(含税) [9] 2024年业绩情况 - 总资产207,653.85万元,同比增长2.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5,657.62万元,同比增长0.44% [4] - 营业收入52,987.56万元,同比增长0.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69.83万元,同比下降0.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046.42万元,同比下降46.5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706.81万元,同比下降10.34% [4] - 毛利率因客户需求收缩、竞争加剧、品质要求提升、服务周期延长和人工成本上涨而降低 [8] 客户与业务 - 住宅领域与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众多一线房企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5] - 2024年非住宅领域拓展,输出办公、康养、商业、酒店等业态标杆项目 [5] 行业地位与优势 - 经过十余年深耕,积累丰富项目经验,输出高品质作品,获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等业内顶尖奖项,有良好口碑与品牌影响力 [6] - 业务规模处于业内第一梯队 [7] - 依托行业数据、专业视角和前沿技术,打造室内设计细分行业AI垂类应用,推出设计师专业级AIGC设计平台 - 暗壳AI并上线 [7] 2025年规划与战略 - 夯实主业,利用优势拓展业务,适应市场变化,抢占先机 [3][10][11] - 通过客户评价体系管理客户,强化风险控制,降本增效,重视经营性现金流 [3][10][11] - 加大市场化引进和人才培养投入,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3][10][11] - 以“设计向善,科技普惠”为理念,拥抱前沿科技,探索新业态、新模式,赋能设计AI化 [3][10][11] 其他 - 独立董事2024年按时出席相关会议,审议议案,履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3] - 活动不涉及未公开披露的重大信息 [11]
华阳国际(002949)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5-12 11:32
发展战略与规划 - 围绕高质量发展应对行业新格局,开拓市场、优化业务结构,确保财务稳健 [2] - 坚持“设计 + 科技”战略,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聚焦人工智能研发,拓展 AI 设计应用场景,融合 AI 技术与设计全流程 [2] - 发挥创作创意优势,布局数字文化赛道,构建数字文化消费和互联网营销新范式 [2] 行业与业务情况 - 受房地产行业周期性影响,公司规模指标下降,2024 年各业务板块收入下滑,工程总承包业务下滑比例较大 [2][15] - 2024 年房地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地产投资与竣工端有望企稳回升,建筑行业在新技术加持下将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 [2] - AI 技术改变建筑设计行业逻辑,行业将迈向高质量、创新性发展阶段 [3] 公司优势 - 在装配式建筑、BIM、AI 设计、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领域有技术研究与实践应用,为设计“好房子”积累经验和人才储备 [4] - 深耕建筑设计二十余年,在数字化、智能化、装配式建筑、方案创作、平台化管理等领域有技术优势和实践经验 [5] 技术研发与应用 - 2008 年启动 BIM 专项研究,升级优化华阳速建,构建全专业 BIM 正向设计能力,自主研发的 CAPOL iBIM 平台更新至 V6.03 版,获相关认证 [6] - 2024 年加入百度飞桨技术伙伴计划,基于数字化转型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自主研发识图引擎(CAPOL A),推出“图模空间”产品 [7][8] 分红与业务布局 - 根据《未来三年(2024 年 - 2026 年)股东回报规划》,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当年度母公司可分配利润的 40%,2024 年度拟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3.5 元(含税),分红总额占归母净利润 55% [9] - 2024 年 9 月成立华阳数字文化(江西)有限公司布局微短剧业务,团队规模超百人,完成全栈式平台搭建 [10] - 以华南地区为中心,辐射其他地区,未来将沿“一带一路”拓展国际业务 [11] 资金与财务情况 - 截至 2024 年末,货币资金、现金管理类资金总额超 10 亿,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1.7 亿,将加强财务管控确保现金流安全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 39.27%,原因是行业周期性影响致营业收入和业务收款下降 [13] 其他事项 - 2024 年 10 月与两个私募基金的协议转让事项尚在推进中,关注后续指定媒体披露信息 [15]
矩阵股份: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的公示情况说明及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5-11 08:10
激励计划公示情况 - 公司于2025年4月9日披露《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文件[1] - 激励对象名单于2025年4月10日至4月23日在公司协同办公系统公示[2] - 公示内容包括激励对象姓名及职务[2] - 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组织或个人异议[2] 激励对象核查标准 - 核查依据包括《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法规[1] - 核查材料涵盖劳动合同、劳务合同及身份证件[2] - 激励对象需满足12个月内未被监管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等六项排除条件[2] - 激励对象不包括独立董事、持股5%以上股东或实控人直系亲属[3] 激励对象合规性结论 - 所有激励对象均与公司存在合法聘用或劳动关系[3]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确认激励对象符合法律法规及激励计划要求[3] - 激励对象名单合法有效[3]
复制一个自己“对话”了解数字孪生
南方都市报· 2025-05-07 23:10
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盛况 - 5月1日正式开馆,现场人气爆棚,1万多张门票早早售罄,开馆前已排起长队 [4][5] - 15名建设"突出贡献者"代表获颁荣誉证书 [2] - "五一"假期期间推出950个创新展项、4大特效影院、80余场活动及2场特别展览,形成"科技狂欢"盛宴 [5] 场馆定位与主题特色 - 全球首家以"数字文明、创新未来"为主题的数字文明创新科技馆,展示主线为"通信科技" [3][4] - 作为深圳市"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学探索中心 [2][10] - 融合科普教育、文化旅游与深圳特色,打破传统学科边界,提供科技、艺术与文化交融的沉浸式体验 [2][6] 建筑与空间设计 - 坐落于光明科学城核心区,建设用地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83万平方米 [2] - 扎哈·哈迪德事务所设计,深灰色金属外衣形成"大飞船"造型,U型布局融合未来设计与自然生态 [9][10] - 采用9万多块异形多曲面不锈钢面板和巨型拉索玻璃,借助BIM技术实现智能建造 [10] 展区与展项亮点 - 设四大常设展厅:一层"科技影视体验区"、二层"你好,世界!"、三层"美好生活"、四层"智慧产业"、五层"宇宙探源" [4] - 包含950个国内领先的创新展项,如VR地标游览、AI人形机器人互动、数字孪生对话、超级大脑模拟等 [4][7][8] - 科技影视体验区运用LED虚拟技术搭建拍摄场景,观众可实时生成个性化影片 [7] 运营模式与教育功能 - 首创"事业单位+运营公司"的"1+1"运营模式,兼顾战略规划与市场效能 [10] - 以AI大模型为核心驱动引擎,5G+物联网构建全域感知网络,智慧化赋能运营 [6] - 推出馆校结合计划、7类特色研学活动及"少年科学家"培育计划,覆盖科普表演、深度观展等多元需求 [6]
五一不想人挤人!推荐这8个冷门秘境
36氪· 2025-05-03 02:08
中国乡村建筑改造案例 - 徐甜甜设计的黄岩石窟项目将1500年历史的石窟改造为融合自然与人文的景观,包含1号窟的石水共生编木拱桥和2号窟的三个剧场空间 [1][3][7][12] - 徐甜甜采用"建筑针灸"方法最小干预原有结构,保留90年代景区雕像和石刻,施工周期15个月 [15] - 徐甜甜此前完成的缙云石宕项目将废弃采石场改造为音乐厅、书房和表演空间,9号石宕保留村民鱼塘概念形成水景倒影 [15][17][21] - 8号石宕改造为38米高天然书房,10号石宕保留采石表演功能 [23][25][29] 乡村社区活化案例 - 渠岩团队改造广东青田村400年历史村落,修复千石长街和碉楼水塘,保留红瓦屋顶和祠堂功能 [30][33][35][37][40] - 黄印武历时18年修复云南沙溪古镇,重建寺登街古集市和兴教寺,保留茶马古道原始风貌 [43][46][50][52][54] - 周贞徵为贵州大利侗寨建造妇女活动中心,复兴豆染工艺,建筑采用传统冷杉木和穿斗技术 [65][70][73][77] 传统建筑创新改造 - 林君翰改造河南朱家地坑院,将12个独立窑洞连通并增设天窗,采用当地红砖和箍窑技术 [81][85][87][90][92] - 施国平团队在四川铁牛村进行生态改造,将9亩柑橘园转为有机种植,改造废弃建筑为社区中心 [94][97][101][105][107] - 王澍设计的富阳文村新村24栋农居采用8种建筑类型,融合夯土、杭灰石等本土材料 [117][121][125][130][134] 乡村建设模式特点 - 普遍采用"修旧如旧"手法,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和地方工艺 [35][40][52][73] - 强调社区参与和功能活化,如妇女手工艺传承、村民公共空间营造 [77][90][105] - 注重生态修复,包括土壤改良、水系治理和生物多样性恢复 [101][103][107] - 平均项目周期较长,黄印武沙溪项目持续18年,徐甜甜乡村项目深耕10余年 [3][46]
华阳国际(002949)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一季度营收扭亏为正 积极布局微短剧平台和AI应用
新浪财经· 2025-05-02 00:44
文章核心观点 - 华阳国际2024年销售毛利率持续提升,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15.4%扭亏为正,持续升级和优化BIM正向设计平台,布局数字文化赛道,积极拓展国际业务 [1] 投资要点 - 维持增持,下调预测2025 - 2026年EPS0.77/0.87(原0.95/1.06)增20.0/13.2%,预测2027年EPS为0.97增12.0%,给予2025年21倍PE,下调目标价至16.17元 [2] 2024年业绩情况 - 营收11.7亿元减22.6%(Q1 - Q4同比 - 11.1/-35.0/-16.0/-21.8%),归母净利1.3亿元下降22.3%(Q1 - Q4同比 - 25.13/-14.9/-23.5/-40.1%),扣非归母净利1.1亿元下降12.7% [3] - 毛利率35.1%(+2.88pct),期间费用率16.6%(+1.09pct),归母净利率10.7%(+0.03pct),加权ROE8.1%(-2.48pct),资产负债率47.1%(-1.86pct) [3] - 经营现金流1.7亿元(23年同期2.9亿元),Q1 - Q4为 - 0.9/-0.3/1.0/2.0亿元(23年为0.8/-0.9/-0.2/3.2亿元),收现比106.8%(23年同期107.2%),付现比30.7%(23年同期33.5%) [3] - 应收账款3.9亿元减11.4%,减值损失合计0.4亿元(23年同期0.6亿元) [3] 2025年一季度业绩情况 - 营收2.6亿元增15.4%,归母净利0.02亿元减20.2%,扣非归母净利润0.01亿元 [4] - 毛利率19.5%(+1.88),期间费用率18.8%(-2.14pct),归母净利率0.9%(-0.42pct),加权ROE0.2%(-0.04pct),资产负债率46.2%(-0.77pct) [4] - 经营现金流 - 1.3亿元(24年Q1为 - 0.9亿元),收现比63.5%(24年Q1为104.4%),付现比49.9%(24年Q1为33.7%) [4] - 应收账款4.5亿元增0.1%,减值回转0.02亿元(24年Q1回转为0.09亿元) [4] 业务布局与发展 - 持续升级和优化BIM正向设计平台—华阳速建,构建全专业BIM正向设计能力,将管控颗粒度提升至参数级 [5] -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中心,辐射华南区域,布局华中、华东、西南、华北等区域市场,拓展国际业务 [5] - 积极布局数字文化赛道,打造全栈式微短剧平台,在多领域持续创新 [5] 利润分配 - 年报利润分配预案为每股派发股利0.35元(2023年度每股派发股利0.80元),本年度股利支付率将达到54.76%(2023年度股利支付率97.21%),对应股息率为2.7% [5]
以科技为笔,绘绿色发展图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4-30 22:01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大阪世博会开园,中国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是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通过科技成果展示、绿色理念呈现和文化交流等吸引各国游客,展现中国风貌、文化魅力和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2] 分组1:中国馆概况 - 2025年大阪世博会近日开园,中国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是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吸引各国游客 [2] - 中国馆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设“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3个展区 [4] 分组2:科技成果展示 - 中国馆通过交互设施和多媒体形式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如接收“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祝福、观看月球土壤样品、体验“蛟龙号”深潜影像等 [3] - “生生不息”展区首次实现月球正面、背面土壤样品零距离对比展示,观众可观察月壤差异 [3] - 科大讯飞打造的“AI孙悟空”依托多技术与游客实时问答互动,观众可用中、日、英3种语言对话 [4] 分组3:绿色理念呈现 - 4月28日起,大熊猫“蓉宝”与川金丝猴化身数字艺术大使,四川活动周集中展陈四川优势产业和生态文明内容 [6] - 一楼展厅展示中国生态治理案例,二楼“八网融合”智慧城市沙盘描绘未来城市绿色发展图景 [6] - 中国馆建筑主体采用竹材与钢结构结合,选用新型低碳固碳竹质产品,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7] 分组4:文化交流体验 - 日本多家主流媒体对中国馆呈现的中华文化和中日文化交流展开报道 [8] - “青山明月”长廊通过木雕呈现中日友好往来故事 [8] - 日本世博协会副会长等认为中国馆展现中国风貌和文化魅力,是了解中国的绝佳机会 [9]
类借壳案例分析(4大模式+7个案例)
梧桐树下V· 2025-04-30 15:09
并购重组市场动态 - 2024年度A股重大重组预案暴增68%,北交所并购额突破千亿规模[1] - 近三成上市公司采用"类借壳"策略,包括分步收购、引入第三方等方式规避传统借壳监管[1] - 政策驱动明显,"并购6条"与新国九条推动2025年类借壳交易热度持续上升[1] - A股退市加速倒逼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寻求出路[2] - 2024年9月以来并购市场热情高涨,案例数量显著增加[4][30] 类借壳四大模式及案例 模式1:实控人未发生变更 - 思林杰收购科凯电子案例: - 标的资产总额1052亿元,占上市公司1442亿元的10339%[5] - 资产净额901亿元,占上市公司1288亿元的11574%[5] - 营业收入307亿元,为上市公司168亿元的1828倍[5] 模式2:36个月后收购 - 光智科技收购先导电科案例: - 交易结构:发行股份+现金收购先导电科100%股权,配套募资[13] - 财务对比:先导电科2023年营收2883亿元(光智科技1011亿元),净利润411亿元(光智科技亏损241亿元)[14] - 控制权设计:实控人朱世会通过2019年股权转让取得光智科技控制权,本次收购标的同属其控制(持股4655%)[14] 模式3:向第三方购买资产 - 金鸿顺收购新思考案例: - 交易作价:发行股份+现金收购新思考9579%股权[20] - 财务数据:新思考2024年1-8月营收975亿元(金鸿顺651亿元),净利润093亿元(金鸿顺亏损016亿元)[21] - 控制权变更:2022年9月实控人变更为刘栩,交易对方无关联关系[22] 模式4:收购占比低于100% - 汉嘉设计收购伏泰科技案例: - 交易结构:现金581亿元收购伏泰科技51%股权,整体估值1139亿元[29] - 财务指标:伏泰科技资产总额1189亿元占汉嘉设计4465%,营收922亿元占4056%[26] - 适用条件:要求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大、货币资金充足,适合成长型标的创业者[29] 政策与监管背景 - 证监会"并购六条"明确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30] - 重大资产重组认定标准以资产总额、营业收入、资产净额为核心指标[30] - 借壳上市需满足五大认定标准,2020-2025年成功案例具有参考价值[33]
城市更新·简报│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倾斜超大特大城市
新浪财经· 2025-04-30 08:02
头条: 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倾斜大城市及以上城市 4月8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明确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推动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弱项,加强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向提振消费方面发力,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对于2025年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通过竞争性选拔,确定部分基础条 件好、积极性高、特色突出的城市,在城市层面探索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建立资金、用地、金融等各类 要素保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中央财政对入围城市给予定额补助。入围城市制定城市更新工作方案, 统筹使用中央和地方资金,完善法规制度、规划标准、投融资机制及相关配套政策,探索城市更新可复 制、可推广的机制和模式。通知规定,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工作的范围为大城市及以上 城市,共评选不超过20个城市,主要向超大特大城市以及黄河、珠江等重点流域沿线大城市倾斜。每省 (区、市)可推荐1个城市参评。(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部委动态: 住建部印发《完整社区建设案例集(第三批)》,10项目入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