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搜索文档
山煤国际(600546)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124.8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08:3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7月30日收盘价10.01元 单日上涨0.91% 换手率2.43% 成交量48.20万手 成交金额4.8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124.86万元 占成交额6.45%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1831.84万元占比3.78% 大单净流入1293.03万元占比2.67% [1] - 中单资金净流出2315.99万元占比4.78% 小单资金净流出808.88万元占比1.67%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5.02亿元 同比减少29.17% 归属净利润2.55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56.29% [1] - 扣非净利润2.69亿元 同比下降55.38% 流动比率0.967 速动比率0.852 资产负债率50.86%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0年 总部位于太原市 主营业务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 - 注册资本198245.614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7000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孟君 [1] - 对外投资企业43家 参与招投标4805次 拥有专利28条 行政许可2个 [2]
山煤国际(600546)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835.0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16:4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7月29日收盘价9.92元,单日上涨0.4% [1] - 换手率1.73%,成交量34.32万手,成交金额3.3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835.04万元,占成交额8.41%,其中超大单净流出531.14万元(占比1.58%)、大单净流出2303.89万元(占比6.83%)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467.11万元,占成交额1.39%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3302.14万元,占成交额9.79%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5.02亿元,同比减少29.17% [1] - 归属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减少56.29% [1] - 扣非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减少55.38%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0.967,速动比率0.852 [1] - 资产负债率50.86% [1] 企业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0年,位于太原市,主要从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 - 注册资本198245.614万元人民币,实缴资本7000万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孟君 [1] 企业投资与经营活动 - 对外投资43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4795次 [2] - 拥有专利信息28条,行政许可2个 [2]
电投能源(002128)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235.8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12:1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7月29日收盘价20.51元,单日上涨0.54%,换手率0.24%,成交量5.28万手,成交金额1.0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235.83万元(占成交额11.44%),其中超大单净流入1278.39万元(11.83%),大单净流出42.56万元(0.39%) [1] - 中单净流出540.43万元(5.0%),小单净流出1776.26万元(16.44%)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5.37亿元,同比增长2.63%,归属净利润15.59亿元,同比下降19.82% [1] - 扣非净利润15.27亿元,同比下降20.23%,流动比率1.988,速动比率1.736,资产负债率24.14% [1] 公司基础信息 - 成立于2001年,位于内蒙古通辽市,主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注册资本224157.3493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92157.3493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王伟光,对外投资4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2626次,拥有商标信息8条,专利297条,行政许可194个 [1][2]
上半年山西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3%
新华财经· 2025-07-25 07:47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态势 - 山西省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达1569.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 [1] - 三次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均保持增长:第一产业用电量14.02亿千瓦时(+6.81%),第二产业1126亿千瓦时(+5.05%),第三产业254.67亿千瓦时(+12.18%),居民生活174.9亿千瓦时(+6.29%) [1] 工业用电结构变化 - 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7%,传统产业用电增速显著:有色金属矿采选业(+23.9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16.4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7.98%) [2] -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用电量激增671.83%,新能源整车制造(+197.09%)、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36.5%)、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27.2%)、仪器仪表制造业(+25.63%) [2] 服务业用电新动能 - 服务业八大领域用电量同比增长12.48%,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增长43.28%,大同市数据中心集群新投产企业用电量增长迅猛 [2] -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激增91.1%,旅游业用电量增长14.78%,带动批发零售业用电增长27.8%,住宿餐饮业用电增长8.27% [2] 经济结构转型成效 - 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用电增速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反映经济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动能增强 [3]
新疆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 四大行业贡献近六成增长
新华财经· 2025-07-24 12:05
工业生产总体表现 - 新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4%,增速高于全国1 0个百分点 [1] - 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1个实现增长,增长面77 5%,较一季度扩大7 5个百分点 [1] - 38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54种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66 1%,较一季度扩大0 2个百分点 [1] 重点行业贡献分析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 2%,拉动工业增长1 5个百分点,原煤产量2 79亿吨(+12 4%) [1]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长16 1%,拉动工业增长1 2个百分点 [1]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5%,拉动工业增长1 0个百分点 [1]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2%,拉动工业增长0 7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991 04万吨(+14 4%) [1] - 四大行业合计贡献工业增加值增长的57 9%,拉动增长4 4个百分点 [2] 政策导向 - 新疆将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巩固工业回升态势 [2]
查超产消息提振市场情绪,预计动力煤价格易涨难跌
中信期货· 2025-07-23 08: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查超产消息虽预计影响程度有限,但会加强市场心态,使动力煤价格易涨难跌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7月22日网传国家能源局通知,要求在8个重点产煤省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核查煤矿是否超产,对超公告产能10%的单位责令停产整顿,截至发稿未在官网查到该通知 [2] 近期煤炭价格运行逻辑 - 2025年1 - 6月全国累计原煤产量240456万吨,同比增长5.4%,煤炭价格走势偏弱,北方港口动力煤05500价格从年初770元/吨跌至低点617元/吨,跌幅20%,现货价格跌破长协价格,主要上市公司盈利和行业产能利用率下滑;近期煤炭市场情绪偏强,夏季高温带动价格弱反弹,但下游库存高抑制反弹空间 [3] 预计查超产消息影响 - 查超产消息预计影响程度有限,但供应收缩预期将加强市场心态,使动力煤价格易涨难跌 [4] 政策落实的难点 - 上一轮供给侧改革后现有煤矿大多符合要求,反内卷和查超产减产效果无法与供给侧改革类比,2021年以来增产周期中部分矿核增手续未办完或受影响停减产 [5] - 煤炭行业在重点产煤省经济比重较大,查超产可能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不一致,如2024年山西煤炭产量下降拖累GDP增速降至2.3% [5]
建信期货焦炭焦煤日评-20250718
建信期货· 2025-07-18 02:07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类型为焦炭焦煤日评 [1] - 报告日期为2025年7月18日 [2] - 黑色金属研究团队研究员包括翟贺攀、聂嘉怡、冯泽仁 [3] 行情回顾与后市展望 行情回顾 - 7月17日,焦炭、焦煤期货主力合约2509在前两个交易日回落后明显反弹,焦炭J2509收盘价1519元/吨,涨跌幅1.00%;焦煤JM2509收盘价918.5元/吨,涨跌幅1.55% [5] - 7月17日,焦炭2509合约日线KDJ指标走势分化,J值、K值调头回升,D值继续小幅下滑;焦煤2509合约日线KDJ指标由前一个交易日死叉转为金叉,焦炭、焦煤2509合约日线MACD红柱继续收窄,但下降速度明显放缓 [8] 后市展望 - 焦炭方面,上周独立焦化厂和钢厂焦炭产量均回落,港口和钢厂焦炭库存有不同表现,吨焦利润连续8周亏损且上周亏损幅度连续3周扩大,7月17日焦炭现货第1轮涨价落地 [9] - 焦煤方面,1 - 5月份进口量同比降幅明显扩大4.0个百分点至 - 7.3%,近5周洗煤厂原煤和精煤库存均大幅回落,独立焦化厂和港口库存回升,钢厂库存小幅回落,焦煤现货价格反弹 [9] - 综合来看,7月初以来焦炭、焦煤期货反弹幅度较大,预计7月下旬前煤焦价格上涨或阶段性持续,可逢低尝试阶段性买入保值或投资,但7月底前需及时止盈 [9] 行业要闻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要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等,充分释放内需潜力 [10]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调研协商座谈会召开,强调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性 [10] - 上半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3.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11] - 6月30日 - 7月6日,山西省煤炭均价790.58元/吨,环比上涨0.3%,动力煤价格震荡上行,炼焦煤价格企稳,无烟煤价格以跌为主,预计短期内煤炭价格或将偏弱运行 [11] - 7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生铁、钢材日产环比均下降,钢材库存量环比减少 [11] - 2025年上半年,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11.8亿吨,同比增加4026万吨,占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的49.2% [11] - 新钢股份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900万元到11200万元,扭亏为盈 [11] - 柳钢股份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3.4亿元至4亿元,同比增加530%至641% [11] - 马钢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0.75亿元左右,减少亏损10.70亿元左右 [12] - 八一钢铁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6.50亿元到 - 7.00亿元,出现经营亏损但减亏 [12] - 酒钢宏兴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63394万元左右,减亏约33492.80万元 [12] - 重庆钢铁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4亿元至 - 1.2亿元,预计减亏5.49亿元至5.69亿元 [12] - 7月14日,国家能源集团日发电量达40.7亿千瓦时,月累发电量同比增长9.2%,光伏发电量创历史新高 [12] - 陕煤集团上半年实现营收2275亿元,利润180.4亿元,完成投资160.3亿元,同比增长52.3% [13] - 瑞茂通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000万元至7250万元,同比减少55.05%至69.00%,业绩下滑因煤炭市场供需宽松 [13] - 甘肃能化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8亿元,由盈转亏,因煤炭产品量价下跌 [13] - 7月16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南方五省区用电增速显著,电力需求攀升受高温与经济驱动 [13][14] - 2025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8%,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新型需求拉动电力增长 [14] - 今年1 - 5月,河北省钢铁行业运行平稳,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先进钢铁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 [14] - 2025年上半年新增煤电核准同比增长152%,全年超60GW概率较大,未来发电设备制造业估值有望修复 [14] - 印度在2024 - 2025财年实现2.05亿吨/年的粗钢产能目标,目标2030 - 2031财年达到3亿吨/年,但面临诸多挑战 [14][15] 数据概览 - 报告包含主要市场冶金焦现货价格指数、主焦煤现货汇总价格、焦化厂产量与产能利用率、钢厂焦炭产量与产能利用率、全国日均铁水产量、港口/钢厂/焦化厂焦炭库存、独立焦化厂吨焦利润、洗煤厂产量与开工率、洗煤厂原煤与精煤库存、港口/焦化厂/钢厂炼焦煤库存、日照港准一级焦与9月合约基差、临汾低硫主焦煤与9月合约基差等数据图表 [16][18][22][26][27][29]
CF40研究院:反内卷≠去产能,治理供需失衡的重点仍在于扩内需
搜狐财经· 2025-07-17 07:15
政策导向与行业行动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光伏、钢铁、汽车和水泥等行业已率先展开"反内卷"行动 [1] - 政策层和行业层面共同发力"反内卷",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1] "反内卷"与"去产能"的区别 - 一些市场观点将"反内卷"简单等同于"去产能",寄希望于通过新一轮"去产能"恢复供需平衡 [1] - CF40研究认为本轮"反内卷"覆盖"新三样"等新兴行业,范围和性质更加复杂 [1] - 应坚持纠正市场失灵,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1] - 不宜以"去产能"为核心目的来理解和评价"反内卷"政策 [1] 行业供需现状 - 近年来我国多数行业产能并未显著扩张,需求不足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1] - 居民消费需求不振,有效投资增长偏弱,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行 [2] - 部分工业行业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国内反对内卷式降价的声音越来越大 [2] 潜在"去产能"行业分析 - 基于2024年数据,筛选出PPI、ROA表现较差的7个行业:煤炭开采、石油煤炭燃料加工、非金属矿采选、汽车制造、电气机械、黑色金属冶炼、金属制品 [4] - 放宽标准后增加3个行业:化学原料、计算机通信、农副食品加工 [4]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PPI增长1.5%,ROA增长0.2%,表现较好 [5] - 有色金属冶炼PPI增长24.0%,ROA增长0.5%,表现突出 [5] "新三样"行业特点 - "新三样"行业(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营收占工业总营收27% [8] - 2023年"新三样"行业资本性支出增速21.0%,贡献全部制造业资本支出增量 [8] - 除去"新三样",其他制造业资本性支出增速仅-0.02% [8] - 电气机械行业贡献1.5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存量增速,计算机通信贡献1.38个百分点 [9] 汽车行业供需分析 - 测算显示2024-2030年我国汽车潜在年均销量4326万辆,新能源车2000万辆 [18] - 2023年汽车潜在折旧规模1612万辆,实际仅813万辆 [18] - 2016-2023年累计延迟折旧达4620万辆 [19] - 新能源汽车产能增加导致传统油车产能过剩,属于"创造性破坏"过程 [19] 行业数据表现 - 计算机通信行业PPI下降2.0%,ROA下降0.3%,营收增长11.8% [5] - 汽车制造业PPI下降3.8%,ROA下降0.7%,营收增长7.7% [5] - 煤炭开采业PPI下降17.9%,ROA下降2.4%,营收仅增长2.3% [5] - 有色金属冶炼PPI增长24.0%,ROA增长0.5%,营收增长6.2% [5]
【数据发布】2025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7-16 06:59
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 -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 环比增长0.50% 1-6月累计同比增长6.4% [1] - 分三大门类:采矿业增长6.1% 制造业增长7.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长1.8% [1] - 分经济类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5.7% 股份制企业增长7.1%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5.5% 私营企业增长6.2% [1] 行业增长分化特征 - 41个大类行业中36个实现同比增长 汽车制造业(11.4%)、电气机械(11.4%)、电子设备(11.0%)增速领先 [2] - 有色金属冶炼(9.2%)、通用设备(7.8%)、化学原料(7.5%)表现突出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0.1% [2] - 传统行业中煤炭开采(6.5%)、农副食品加工(8.2%)保持稳健 石油开采(3.6%)、纺织业(2.5%)增速较低 [2] 重点工业品产量变化 - 新能源汽车产量123.4万辆 同比增长18.8% 显著高于汽车总产量8.8%的增速 [3] -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95万吨(+4.4%) 乙烯285万吨(+5.8%) 钢材12784万吨(+1.8%) 水泥15547万吨(-5.3%) [3] - 发电量7963亿千瓦时(+1.7%) 原油加工量6224万吨(+8.5%) 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13676亿元(+4.0%) [3]
7月合约即将到期,IC及IM合约深贴水【股指分红监控】
量化藏经阁· 2025-07-15 13:47
成分股分红进度 - 上证50指数中,0家公司处于预案阶段,7家处于决案阶段,5家进入实施阶段,35家已分红,3家不分红 [1][3] - 沪深300指数中,2家公司处于预案阶段,51家处于决案阶段,31家进入实施阶段,190家已分红,26家不分红 [1][3] - 中证500指数中,1家公司处于预案阶段,51家处于决案阶段,17家进入实施阶段,354家已分红,77家不分红 [1][9] - 中证1000指数中,1家公司处于预案阶段,54家处于决案阶段,44家进入实施阶段,691家已分红,210家不分红 [1][9] 行业成分股股息率比较 - 煤炭、银行和钢铁行业的股息率排名前三 [1][4] 已实现及剩余股息率 - 上证50指数已实现股息率1.80%,剩余股息率0.46% [1][7] - 沪深300指数已实现股息率1.35%,剩余股息率0.53% [1][7] - 中证500指数已实现股息率1.09%,剩余股息率0.20% [1][7] - 中证1000指数已实现股息率0.83%,剩余股息率0.12% [1][7] 股指期货升贴水情况跟踪 - IH主力合约年化贴水0.44%,IF主力合约年化贴水2.48%,IC主力合约年化贴水11.78%,IM主力合约年化贴水15.26% [1][8] - 随着标的指数覆盖的市值区间变小,股指期货的贴水幅度越深 [14] - IH主力合约处于历史45%分位点,IF主力合约处于历史55%分位点,IC主力合约处于历史62%分位点,IM主力合约处于历史46%分位点 [15] 指数分红测算方法 - 价格指数因成分股分红导致点位自然滑落,全收益指数将分红再投资 [26] - 分红点数计算需考虑成分股分红金额、总市值、权重及指数收盘价 [26][30] - 成分股权重通过中证指数公司日度收盘权重数据精确获取 [32] - 分红金额通过净利润与股息支付率乘积估算,净利润预测采用历史分布动态预测法 [33][35] - 股息支付率预测采用历史数据平均,若去年分红则沿用去年支付率,否则取近3年平均 [38][40] - 除息日预测基于历史间隔天数稳定性线性外推,未公布预案时默认7月31日、8月31日或9月30日 [41][42] 股指分红点位测算准确度 - 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全年预测误差约5个点,中证500指数误差约10个点 [45] - 上证50和沪深300股指期货预测效果最佳,中证500合约偏离度稍大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