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造

搜索文档
上海交大冯雁教授:酶分子工程加速生物产业发展 | SynBioCon 2025大会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8 12:59
高值化合物与生物制造 - 中国是高值化合物生产大国,支撑全球相关产业发展,产品包括氨基酸等天然产物和医药中间体 [1] - 生物元件不足是合成生物学重要瓶颈,酶分子设计和基因编辑技术突破提供了更多"超天然"催化元件库 [1] - 人工合成体系研究向"计量、顺序、空间"高度适配方向发展 [1] 冯雁团队研究成果 - 研究聚焦高效生物催化剂制备和人工化合物合成,开发优于自然进化的新元件 [1] - 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分析突变底库,快速定位蛋白质关键功能场景,解决挖掘效率问题 [1] - 通过蛋白质骨架结构反向折叠创造序列差异超50%的新蛋白质,应用于工业酶开发 [1] 抗糖尿病药物合成技术 - 针对C7N氨基环醇类抗糖尿病药物,发展关键酶催化机制和AI分子设计新策略 [3] - 研究覆盖抗菌药物手性非天然氨基酸类、抗肿瘤药物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类等高值化合物 [3] - 技术突破为高值化合物设计合成提供理论和实践新思路 [3] SynBioCon 2025大会 - 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 [6] - 设置生物制造产业宏观论坛等3大专题论坛,涵盖绿色化工、未来食品、未来农业领域 [6][7] - 同期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等6项活动,包括20+行业领袖参与的闭门会议 [6][7] 冯雁学术背景 -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特聘教授,曾任院长,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4] - 提出"酶活性中心工程"新策略,拓展工业及医用酶催化功能谱 [4] - 创建药物及精细化学品生物合成新途径,发表论文150+篇,获授权专利30+项 [4] 会议议程亮点 - 8月21日全体大会将进行《酶分子工程加速生物产业发展》主题演讲 [1][7] - 8月22日专题论坛设置AI+生物制造、未来食品&农业等前沿议题 [7] - 会议包含科技成果展示与合成生物创新展览等产业化对接活动 [7]
央企加快向“新”发力,努力开启增长“第二曲线”
第一财经· 2025-07-28 05:46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国资委将探索出资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有效方式,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支持中央企业增强"创新韧性" [1] - 国资委持续加大政策供给,引导央企培育新兴支柱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1] -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强调坚持战略导向、长期主义,正确处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关系,聚焦主责主业拓展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 [1] 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与发展 - 国资委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要求央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从"汗水型增长"向"智慧型增长"转变 [1] - 多家央企将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作为重点任务,明确具体工作安排 [1] - 央企高质量发展面临外部挑战,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新动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阵地 [2] 央企在细分领域的创新实践 - 招商局集团、国药集团围绕生物制造、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等细分赛道,探索研发培育、产业并购、专业运营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3] - 国资委支持央企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 [3] - 国资委强调坚持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并购并重,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引领新赛道新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4] 战新产业与未来产业的投资与布局 - 2023年央企完成战新产业投资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占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40% [6] - 2024年一季度央企战新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累计成立未来产业相关企业79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7] - 国资基金成为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中国诚通、中国国新、国投系基金战新投资占比均超70% [7] 央企具体部署与案例 - 国机集团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推动数智化转型 [6] - 中国华能优化战略布局,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位置 [6] - 中国石油推动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发展,布局未来产业 [6] - 国投集团聚焦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以基金投资加快产业培育 [7] 未来投资方向与建议 - 央企未来投资将集中在工业母机、数字技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 [8] - 需做好顶层设计,避免分散重复投资,加强产业链核心环节布局,严控断链风险 [8]
祁庆生教授:微生物的追风者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7 12:40
祁庆生的学术与科研生涯 - 祁庆生现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深耕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及资源循环利用领域[1] - 1985年因偶然接触微生物学家王祖农的科普而对微生物学产生兴趣,考入山东大学微生物系[3][4] - 1992年硕士毕业留校,参与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购置先进设备[6] - 1996年赴德国明斯特大学攻读分子微生物学博士,为成为合成生物学专家奠定基础[7] 科研成就与方向 - 2003年回国后聚焦合成生物学理论与方法、微生物代谢工程及废塑料生物降解研究[9] - 2008年推动合成生物学在国内落地应用,是国内该领域早期开拓者[9] - 2018年牵头申请资源循环利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获1500万经费支持废塑料降解研究[11] - 将微生物技术与循环经济结合,实现塑料"解塑再用"和"变废为宝"[11] 教学与人才培养 - 指导硕博士160余人,培养出江南大学教授康振等国家级人才[13] - 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关注国家战略需求[15] - 强调"导师教导与学生努力"的双向奔赴模式,通过熬夜通宵等案例体现科研精神[13][14] 学科发展与战略 - 微生物学科在食品发酵、环境保护、生物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18] - 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需搭建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桥梁,推动技术转化[19] - 倡导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体现"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的价值观[19] 行业会议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23] - 大会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涵盖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三大方向[23] - 配套活动包括青年论坛、产业座谈会、蓝皮书研讨会及科技成果展示对接[24]
展商推荐 | 梅特勒托利多:全球领先的精密仪器和称重设备制造商@SynBioCon 2025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4 15:00
公司参与行业会议 - 梅特勒托利多将出席2025年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的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 [1] - 公司展示的合成生物学自动化解决方案包括XPR自动天平、UV7光谱仪、生物发酵工作站、移液器工作站等实验室和过程分析设备 [3] - 公司提供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涵盖工业称重、包装检测等领域 [5] 行业会议概况 - SynBioCon 2025由DT新材料主办,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酶赛生物等协办,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等热点领域 [6] - 会议议程包括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青年论坛、专题论坛(绿色化工与新材料、AI+生物制造、未来食品&农业)以及科技成果展示对接等活动 [7] - 会议将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AI赋能产业创新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品规模化 [6] 会议同期活动 - 8月20日举行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第三期)暨武汉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交流会,邀请20+行业领袖参与 [7] - 8月21日举办《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 [7] - 8月21-22日安排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合成生物创新展览等同期活动 [7]
4.5亿!国投再押合成生物,入局弈柯莱!多项产品为全国首家!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4 15:00
国投聚力战略投资弈柯莱生物 - 国投聚力通过聚力并购基金和聚力杭实基金联合投资弈柯莱生物人民币4.5亿元 [1] - 此次投资是继2024年以3亿元投资慕恩生物后,国投聚力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又一重大布局 [2] 弈柯莱生物核心竞争力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拥有完整的合成生物学技术路径与产业化能力,涵盖"酶—生物合成途径—智能细胞—产品创制"全链条 [3] - 产品矩阵覆盖生物医药、绿色农业、营养健康领域,HMOs(母乳低聚糖)、甜菊糖苷、燕窝酸等功能性食品原料均为国内首家获批 [5] - 产业化项目包括:9吨唾液酸、30吨麦角硫因、100吨烟酰胺单核苷酸、100吨玻色因等规模化生产 [6] SynBioCon 2025大会亮点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2025年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及绿色化工、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产业化 [7] - 议程包含3大专题论坛:绿色化工与新材料、AI+生物制造、未来食品&农业,并设有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青年论坛等同期活动 [8] - 大会将发布《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并设置科技成果展示与合成生物创新展览 [8]
南工大姜岷和信丰学教授团队: 成功选育嗜温型高产虾青素的红法夫酵母并系统解析温度调控机制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3 13:47
虾青素市场与行业概况 - 虾青素是目前已知最强天然抗氧化剂之一,其抗氧化活性是维生素E的500倍以上,具有抗癌、保护心血管、增强免疫等功效,广泛应用于饲料、保健品、化妆品及医疗领域[1] - 2022年全球虾青素市场规模达37亿美元,预计2032年将增长至1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1.9%[1] - 天然虾青素主要来源为雨生红球藻和红法夫酵母,其中红法夫酵母因发酵高效、成本低、提取便捷等优势成为工业化生产优选菌株,已获中国农业部饲料应用批准[1] 红法夫酵母技术突破 - 南京工业大学团队成功培育出常温(25°C)高产虾青素的红法夫酵母突变株LX6,突破传统低温发酵(20-22°C)能耗高(占生产成本30-50%)的产业瓶颈[3][5] - 突变株LX6在25°C下生物量提升2.5倍,虾青素产量提高6.1倍,含量增加2.5倍,200L反应器中产量达1120 mg/L(含量14.1 mg/g),创红法夫酵母生产纪录,同时降低能耗34.2%[5][12][15] - 研究通过多轮复合诱变和梯度筛选策略,从细胞形态、膜系统(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增2.8倍)、氧化应激(ROS调控)及能量代谢(ATP/NADPH优化)多维度解析耐温机制[7][9] 分子机制与基因发现 - 鉴定出四个核心突变基因:IDH2、HMGR、CRTYB和FAD3,其中HMGR和CRTYB突变增强底物结合能力,IDH2和FAD3突变提升25°C下的酶稳定性[8] - 全局转录分析显示LX6中虾青素合成、TCA循环、脂质代谢等通路基因表达显著重编程,系统性支持耐温高产表型[9][11] 产业化与行业活动 - 该技术为虾青素等萜烯类产物的低成本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指导,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资助[12]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未来食品等领域产业化进展[14][16]
聚焦未来赛道 首届全球技术创新大赛在杭州启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7-22 16:04
大赛概况 - 首届全球技术创新大赛在杭州启动 主题为"全球创新浙里赋能" 旨在吸引全球顶尖创新团队和优质技术创新项目落地浙江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 - 大赛聚焦未来产业 设置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AI+眼健康、航空航天4个专题赛道 分别由杭州市高新区(滨江)、杭州市萧山区、温州市龙湾区、诸暨市承办 赛事持续4个月 [1] 赛道设置 - 航空航天赛道重点聚焦商业航天快速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遴选具备全球领先水平的创新技术装备项目 [1] - 参赛项目需聚焦航天航空核心技术并具备较大市场应用潜力 方向涵盖低空新型飞行器设计制造、低成本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卫星互联网、空间智能平台、空间大数据、数字孪生仿真等 [1] 参赛与支持 - 赛事面向全球高校、科研机构及成立5年内的初创企业征集项目 构建"项目指导—政策赋能—金融支持—产业承接"的全方位孵化培育生态 [1] - 诸暨市作为航空航天赛道承办方 为项目提供资金、人才、落地支持 包括最高2000万元的人才科创基金支持 企业租用场地费用补助等 [2] 金融与资源支持 - 财通证券为大赛优质项目提供"三资九惠"金融支持政策 包括设立未来产业基金联盟、专属信贷资金额度、跨境融资政策支持等资金赋能举措 [2] 产业与专家支持 - 大赛赛道由浙江各区县根据本地产业发展需求自主申请 赛道主题与区域产业布局契合 评奖标准由各赛道承办方制定 实现人才和项目对产业的精准赋能 [2] - 大赛专家指导委员会汇聚188名权威专家 包括18名院士 为大赛提供专业性、前瞻性、公平性的智库支持 [2]
华东理工吴辉团队:从乙酸盐高产生物合成3-羟基丙酸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2 15:41
第三代生物炼制技术 - 核心目标为利用一碳分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燃料与化学品的"负碳"生产,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粮食短缺问题 [1] - 合成气发酵制得的乙酸作为非粮碳源,在大宗化学品生物合成中地位显著提升 [1] - 3-羟基丙酸(3-HP)作为可再生大宗化学品,可衍生丙烯腈、1,3-丙二醇等高值产品,预计市场规模达360万吨/年,产值超100亿美元/年 [1]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成果 - 吴辉团队通过丙二酰-CoA途径,在大肠杆菌中构建以乙酸合成3-HP的工程菌株ZWR18(MDA) [2] - 该菌株在常规条件下产量达5.53 g/L,得率0.732 g/g(理论得率97.60%);全细胞催化时产量提升至23.89 g/L,得率0.734 g/g(理论得率97.87%) [2] - 使用合成气来源的乙酸为底物时,仍能获得18.87 g/L 3-HP,得率0.58 g/g [2] 代谢工程关键技术 - 通过过表达mcr、dtsR1和accBC基因簇,将乙酰-CoA转化为3-HP [5][6] - 采用启动子筛选、敲除fadR基因及添加浅蓝菌素等策略,将丙二酰-CoA碳流量导向3-HP合成路径 [6] - 辅因子工程强化NADPH和乙酰-CoA供应,最终实现合成气来源乙酸的负碳生产 [6] SynBioCon 2025大会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2025年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及绿色化工、未来食品、农业三大领域 [8] - 议程包括生物制造产业宏观论坛、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题论坛、AI+生物制造专题论坛等,并设有科技成果展示与合成生物创新展览 [9] - 同期举办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及《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 [9]
做强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低空经济……上海金山准备这么干
新浪财经· 2025-07-22 13:20
产业升级 - 金山区将着力做强高端化工和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低空经济等主导产业 [1] - 加快壮大生物制造、电子信息和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 [1] - 推进化工等传统制造业的AI改造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与AI的深度融合 [1] - 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基地建设启动,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生态 [1] - 立足高端化工和新材料、新型显示、算力服务等优势产业以及氢能、低空经济等特色资源 [1] - 加速驶向千亿级"现代国际新能源汽车城" [1] 科技创新 - 建设平台促进创新资源与产业资源优化组合,激活创新生态 [2] - 大力培育高质量孵化器、加速器,催生产业发展的"核爆点" [2] - 聚焦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引导企业攻关核心基础零部件,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2] - 上海湾区科创城大楼是上海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的重要载体 [2] - 上海湾区大厦(数字产业基地)项目将于今年12月底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明年年中投入使用 [2] - 重点招引孵化数字经济领域内的科技创新企业,兼具科研、教育、展示、孵化器等功能 [2] 文旅发展 - 制定《中共金山区委关于进一步强化文旅赋能深化文旅商体展农融合发展促进消费提质增效升级扩容的意见》 [1] - 促进各景点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打响"如画金山"全域文旅品牌 [1] - 以提振消费为核心标准,促进文旅商体展农深度融合 [3] - 深耕"票根经济",打通"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形成跨业态、多场景的"大消费"格局 [3]
广东省贸促会会长陈小锋:加强三地工商对接,涵养湾区城市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2:36
外贸表现 - 广东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1] 产业合作方向 -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包括家电、轻工纺织、食品等行业 通过应用先进技术优化产品性能和质量 [2] -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 强化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2] - 布局未来产业 瞄准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赛道 整合制造、科研、人才、金融优势 [2] 区域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外贸规模持续增长 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1] - 大湾区具备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的基础条件 [1] - 会议机制旨在推动三地工商对接融合 已在广州、东莞、香港、珠海等地举办活动 [2]