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军工行业周复盘、前瞻:商业航天进入密集发射期,水下作战是93阅兵重点之一
招商证券· 2025-08-21 01:3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军工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2] - 行业总市值达2145.3十亿元,流通市值1752.8十亿元,占A股总市值2.2% [3] - 行业绝对表现12个月达66.7%,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41个百分点 [5] 核心观点 - 商业航天进入密集发射期:8月完成3组卫星发射,民营企业火箭发射次数累计达39次(2021-2025H1)[6][20] - 水下作战成为93阅兵重点:将展示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等新质战斗力装备 [6][25] - 地面兵装子行业领涨:全年涨幅97.5%,两兵合并与订单放量驱动超额收益 [1][12][14] 行情复盘 - 军工指数周跌0.15%,跑输沪深300指数2.22个百分点,但年内仍上涨21.74% [12] - 子行业分化显著:地面兵装周涨2.27%,航天装备周跌2.45% [14] - 个股表现两极:菲利华(+30.81%)涨幅居首,兴图新科(-11.54%)跌幅最大 [16][17] 商业航天进展 - 卫星制造:千帆星座完成90颗卫星发射,GW星座完成6批次低轨卫星部署 [20] - 火箭发射:朱雀三号等5款可回收火箭将于年内首飞 [20] - 投融资动态:中科宇航、蓝箭航天等启动IPO辅导 [20] 水下作战装备 - 新型无人潜航器亮相:CSSC-705型可下潜300米,具备反舰/反潜双能力 [26] - 产业链机会:重点关注钛合金、声纳系统等核心材料与部件 [6][9] 重点推荐方向 - 航空主线:中航沈飞、中航西飞等链主企业受益军贸放量 [6] - 导弹耗材链:北方导航、航天电器等配套企业 [7] - 新域新质方向:低轨卫星组网(航天电子)、无人机(中无人机)、深海装备(中科海讯) [9] 行业估值 - 申万国防军工PE(TTM)90.2倍,处于5年78%分位点 [18] - 中信国防军工PE(TTM)183.94倍,分位点达97.84% [18]
航天装备板块8月20日涨2.27%,中天火箭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3.3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0 08:59
航天装备板块市场表现 - 航天装备板块整体上涨2.27%,领涨股中天火箭单日涨幅达9.99% [1] - 上证指数上涨1.04%至3766.21点,深证成指上涨0.89%至11926.74点 [1] - 板块内8只个股全部上涨,涨幅区间为0.72%-9.99% [1] 个股交易数据 - 中天火箭成交量12.17万手,成交额6.96亿元,居板块首位 [1] - 航天电子成交量151.63万手,为板块最高,成交额16.84亿元 [1] - 中国卫星成交额9.22亿元,中国卫通成交额10.93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3.34亿元,游资净流出9371.84万元,散户净流出2.4亿元 [1] - 中天火箭主力净流入9878.97万元,净占比14.19%,居个股首位 [2] - 航天电子主力净流入8082.61万元,中国卫通主力净流入5458.22万元 [2] - 星网宇达游资净流入1423.98万元,为唯一游资净流入个股 [2]
航天科技龙虎榜数据(8月19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09:1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公司股价单日下跌7.73% 换手率16.31% 成交额25.28亿元 振幅4.66% [2]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68亿元 其中单日净流出3.90亿元(特大单净流出1.66亿元 大单净流出2.24亿元)[3] - 近半年累计5次登上龙虎榜 上榜后次日股价平均上涨5.05% 5日内平均上涨14.49% [3] 龙虎榜机构交易动向 - 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净卖出9847.74万元 其中两个机构席位分别卖出6668.43万元和3179.69万元 [2][3][4] - 深股通专用席位为第二大买入方(2852.02万元)及第一大卖出方(1.94亿元) 净卖出1.65亿元 [2][3] - 前五大营业部合计成交5.48亿元 买入额1.32亿元 卖出额4.16亿元 净卖出2.84亿元 [2] 融资融券变化情况 - 最新两融余额6.04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6.01亿元 融券余额269.10万元 [3] - 近5日融资余额增加4823.01万元 增幅8.72% 融券余额增加31.69万元 增幅13.35% [3]
龙虎榜丨航天科技跌7.73%,深股通净卖出1.65亿元
格隆汇APP· 2025-08-19 08:5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航天科技股价单日下跌7.73% [1] - 换手率达16.31% 成交额25.28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深股通净卖出1.65亿元(买入2852万元 卖出1.94亿元) [1] - 两家机构合计净卖出9848万元 [1] - 量化基金位列卖三席位 净卖出3568万元 [1] 买入席位特征 - 东方财富证券旗下三家拉萨营业部包揽买入前三席位 [1] - 买入金额最高为东方财富拉萨金融城南环路营业部2948.20万元 占总成交1.17% [1] - 前五买入席位合计金额1.31亿元 占总成交比例约5.21% [1] 卖出席位构成 - 深股通专用席位卖出1.94亿元 为最大卖出席位 [1] - 两家机构专用席位现身卖出席位 [1] - 中金公司上海分公司卖出56.02万元 [1]
航天装备板块8月19日跌0.93%,理工导航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9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9 08:37
航天装备板块整体表现 - 航天装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93% [1]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02%报收3727.29点 深证成指下跌0.12%报收11821.63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92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1507.12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77亿元 [1] 个股价格表现 - 理工导航领跌板块 跌幅达3.16% 收盘价48.45元 [1] - 航天环宇下跌2.69%报收24.61元 新余国科下跌1.39%报收38.23元 [1] - 中天火箭逆势上涨1.27%报收54.33元 星网宇达微涨0.05%报收22.16元 [1] 成交情况分析 - 航天电子成交最为活跃 成交量89.28万手 成交额9.76亿元 [1] - 中国卫通成交量32.85万手 成交额6.75亿元 中国卫星成交量17.49万手 成交额5.13亿元 [1] - 理工导航成交量最低 仅9753.33手 成交额4759.50万元 [1] 资金流向特征 - 中国卫星主力资金净流出6842.38万元 净占比-13.34% [2] - 中国卫通主力资金净流出5494.16万元 净占比-8.14% [2] - 航天环宇主力净流出2575.79万元 净占比-15.19% 但游资净流入802.87万元 [2] - 中天火箭虽股价上涨 但主力净流出1686.01万元 游资净流入2062.60万元 [2] - 星网宇达获主力净流入420.36万元 是唯一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 [2]
航天科技:目前公司加速度传感器等少量产品配套神舟二十发射任务,但上述业务形成收入规模较小
格隆汇· 2025-08-19 07:52
公司业务参与情况 - 公司加速度传感器等少量产品配套神舟二十发射任务 [1] 业务收入影响 - 相关业务形成收入规模较小 [1] - 业务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比例有限 [1] - 未对公司经营数据产生重大影响 [1]
首套!空间站舱外服B“4年20次”延寿 新舱外服D、E将投用
央视网· 2025-08-19 07:23
央视网消息:8月15日,神舟二十号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此次任务中,陈冬身着的空间站舱外服B已累计保障了20次出舱 任务,成为我国空间站首套实现"4年20次"延寿目标的舱外服。 4年来,先后有11名航天员在8次载人飞行任务中接力使用过舱外服B。经科研人员动态精准评估,舱外服B的状态稳定良好,这也为 航天服工程应用质效的提升和空间站常态化出舱活动任务提供了坚实支撑。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张万欣介绍,飞行服A已经用了18次,飞行服B是第20次,这两套服装都是2021年随着天舟二号发射入轨 的。 空间站舱外服也成为首个在轨开展寿命评估并延寿使用的飞行产品。目前,随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上行的两套新舱外服D、E已完成 解包检测,状态良好。在未来出舱任务中,它们将逐步投入使用。退役的舱外服B将会回到地球,继续完成它后续的使命。 2021年7月4日,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完成了 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 两名航天员还在机械臂支持下,相互配合开展了空间站舱外设备组装作业。这次出舱,刘伯明穿着的是红色饰带的舱外服A,汤洪 波穿着的是 ...
航天科技:加速度传感器等少量产品配套神舟二十发射任务,未对经营数据产生重大影响
新浪财经· 2025-08-19 07:01
公司业务参与情况 - 公司加速度传感器等少量产品配套神舟二十发射任务 [1] - 上述业务形成收入规模较小 [1] - 该业务占公司总营业收入比例有限 [1] - 该业务未对公司经营数据产生重大影响 [1]
航天科技(000901.SZ):目前公司加速度传感器等少量产品配套神舟二十发射任务,但上述业务形成收入规模较小
格隆汇· 2025-08-19 06:52
公司业务参与情况 - 公司加速度传感器等少量产品配套神舟二十发射任务 [1] 业务收入影响 - 上述业务形成收入规模较小 [1] - 占公司总营业收入比例有限 [1] - 未对公司经营数据产生重大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