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光谱AI模组
icon
搜索文档
多光谱AI领头羊海清智元冲击港股IPO,募资布局全球加速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8-25 08:29
上市申请与融资 - 公司正式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 [1] - 上市前一个月完成5000万元人民币D轮融资 [1] 市场地位与技术布局 - 自主研发"光感图算"技术架构 形成多光谱AI模组、感知终端及大模型服务全产业链 [3] - 2024年多光谱AI市场份额3.5%位居行业榜首 大模型服务市场份额11.8%全国领先 AI模组份额6.6%居行业前三 [3] - 通过三大技术突破(多光谱感算一体、轻量级端侧AI计算、多光谱AI大模型平台)打破传统方案瓶颈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5.23亿元 同比增长超3倍 [3] - 净利润4041.2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3] - 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12.2%提升至18.8% [3] - 大模型服务毛利率达32.9%并成功商业化 [3] 客户结构与应用领域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64.8% 客户集中度提升 [4] - 技术应用于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安全、工业监测等多个领域 [4] 募资用途与战略规划 - IPO募资将投入研发强化、生产基地扩产、战略并购及全球市场渗透四大领域 [4] - 通过战略并购和合作整合资源与技术能力 加速大模型训练和芯片设计等关键领域创新 [4]
多光谱AI企业海清智元冲刺港股IPO 募资加速全球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8-25 06:00
公司上市及融资动态 - 深圳海清智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公司1个月前刚刚完成5000万元D轮融资 [1] 业务与技术架构 -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光感图算"技术架构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 [3] - 解决方案覆盖多光谱AI模组、感知终端及大模型服务 [3] - 通过三大技术突破传统方案瓶颈:多光谱感算一体、轻量级端侧AI计算、多光谱AI大模型平台 [3] - 技术已应用于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安全、工业监测等多元场景 [3]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营收计,公司在中国多光谱AI企业市场份额达3.5%位列第一 [3] - 公司大模型服务以11.8%的市占率居全国首位 [3] - AI模组以6.6%的份额排名第三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营收达5.23亿元,同比增长超3倍 [3] - 实现净利润4041.2万元,成功扭亏为盈 [3] - 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的12.2%跃升至18.8% [3] - 大模型服务毛利率高达32.9%并实现商业化 [3] 客户结构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64.8%,客户集中度有所提升 [3] 增长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安全应用产品需求提升和新客户订单增加 [3] - 高毛利率的大模型服务商业化带动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3] 募资用途 - IPO募资将重点投向研发强化、生产基地扩产、战略并购及全球市场渗透四大领域 [4] - 并购举措和战略合作将促进技术专业知识与外部资源整合 [4] - 预期将加快大模型训练及芯片设计等主要方面的创新 [4] - 目标增强多光谱AI平台技术及整体竞争力 [4]
现金流吃紧、存货金额激增555%,赴港IPO的海清智元能撑起暴涨的估值吗?
搜狐财经· 2025-08-20 12:55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由民银资本与浦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1] - 公司是多光谱AI技术企业 依托自研"光感图算"技术架构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1] - 2024年多光谱AI企业板块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市场份额约10.9% 公司排名第一占3.5%[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2.25亿元 1.17亿元和5.23亿元[1] - 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47.09% 2024年同比大幅增长347%[1] - 2022年和2023年分别亏损493万元和1841.3万元 2024年实现盈利4041.2万元[3]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414.4万元[3] 收入构成 - 多光谱AI模组2024年收入2.99亿元占比57.3%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4719.5万元占比57.3%[3] - 多光谱AI感知终端2024年收入6122.9万元占比11.7%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376.8万元占比4.6%[3] - 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2024年收入1.14亿元占比21.8%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2904.2万元占比35.2%[3] 现金流与营运资金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22年-1306.1万元 2023年6957.1万元 2024年-649.1万元 2025年第一季度-6358.9万元[4] - 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从2022年2187.3万元增长至2024年1.46亿元[4] - 存货金额从2024年末3157.7万元增加至2025年3月底2.07亿元 增幅达555%[4] 运营效率指标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4年44天增加至2025年第一季度206天[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2025年3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中约65.2%已结清[5] 生产能力与利用率 - 拥有深圳 浙江 东莞三大生产基地 东莞基地已终止运营 浙江基地2025年4月启动[5] - 深圳基地产能利用率2022财年31% 2023财年24% 2024财年87% 2025财年第一季度36%[5] 融资与估值 - 2024年10月C轮融资投后估值10亿元 两个月后C+轮微升至10.1亿元[5] - 2025年7月D轮融资投后估值骤升至35.5亿元 较C+轮涨幅超过250% 较A轮暴涨9倍[5] - D轮投资者为2025年4月27日成立的私募基金 7月16日成立 7月24日完成备案[6] 研发投入与战略规划 - 研发开支占收入比例2022年8.79% 2023年9.47% 2024年降至4.81%[7] - IPO募集资金计划用于增强研发能力 扩大产能 战略性投资及全球市场渗透[7]
账面赚钱、口袋没钱?多光谱AI龙头冲击IPO,能否撑起暴涨估值?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08:23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在2024年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但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恶化,盈利质量存在隐忧 [1][3][5] - 公司估值在7个月内暴涨250%至35.5亿元,递表前遭遇私募基金突击入股 [10][11][12] - 公司虽在细分赛道市占率领先,但行业集中度低且竞争激烈,研发投入占比呈下降趋势 [14][1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从2023年1.17亿元跃升至5.23亿元,同比增长近3.5倍 [1] - 2024年净利润4041.2万元,扭转2022-2023年连续亏损局面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414.4万元,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6362.7万元,同比恶化318.76% [3]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485.1万元,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7693.9万元 [4] 现金流与资产质量 - 2022-2024年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从2187.3万元增至1.46亿元,增长近六倍 [6] - 存货从2022年4587.7万元增至2025年3月底2.07亿元,三个月激增555% [6][9]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4年44天拉长至2025年第一季度206天 [8] - 公司解释存货增加为应对订单增长和季节性备货需求 [7][8] 估值与融资 - 2024年10月C轮融资估值10亿元,2025年7月D轮融资估值骤升至35.5亿元,7个月涨幅250% [10] - A轮至D轮估值累计暴涨9倍 [10] - D轮投资者值得九号私募基金成立于2025年4月,基金产品7月16日成立、24日备案,18日即签署增资协议突击入股 [11][12]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公司在多光谱AI企业市占率3.5%排名第一,大模型服务市占率11.8%排名第一,模组市占率6.6%排名第三 [14] - 行业前五名公司市占率合计仅10.9%,集中度低且竞争激烈 [14] - 海康威视、睿创微纳等上市公司加速布局多光谱AI领域 [14]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976.5万元、1108.4万元、2515.1万元 [15] - 研发开支占收入比例从8.79%降至4.81%,整体呈下滑趋势 [15]
账面赚钱、口袋没钱?多光谱AI龙头冲击IPO,能否撑起暴涨估值?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08:17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在2024年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但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恶化,盈利质量存疑 [2][3][5] - 公司估值在7个月内暴涨250%,递表前遭遇私募基金突击入股,高估值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9][10][12] - 公司在多光谱AI细分领域市占率领先,但行业竞争分散且研发投入呈下降趋势 [13][14][1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从2023年1.17亿元跃升至5.23亿元,同比增长近3.5倍 [3] - 2024年净利润为4041.2万元,扭转2022-2023年连续亏损局面 [3]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414.4万元,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6362.7万元,同比恶化318.76% [5]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485.1万元,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7693.9万元 [6] 资产质量风险 - 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从2022年2187.3万元增至2024年1.46亿元,增长近六倍 [7] - 存货从2022年4587.7万元增至2025年3月末2.07亿元,三个月激增555% [7][8]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4年44天拉长至2025年第一季度206天 [7] - 原材料和在产品占存货主要部分,2025年3月末在产品达1.82亿元 [8] 估值与融资 - 2024年10月C轮融资后估值10亿元,2025年7月D轮估值达35.5亿元,7个月涨幅250% [10] - D轮投资者值得九号私募基金成立至入股仅3个月,出资5000万元获1.41%股权 [11][12] - 该基金产品成立8天后即签署增资协议,备案前完成突击入股 [12] 行业竞争地位 - 2024年多光谱AI整体市占率3.5%,细分领域大模型服务市占率11.8%、模组市占率6.6% [13] - 行业前五名公司合计市占率仅10.9%,竞争分散且激烈 [14] - 海康威视、睿创微纳等上市公司加速布局多光谱AI领域 [15] 研发投入趋势 - 研发开支占收入比例从2022年8.79%降至2024年4.81% [16] - 2022-2024年研发金额分别为1976.5万元、1108.4万元和2515.1万元 [16]
IPO雷达|从安防老兵到AI新贵,周波带海清智元冲刺IPO,公司偿债压力激增
搜狐财经· 2025-08-16 14:33
公司概况 - 海清智元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多光谱AI技术,产品包括多光谱AI模组、感知终端及大模型服务,技术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等领域[3][14][16] - 公司在中国多光谱AI市场占有率第一,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全国第一,多光谱AI模组全国第三[3] - 2024年营收同比激增346.4%至5.23亿元,实现净利润4041万元,扭转此前亏损局面[3][21] - 2025年前三个月营收8242万元,净利润1414万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22.6%提升至32.9%[22][23]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2022-2025Q1)营收分别为2.25亿、1.17亿、5.23亿和8242万元,2023年营收骤降48%[19][20] - 多光谱AI模组业务贡献超50%营收,2024年占比57.3%;新推出的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2024年营收占比21.8%[23][24] - 2025年3月末现金储备3520万元,短期借款6891万元,速动比率降至0.9,短期偿债压力增大[25][26] - 报告期内欠缴员工社保累计超200万,住房公积金累计超450万,但金额呈下降趋势[27] 运营情况 - 客户集中度高,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59%收入,供应商集中度达89.3%[17] - 存货在2025年一季度暴增554%至2.07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延长至206天[30][31] - 深圳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波动大,报告期内为24%-87%,2025Q1仅36%[28] - 贸易应收款项2024年末达1.46亿元,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29天增至2025Q1的159天[32][33] 行业背景 - 创始人周波拥有26年安防行业经验,曾创办黄河数字技术并做到网络监控市场前三[4][8][9] - 多光谱AI市场规模2024年达135亿元,预计2025-2029年复合增长率31%,2029年将达588亿元[33] - 公司投后估值从2020年A轮的3.5亿元增长至2025年D轮的35.5亿元,5年增长10倍[18] 上市准备 - 2025年8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民银资本和浦银国际[3] - 上市前创始人周波持股48.87%,因触发业绩对赌条款在2025年5月转让部分股份[19] - 计划将部分募集资金用于扩大产能,但需警惕产能过剩和存货积压风险[28][32]
从安防老兵到AI新贵,海清智元冲刺IPO,公司偿债压力激增
新浪财经· 2025-08-16 12:18
公司概况 - 海清智元是一家专注于多光谱AI技术的企业,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深圳,2024年8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1] - 公司在多光谱AI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拥有中国多光谱AI企业市占率第一、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全国第一等头衔[1] - 创始人周波拥有26年计算机视觉及热成像行业经验,曾参与安防领域连续创业,包括黄河数字技术等公司[4][6][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激增346.4%至5.2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4041万元[2][18][20] - 2025年前三个月营收8242万元,净利润1414万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22.6%提升至2025年首三月的32.9%[18][20][21] - 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2024年推出后贡献21.8%营收,毛利率高达49.5%,成为新的增长点[21][22] 业务结构 - 多光谱AI模组是核心业务,报告期内营收占比从84.2%降至57.3%[22][24] - 多光谱AI感知终端营收占比11.7%,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2025年前三月占比提升至35.2%[22][24]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2.1%升至2025年首三月的64.8%,客户集中度高且不稳定[12][13] 资本运作 - 2020年A轮融资后估值3.5亿元,2024年7月D轮融资后估值达35.5亿元,5年增长10倍[16] - 创始人周波上市前持股48.87%,2025年因业绩对赌触发股份补偿,持股降至6.05%[17] 运营风险 - 2024年拖欠员工社保超200万元,公积金欠缴130万元,但金额呈下降趋势[26][27] - 存货在2025年一季度暴增554%至2.07亿元,存货周转天数从44天增至206天[31][32] - 短期偿债压力增大,2025年3月末现金对短期债务覆盖率从198.4%降至51.1%[25] 行业前景 - 2024年多光谱AI市场规模135亿元,预计2029年达5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1%[33] - 技术应用于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安全、工业商业安全等多个领域[10][12]
估值逾30亿 海清智元冲击港股IPO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23:09
公司上市计划 - 海清智元正式启动港股上市计划 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联席保荐人为民银资本和浦银国际[2] - 公司曾于2021年在A股启动上市计划 但因未订立正式辅导协议而终止[3] - 2024年7月完成5000万元D轮融资 投资方为上海值得九号私募基金 交易后隐含估值达35.5亿元[3] 股权结构 - 创始人周波直接持股7.74% 通过控股股东深圳市众诚天盈持股41.78% 周波持有众诚天盈35.05%股份 为公司实际控制人[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2.25亿元 1.17亿元和5.23亿元 2025年前三个月营收8242万元[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93万元 -1841.3万元 4041.2万元和1414.4万元[3]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46.4% 实现扭亏为盈[3] - 毛利率呈现波动:2022年22.6% 2023年12.2% 2024年18.8%[6] 业务概况 - 公司为多光谱AI感知与智能检测硬科技企业 专注于工业检测 公共安全和交通监测领域[2] - 2024年在中国多光谱AI企业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多光谱AI模组市场排名第三[5] - 核心优势在于垂直整合能力 提供硬件传感器 AI算法与系统集成一体化解决方案[5] 研发投入 - 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40%以上[5]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前三个月研发投入分别为1980万元 1110万元 2520万元和470万元 占各期总收入8.8% 9.5% 4.8%和5.7%[6] - IPO募资将用于增强研发能力 扩大产能和支持新产品开发[6]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从2022年42.1%升至2025年一季度64.8%[8]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从2022年36.1%升至2025年一季度89.3%[8] - 客户高度集中使公司经营易受单一客户采购计划变化影响[9] 行业前景 - 中国多光谱AI行业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200亿元增至2029年588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1.0%[5] - 行业面临技术迭代加速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价格竞争加剧等挑战[5][6] - 硬件传感器趋向标准化 AI算法门槛降低 新进入者可通过开源模型和云端算力推出低成本产品[5] 战略措施 - 通过市场拓展 产品多元化和战略合作分散风险[2] - 聚焦泛安全领域应用 包括消防安全 食品安全 城市监控和工业危害预防[9] - 采取市场导向研发策略 全链路技术整合和聚焦高价值产品线确保研发投入有效转化[9]
深企海清智元赴港上市,回应业绩波动、估值承压等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8-14 09:40
上市计划与背景 - 公司正式启动港股上市计划 民银资本和浦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1] - 曾于2021年启动A股上市计划但未推进 因未订立正式辅导协议也未提交备案申请[4] - 2025年7月完成D轮融资5000万元 投资方为上海值得九号私募基金 交易后隐含估值达35.5亿元[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首三个月营收分别为2.25亿元 1.17亿元 5.23亿元及8242万元[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93万元 -1841.3万元 4041.2万元及1414.4万元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46.4%[4] - 毛利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2022年22.6% 2023年12.2% 2024年提升至18.8%[8] 业务与技术优势 - 在多光谱AI感知与智能检测领域建立完整技术布局 聚焦工业检测 公共安全和交通监测领域[1] - 2024年在中国多光谱AI企业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多光谱AI模组市场排名第三[7] - 具备垂直整合能力 提供硬件传感器 AI算法与系统集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7]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多光谱AI行业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200亿元增至2029年588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1.0%[6] - 面临海康威视 大恒科技 宇视科技等国内龙头企业竞争 国际厂商FLIR和Teledyne占据高端市场[7] - AI算法门槛降低 开源模型及云端算力普及导致新进入者推出低成本产品 价格战趋势明显[7] 研发投入与战略 - 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40%以上 2022年至2025年首三个月研发投入1980万元 1110万元 2520万元及470万元[8] - 研发投入占各期总收入比例分别为8.8% 9.5% 4.8%及5.7%[8] - IPO募资计划用于增强研发能力 扩大产能 战略性投资及收购 加速全球市场渗透[8] 客户与供应链风险 - 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从2022年42.1%升至2025年首季度64.8%[10]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从2022年36.1%升至2025年首季度89.3%[10] - 客户高度集中使经营表现易受单一客户采购变化影响 项目延期或取消可能导致业绩波动[10] 市场挑战与应对 - 港股科技板块流动性不足估值承压 部分工业视觉与安防企业市盈率仅10至15倍[5] - 公司通过市场拓展 产品多元化和战略合作分散风险 增强企业韧性[3] - 需重点实现业绩稳定增长 增强盈利确定性 加强客户结构多元化提升抗风险能力[6]
海清智元IPO递表前夕估值涨9倍至35.5亿,推手成立仅2天
搜狐财经· 2025-08-13 09:50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深圳海清智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递交港交所主板上市申请 民银资本和浦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3] - 公司成立于2013年 是中国领先的多光谱AI技术企业 专注于多光谱感知与AI算法领域[3] - 产品服务包括多光谱AI模组 多光谱AI感知终端以及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 能够探测人眼可见及不可见的物理信息[3] 股权结构 - 创始人周波直接持股5.96%[4][6] - 众诚天盈持股38.34% 众正天盈持股2.79% 众知天盈持股1.79%[4][6] - 控股股东合计持股48.87%[6] - 浙商创业投资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股14.85%[4] 融资历程与估值 - 公司完成5轮融资 截至2025年7月D轮融资估值达35.5亿元人民币[7] - D轮估值较A轮融资暴涨九倍[7] - 较半年前的C+轮估值暴涨2.5倍[7] - 2025年7月18日D轮融资中 值得九号私募基金以5000万元认购12.13万股[7] - 值得九号基金成立于2025年7月16日 距增资协议仅间隔2天 并于7月24日完成备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