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连锁超市
icon
搜索文档
花旗:上调高鑫零售目标价至2.35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4:55
业绩与股价表现 - 高鑫零售公布优于预期的业绩后股价表现强劲 [1] - 花旗将目标价从2.09港元上调至2.35港元 [1] 财务预测调整 - 预计2026财年首季(4月至6月)销售额因平均售价下降录得中至高单位数跌幅 [1] - 电商平台实时零售业务扩张带来短期价格压力 [1] - 花旗将2026及2027财年净利润预测各下调3% [1] - 销售预测分别下调6%及7% [1] 战略方向与估值 - 管理层计划2026财年优先推动销售及毛利增长 [1] - 当前预期市盈率已反映营运效率改善带来的复苏 [1] - 花旗将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 [1]
大行评级|花旗:上调高鑫零售目标价至2.35港元 评级则降至“中性”
格隆汇· 2025-08-04 03:20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高鑫零售5月公布好于预期的业绩后股价表现强劲[1] - 2026财年将优先推动销售及毛利增长[1] 销售预测与价格压力 - 2026财年首季(4至6月)销售额预计录得中至高单位数按年跌幅[1] - 平均售价下降是主要原因[1] - 价格压力来自电商平台实时零售业务扩张的短期冲击[1] 财务预测调整 - 2026及27财年净利润预测各下调3%[1] - 2026及27财年销售预测分别下调6%和7%[1] 评级与目标价 - 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1] - 目标价由2.09港元上调至2.35港元[1] - 当前预期市盈率已反映营运效率改善带来的业务复苏[1]
美股市场速览:市场突发回撤,大盘价值刚性较优
国信证券· 2025-08-03 07:04
行业投资评级 - 美股市场整体评级为"弱于大市"并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美股市场在非农就业数据刺激下出现显著回撤 标普500指数下跌2.4% 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2% [3] - 大盘价值风格表现最优 罗素1000价值指数下跌1.8% 优于大盘成长指数(-3.1%)和小盘价值指数(-5.2%) [3] - 公用事业(+1.6%)、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0.9%)和媒体与娱乐(+0.2%)是仅有的三个上涨行业 [3] - 标普500成分股整体资金流出169.5亿美元 媒体与娱乐行业逆势获得15.9亿美元资金流入 [4] - 标普500成分股未来12个月EPS预期上调0.6% 零售业(+3.3%)和媒体与娱乐(+2.0%)盈利预期上调幅度最大 [5]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 标普500指数年初至今上涨6.1%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6.9% [11] - 美股风格指数中 罗素1000成长指数年初至今上涨7.6% 优于价值指数的4.0% [11] - 新兴市场表现突出 MSCI新兴市场指数年初至今上涨14.0% 恒生指数上涨22.2% [11] - 商品市场中 COMEX黄金年初至今上涨29.4% NYMEX WTI原油下跌6.4% [11] 标普500板块表现 价格收益 - 半导体产品与设备行业表现最佳 近13周上涨44.5% 年初至今上涨25.6% [14] - 公用事业行业防御性突出 本周上涨1.6% 年初至今上涨16.8% [14] - 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行业表现最差 近13周下跌7.5% 年初至今仅上涨0.6% [14] 资金流向 - 媒体与娱乐行业资金流入最多 本周净流入15.9亿美元 年初至今净流入28亿美元 [18] - 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行业资金流出最严重 本周净流出34.7亿美元 年初至今净流出180.9亿美元 [18] 盈利预测 - 零售业盈利预期上调幅度最大 本周上调3.3% 年初至今累计上调9.8% [20] - 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行业盈利预期下调最明显 本周下调3.6% 年初至今累计下调7.9% [20] 关键个股表现 - 英伟达(NVDA)表现突出 近13周上涨51.7% 年初至今上涨29.4% [29] - 联合健康集团(UNH)表现最差 近13周下跌40.5% 年初至今下跌53.0% [29] - 脸书(META)盈利预期上调显著 本周EPS预期上调6.9% 年初至今累计上调14.9% [31] - 特斯拉(TSLA)盈利预期下调 年初至今EPS预期下调34.0% [31]
家家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4年第二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实施进展的公告
回购股份基本情况 - 公司拟使用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含)的自有资金回购股份,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决议通过后12个月内 [1] - 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经历三次调整:从10.00元/股调整为9.89元/股(2024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再上调至12.00元/股(2025年3月董事会决议),最终因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调整为11.92元/股 [1] 回购股份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累计回购10,020,200股,占总股本1.57%,累计支付金额100,963,767元(不含交易费用) [2] - 回购成交价区间为7.42元/股至10.90元/股 [2] 信息披露安排 - 公司每月前3个交易日内披露上月末回购进展 [2] -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回购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红旗连锁(002697)8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490.92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1 13:20
公司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6.12元,上涨0.33% [1] - 当日换手率8.67%,成交量93.14万手,成交金额5.6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490.92万元,占比成交额4.41% [1] - 超大单净流出1096.07万元(占1.94%),大单净流出1394.85万元(占2.47%) [1] - 中单净流出688.53万元(占1.22%),小单净流入1802.39万元(占3.19%)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4.79亿元,同比减少7.17% [1] - 归属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减少4.15% [1] - 扣非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0.72% [1] - 流动比率1.518,速动比率0.821,资产负债率44.15%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0年,位于成都市,从事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1] - 注册资本1360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5000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为曹世如 [1] 公司业务拓展情况 - 对外投资33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382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64条,行政许可268个 [2]
联华超市(00980.HK)盈喜:预计中期盈利2500万至5500万元
格隆汇· 2025-08-01 09:07
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将实现归属于股东的盈利约人民币2500万元至5500万元 [1] - 对比2024年同期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人民币5480.9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盈利驱动因素 - 整体战略规划调整带来积极影响 [1] - 出售子公司股权获得收益 [1] -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亏损 [1]
家家悦(603708.SH):已累计回购1.57%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8-01 08:18
公司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数量1002.02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57% [1] - 回购成交价格区间为7.42元/股至10.90元/股 [1] - 累计支付总金额达人民币1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1]
还嫌不够“胖”,永辉超市定增40亿补血
36氪· 2025-08-01 00:08
定增计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启动定增计划拟募资39.92亿元 其中约80%(31.94亿元)用于298家门店调改项目 项目总投资55.97亿元 [3][5] - 另投入3.09亿元用于物流仓储升级 包括引进自动分拣线、AGV机器人及智能化系统 [5] - 4.7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还贷 以优化债务结构 截至2024年3月负债总额349亿元 资产负债率达88.73% [5] 门店调改进展与成效 - 2023年完成31家门店调改 调改后门店营业收入和客流大幅提升 [3] - 2024年初至7月底调改146家门店 累计已完成超100家门店调改 [4][18] - 首家调改试点门店(郑州信万广场店)重开后首日销售额达188万元(为调改前13.9倍) 客流量12926人(增长5.3倍) [17] - 计划2026年完成全部门店调改 较原计划(2025年)加速 [23] 业绩表现与亏损原因 - 连续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 2023年亏损扩大至14.65亿元 [9] - 2024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2.4亿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8.3亿元 [12] - 亏损原因包括:行业竞争严峻、消费疲软、门店调改过程中的歇业装修、资产报废、重开业支出及人员技能爬坡成本 [10][13] - 2023年关闭超200家尾部门店 2024年上半年关闭227家长期亏损门店 产生租赁赔偿、人员赔偿及商品出清成本 [11][14] 战略转型与治理调整 - 借鉴胖东来模式进行商品结构、服务标准及供应链升级 [3][16] - 调改聚焦三大层面:门店员工薪资与卖场规划优化、供应链去KA化并强化生鲜优势、管理层级调整为总部-大区-门店三级授权体系 [19] - 名创优品子公司以62.70亿元收购公司29.40%股权 成为第一大股东 叶国富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推动品质零售路线 [22] 行业动向与竞争环境 - 胖东来成为零售行业标杆 引发同行学习热潮 [16] - 公司通过调改应对行业竞争与消费疲软压力 中长期业绩有望逐步修复 [10][15]
永辉超市拟定增募资不超39.92亿元 净利连亏4年半
中国经济网· 2025-07-31 02:43
融资方案 - 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A股股票 包括证券投资基金 证券公司 信托投资公司 财务公司 保险机构 QFII等 所有发行对象均以现金认购 [1]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且不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 [1]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9.92亿元 [2]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门店升级改造项目32.13亿元 物流仓储升级改造项目3.09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4.7亿元 [4] - 项目总投资额63.76亿元 其中募集资金投入39.92亿元 [4] 股权结构 - 骏才国际持有公司29.40%股份 为第一大股东 公司目前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4] - 本次发行后预计继续保持无控股股东状态 不会导致控制权变化 [4] - 2024年9月骏才国际受让牛奶公司21.08%股份 京东系8.32%股份 合计29.40% 收购总价62.7亿元 每股价格2.35元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2.4亿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8.3亿元 [6] - 2024年营业收入675.74亿元 同比减少14.07% [6][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4.65亿元 2023年亏损13.29亿元 2022年亏损27.63亿元 2021年亏损39.44亿元 已连续四年半亏损 [6][7]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24.10亿元 2023年亏损19.76亿元 [7]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91亿元 同比减少52.04% [7]
世界500强全球城市分布,北京第一
36氪· 2025-07-31 02:08
世界500强总体排名 - 沃尔玛连续12年排名全球第一 亚马逊和国家电网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 苹果排名全球第8 英伟达排名第66 特斯拉排名第106 [1] - 世界500强入围门槛为年营收322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2300亿元 较上一年仅提高1亿美元 [1] 国家分布 - 美国以138家企业上榜排名第一 较上年减少1家 中国以130家排名第二 较上年减少3家 日本以38家排名第三 较上年减少2家 [1][4][5][6] - 中美日三国贡献超60%的上榜企业数量 营收和利润 中国上榜企业营收总额约10.7万亿美元 同比下降3% [7] - 中国上榜企业平均销售收入820亿美元 低于美国企业的1058亿美元 平均利润42亿美元 约为美国企业的一半 [7] - 德国30家企业上榜 法国24家 英国20家 韩国14家 [1][7] 全球城市分布 - 北京以47家企业上榜排名全球第一 较2024年减少2家 代表性企业包括国家电网 中石油 工商银行 中国移动 京东 小米 美团等 [1][8] - 东京26家企业上榜排名第二 代表性企业包括本田 索尼 日立 日本钢铁集团 软银 三菱电机等 [1][8] - 纽约14家企业上榜排名第三 代表性企业包括摩根大通 花旗集团 高盛 摩根斯坦利 辉瑞等 [1][9] - 上海与伦敦并列全球第四 各有12家企业上榜 上海代表企业有宝武钢铁 上汽 交通银行 拼多多等 伦敦代表企业有壳牌 英国石油 汇丰银行等 [1][10][11] - 硅谷地区12家企业上榜 代表性企业包括苹果 英伟达 谷歌 facebook 惠普 思科 英特尔等 [1][12] - 巴黎和首尔各有10家企业上榜 深圳和杭州各有9家企业上榜 [1][13][14] 中国城市分布 - 北京47家 上海12家 深圳9家 杭州9家 广州6家 香港5家 成都 厦门 苏州 济南各3家 [1][2][20] - 济南增加1家世界500强企业(山东黄金集团) 佛山增加1家(碧桂园重回榜单) 台北增加1家(纬创集团) [20][21] - 三大城市群聚集76.2%的中国上榜企业 其中京津冀49家 长三角27家 粤港澳大湾区23家 [19] - 总部位于北京 广东 上海的公司最多 合计占中国上榜企业总数的59% [19]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表现 - 广东省18家企业上榜 较去年增加1家 粤港澳大湾区共有23家企业上榜 其中广东18家 香港5家 [21] - 深圳9家企业上榜 包括平安保险 华为 比亚迪 腾讯 招商银行 万科 顺丰等 广州6家 香港5家 佛山2家 东莞1家 [21][22][23][24] - 碧桂园重返世界500强榜单 位列第460位 营收351.286亿美元 [21][22][26] 中国企业营收与利润 - 国家电网营收5484亿美元 利润100亿美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营收4126亿美元 利润224亿美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营收4075亿美元 利润80亿美元 [25] - 腾讯控股营收917.641亿美元 利润270亿美元 台积公司营收902亿美元 利润361亿美元 [25][26] - 比亚迪营收1080.035亿美元 利润56亿美元 拼多多控股营收547亿美元 利润156亿美元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