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

搜索文档
海康威视: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41%
快讯· 2025-04-18 12:37
公司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85.32亿元,同比增长4.0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9亿元,同比增长6.41% [1]
海康威视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26.74%
新浪财经· 2025-04-10 03:15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海康威视继续面临挑战,归母净利润未达预期且同比下降,国内业务增速下降,海外市场稳步增长 [1] 业绩情况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59亿元,同比下降15.23%,未守住140亿元预期底线 [1] - 2024年全年营收924.86亿元,同比增长3.52%;扣非净利润118亿,同比下降13.68% [1] - 分季度看,仅一季度净利润小幅同比增长,二、三、四季度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0.73%、13.37%、26.74% [2]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为1320.58亿元,较期初下降4.9%;归母权益为806.5亿元,同比增长5.63% [2] 业务情况 国内业务 - 2024年国内业务增速下降,公共事业群(PBG)收入同比下降9.25%,较2023年降速下滑加速,拖累整体业绩 [1] 海外业务 - 2024年海外市场稳步增长,上半年传统业务收入增速达15.46%,高于2023年全年增速 [1] - 从短期和中长期看,海外市场是公司重要增长点,海外市占率约20%,低于国内的40%,拓展空间大 [2] - 海外业务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占比为7:3,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增速较快,未来还会保持更快增长,项目类业务销售潜力提升 [2] 创新业务 - 2024年上半年创新业务同比增速26.13%,包括机器人、智能家居、热成像、汽车电子业务等实现增长,公司全年加大投入并推动分拆上市 [2]
中证央企新动能主题指数下跌0.23%,前十大权重包含海康威视等
金融界· 2025-04-02 14:07
文章核心观点 - 介绍4月2日中证央企新动能主题指数表现、近期走势、样本选取、持仓等情况及指数调整规则 [1][2] 指数表现 - 4月2日上证指数低开震荡,中证央企新动能主题指数下跌0.23%,报1593.32点,成交额171.77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下跌0.93%,近三个月下跌2.38%,年至今下跌2.38% [1] 指数样本 - 从国资委下辖央企上市公司中选取45只制造、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领域涉及产业交叉渗透发展且在多方面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 - 十大权重分别为海康威视(10.25%)、国电南瑞(9.28%)、长安汽车(8.8%)、中航光电(7.12%)、招商公路(3.75%)、中航机载(3.65%)、深南电路(3.58%)、中国软件(3.51%)、宝信软件(3.4%)、中航高科(2.74%) [1] - 持仓市场板块中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8.81%、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0.91%、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28% [1] - 持仓样本行业中工业占比47.74%、信息技术占比34.27%、可选消费占比9.20%、金融占比4.14%、通信服务占比3.83%、原材料占比0.83% [2] 指数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一般固定不变 [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海康威视斥资超12亿元回购4000万股,注销减资以提升股东回报
金融界· 2025-03-31 13:02
文章核心观点 - 海康威视发布最新回购进展公告,体现对长期价值信心并将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1] 公司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盘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累计回购股份超4050万股,占总股本的0.4387%,成交总金额达12.35亿元,最高成交价32.70元/股,最低成交价27.53元/股,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专项贷款 [1] - 2024年12月公司启动股份回购计划,拟以20亿至25亿元资金进行回购,回购价格不超过40元/股,所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 [1] - 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期间公司累计回购金额已近半,显示出管理层对市场价值的积极维护 [1] - 3月18日海康威视董秘奉玮明确表示本次回购股份用途为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以增加股东回报 [1] - 公司将严格遵循相关规则,确保回购时间、价格及交易时段合规,未来将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在回购期限内灵活调整策略,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行业情况 - 2025年以来有18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再贷款计划,贷款额度上限超过400亿元 [2] - 自去年以来在稳市增量政策工具支持下,上市公司注销式回购数量上升,上市公司回购贷款持续升温 [1]
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下跌0.53%,前十大权重包含长安汽车等
金融界· 2025-03-28 10:52
文章核心观点 - 3月28日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下跌0.53%,报1132.92点,成交额421.3亿元,近一个月、近三个月、年至今均呈下跌态势,介绍了指数编制、持仓、行业分布、调整规则及跟踪的公募基金等情况 [1][2] 指数表现 - 3月28日上证指数低开低走,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下跌0.53%,报1132.92点,成交额421.3亿元 [1] - 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近一个月下跌0.87%,近三个月下跌4.75%,年至今下跌4.01% [1] 指数编制 - 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从央企上市公司中综合评估多方面情况选取样本,以反映央企结构调整板块整体表现,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 - 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十大权重分别为海康威视(5.16%)、国电南瑞(4.66%)、招商银行(3.58%)、宝钢股份(3.49%)、中国电信(3.42%)、长安汽车(3.41%)、中芯国际(3.25%)、长江电力(3.06%)、中国神华(2.78%)、中国建筑(2.76%) [1] - 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持仓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75.21%、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24.79% [1] 持仓行业分布 - 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持仓样本行业中工业占比33.96%、信息技术占比13.89%、通信服务占比11.00%、公用事业占比9.66%、能源占比9.30%、原材料占比7.20%、金融占比5.55%、可选消费占比4.64%、医药卫生占比3.16%、房地产占比1.64% [2] 指数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20% [2] - 定期调整设置缓冲区,排名80名之前新样本优先进,排名120名之前老样本优先保留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一般固定不变,特殊情况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从指数样本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跟踪基金 - 跟踪结构调整的公募基金包括华夏央企结构调整ETF联接A、华夏央企结构调整ETF联接C、博时中证央企结构调整ETF联接A、博时中证央企结构调整ETF联接C、银华央企结构调整ETF、华夏央企结构调整ETF、博时央企结构调整ETF [2]
连年亏损,看上驿路微行,汉邦高科会否重蹈商誉减值覆辙?
IPO日报· 2025-03-19 10:59
公司并购动态 - 汉邦高科正在筹划发行股份购买驿路微行51%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股票自2025年3月14日起停牌[1][3] - 标的公司驿路微行专注智慧交通领域,运营"ETC助手"小程序,母公司深圳高灯的第一大股东为腾讯[21][22] - 交易最终股份转让数量、比例、价格尚未确定,需后续签署正式协议[3] 公司财务状况 - 汉邦高科2015年上市后业绩持续下滑,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6亿、5.15亿和4.24亿,同比变化-23.82%、-2.03%和-17.76%[6] - 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1098.65万、-5.19亿和4770.24万,同比变化-76.89%、-4825.62%和109.19%[6] - 2021-2023年连续亏损,归属净利润分别约-7.54亿、-1.22亿和-1.27亿,三年累计亏损近10亿[7] - 2024年预计归属净利润亏损6300万-7400万,上年同期亏损12734.68万[9][10] 商誉减值影响 - 2017-2018年收购的金石威视和普泰国信形成高额商誉,但均未完成业绩承诺[13] - 2019年计提商誉减值约3.26亿,2021年对天津普泰和金石威视分别计提3.18亿和2.01亿,合计5.19亿[14] - 商誉减值直接侵蚀公司利润,成为亏损重要因素[16] 业务挑战 - 智能安防、音视频监测和数字水印技术三大主业面临行业竞争加剧和需求下降[17] - 安防行业整体需求波动大,子公司金石威视难以与头部企业竞争[17] - 财政对公安信息化投入缩减导致天津普泰业务萎缩[17] - 数字水印技术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收入波动大[18] 资金压力 - 2020年一季度末账面资金仅1736.23万,短期债务高达1.92亿[19] - 应收账款回款周期拉长,2019年计提信用减值准备约1.22亿[19] - 部分存货出现减值迹象,2019年计提存货减值约2000万[19] 并购战略意图 - 通过收购驿路微行整合智慧交通领域技术和市场资源[24] - 完善智慧交通领域布局,提升相关技术实力[24] - 寻求业务转型升级和新的增长点[24]
【大华股份(002236.SZ)】宏观信心修复,星汉大模型2.0发布——跟踪报告之一(刘凯/王之含)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13 09:05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下滑,主要因2023年处置股份获非经常性收益;2月制造业PMI回暖、政治局强调平安中国建设及公司发布星汉大模型2.0等事件对公司业务有积极影响 [2][3][4][5]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8.0 - 30.8亿元,同比下滑61.97% - 58.16%;扣非归母净利润22.7 - 25.0亿元,同比下滑23.36% - 15.69% [2] - 2023年公司处置对浙江零跑科技7.88%股份,增加2023年归母净利润41.37亿,此项为非经常性损益 [2] 行业宏观情况 - 2月制造业PMI录得50.2%,进入扩张区间,较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产需指数拉动回升,需求恢复,采购量、生产指数升至52%以上,从业人员指数创2023年5月以来新高 [3] 政策相关情况 - 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平安中国建设,预计今年安防及数字化治理项目加速落地,公司ToG业务有望受益 [4] 公司技术进展 - 3月10日公司发布星汉大模型2.0,创新升级三大垂直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实现从“人机交互”到“人机协作”跨越、多模态能力推动AI迈向多维融合认知新时代、视觉能力赋能机器精准感知与洞察 [5]
海康威视:跟踪报告之四:宏观信心修复,大模型规模化落地变现开启-20250309
光大证券· 2025-03-08 18: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下降,业绩短期承压;2月制造业PMI回暖,宏观信心修复,此前压制业绩和估值的宏观因素边际改善;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平安中国建设,安防及数字化治理项目有望加速落地,公司PBG业务或受益;“多模态大模型+智能硬件”将开启规模化落地变现;24H1创新业务和海外主业占比过半,国内主业2025年轻装上阵;智能平权趋势下,公司具备多模态大模型、端侧感知层设备优势及海量用户和行业经验,长期受益概率提升 [1][2][3][23][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经济与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4.86亿元,同比增长3.52%;实现归母净利润119.59亿元,同比下降15.23% [1][23] - 2025年2月制造业PMI录得50.2%,再次进入扩张区间,较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由产需指数拉动,需求快速恢复,采购量、生产指数均升至52%以上,从业人员指数创2023年5月以来新高 [1][10] 政策利好 - 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强调要把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预计今年安防及数字化治理项目将加速落地,公司PBG业务有望直接受益 [2][12] 大模型业务 - 公司基于观澜大模型技术体系,推出文搜超脑、文搜主机等文搜计算系列产品,实现高效检索及实时预警,助力安防业务提智增效 [15] - 大模型加持的智能计算产品在智算、智存、智搜、智用方面升级,满足用户多样化管理需求,具备“识更多”“搜更准”“应用更灵活”特点 [15] - 公司推出视觉大模型摄像机,部署至端侧,提升成像画质、目标检出率,降低误报率,在周界应用中,大模型警戒系列摄像机识别距离提升,误报率下降90%以上 [20] 公司业务结构 - 2024H1公司创新业务及境外业务营收占比持续提升,境外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28%,创新业务占比营收提升至25%;公司基于创新业务在多领域布局,大模型催化更直接,境外业务通过扩充产品线、增加项目型销售获得较快增长 [23] 投资建议 - 考虑下游需求弱复苏,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45.43亿元,下调幅度为24.32%,新增2026年预测为167.1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4 - 26PE分别为26X、21X、19X,持续看好国内业务修复和创新业务增长态势,维持“买入”评级 [3][27] 财务预测 |指标|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83,166|89,340|92,487|104,364|118,403| |营业收入增长率|2.14%|7.42%|3.52%|12.84%|13.4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837|14,108|11,959|14,543|16,715|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3.59%|9.90%|-15.23%|21.61%|14.93%| |EPS(元)|1.36|1.51|1.30|1.58|1.81|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8.77%|18.48%|14.96%|16.67%|17.55%| |P/E|25|22|26|21|19| |P/B|4.6|4.1|3.9|3.6|3.3| [4][28]
【海康威视(002415.SZ)】宏观信心修复,大模型规模化落地变现开启——跟踪报告之四(刘凯/王之含)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07 14:3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4.86亿元,同比增长3.52%,但归母净利润119.59亿元同比下降15.23%,业绩短期承压 [2] 宏观环境改善 - 2月制造业PMI录得50.2%,较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进入扩张区间,产需指数拉动明显,采购量和生产指数均升至52%以上,从业人员指数创2023年5月以来新高 [3] - 宏观信心修复,此前压制公司业绩和估值的宏观因素边际显著改善 [3] 政策支持与业务机会 -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预计安防及数字化治理项目将加速落地,公司PBG业务有望直接受益 [4] 技术创新与产品布局 - 公司发布多模态大模型文搜存储系列产品(文搜NVR、文搜CVR),将大模型技术与嵌入式智能硬件深度融合,目标实现更广、更准、更快、更易的检索,推动多模态大模型规模化、平民化、普惠化落地 [5] - 创新业务在端侧/机器人/智联汽车/存储等领域布局,大模型催化更为直接,境外业务通过扩充产品线和增加项目型销售持续较快增长 [6] 业务结构优化 - 24H1创新业务+海外主业占比已过半,国内主业预计2025年轻装上阵 [6]
海康威视(002415):2024年业绩快报点评:AI+感知打造产品,推进场景数字化落地
华创证券· 2025-02-27 11: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目标价 38.75 元 [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营收全年增长但利润压力大,2024 年营收 924.86 亿同比增 3.52%,归母净利润 119.59 亿同比下滑 15.23% [9] - 以科技融合打造竞争力产品推进场景数字化落地,如融合光谱煤质快速分析仪 [9] - 发布增持与回购计划彰显发展信心,2024 年 10 月拟增持 3 - 5 亿、回购 20 - 25 亿,年底已回购 1000.02 万股 [9]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024 - 2026 年营收 924.85/1003.90/1096.91 亿元,归母净利润 119.59/142.69/161.33 亿元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6 年预计营业总收入 924.85 亿、1003.90 亿、1096.91 亿,同比增速 3.5%、8.5%、9.3% [4] - 2024 - 2026 年预计归母净利润 119.59 亿、142.69 亿、161.33 亿,同比增速 - 15.2%、19.3%、13.1% [4] - 2024 - 2026 年预计每股盈利 1.30 元、1.55 元、1.75 元,市盈率 25 倍、21 倍、19 倍,市净率 3.8 倍、3.5 倍、3.2 倍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923319.83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910566.98 万股,总市值 3018.33 亿元,流通市值 2976.64 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 32.96%,每股净资产 8.32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35.68/25.08 元 [5] 附录: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2024 - 2026 年货币资金、固定资产等有不同程度变化 [10] - 利润表:2024 - 2026 年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等有相应变动 [10] - 现金流量表:2024 - 2026 年经营、投资、融资活动现金流有不同表现 [10] - 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获利、偿债、营运能力等指标在 2024 - 2026 年有变化 [10] - 每股指标:2024 - 2026 年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等有变动 [10] - 估值比率:2024 - 2026 年 P/E、P/B、EV/EBITDA 有不同数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