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海淀区发布2025年“三夏”生产工作提示
新京报· 2025-06-18 11:18
海淀区农业生产情况 - 海淀区小麦在田面积1100余亩,春播玉米在田面积5100余亩 [1] - 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小麦、玉米生产开展实地走访调研 [1] 小麦生产管理要点 - 提早谋划抢收小麦,确保颗粒归仓,避免降雨影响 [1] - 成熟一块收获一块,保证小麦收获在适收期(蜡熟末期-完熟初期) [1] - 提前调试收割机等农机具,采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进行小麦收获作业 [1] - 提前准备运输车辆、晾晒场、烘干设备和贮藏库等设施设备 [1] - 与收购商提前联系沟通,落实运输车辆,争取收获后及时销售 [1] 玉米生产管理要点 - 春玉米近期重点抓好除草防虫和化控,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喷施苗后除草剂 [2] - 可添加杀虫剂防治田间害虫,在玉米6~8展叶喷施玉米化控剂,降低倒伏发生风险 [2] - 前期受低温影响长势较弱地块,可通过植株喷施叶面肥等措施促进生长发育 [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区农技中心将持续关注海淀区粮食生产动态,抓好"三夏"生产工作 [2] - 努力夺取夏粮丰收,夯实秋粮丰产基础,确保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 [2] - 高标准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 [2]
新农机发力 “三夏”进程加快
央视网· 2025-06-18 09:43
山东小麦收割进展 - 山东滨州惠民县小麦收获进入收尾阶段 利用新型农机加快进度 3000亩麦田不到两天完成收割 亩产约1000斤 [1] - 惠民县投入2.9万台机械设备用于小麦收割运输 已完成80%收获 预计6月下旬全部完成 小麦种植面积109万亩 [3] - 新型收割机可自动调整割台高度 适应多种麦收环境 减少损失增加产量 显著提升收割效率 [3] 河南新乡夏种情况 - 河南新乡利用科技化和机械化抢种 已完成秋粮播种超96% 种植面积503万亩 已播种484万亩 [4][8] - 封丘县采用北斗导航播种机 实现精准播种施肥 20亩地一天完成 效率较人工提升4-5倍 [6] - 原阳县实现机械化插秧 600亩水稻7天完成 较人工插秧缩短13天 秧苗间距均匀深浅一致 [8] 福建宁德智慧农业 - 宁德屏城乡打造智慧梯田 运用5G大数据技术 布设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 实现手机远程监测 [9][11] - 南湾村300亩梯田配备特色小型农机 抛秧机效率达20亩/天 较人工提升10-20倍 [13] - 宁德市预计种植水稻86.7万亩 目前已完成近60% 因地制宜使用行进式插秧机等设备 [13]
一粒周口小麦的自述
河南日报· 2025-06-16 23:46
小麦生产规模与地位 - 周口市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80亿斤以上 稳居河南省第一 是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市 [5] - 2023年夏收周口市1104 2万亩麦田喜获丰收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5] - 周口市耕地面积达1266 65万亩 其中永久基本农田1120 93万亩 [7] 农业科技与机械化 - 周口市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1053 9万亩 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94% 成为全国标杆 [7][8] - 2023年打造100万亩数字化示范区 实现管理数字化 作业自动化 生产智能化 [10] - 小麦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9% 物联网 大数据 云平台技术广泛应用 [10][11] - 智慧农业服务中心实现"一个屏幕管理万亩良田" 水肥一体化 无人机作业普及 [10] 品种研发与种植技术 - 推广周麦36号 冠麦2号等高产抗逆品种 部分示范田单产突破1500斤/亩 [7] - 播种密度控制在25斤/亩 深度3-5厘米 采用药剂处理种子保障健康生长 [8] - 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包括起身期控旺长 拔节期抗干旱 灌浆期防病虫害等 [9][10] 收获与储运体系 - 2023年筹备30余万台农机 包括2 16万台联合收割机 引入5000台跨区作业机械 [13] - 设立30个储备收储库点 提供74万吨仓容 确定19个库点36万吨最低收购价仓容 [13] - 小麦品质普遍达二等及以上标准 容重高 不完善粒少 核心指标优异 [13] 政策支持与组织保障 - 开展农田机井检修 沟渠连通等专项行动 构建全生命周期安全屏障 [10] - 政府主要领导一线督导 调度农机 协调电力 气象等多部门协同保障 [12][13] - 实施"三夏"生产攻坚战 干部党员带头帮扶 确保抢收抢种高效完成 [12]
江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已收购小麦超57亿斤
快讯· 2025-06-13 10:48
江苏省夏粮收获进度 - 全省小麦收获面积近3600万亩,小麦大规模机收已基本结束 [1] - 收获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1] - 平均机收损失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1] - 预计今年江苏全省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9%以上 [1] 江苏省小麦收购情况 - 截至6月11日,全省累计收购小麦57.63亿斤 [1] - 同比增加14.73亿斤 [1] - 完成今年小麦预计收购量的32.93% [1]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粮食展望》报告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13 09:10
全球粮食生产前景 - 2025年全球粮食生产前景乐观 除糖类外所有作物产量都将保持增长 水稻 玉米 高粱和油菜籽等主要农产品全球产量预计将创历史新高 [1] - 未来一年全球小麦产量将小幅增长 欧盟地区产量增加13% 印度地区小麦产量因种植面积扩大有望创历史新高 [1] - 杂粮作物产量预计同比增长3.4% 主要得益于巴西 欧盟和美国等地区产量大幅上升 南部非洲地区玉米产量也有望提高 [1] - 2025年全球稻米总产量预计达5.515亿吨 同比增幅0.9% 国际稻米贸易预计达6050万吨 同比增长1.4% [1] 全球粮食进口费用 - 2024年全球粮食进口费用同比增长3.6% 达近2.1万亿美元 [2] - 咖啡 茶叶 可可和香料进口费用大幅上涨29.3% 水果和蔬菜进口费用增长8.1% 肉类产品费用增长5.6% [2] - 谷物进口费用下降最为明显 达4.6% [2] 全球粮食安全挑战 - 全球粮食生产及安全面临极端天气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挑战 [2] - 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指出 可能对全球粮食安全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正在不断增加 [2]
“米荒”引发“米慌” 日本投放储备米平抑米价为何难见成效?
央视新闻· 2025-06-13 00:20
日本大米价格飙升及政府应对措施 核心观点 - 日本大米价格因极端天气导致歉收而持续上涨 目前价格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5千克装大米平均售价达4223日元(约210元人民币) [1] - 日本政府通过投放储备米和提前进口大米等措施试图平抑价格 但效果有限 [1][5] - 专家指出政府反应滞后 储备机制不合理 供需矛盾未解决是根本问题 [3][4] 价格现状 - 2024年5月26日至6月1日 日本超市5千克装大米平均售价4223日元(约210元人民币) 是去年同期两倍 [1] - 政府投放的2021年产储备米零售价约1800日元/5千克(约89元人民币) 2020年产约1700日元/5千克(约84元人民币) 均低于市场价一半 [1] 政府应对措施 - 6月11日投放12万吨2021年产储备米 若售罄将追加10万吨2020年产储备米 [1] - 3月以来已投放4批储备米 引发多地抢购 出现千人大排长龙现象 [1] - 计划将原定9月的大米进口竞标提前至6月27日实施 [5] 问题分析 - 供应端:长期"减反政策"致耕地减少 极端气候(2023酷暑/2024冷春)导致减产 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短缺 [3] - 需求端:灾害预警引发囤货 餐饮业复苏推高需求 [3] - 机制缺陷:农协垄断90%储备米收购 出货迟缓影响投放效果 [4] - 反应滞后:信息收集和预测能力不足 错过最佳调控时机 [3] 储备米制度 - 日本1995年建立储备米制度 用于灾害和歉收时调控市场 [2] - 2024年3月以来多次投放但效果不明显 [2]
多措并举应对旱情不利影响 河南夏粮产量将保持总体稳定(一线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6-11 22:05
夏粮生产情况 - 河南省今春持续高温少雨,旱情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绝大多数地区实现持平或增产 [1][2] - 南阳市唐河县振群家庭农场数据显示:3%的地因灌溉不足减产,90%的地与去年持平,7%的地因充足浇水和干燥天气抑制病虫害而增产 [2] - 鹤壁市春晓种业有限公司制种田因种子好、浇水足、管护用心,今年丰收 [2] - 河南省夏粮减产区域主要集中在豫西山地、丘陵等灌溉困难地区,豫北、豫东、豫南平原等主产区影响不大,部分地方增产 [3] - 全省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面积达8464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9.4%,夏粮产量预计总体稳定 [3] 抗旱措施 - 河南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占全省农田的78%,平均每50亩有一口机井,保障灌溉用水 [2] - 唐河县拨付抗旱资金,开挖深井,组织抗旱队灌溉,并实施人工增雨 [4][5] - 民权县开展农田沟渠连通整治,90%以上农田沟渠已连通,排水渠与引黄灌溉引水渠相连 [5] - 河南省启动农村沟渠连通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投资近170亿元,打造系统完备的沟渠网络 [5] - 息县农业农村局下派30名技术人员分乡包村,指导抗旱浇麦,确保有水浇条件的地块能浇尽浇 [5] - 全省排查115万多眼灌溉机井,维修5.6万眼,抗旱浇麦超过1.14亿亩次 [6] - 组织228处大中型灌区引水19.76亿立方米,投入排灌机械64.3万台,成立抗旱服务队 [6] - 全省财政抗旱保粮总投入达4.66亿元,争取中央救灾资金1.07亿元 [6] 降低损失率与夏播进展 - 河南省采取措施确保机收损失率不超过1%,新收割机和农机手培训有效降低损失率 [7][8][9] - 振群家庭农场使用新收割机,农机手匀速低速收割,损失率控制得低 [9] - 夏播玉米采用滴灌设备后,出苗率从80%提升至95% [9] - 河南省计划年底完成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提档升级,提升节水灌溉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10] - 截至6月9日,全省夏播面积达7661.6万亩,占预计面积的85.1%,粮食作物已播5752万亩,占85% [10]
周乃翔在聊城调研时强调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全力夺取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大众日报· 2025-06-11 01:02
农业政策与生产管理 -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1] - 扎实抓好夏收夏种夏管,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收,切实筑牢秋粮生产基础,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1] - 科学组织抓好小麦收割,提高农机作业效率,深入挖掘机收减损潜力,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1] - 抢抓农时压茬播种,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全力保障秋粮稳产丰产 [1] 农业技术与装备 - 加大农机推广运用力度,积极推广高产良种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助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1] - 完善粮食晾晒、烘干、仓储等设施,抓好夏粮收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效 [1] - 加强粮食生产、收获、储备、加工等各环节减损,确保粮食丰产丰收 [2] -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强化农资、供水、装备等支撑保障 [2] 农业服务与市场管理 - 落实粮食收储政策,加强市场监管,保障种粮收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2] - 切实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夏种质量,细化田管技术方案,确保"种后即管" [2] - 加强气象精准预报和风险预警,落实农业防灾减灾关键措施 [2] - 加大农机安全、麦田防火等宣传培训,确保"三夏"安全形势稳定 [2]
绿色生产、科技护航 夏收季田间地头粮食丰收果实飘香
央视网· 2025-06-10 08:44
农业科技应用 - 山西河津市黄汾示范基地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密植栽培"技术 实现每亩节水40%以上 化肥使用量减少30% [3] - 示范基地调派15台联合收割机 其中机割台高度自动调节 粮箱储存量达1万斤 机收效率显著提升 [3] - 甘肃民勤县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一喷三防"作业 实现防病虫害 防干热风 防倒伏目标 有效提高小麦单产 [4][6] 绿色农业生产 - 江西省在6个县70多个示范片推广统一育秧 机插生产方式 水稻亩均化肥用量减少超20% [7] - 金溪县采用"稻鸭共作"模式 鸭子除虫除草 粪便肥田 取代农药化肥使用 [10] - 南昌市新建区建设11个病虫害监测点 5个自动虫情信息采集监测点 构建绿色高效防控屏障 [10] 特色产业发展 - 广西全州县发展桃李产业 两河镇种植面积1.2万余亩 年产量2万吨以上 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 [13] - 全州县组建专家团队 建设交易市场 为果农提供"一条龙"服务 [13] - 宜春市袁州区推广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 实现肥料精准定量均匀施用 [8]
【环球财经】为平抑米价 日本拟再投放20万吨储备米
新华社· 2025-06-10 08:30
日本大米市场动态 - 日本政府计划投放20万吨储备米以平抑价格,其中10万吨产自2020年,另10万吨产自2021年,投放后储备米存量将降至约10万吨 [1] - 5月26日至6月1日当周,日本超市5千克装大米平均售价为4223日元(约209元人民币),较前一周下降37日元,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连续两周回落 [1] - 当前米价仍维持在每5千克4000日元以上的高位,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政府目标是将价格降至"3000日元区间" [1] 大米价格波动原因 - 去年夏季极端高温导致水稻歉收,叠加去年8月地震风险预警引发民众囤积,造成"米荒"并推高价格 [1] - 虽然新米上市缓解了"米荒",但价格仍居高不下 [1] 储备米制度与政策挑战 - 日本1995年建立储备米制度,用于应对灾害和歉收等情况 [2] - 今年3月以来已投放四批储备米但效果有限 [2] - 长期农业政策以防止米价下跌为目标,导致对投放储备米态度谨慎,加上信息收集和预测滞后、制度限制和部门协调耗时,难以灵活应对紧急情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