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搜索文档
科创赋能,合作共赢!2025鲁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对接会举行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03:04
上合示范区与鲁港澳科技合作 - 上合示范区搭建了上合经贸综服平台等高能级平台,构建"上合工具箱"以解决物流、通关、贸易等痛点堵点问题 [2] - 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是山东省唯一对港科技合作平台,旨在整合山东与港澳在机制、产业、人才、创新等互补优势,推动创新链嵌入产业链供应链 [2] - 上合示范区计划实施国际合作示范、科技创新策源等五项行动,打造链接香港、辐射上合组织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2] 科创平台与项目落地 - 创冷科技产业化促进中心、中科医疗器械科创综合服务平台、合十思维人工智能创新基地三大科创平台揭牌,支撑鲁港澳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合作 [3] - 香港科学园、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进行平台推介,瀚远医药、上合航天等企业参与推介 [4] - 活动现场设置30余个对接展位,山东省香港商会16家会员企业、澳门上合商会及山东本地139家机构代表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4] 合作机制与未来方向 - 香港贸易发展局提出协同创新平台需推出具体行动计划,服务两地科创企业精准对接,助力山东科技企业"走出去"和香港企业"走进来" [2] - 香港贸易发展局将推动更多科技项目合作,共建国际创客生态圈 [2] - 对接会由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与香港科技园公司联合主办,青岛市政府指导,上合控股集团承办 [4]
2024全球最新城市排名!北上广港居前四强!
搜狐财经· 2025-07-24 01:15
全球城市等级排名 核心观点 - 2024年GAWC世界城市等级排名显示中国城市崛起,北上广港跻身世界一线城市"四强" [1] - 台北、深圳位列"弱一线",成都作为二线首位城市展现追赶势头 [6] - 排名成为吸引企业和人才的"风向标",助力中国城市汇聚全球优质要素 [6] 中国一线城市表现 - **香港**:Alpha+级(第3名),国际金融中心、贸易航运枢纽,法治与多元文化优势显著 [3] - **北京**:Alpha+级(第4名),政治文化双核心,中关村创新引擎,央企总部聚集 [3] - **上海**:Alpha级(第6名),金融与自贸区创新驱动,长三角龙头,全球产业链高端锚点 [5] - **广州**:Alpha级(第22名),千年商都底蕴,广交会商贸平台,大湾区协同发展关键节点 [5] 其他重点城市 - **深圳**:Alpha-级(第30名),科技赋能产业革新 [6][7] - **成都**:Beta+级(第58名),新经济布局加速追赶 [6][7] - **天津/杭州**:Beta+级(第60/65名) [7] - **重庆/南京/武汉**:Beta级(第70/75/81名) [7] 二线及以下城市 - **苏州/青岛/长沙**:Beta-级(第92/93/95名) [7] - **西安/昆明/合肥**:Beta-级(第109/111/116名) [7] - **福州/太原**:Gamma+级(第122/139名) [7] - **宁波/哈尔滨**:Gamma级(第156/157名) [7]
时报观察丨从高考选专业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证券时报· 2025-07-24 00:00
热门专业迭代与经济发展逻辑 - 2025年高校录取数据显示传统热门专业(经济金融法学)出现降分缩招而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工科专业录取分数线显著提升形成强烈反差[1] - 新兴研究型大学如南方科技大学深圳理工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超越老牌高校因其专业设置紧扣前沿科技和硬核领域[1] - 专业选择变化反映人才需求结构根本性变化科技创新成为核心竞争力时代大学价值取决于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能力[1] 经济转型驱动人才需求重构 - 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催生对数字工匠和交叉学科人才迫切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爆发增长推动新工科专业走红[2] - 专业设置需动态调整避免路径依赖需将实验室与产业一线学术前沿与国家需求紧密对接[2] - 考生选择志愿需平衡专业长远潜力与个人兴趣同时考虑国家战略需求[2] 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趋势 -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直接推动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体现教育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响应[1][2] - 新兴研究型大学逆袭现象表明高等教育资源正加速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1] - 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战略部署要求高等教育体系与全球产业链高端攀升需求保持同步[2]
让真正具有创新性的企业脱颖而出
证券时报· 2025-07-21 19:06
科创板资源配置与市场机制 - 判断资本市场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支持真正具备成长性和发展潜力的科创企业,同时筛除伪科创公司[1] - 科创板成立仅六年,资源有效配置的结论尚早,但其诞生已是积极信号,表明方向正确[1] - 当前重点是打磨市场机制,提升服务效能:科创企业需深耕技术,监管需平衡"放"与"管",投资者需理性判断[1] 科创板投资者与资本特性 - 科创板企业具有高风险、强不确定性和长回报周期特点,适合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而非投机者[1] - 监管需确保规则体系前瞻性、统一性和稳定性,同时信任市场筛选力量,让创新企业脱颖而出[1] 科创板分层管理与投资者保护 - 科创板市盈率回归理性,科创成长层已容纳未盈利企业,未来可探索分层管理机制[2] - 投资者门槛设置仍有细化空间,利益保护机制需优化,如完善欺诈发行等行为的惩戒机制,简化投资者补偿流程[2] 科创板未来展望 - 理想状态包括科技企业安心创新、长期资本持续投入、伪科技企业受惩戒、投资者分享红利[2] - 步入"小学"阶段的科创板有望更成熟且富有韧性[2]
共话科创板 寄语新未来
证券日报· 2025-07-21 17:07
科创板六周年发展成果 - 科创板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坚守"硬科技"定位,推动制度创新与市场活力融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2] - 六年来科创板聚集了一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企业,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10][18] - 板块内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八成,成为资本市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18][19] 科创板制度创新 - 推出多元上市标准、科创成长层等制度设计,突破盈利门槛束缚,支持未盈利科技型企业[1][3][8] - 对同股不同权企业、红筹企业设立专门上市标准,为中概股回归A股打开新通道[5] - "1+6"政策落地,通过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第五套标准等措施提升包容性[8][11][17] 科创板对企业发展的支持 - 为科技企业提供充足资金支持技术研发,如海光信息上市后治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4] - 拓荆科技上市后突破发展瓶颈,驶入成长快车道[11][12] - 中控技术获得资金支持并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快国际化步伐[16] 未来发展方向 - 将进一步优化未盈利企业持续监管机制,丰富再融资工具[8][13] - 吸引更多优质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行业领军企业[13][17] -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从"试验田"成长为"示范田"[13][15] 金融机构参与情况 - 中信证券累计完成138单科创板股权项目,为"硬科技"企业提供专业服务[2] - 招商证券发挥研究能力与资本链接优势,为科创板改革发展贡献力量[3] - 中金公司搭建企业、投资者与资本市场之间的高效桥梁[7]
五年来,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答卷精彩
央视网· 2025-07-21 08:40
外贸发展 - 货物贸易规模连续8年全球第一 2024年达6.16万亿美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2.4% [1] - 服务贸易规模202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位居全球第二 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从56%提升至64.8% [2] - 跨境电商进出口5年增长67%达2.7万亿元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38%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 [2] - 与东盟贸易额上半年同比增长9.6%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50%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4年达48.3万亿元 年均增长5.5% 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4] - 网络零售市场连续12年全球最大 汽车销量连续16年世界第一 市场规模按购买力相当于美国1.6倍 [4] - 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达46% 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50% [4][5] 创新能力 - 全社会研发经费2024年达3.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其中企业投入占比超77% [9] - 高新技术企业达46万多家 集成电路产量增加约1900亿块 "三新"经济增加值超24万亿元 [9][10] - 建成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 自主空间站全面运营 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 [10] 绿色转型 - 单位GDP能耗较"十三五"末下降11.6% 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12% [12] - 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33% 高耗能行业能效标杆产能提高6个百分点 年节煤约3000万吨 [12]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 增长5倍多 森林覆盖率超25% 增量相当于陕西省面积 [12] 基础设施 - 高铁新增投运里程超1万公里 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覆盖率达97% [14] - 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4万公里 5G基站超448万个 行政村5G通达率达90% [15] - 高速公路充电桩数量4年翻两番多 覆盖98.4%服务区 拥有全球最多风电光伏装机和充电桩 [15] 经济总量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120/130万亿元台阶 今年预计达140万亿元 5年增量超35万亿元 [16] - 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 年均超30万亿元 拥有220多项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16] - 国产大邮轮、大飞机实现突破 嫦娥六号完成月背采样 "三新"经济占比持续提升 [16]
对话清华大学田轩:股债“科创板”互补发力,提升服务科创的精准度 | 科创资本论
第一财经· 2025-07-21 06:16
科创板改革 - 科创板设立六周年以来已成长为拥有近59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7.9万亿的重要市场板块 [5] - 新一轮改革推出"1+6"举措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等 [4][5] - 科创成长层旨在解决初创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分层管理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6] - 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市场筛选机制有效性 [6] - 优化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增加科创板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 [5] 债市科技板 - 债券市场创新设立"科技板",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拓宽发债主体和完善配套机制 [1][9] - 科创债为科技企业提供新融资渠道,促进新技术研发并提高核心竞争力 [9] - 计划推出科创债ETF,发展可交换债、可转债等股债结合产品 [9] - 当前挑战包括信用风险定价机制不成熟、投资者风险偏好低、信息披露不透明等 [10] - 建议建立科技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引入非财务指标并完善发行交易制度 [10] 资本市场建设 - 需增强资本市场包容性和适应性,完善多层次建设以更好服务科技创新 [1][12] - 主板应放宽对创新龙头企业上市限制,创业板科创板优化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 [12] - 北交所需突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定位,构建转板机制实现阶梯式服务 [12] - 发展私募基金、创业投资等多元化股权融资渠道支持科技企业全周期发展 [13] - 推动投贷联动业务和专项债券发行,促进境内外资本市场深度融合 [13]
“增进相互了解,共创繁荣未来”
人民日报· 2025-07-20 05:18
科技创新与合作 - 中国在新兴领域的创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巴西应借鉴中国经验并吸引中国投资以实现互利共赢 [1] - 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与中国多所学校及驻巴中资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促进政府、大学和企业间对话 [1] - 巴中双方期待推动巴西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深化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能源转型等领域合作 [1] 发展经验与启示 - 中国依托政策协调能力和产业体系推动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为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提供重要启示 [2] -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长期规划、公共资源配置及产业与金融体系协同支持 [2] 能源与工业合作 - 研讨会探讨"中巴两国在未来石油工业中的作用"及"能源转型中的挑战与机遇"等议题 [2] 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 - 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组织巴西教育工作者团组赴华交流,促进民众了解中国 [2] - 中国对巴西试行免签政策为双方各领域交流创造新机遇 [2]
“青托促进会”成立大湾区分会 深圳科技创新生态再添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7-19 10:41
大湾区青年科技人才协同创新平台 -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促进会大湾区分会正式启动 由青年科学家产学研创新联合体、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促进会及广东领益智造联合承办 旨在搭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常态化合作平台 [1] - 青托工程自2015年启动以来已培养数千名青年科技人才 大湾区分会将重点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推动人才在产业一线攻克关键技术 [1] - 产学研融合被定位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 分会成立将拓展成果转化渠道 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1] 深圳市科技创新政策与成果 - 2024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236.61亿元 占GDP比重6.46% 研发投入总量和强度居全国城市第二 企业研发投入总量全国第一 [2] - 深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通过政策、资金、平台等全方位支持 让企业主导技术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全流程 [2]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位列全球创新指数第二 显示区域创新生态优势 [2] 产学研协同机制创新 - 青托工程通过建立常态化对话机制 打破科学界与企业界信息壁垒 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3] - 专家提出需构建"科研—产业"闭环生态 解决科研端与产业端需求错配问题 实现技术突破与商业价值双向赋能 [2]
走好城市内涵式发展道路
经济日报· 2025-07-18 22:01
城市内涵式发展战略 - 核心观点: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需通过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和治理革新提升城市能级,建设现代化城市 [1] - 当前问题: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未完全扭转,存在工业园区低效用地、超高层建筑安全风险、公共服务错配、职住分离、数据孤岛等问题 [1] - 转型方向:从要素驱动转向系统重塑,解决30%城市实现跨部门数据协同的现状 [1] 科技创新激活城市动能 - 合肥案例:集聚8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构建城市算力池整合超10050P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普惠式算力支撑 [2] - 石家庄案例:智慧交通体系使机动车保有量增长22%情况下拥堵指数下降10.3% [2] - 发展建议: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打造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能设计等应用场景 [2] 绿色低碳转型路径 - 北京案例:东方化工厂改造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实现工业废弃地向"生态绿肺"转型,带动文旅收入增长 [2] - 实施措施:统筹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修复,落实城镇开发边界管控,创新碳交易市场、绿色金融等机制 [2] - 转型目标: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让绿色成为城市底色 [2] 城市治理效能提升 - 厦门案例:打造"一网统管"平台整合700余项城市体征数据,风险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九小场所火灾隐患识别率提升至90% [3] - 治理方法:打破部门壁垒建立闭环机制,通过社区微更新、居民参与式规划激发基层活力 [3] - 治理转型:从"政府独唱"转向"社会合唱",实现全周期管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